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北大考古學女孩不接受任何媒體採訪,歷史老師認為她的性格更適合做會計

2021-02-19 瀟湘晨報



在學校圖書館挑燈夜讀的鐘芳蓉(圖 / 受訪者提供)

" 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 "、" 留守學生 "、" 報考北大考古學 " 是鍾芳蓉身上最受關注的標籤,有人對她的選擇不理解,也有人為她的理想而感動。

8 月 2 日,鍾芳蓉發微博稱自己受樊錦詩先生的影響選擇考古,當晚就收到了樊先生的籤名自傳和書信,此外還有多所考古研究院送去祝賀禮物。不少網友直呼:" 簡直是郭襄過生日啊。"" 考古圈團寵來了。"

但太多的關注讓鍾芳蓉有些緊張。8 月 3 日,她家相繼來了四五批記者,但沒有一個人能敲開她的房門。即使是媽媽劉小義站在門口,鍾芳蓉也只是 " 嗯 " 一聲,然後不再多說一句話。

" 人生道義,在於入無我之境,謙卑自我,鑄有我之魂,升華自我。" 堅定選擇北大考古專業的耒陽留守女生鍾芳蓉,在高考前的語文考試作文題中,這樣寫道。

執著、有主見、內向,是旁人在描述鍾芳蓉時最統一的標籤。

聽說她要學考古時,大家的普遍感受則是意外,甚至是不理解。高中三年,她似乎從來沒有表現出對歷史和考古的特別熱情,關於引領她選擇考古的樊錦詩先生,也沒人聽她提起過。

查分當天父母和老師打來電話

她還在睡覺

查分當天鍾芳蓉的父母還在廣州上班,兩個人都不太會使用查分系統,讓鍾芳蓉自己在家查,但網站太卡,很久都沒有查出來," 別的學生成績都出來一個小時了,我們還沒查到。" 

劉小義心裡著急,催著丈夫求助學校老師。但鍾芳蓉似乎要冷靜得多,父母和老師打來電話時,她還在睡覺,說話迷迷糊糊的。

老師們查到成績後,先打電話告訴了鍾芳蓉的父親,又把成績單截圖發到了家長群裡。刷了一中午手機的劉小義一看見成績就全沒了上班的心思," 我就在那裡走來走去,跟我的同事報喜 "。

當天晚上,正源學校的校長羅湘雲帶著 50 多個老師和鞭炮去鍾芳蓉家報喜," 我們當時就在想,我們在這裡這麼高興,她在家就只有爺爺奶奶,肯定特別冷清。" 

一群人齊聚鍾家祠堂時,與鍾芳蓉同村,同時也在正源學校教歷史的鐘瓊佳問鍾芳蓉想學什麼專業," 當時跟她說可以報光華管理學院,或者她的性格可能適合學會計 ",但鍾芳蓉說自己對這些不太感興趣。

直到 25 日,鍾瓊佳再遇到鍾芳蓉時,才知道她想學考古。" 我當時問她想不想學文物鑑賞,或者研究古建築什麼的,但她說不想,就想學考古。"



寫信想讓媽媽回家

媽媽看哭了好幾次



在鍾芳蓉關上房門之後,想要了解她的內心變得很難,無論是她的父母還是老師都說,鍾芳蓉是一個內斂的女孩,平時話不多,劉小義說,大多數時候都是她主動給女兒打電話,問她一些近況,鄰居們也說,鍾芳蓉每次回家後基本都待在家裡,很少在村裡玩鬧。

劉小義夫妻在鍾芳蓉不到一歲時就去往廣州打工,一年只回來兩次。

鍾芳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 我是留守兒童,但我們家不是貧困戶,所以學習、生活並沒那麼艱難,且老師們也像家人一樣陪伴、關心著我。"

