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從小出家的全真小道士說說心裡話

2020-12-14 道教文摘

全文是我一個道友所寫,他從小出家,在道觀長大,文章樸實無華,但仔細研讀卻有深意。

假期,終於返回宮觀,遠遠見到師父在忙。師父他老人家一生辛勤,耐不住閒,總是整日忙來忙去。走到近前,連忙向老爺子行禮作揖。「回來啦,最近咋樣,你小子可要專心修行啊,不要總想著玩,畢竟是出家人嘛。」師父看到我,先半是問候半是訓導的說了幾句。

聽完師父的話,我嘴上答應著,心裡卻五味雜陳,這些話,我其實一直牢記在心的。

師父啊,弟子也知求道未勤,修真未果。不在山中時,目染六塵之幻,身處五濁惡世,貪戀酒色財氣之中,未免易墮凡流沉淪而敗至寶,很難隔俗網以修真。基於此,道心恐有不堅,每每動搖。然,祖師爺前誓言未嘗敢忘,猶未敢開齋破戒。只恨自己愚迷之性由來已久,累世累劫積成深重之愆。

師父曾說有修就有魔,有修就有苦,沒有苦果,何能成就道業,我想大概也是如此吧。

世間修道者大概道心也總是有的。信仰也畢竟是真實的,只是這條路上要受得苦果太多,恐怕還未能步入正軌,就已告敗,辨不得虛實,也許才剛剛有那麼些甜頭,就惹的萬魔來攻,業障來纏。畢竟太難成就。

正如道經所言,這盤寶物家家有,千萬個中能幾人。

可是師父總說,在世之人沒有錢財子嗣是窮人,信道學仙道徒沒有道行道性是貧道。福果與道行總是成正比的。只是一昧食齋,而不持身口意三業,是吃傻齋,吃笨齋,於事無益,反招罪愆。誦經也好,打坐也罷總之都要明心見性為先,明心見性才可能以圓明之性通真。古語有云,三天白菜吃成道,百歲公公修不明。說的大概也就是這個意思吧。

晚上,師伯陪我吃茶。聊起當年他受師爺教導的一些小事。

師伯自小在觀裡,沒上過幾天學,認不得太多文字。在那個年代裡砍柴挑水劈柴這些自不在話下,還燒青磚,燒瓦片,做線香,洗衣做飯。走的可真是名副其實自給自足的道家路子。當時我的師爺。在勞作之餘不忘帶領弟子們學道修煉。師伯當時沒拜師,也跟著打坐修煉但始終礙於皈戒嚴格,擔心自己思想沒有清楚不明事理不敢皈依。直至後來,師爺給梳了道髻才成為一個道人。

到了1958年因為政治原因師爺被迫還俗居家,甚至派到農場勞動改造,那段時間師爺的弟子們散落各處。師父常對我說,那時候不讓道徒出家修行,而且毀壞廟宇,給道徒強行餵葷食,白天派去山上勞動,晚上還要背誦語錄。也正是在這段時間裡,我師父本來身材就矮小又在種種折騰之下搞壞了身體,以至於後面在修行的路上身體出了偏差。

相比上一輩老修行這些事跡而言。我們現在真是好得太多。以往的艱苦歲月可以令道徒舍卻塵緣以歸真。今天因為條件甚好以至於沉溺於情波慾海之內,於是乎修行似乎卻又沒有那麼如意,以至於我們一次次的捨本逐末,怪就怪我們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聽很多的道友都在說修行即是修心。只要心好等於一切。不勤修太上諸品仙經,不持天尊靈文寶誥,不禮祖師金容玉相。謂當心中有道義就可以,不要著於形式。可試問沒有形式又怎麼能夠培養信德?修齋設醮,經懺威儀等事也大抵是如此,即是首露罪障,希求真仙赦免罪業。歸根到底還是我們信德不夠,總之還是求道未勤,福果難成。

