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過端午,嘉定人會用雄黃酒在小孩的額頭寫個「王」

2020-12-11 澎湃新聞

從前過端午,嘉定人會用雄黃酒在小孩的額頭寫個「王」

2020-06-26 0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從前嘉定人過端午,端午當天要灑掃庭院,還要將菖蒲、艾條、帶梗大蒜頭插於門楣或懸於堂中,用以「闢邪」。

大人們有喝雄黃酒的習俗。那時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裡加入微量雄黃而成。大人們還會用雄黃酒在小孩的額頭、手臂、兩頰寫下「王」字,據說可以袪溼、解毒、闢邪。

端午前夕,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有紅棗粽、豆沙粽、鮮肉粽、火腿粽、蛋黃粽等。母親是附近有名的裹粽子能手,她裹粽子的速度很快,裹出來的粽子有稜有角,外形好看,且大小基本一致。周圍鄰居不會裹粽子的,都會請她去幫忙。

端午那天中午,還要吃「五黃」,即黃花魚(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雄黃酒。此時正值「黃花魚」漁汛,從太倉瀏河港運來大量黃花魚,價格十分便宜,大家都是幾秤幾秤地買。

當時沒有冷藏冷凍設備,黃花魚剛打上來就倒在船倉裡暴醃,然後兩條一紮地掛在竹杆上曬乾。所以,家家門前曬黃花魚,也是嘉定端午節前後一道別樣的風景線。

看划龍舟是孩子們在端午節最大的樂事。那時,嘉定東、南、西、北門以及州橋等處,有紅、黃、藍、白、青、黑以及「百子」等七條龍舟。

每條龍舟上約有10名槳手,龍舟插有各色彩旗,前艙有少男少女扮演戲曲人物的臺閣表演,舟上還有鑼鼓、江南絲竹班。它們分別從各個方向出發,向匯龍潭匯集。

最精彩的莫過於「打招」(嘉定音)——七隻龍舟在匯龍潭會合後開始表演原地旋轉、排列轉圈、穿插行進等各式花樣。此時鑼鼓喧天、掌聲雷動,好不熱鬧。划龍舟表演要持續幾天,我有幸在1946年端午節目睹過這一盛況,終生難忘。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嘉定賽龍舟

端午前後放鷂子也是一大樂趣。那時候大人們放得最多最高的要數「老鷹鷂」。用粗竹篾做骨架,黏上厚厚的牛皮紙,用比較粗的麻線放飛,可以放得很遠很高。更有趣的是晚上,點了蠟燭的一長串小燈籠(叫湯罐燈),沿著麻線徐徐上升,直至鷂子頂端,煞是好看。

看大人們放鷂子這麼有趣,孩子們往往吵著也要放。經不起糾纏,家長到街上買回一個「小娘鷂」(很小的「幹」字形紙鷂)。小娘鷂能放起來,但放不高。有時還會一個倒栽蔥掉下來。不過孩子也不在意,過把癮就開心了。