六年級時,鍾芳蓉從村裡的小學轉去正源學校。劉小義說,剛轉學時,鍾芳蓉的成績並不拔尖,但很快就提升上來,尤其是高中分科後,鍾芳蓉的成績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三," 大多數時候都是第一,有一次考了第二還是第三,算是沒考好,但她的心態真的很好,也沒有什麼情緒波動。"

鍾芳蓉轉學的那一年,劉小義辭去了廣州的工作,在家照顧子女。鍾芳蓉讀初三時,弟弟也轉學去了正源學校,在學費的壓力之下,劉小義還是決定回廣州打工。

在劉小義的印象中,女兒很少表達對她的思念和不舍,只有一次是在鍾芳蓉讀高一下學期時,她給媽媽寄去了一封寫滿兩頁紙的信," 讓我不要在外面掙錢那麼辛苦,說以後她養我們 "。

收到信之後,劉小義看哭了好幾次,但還是給女兒打電話,告訴她自己不能回家。" 其實還是覺得很虧欠她。" 劉小義在說起這些時,仍然忍不住流下眼淚。

專訪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

8 月 4 日晚,瀟湘晨報專訪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沈睿文教授。

巧的是,沈睿文主管學院的教學工作,根據安排,他正好將擔任鍾同學的班主任。

對於鍾同學報考北大考古專業上熱搜一事,沈睿文坦言:" 既感到意外,也不意外。" 他感謝社會各界對此的關注,表示這 " 只是一個學生根據自己喜好填報志願罷了 "。

至於本科畢業生的升學與就業情況,沈睿文說:" 歷年就業情況很好。" 他介紹,近年來大部分的本科畢業生都選擇了繼續深造,有超 50% 的學生選擇在國內讀研。還有約 20% 的學生選擇出國留學深造,他們的主要錄取院校是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牛津大學等世界名校。

此外,每年還有約 20% 的學生選擇就業,就業的單位也比較多樣化,包括文物管理部門,各級考古單位、博物館,出版社、報社和其他(如公司、企業)等。

沈睿文是 1991 年考上北大考古系的,談到自己時他回憶說:" 我是一個內心比較平靜的人,讀家裡的書,自然而然地喜歡了歷史和考古,喜歡學術研究。" 對於網友爭議的 " 錢 " 途,沈睿文坦言:" 當時真沒想過,能考上就不錯了。"

不僅如此,在許多人印象中,考古學習是一個辛苦、枯燥的過程,真實的考古學習又是怎樣的感受呢?沈睿文直言:" 我想,任何專業或專門的學習,對外界而言可能都是辛苦、枯燥的。對當事人而言,也都必須經過一個長期勤奮積累的過程。" 但在這個過程中,他認為對於喜歡的局中人來說," 唯有、也只會樂在其中,且不改其樂 "。

沈睿文以自己為例,表示快三十年過去," 考古已實實在在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要甩也甩不開了。現在,我覺得它讓我的生活充實而光輝,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啊 "。

