一篇寫賽龍舟的古代散文,生動記載江南地區端午盛況,值得一讀!

2020-12-17 有伴陪你讀詩詞

農曆五月天氣炎熱,毒蟲滋生,易發瘟疫,因此被稱作「惡月」。古人為了驅除邪惡,祈求好運,會在端午這天舉行祭祀活動,粽子是祭品,賽龍舟是儀式,龍舟劃的越快,諸邪就送的越快,於是就有了端午競渡的習俗。

如今,端午吃粽子的習俗一直延續著,而賽龍舟已很鮮見,明人張岱《陶庵夢憶》書中《金山競渡》一文記載了江南地區端午競渡的盛況,值得一讀。

西湖競渡,以看競渡之人勝,無錫亦如之。秦淮有燈船無龍船,龍船無瓜州比,而看龍船亦無金山寺比。

文章首先概括江南各地競渡的特色,杭州、無錫看的人多,南京的船是燈船,而龍船則以揚州的瓜州為勝,看龍船競渡之地則以鎮江金山寺為最。

瓜州龍船一二十隻,刻畫龍頭尾,取其怒;旁坐二十人,持大楫,取其悍;中用彩篷,前後旌幢繡傘,取其絢;撞鉦撾鼓,取其節;艄後列軍器一架,取其鍔;龍頭上一人足倒豎,敁敠其上,取其危;龍尾掛一小兒,取其險。

接著描寫龍船,從船頭寫到船尾,以七個「取其」詳述瓜州龍舟的形狀、陳設、布置等,又以「怒,悍,絢,節,鍔,危,險」七字生動刻畫,竭力渲染,由此真實還原了明代龍舟的式樣。

自五月初一至十五,日日畫地而出。五日出金山,鎮江亦出。驚湍跳沫,群龍格鬥,偶墮洄渦,則百牧捷捽,蟠委出之。金山上人團簇,隔江望之,蟻附蜂屯,蠢蠢欲動。晚則萬齊艓開,兩岸沓沓然而沸。

隨後寫龍船從鎮江和金山同時駛出的盛況。金山是屹立在江心的島嶼,站在山頂俯瞰,滔滔江水撲面而來,本就是「天下奇觀」,而此時二十個彪形大漢持大楫拍擊江水,十幾條龍舟乘浪前行,你追我趕,驚濤駭浪、水沫橫飛。此番景象如此激蕩人心,怪不得作者要說「亦無金山寺比」,也怪不到人們都競相前來觀看,金山之上人頭攢動。

這人多到什麼程度呢?從江北瓜州遠遠眺望,人就像螞蟻、蜜蜂樣聚集在一起,蠢蠢欲動。到了天快黑的時候,江岸邊又有上萬條小船駛出,密密麻麻的鋪滿水面,兩岸也早已是人聲鼎沸了。

龍舟競賽如今已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競賽主體的龍舟,歷經幾百年,其式樣變得越來越簡單,而被捨棄的恰是如今不合時宜的文化習俗,比如「龍尾掛一小兒」,或許就與古人覺得端午或五月出生的小孩不吉利有關。