在我們觀上,收養了很多孤兒,他們都是以前被放在山門前的,本著我們道家慈愛濟世仙道貴生無量度人之意。觀裡的金道長不辭勞苦,把孤兒們一手拉扯大。我曾開玩笑地對他說:金道長可是上得了壇場,下得去廚房,帶得了娃子,真是一個全能手。」但金道長有時候難免也會抱怨,覺得自己把大把的精力都放在上面了,繁忙之中沒有太多時間學習參訪。早年也遭同門戲謔,說金道長是放著出家道人的身份不顧,不好好學道修煉,卻盡做著在家人,帶小娃子的事。可轉念一想,或許這些小娃子前世修積,與道有緣。冥冥之中被安排在道家三寶福地。總要順其意旨,使他們有緣得聞正法,這自然也是極好的。而金道長也十數年如一日地照顧著大大小小的孤兒,雖偶有抱怨可從未間斷,這又是怎樣一個慈悲道心。

我有時也在想,一個道徒吃著十方供養,確也是真真難消。所謂一念純真金可化,三心未了水難消。修行也總是跟著業障。但吃苦也總不能白吃,方法方向尤為重要,有可能吃盡了苦頭卻未能得果。所以說一定要得法,拜得名師指路。古人云學道修仙之士千裡求明師,萬裡求口訣。無論做什麼都一樣。才不至於在行道的路上走太多冤枉路。

或許有人說我總在宣揚修行學道是件苦差事,但修行不是就是生活麼,應該是很快樂的才對啊。不快樂還修啥子呢。其實也對,我們只要把自己定位清楚就行。為了崇高的信仰而努力,當然一切的委屈都不值一提。

春節期間,看到很多百姓趕來燒頭香,總認為燒頭香有大功德大利益。我想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的祖師爺該不會因為看見誰燒了頭香就賜福偏愛與誰。反正弟子暫且還未看到道經中有燒頭香能獲大功德大利益的記載。福分乃是自己所修所求。豈是燒個頭香能獲得的。作為一名正信的道門弟子總不能如此迷信盲從。

作為祖師的弟子有義務把祖師的大教化說與善信聽。當人們到宗教活動場所總要求得一個心安。尋求一種心理安慰與寄託。對親戚朋友所不能講得,而這一切對神都可以講。其實這是我們中國式的一種信仰。在今天,我們應該把我們的教理教義與現實社會緊密相結合把我們的正知,正念,正行,正能量說與人家聽,而不需要太多玄乎乎的東西。

常有信眾問我道家的養生修煉。說實話鄙人是不敢放開來說的。因為自己修得太差,自己身體氣色各方面都不理想。如果信眾問我既然你們那麼厲害,為什麼你自己卻修得這樣呢。那害得我得多尷尬啊,且不說自己掛不住光。基於此,鄙人深刻認識到我們要做的不是大肆宣揚我們教派多麼興隆,祖師爺多麼厲害,多麼的神威莫測,玄們秘術多麼神奇。因為這些對信眾來說他們都不能直觀地看到和感受到。所以會徘徊不知皈奉何教為尊。我們要做的是抓緊時間充實自己,勤修內在的涵養,首先要讓自己身心充滿正能量,才能影響教化更多的人。比如我的師伯皮膚就好的很,白裡透紅,人也很精神的樣子。惹得很多來燒香的人尤其女性見了他總是會問是怎麼保養的。有人猜測大概是師伯修得好才會如此。這樣一來。人家就乖乖服了。也會有耐心聽你說。至於鄙人沒有底氣來向信眾宣揚養生與修煉的。鄙人只是舉了一個例子,希望大家可以以此共勉。

師伯曾經對我說過一句偈語:出家一年祖師在心裡,兩年祖師在眼前,三年祖師在天邊。說的是初入道之道徒信仰態度隨時間的轉變。由開始的虔心奉道秉承教化,處處謹慎小心,到後來(所謂偈語中,出家兩年)敬畏恭敬祖師,這時候只是覺得行道太難,祖師之言行身教其修道精神實在太可貴,是大君子大聖人大丈夫,我們凡夫俗子難以效仿,只能心存敬畏。再到後來。(出家三年)我行我素謂大道三千六百旁門,誰有道沒道怎是一言兩語說得清的。做什麼只是憑自己本心去走,快活就是了!其實到這個時候離大道早已漸行漸遠。恣縱六情,舍皈真而逐虛妄。自己不依教化,放蕩形骸,如此又沉淪而不自知,實在是深可悲憫。我們都是凡夫,行道的路上總是充滿魔障要堅守那一份信仰著實不易。能擊敗魔障,初心不退,那便是大丈夫矣。