撰文:楊培怡

原標題:《從前過端午,嘉定人會用雄黃酒在小孩的額頭寫個「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端午將至,雄黃酒究竟能否飲用?
    在眾多出售雄黃酒的網店中,都會突出雄黃酒驅邪的功能,部分店家會更加具體地寫,雄黃酒的作用是「調製硃砂粉,開光畫符」、「開智啟智」等。少數店家會強調其具有驅蟲、止癢等功效。在雄黃酒的使用方式方面,大部分店家的態度比較謹慎,普遍要求「滴灑或塗抹」,避免大量接觸。還有少數店家標明了「禁止額頭書寫」「高危險,請慎重」「只適合寫手臂」等注意事項。
  • 端午節 專家告訴你如何正確塗用雄黃酒
    在白娘子的傳說中,白素貞在端午佳節喝了雄黃酒,從而現了原形。那麼常人是否可以飲用雄黃酒呢?不少網店出售雄黃酒,能否飲用說法不一記者在某網際網路購物平臺上以「雄黃酒」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了許多售賣雄黃酒的店家。
  • 端午節丨白娘子最怕的雄黃酒到底是什麼玩意兒?
    可惜,原本恩恩愛愛的夫妻最終竟因為一杯雄黃酒而天各一方。那麼,雄黃酒到底是個什麼神仙玩意兒,能讓凡人喝了祛病除災,讓修仙千年的蛇妖顯出原形?什麼是雄黃酒?《清嘉錄》記載:「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飲之,謂之雄黃酒。」
  • 端午節為什麼要喝雄黃酒?雄黃酒是怎麼做的呢?
    因為艾草、菖蒲以及雄黃都有驅蟲殺毒作用,過端午節洗艾水澡、懸艾、纏五色絲飲雄黃酒等,成了普遍的習俗,目的都是為了驅邪消災。在古代,端午節風俗照例要飲雄黃酒。江南民間端午節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及雄黃酒。
  • 歷史上有屈原這個人嗎?端午節真的要喝雄黃酒?
    古時端午時飲雄黃酒的習俗,還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一般是一個「王」字,模仿山中之王老虎的額紋,鼻耳、足心亦可,用以鎮邪。媒體人 | 河西端午節和屈原有關係嗎?我們研究的結果是:這很可能是個流傳千年的誤會。更關鍵的是,到底有沒有屈原這個人都在兩可之間。
  • 雄黃酒湯、糯米湯 宜蘭礁溪泡溫泉有新體驗
    雄黃酒湯、糯米湯 宜蘭礁溪泡溫泉有新體驗 2008年05月28日 17: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5月28日電 端午節前夕,臺灣宜蘭礁溪泡溫泉有新體驗,當地業者昨天推出闢毒「雄黃酒湯」
  • 這種酒不一般,白娘子喝了現原形……端午雄黃酒,應該這麼用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首先來憶憶童年……電視劇《白蛇傳》相信是不少小夥伴曾經的心頭好,其中白娘子喝雄黃酒後現出原形的片段更是讓人印象頗深。雄黃酒究竟是啥呢?它真的能喝嗎?蛇真的怕雄黃?喝雄黃酒曾是我國端午節常見的傳統習俗之一,可為啥現在的端午節很少出現雄黃酒的身影了呢?莫急!今天藥娃就跟小夥伴聊聊雄黃酒的前世今生。端午節飲雄黃酒緣由為何?小夥伴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而設立的。
  • 端午三友艾蒿 香包 雄黃酒的保健功效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我們要吃粽子,插艾草、掛香包、喝雄黃酒。說到端午節,我們不得不說說端午三友—— 艾蒿、香包、雄黃酒。下面就為大家說說端午三友的功效。雄黃酒:改喝為擦俗話說「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專家表示,喝雄黃酒不僅達不到驅邪、解毒的目的,反而會中毒。雄黃內含砷、汞等有毒物質,遇熱極易分解為三氧化二砷,有劇毒,即使小劑量服用,也會對肝臟造成傷害。輕者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重者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麻痺,意識模糊、昏迷等,甚至會致人死亡。
  • 端午節老北京人為何要喝雄黃酒 或與白娘子現原形有關
    雄黃酒雄黃酒不管是用白酒泡,還是用黃酒泡,都只能放極少量的雄黃,多了對身體可能造成傷害。雄黃能夠解毒殺蟲,消炎、退腫,也能治蚊蟲、蛇咬傷。有好多中成藥裡頭都有少量雄黃,包括一些小孩用的藥:小兒化毒散、小兒驚風散,以及牛黃清心丸、牛黃解毒丸也有微量的雄黃。
  • 端午雄黃酒,有什麼用?四哥告訴你老家的規矩!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今年的端午節,本世紀罕見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但是不管怎麼說,每年我們回老家過端午節,家裡老人都會準備一碗雄黃酒。
  • 七旬老人誤飲雄黃酒造成砷中毒,端午節還能喝雄黃酒嗎?
    端午節快到了,除了吃粽子、划龍舟以外,還有雄黃酒也是比較出名的。夏季蚊蟲較多,小時候大人會在小孩子的面龐耳鼻手心足心附近塗上雄黃酒,用來驅蟲;也會帶香包,用來驅蚊和預防感冒。雄黃酒對人的健康有哪些影響?先說雄黃的成分是二硫化砷,是一種無機砷,無機砷是一種劇毒物質,人體攝入過多容易引起砷中毒。而且無機砷的毒性高於有機砷,三價砷的毒性高於五價砷,砒霜就是三價砷。