這篇文章對龍舟的描寫精彩細膩,對競渡的刻畫栩栩如生,堪稱史上最精彩的賽龍舟短篇散文,也是了解明代江南地區民俗的寶貴資料。

相關焦點

  • 和古代端午節俗比起來,我們今天的端午節,只剩下粽子和龍舟了?
    和古代豐富多彩的端午節俗比起來,我們今天很多人的端午節,確實可以說是過了一個假的端午節了。那麼,古代端午節都有哪些節俗呢?下面,我們一一給大家道來。一、吃粽子這應該是我們現代人最熟知的端午節「標配」了。以往很多傳說告訴我們:粽子是人們為了保護沉溺於汨羅江的屈原的遺體不被魚類啃咬,包裹黍米丟進江中,誘惑魚類。
  • 圖話端午:古代畫家是怎麼記載端午節美景的?有趣又好玩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2020年的端午來了,這個傳統有趣的大節日你們要如何過呢?在古人眼裡,端午是個舉國同慶的大日子,這天的活動很多,許多畫家也都留下了有意義的端午主題畫作,來看看古代畫家筆下的趣味端午吧。
  • 那些寫在「端午」的宋詞,你知道哪幾首呢?
    這兩首宋詞極為罕見,其作者還是一位「武林高手」中向大家介紹了北宋黃裳所作的兩首端午詞,這兩首詞很詳細地描寫出了古代端午節的各種民間習俗以及龍舟競渡的盛況蘇東坡的這首《浣溪沙·端午》著重描寫的是古代婦女歡度端午佳節的情景,詞中所提到的「浴芳蘭」、「纏彩線」、「掛小符」等等都是古代端午節的民間習俗,有著驅邪護身祈福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這首詞據傳是蘇東坡為其侍妾朝雲所作,詞中情景也是以朝云為模本刻畫而來,尤其是尾句「佳人相見一千年」不僅表現民間婦女的端午祈福,也表達了內心與朝雲天長地久的期望。
  • 上海龍舟端午在臺北、高雄競渡
    上海龍舟端午在臺北、高雄競渡 2019年06月10日 08:40:00來源:新華網 >   新華社臺北6月8日電(記者何自力 石龍洪)端午期間賽龍舟,是海峽兩岸民眾的共同習俗。
  • 端午節賽龍舟的由來以及龍舟比賽規則(圖)
    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如廣東順德龍舟上飾以龍牌、龍頭龍尾旗、帥旗,上繡對聯、花草等,還有繡滿龍風、八仙等圖案的羅傘。一般龍舟沒有這麼多的裝飾,多飾以各色三角旗、掛彩等。古代龍舟也很華麗,如畫龍舟競渡的《龍池競渡圖卷》(元人王振鵬所繪),圖中龍舟的龍頭高昂,碩大有神,雕鏤精美,龍尾高卷,龍身還有數層重簷樓閣。如果是寫實的,則可證古代龍船之精麗了。又如《點石齋畫報。追蹤屈子》繪蕪湖龍船,也是龍頭高昂,上有層樓。
  • 溫泉河裡「龍舟」賽?來看雨林仙境裡的端午節
    溫泉河裡划龍船,一樣的端午別樣情七仙嶺雨林仙境溫泉度假酒店的活動總是趣味無窮,捉魚,划船,嬉水……讓客人的假期樂翻天!這個端午節小長假,酒店依然準備了好玩的活動以及免房券等禮品,等候朋友們光臨!樹梢摸魚怎麼回事?河裡划龍舟見過,溫泉河裡划船怎麼玩?感興趣,想知道?
  • 龍舟並不是起源於屈原時代
    關於龍舟的記載,還有《三國志文帝紀》,講魏文帝曹丕(公元187年-226年)親自駕馭龍舟循著淮水,巡幸壽春:「親御龍舟,循蔡、頴,浮淮,幸壽春。 」以及《隋書食貨志》記載,隋煬帝御龍舟巡幸江都,「造龍舟鳳艒,黃龍赤艦,樓船篾舫。……以幸江都」。一行大大小小船舫,舳艫相接,綿延二百餘裡。
  • 端午節:吃粽划龍舟,端午郊遊趣!
    而每到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中午立蛋外,臺灣各地都會舉辦龍舟競賽。炎炎夏日也想一睹刺激的賽事嗎?就讓邦邦帶著你一起慶端午!2016 臺北端午嘉年華暨城市大學龍舟邀請賽而端午節的盛事首推龍舟競賽,每年皆吸引超過200支的國內外隊伍共同參與,爭取百萬獎金,是全國規模最大的龍舟賽事,今年的「城市大學龍舟邀請賽」更是整體活動的一大亮點!以「樂活臺北‧大佳動起來」作為今年活動的中心主軸,讓連續舉辦多年的臺北端午嘉年華活動,除了保有豐富精彩的傳統文化,更能夠增添新的創意與樂趣,並且帶給參加的民眾一個回味無窮的端午假期。
  • 「粽」情端午 龍舟送福 阿右旗第一幼兒園舉行端午節活動
    阿右旗第一幼兒園喜迎端午,開展了「粽」情端午 龍舟送福特別活動。立足傳統 感受端午端午習俗內容豐富多彩,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這些節俗以多樣的形式展開,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闢邪除災的願望。立足傳統是傳承和弘揚傳統端午文化的第一步。
  • 從前過端午,嘉定人會用雄黃酒在小孩的額頭寫個「王」
    從前過端午,嘉定人會用雄黃酒在小孩的額頭寫個「王」 2020-06-26 0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端午節|無粽子不端午,帶你看看潮汕人的端午節
    更喜龍舟競渡處,鑼頻鼓急槳花開。」潮汕人的端午習俗豐富多彩,如祭拜祖先、賽龍舟、吃粽子、吃梔粽、插艾浴(喝)藥湯,吃珍珠花菜煮豬血湯等,所以如果你想在潮汕過端午,那你可能會忙得不可開交喲。一口咬下去,即甜滋滋,又香噴噴,深受潮汕人的喜愛,是潮汕地區最負盛名的傳統名小食。除了特色的「雙烹」粽,還有一種只有在端午才能買到的粽子,它叫「梔粽」,又叫「梔粿」,是潮汕特有的一種時節食物,其原料為糯米,古代的製作方法是用糯米浸漬後用手工石磨磨成粉漿。