相關焦點

  • 報考北大考古學女孩不接受任何媒體採訪,歷史老師認為她的性格更...
    本文轉自【瀟湘晨報】;記者|王佳箐 李楠 實習生張穎 在學校圖書館挑燈夜讀的鐘芳蓉(圖 / 受訪者提供) " 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 "、" 留守學生 "、" 報考北大考古學 " 是鍾芳蓉身上最受關注的標籤,有人對她的選擇不理解,也有人為她的理想而感動
  • ...蓉選擇北大考古後,拒絕所有媒體採訪,歷史老師認為她更適合學會計
    而在她做出這個決定以後,很多媒體記者趕到她家裡想採訪她,卻都遭到了拒絕,她本人聲稱拒絕接受任何媒體的採訪。 根據鍾芳蓉母親介紹,鍾芳蓉平時性格內向話不多,平時也不喜歡在村裡玩耍,基本上是宅在家裡。在她的高考作文裡,她這樣寫道: 「人生道義,在於入無我之境,謙卑自我,鑄有我之魂,升華自我。」
  • 報考北大考古學留守女孩:歷史成績不算突出,數學最好,老師對她報...
    「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留守學生」、「報考北大考古學」是鍾芳蓉身上最受關注的標籤,有人對她的選擇不理解,也有人為她的理想而感動。8月2日,鍾芳蓉發微博稱自己受樊錦詩先生的影響選擇考古,當晚就收到了樊先生的籤名自傳和書信,此外還有多所考古研究院送去祝賀禮物後,不少網友直呼:「簡直是郭襄過生日啊」「考古圈團寵來了」。
  • 676分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學,網友直呼「可惜了」
    這一期,陳大大想和大家來聊聊前幾天熱議的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學專業的事情。676分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學網友直呼「可惜了」最近網上有很多人在議論這個事情,說676分報考北大考古學可惜了作為一位留學服務老師,我先說說北大考古學這個專業,自從專業開設以來,不少高考狀元都報讀了這個專業
  • 北大考古女孩拒絕媒體採訪,「我的選擇不需要別人指手畫腳」
    每年高考後都會有很多考生因為各種原因在網上走紅,大部分都是省狀元或是其他奇葩原因,但今年有一位考生與眾不同,她是因為自己的選擇而走紅的,她就是湖南女孩鍾芳蓉,文科生,省排名第四,最後報考了北大的考古文博學院,其中最吸人眼球的是鍾芳蓉從一歲開始就成為了留守女孩,多年來一直都是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如此般優秀著實讓人羨慕不已。
  • 「考古女孩」婉拒媒體採訪——請給她一片自由的天空
    有的人認為「學考古不賺錢,高分進北大卻選擇學考古,太不值當」,但也有人表示,女孩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無可厚非。一些考古專家和各地的博物館還紛紛給女孩送上了「考古大禮包」。8月3日上午,當不少媒體記者來到她的家中,想對這位「神奇的女孩」進行採訪時,鍾芳蓉卻以不出門、不回話的方式婉拒了所有媒體。
  • 高分女孩手掐尋龍決,走入北大考古學
    「跟文物打交道挺有意思」湖南留守女孩676分就讀北大考古系。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一事刷屏了!成為「全村的驕傲」的她,在查知自己676分(文科第四)好成績的同時,做了一個大膽而又慎重的決定——就讀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面對網友對於「考古專業冷門,不容易找到好工作」的質疑,鍾芳蓉認為「跟文物打交道挺有意思」。緊接著,十餘省份考古圈聯動,為女孩送去祝福和禮物。
  •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
    ■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 ■考古同行送她的「大禮包」。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引發關注。7月30日,鍾芳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受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先生的影響,以及未來規劃的考慮,她選擇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以後會讀研深造,做考古研究。
  • 湖南留守女孩高考676分,全省文科排名第4,卻選擇北大考古學專業
    人才在任何時候都是非常搶手的,像鍾芳蓉這樣品學兼優的學生自然受到了清華和北大的青睞,因此,這兩所國內最著名的高等院校也在第一時間來到了鍾芳蓉的身邊,希望她能報自己的院校。,都向她拋出橄欖枝,紛紛開出非常好的條件,甚至幫助鍾芳蓉填報高考志願,這就意味著她可以報考任何熱門的專業。
  • 湖南女孩鍾芳蓉676分報讀北大考古專業,冷門還是熱門?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備受關注。這不僅因為鍾芳蓉的高考成績很亮眼,也因為她是從小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學習全靠自覺的留守女孩,且她報考了在很多人看來頗為冷門的北大考古專業。
  • 留守女生讀北大考古專業「沒前途」?看來你對考古學一無所知