回頭看自己一路走來,感悟太多,不懂是廢話還是真言。既然有了也就有了。總的來說在行道的路上清醒明白了許多。藉此來和諸君同仁共勉就是。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

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相關焦點

  • 道士下山:全真弟子重走丘祖西行路
    八百年後,這位全真弟子重新走上這條路。沒寫遺書,沒買保險。一個身無旁物的道士,似乎也沒有什麼需要交待的。嶗山太清宮資助了他一萬塊錢。這位嶗山道士,沒有蒲松齡所寫的穿牆術,但他看上去有些柔弱的身軀裡,有著足夠的爆發力和耐受力。1971年,彭漣出身在貴州安順農村。這個孩子從小胸懷大志,盼望像李白和徐霞客那樣雲遊天下。1990年冬天,他19歲,帶著家裡給的兩百塊錢,開始徒步全國,此後十年,三次離家遠行,三條線,徒步走遍了中國內地,累計行程五萬多公裡。他靠打零工維持生存,風餐露宿,千辛萬苦,自不待言。
  • 一組百年前道士的實拍老照片:道骨仙風,圖七道士正打坐「入定」
    道士分為「全真派」和「正一派」。「全真派」道士為出家道士,不結婚,素食,住在道觀裡修行。「正一派」道士可以結婚,吃葷。大部分為不出家的道士,也稱「火居道士」,少部分為出家道士,茅山道士就屬於「正一派」。照片中的道士正在打坐,看上去面容很清瘦。在山巔打坐的兩個道士。佛教、道教雖都要修行,但是明顯道士修行要瀟灑很多。
  • 道士的分類及如何拜師進入正統道門
    道士出家 加入道教有兩種形式:一是成為正式的道士;二是成為道教居士。成為正式的道士,也有兩種情況,一是成為全真派道士;二是成為正一派道士。兩者均須履行拜師手續,但前者必須到道教宮觀出家,後者則不需出家。 要成為道教居士,只要到道教宮觀辦理皈依手續,取得皈依證即可。
  • 道法自然:正一派道士的日常生活
    道士對於大眾來說是一個很神秘的職業,煉丹打坐,畫符做科,他們的生活彷佛是脫離世俗,離我們很遠。真實的道士生活是什麼樣的呢?由於篇幅所限,本期就簡單的介紹道教正一派道士的日常生活。道教目前主要分為正一派和全真派兩大派。正一派是由祖天師張道陵所創,祖庭位於現在的江西龍虎山天師府。
  • 和尚道士都是出家人,那為什麼道士很瘦,和尚卻大多很胖?
    反而傳統的道教,雖然在歷史上一度十分興盛,可是現在除了一些道教聖地之外,其他地方很難看到道士的身影。現在全國的住觀道士大約只有3萬餘人,這個數量比住廟和尚要低很多。現在人們很少看到道士的身影,除了因為道士越來越少之外,跟道教本身的追求也有一定的關係。有句話說得好,「逢盛世苦修行,遇亂世濟蒼生」。每當天下大亂的時候,道士放棄修行下山濟世救民。
  • 民間故事:道教全真教派,王重陽與他的全真七子
    重陽宮,全真教祖庭某日,久卿正在甘河橋上行走,忽然,從西南崑崙山方向飛來兩個白眉道士,一個是煙霞態度,一個是宵漢精神。道士取下拐杖上的葫蘆,倒出一顆金丹,拋給久卿。久卿縱身躍起,一個「九天攬月」抓在手中,然後輕輕送人喉中。頓時,只覺得遍身塵垢,為之一掃;膏盲之間,清流環繞。這時,另一道士又發話了:「僅有仙丹還是不夠。這裡是《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100卷,傳與賢弟,待到心領神會,付之一炬可也。」
  • 全真教為什麼分為南宗、北宗?