  • 端午習俗可防病養生 雄黃酒最好別隨便喝
    原標題:端午習俗可防病養生 雄黃酒最好別隨便喝   龍先生問:提起端午節,大家都會想到划龍舟、插艾葉、吃粽子、喝雄黃酒等傳統習俗。這些流傳至今的習俗,是否真能除邪闢穢,養生保健?聽說有人喝雄黃酒中毒,需要怎麼注意?
  • 端午節美食專輯:十說、飲雄黃酒、吃粽子、十二紅、大蒜蛋、打糕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要來了,讓我們吃吃喝喝耍不停吧!端午端午,讓我們愉快的過端午吧!友友是不是和7號一樣,每逢佳節尤愛吃呢?在端午節這天,最普遍的是吃粽子、喝雄黃酒。而江浙一帶,有吃黃瓜、黃鱔、黃魚、鹹鴨蛋黃、雄黃酒「五黃」的習俗。
  • 掛艾草、佩香囊、抹雄黃酒,看古人怎麼過端午?
    又到一年端午時,對於大多數小夥伴來說,端午節在我們的印象中意味著吃粽子、賽龍舟,懷念屈原。但古人在這天會掛艾草、佩香囊、抹雄黃酒,端午節也是古人的「衛生防疫節」,今天就跟希望小編一起來了解下。看過《新白娘子傳奇》的小夥伴肯定知道雄黃酒,劇中讓白娘子顯出了蛇的原形。古人在端午節這天會往身上擦一點雄黃酒,一方面是慶賀節日,另一方面也有解毒驅蛇的作用。雄黃本身有毒但也可以解蛇毒,夏季蚊蟲蛇鼠很多,為了不被蛇傷到,古人就在身上抹一點雄黃酒,蛇聞到雄黃的氣味就自動逃跑了。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還有哪些傳統習俗
    相傳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屈原。如今賽龍舟已成為了中國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划龍舟歷史悠久,自古流傳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
  • 白娘子都害怕的雄黃酒,到底是個啥?你不知道的端午節知識來啦
    其實跟我們國家各地區的風俗還是多少有些差異的,但總體來說就是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拜神祭祖、掛艾草等等。每年很多地方都會舉行大型的活動,像賽龍舟之類的。但是有一個習俗是我從小就好奇的,那就是喝雄黃酒。我第一次知道端午節要喝雄黃酒是因為一部電視劇,我想你已經猜到了,就是《新白娘子傳奇》。
  • 農村俗語「喝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那麼雄黃酒真的能喝嗎?
    在端午節的時候,在我們明見是要吃粽子插艾草帶五彩繩賽龍舟的。其實在民間關於端午節還有這樣一種說法「喝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而且在有些地方還一直保留著這個習俗,那麼雄黃酒真的能喝嗎?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都表示可以喝,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在我國的古代神話傳說中雄黃酒有驅邪的作用,在民間也有雄黃酒可以闢邪的說法。故時候人們在端午這一天,要聚在一起和雄黃酒。
  • 過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皮蛋?
    在端午節豐富多彩的飲食習俗裡,我們發現有的地方會吃鹹鴨蛋、茶葉蛋或者皮蛋,比如江西、湖北、福建、四川、重慶等南方省市。我老家在重慶農村,端午節餐桌上是必然會有皮蛋的,有時是青椒皮蛋,有時是蒜蓉皮蛋,有時乾脆就是帶殼皮蛋自己剝開直接吃。
  • 端午節,客家人是怎麼過的?
    客家人對端午節十分重視甚至有民諺稱端午大過年節前,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送節大人要給小孩添置新衣村莊之間開始相互宴請賓客下面分享客家人過端午節的習俗一、端午節食粽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習俗。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油茶殼灰、布驚灰、黃豆萁灰等淋出的鹼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鹼水粽。二、端午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
  • 五月初五端午節,你對它的習俗了解有多少?
    在先秦時代, 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 道,五毒並出。於是人們紛紛避疫,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端午習俗最廣為人知的便是吃粽子、賽龍舟,相傳此 俗源於對屈原的紀念。而嘉興是吳越之地,端午習俗更多 的卻是與伍子胥有關,伍子胥是春秋時吳國的大將。相 傳,他曾建議吳王闔閭先立城治兵,後興霸成王,為吳國 的強盛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