    近日,一個叫鍾芳蓉的女孩「火」了,燃起這把「火」的原因是她以湖南文科第四名的高分卻選擇了北大考古專業。當高考成績出來時,學校的校長帶著50多名老師連夜到村裡報喜,隨之而來的是,北大、清華招生辦老師直接上門「搶人」,而鍾芳蓉最終選擇了北大考古專業。網友紛紛表示可惜了這分數,以這分數應該報考北大經濟、金融等專業,這個考古專業出來不知道能否找到工作,根本「沒錢途」。
  • 湖南676分留守女孩報了北大考古,愛歷史也愛二次元漫畫
    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供圖近日,以總分676分位居湖南高考文科第四名的女孩鍾芳蓉備受關注。這不僅因為鍾芳蓉的高考成績很亮眼,也因為她是從小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學習全靠自覺的留守女孩,且她報考了在很多人看來頗為冷門的北大考古專業。鍾芳蓉高中就讀於湖南耒陽正源學校,今年高考數學146分、語文130分、外語133分、文綜267分,各科成績均衡,從小就對歷史感興趣。
  • 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北大回應:學習,因熱愛而變得更美好
    在無數網友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時,又一則關於「留守女孩」的新聞衝上了熱搜。留守女孩考上北大選擇了考古專業。看到這裡,網友眾說紛紜,但大多都是在表示留守女孩選錯專業,不好就業等問題。很快,「留守女孩」做出了回應,她向大家表示:我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受到樊錦詩先生的影響,所以報考了考古專業。看到「留守女孩」的發文,北大做出了回應,也成功再一次衝上了熱搜榜。
  • 文科676分留守女孩選擇北大考古專業,父親:她對錢看得淡
    紅星新聞8月1日消息,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引發關注。7月30日,鍾芳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受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先生的影響,以及未來規劃的考慮,她選擇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以後會讀研深造,做考古研究。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系引熱議「冷門專業」不是真的「冷」
    事件回顧湖南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專業惹爭議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7月23日,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考出676分的好成績,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村民們也放起鞭炮慶祝。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系引熱議 「冷門專業」不是真的「冷」
    7月23日,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考出676分的好成績,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村民們也放起鞭炮慶祝。鍾芳蓉父母外出打工7年,每年僅能看望她三四次。她從6年級開始在校寄宿,一月回家一次。獨立自強的她考取高分,千萬網友送上祝福:真·全村的希望!成績出來後,有高校招生老師相繼上門進行報考志願指導。
  • 湖南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專業,有人說被忽悠,不賺錢就是傻嗎?
    2020年高考成績676分,是一位被50多位老師抱著花炮進村報喜的女生,她也是一位留守女孩,她叫鍾芳蓉,在得到這樣一個好消息之後,很多網友也紛紛表示祝福,她說喜歡歷史,以後要準備考研,做考古研究,以後想去敦煌,為歷史做點事情,老師說她從六年級開始住校,一月回一次家,14歲的弟弟很羨慕姐姐。
  • 北大「考古女孩」:希望好好學習 不被外界過多打擾
    來自湖南耒陽的鐘芳蓉,8月27日接受央視採訪時,還扎著馬尾辮。對於臨開學前換的新髮型,鍾芳蓉表示,短髮打理起來更方便。接受媒體採訪時,鍾芳蓉表示,希望大學期間能夠潛心學習專業知識,不被外界過多打擾。她還說,接下來,最大的心願是去故宮逛逛。
  • 近期引發關注的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學,北大考古學實力究竟如何
    這幾天是全國各地高三學子填報志願的時間,也是所有高三家長最為關心的事,在近期的志願事件中,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學專業引起了大家廣泛關注,據悉鍾芳蓉今年文科高考分數為676分,這個分數也是非常之高的。這個報導出來了迅速引起了網絡上的熱議,很多人表示不理解,當然更多人還是非常贊同的。而為了表達對鍾芳蓉的支持,各地的博物館、考古機構和工作者紛紛送來了自己的心意。
  • 留守女生高考選擇引熱議:考古學真的很「冷」嗎?
    原標題:報考北大考古學留守女孩:歷史成績不算突出,數學最好,老師對她報考古學很意外  「 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 」、「 留守學生 」、「 報考北大考古學 」 是鍾芳蓉身上最受關注的標籤,有人對她的選擇不理解,也有人為她的理想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