  • 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一生寫不盡的鄉愁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少時不知愁滋味,如今讀來,卻已喉間哽咽。多年來,余光中筆耕不輟,創作了許多經典的詩歌和散文。梁實秋曾稱讚他「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1971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余光中思鄉情切,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裡寫下《鄉愁》。一首《鄉愁》,傳誦至今,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40多年來,這首詩在海內外華人間被廣為傳誦。余光中近年出現在公眾視野裡時,屢屢被問及他的鄉愁。
  • 「民俗風情」端午競渡
    【民俗風情】端午競渡王貞虎「旱地龍舟」比賽 杭興微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不僅許多地方都要進行聲勢浩大的古代的百越民族是以龍為圖騰,為表示他們是龍子的身份,不僅有斷髮文身的習俗,而且在每年五月初五這天,還要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其中一項重要活動便是以刻畫為龍形的獨木舟,在江河中開展競渡遊戲,這便是端午節競渡習俗的由來。但是龍舟競渡也並非百越民族的專利。
  • 21世紀最晚端午節怎麼過?賽龍舟、包粽子、香囊艾草備齊了嗎?
    3.賽龍舟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北京皇城根兒下的爺們兒們、尖兒蜜們,在端午節偏愛吃黃米豆沙餡的甜粽子。北京粽子一般個頭較大,大多數是糯米粽。多以紅棗、豆沙為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為餡。過去,天子在端午也放假,可以「帶薪休假」一整天不上朝。北京人在端午習慣去天壇轉一圈,祈福闢邪,求個身體安康合家歡,求個好姻緣百事順。
  • 2018端午節龍舟賽舉辦城市地點 8大最熱鬧龍舟賽推薦
    端午節賽龍舟是中國傳統習俗,那麼端午節去哪裡看傳統龍舟賽呢?小編為你推薦八大賽龍舟勝地。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
  • 龍舟競「渡」迎端午 奉賢區端午主題活動在西渡舉辦
    龍舟競「渡」迎端午 奉賢區端午主題活動在西渡舉辦 2020-06-24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吃粽子、卷薄餅、划龍舟……溫州端午的老習俗,你知道多少?
    本地習俗中,一般是四十個粽扎一把,內有一個特大的叫「粽娘」(一升米做四個);又有一把特小的叫「子孫粽」(一升米做十個);普通的叫「新庚粽」(一升米做六個)。龍舟競渡活動是一項集文化、體育、娛樂於一身的群眾性運動,這項運動在我市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且地域特色濃鬱。溫州龍舟競渡起自越王勾踐,源於古代越族龍圖騰崇拜的祭祀活動。
  • 我們的節日丨2019年全國龍舟邀請賽暨北京市端午節龍舟大賽舉行
    6月7日,2019年全國龍舟邀請賽暨北京市端午節龍舟大賽在順義區奧林匹克水上公園舉行。共29支代表隊600多名龍舟運動愛好者參賽。圖為比賽現場。千龍網發 主辦方供圖千龍網北京6月7日訊(記者 戚連民)主題為「和滿京城  奮進九州」的2019年全國龍舟邀請賽暨北京市端午節龍舟大賽6月7日在順義區奧林匹克水上公園舉行。比賽由北京市體育局、北京市委宣傳部、首都精神文明辦、順義區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社會體育管理中心、順義區體育局、北京市龍舟協會和順義水上公園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承辦。
  • 2019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即將拉開帷幕
    昨天,記者從2019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嘉興市委、嘉興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嘉興端午·香中國味道」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將於5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我市舉行,將圍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激揚愛國情懷這一主題,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契機,突出「紅船魂、國際範、運河情、
  • 端午期間江門將有兩場大型龍舟競渡
    古勞水鄉龍舟賽有「三夾騰龍」俗稱,已有300多年歷史   文/圖 羊城派記者 陳卓棟 通訊員 譚耀廣  端午節將至,水網密布的江門地區將迎來龍舟競渡的好日子!記者從江門各區、市了解到,接下來的周末及端午節假期,江門各地都將舉辦龍舟賽事,其中規模較大的是6月15日在新會區大澤鎮舉行的廣東省第三屆傳統龍舟爭霸賽,以及6月16日、17日舉行的古勞水鄉龍舟賽。  大澤龍舟賽 猛龍齊過江  俗話說「不是猛龍不過江」,江門地區龍舟傳統盛行,敢來江門比賽的外地龍舟,自然是實力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