    在中國道教的發展歷史上,全真教也曾分為南宗和北宗。與南北少林同源創建不同,全真教的南、北兩宗分別由不同的祖師創建。北全真的創教祖師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王重陽。王重陽是文武全才,曾參加科舉考試,沒考上;轉而參加武舉,一下子便考中了。考中之後,朝廷只給王重陽當了個叫酒稅的小官。王重陽鬱郁不得志,又深感生命苦短,於是開始了修道生涯。
  • 道士可以喝酒吃肉?看看道教「五葷三厭四不食」的禁忌就知道了
    名為道士者,謂行住坐臥、舉心運意,唯道為務,持齋禮拜,奉誠誦經,燒香散花,然燈懺悔,布施願念,講說大乘,教導眾生,發大道心,造諸功德,普為一切,後己先人,不雜塵勞,唯行道業。
  • 道教常識:道士戴的帽子叫什麼?你知道都有哪幾種嗎?
    道士所穿的道鞋也是簡單樸素,有圓口鞋、雙臉鞋、十方鞋和雲履等;所穿的襪均為高筒白布襪。平時道士的帽子有很多種,俗話說「道有九巾,僧有八帽」。這裡的「巾」就是道士們日常所戴的帽子。 雖說「道有九巾」,但是一般裡面的內容不固定,最流行的說法為:混元巾、莊子巾、純陽巾、浩然巾、逍遙巾、荷葉巾、太陽巾、一字巾、九梁巾等。
  • 歷史上著名的四位女道士,最後一位頗有爭議
    所以在道教的神仙體系中有很多地位崇高的女性神仙,例如后土娘娘、鬥姆元君等,歷史上也出現了很多著名的女道士,本期就為大家介紹其中著名的四位女道士。魏華存魏華存又稱「南嶽夫人」、「紫虛元君」,是晉代的女道士,出生在一個官宦世家,她的父親魏舒位極人臣,深受晉朝司馬昭和司馬炎的器重。
  • 好想找個人說說心裡話!
    好想找個人說說心裡話! 人生,風雨徵程,苦累摻雜 好想找個人說說話 卻發現,認識的人那麼多 可是沒有一個可以嘮嗑心裡話
  • 武當道士"神"在何處:傳道弘法 修身養性 弘揚文化
    在小蓮峰巖石頂部還有一座高約3米的小銅殿,鑄造於元代,距今也有700年歷史了。太和宮附近的皇經堂,又名誦經堂,是道人們誦經習課的場所。  翟道長介紹,太和宮建築思想集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於一體,是和諧的統一,高度體現出了中國人的智慧。來過武當山的世界遺產專家、空間學專家、建築專家,無不為之驚嘆,認為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傑作。
  • 上海道教學院關於《全真選讀》的饋函
    思之「文以載道,書以度世」,為了弘揚道教優秀文化,發揚傳統國學精粹,掀起道教經典學習高潮,提升道教信仰人士的文化修養,故於丁酉夏發心將道教祖書元典、全真祖師語錄和戒律儀規等整理成冊。即可以作為道學院學員和全真道士日常必讀的學習資料,也方便於更好的全面繼承全真之道統,為新時代道教未來發展培塑合格的弘道人才。
  • 亂不是佳人,在作文裡說說心裡話,也是有技巧的
    布置了一道作文題,說說心裡話,寫一篇記敘文。既然是說心裡話,那要明確想對誰說心裡話,又打算說的什麼樣的心裡話。說心裡話的對象很廣,對父母說、對老師說、對同學說、對身邊的朋友說,都可以的。我們要根據對方的身份和自己的關係,做稍微的調整,不能不分對象來說心裡話,這點很重要,很多學生沒有這個意識。和父母說說自己心裡的煩惱,和老師說說學習的困惑,和同學說說曾經的誤解,和長輩說說對自己的關心等等,都可以,在內容上沒有什麼特別的限制,但是不同的對象一定要在用語上有所區別。
  • 全真派戒律裡「五葷三厭」指什麼,為何全真道士不吃它們?
    道教,古老又神秘的唯一本土宗教,它承載著玄之又玄的道家思想理論,有著眾多神秘仙真傳說,又與漢民族文化深深融合,可以說,道教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一張名片。圖片純屬玩笑全真道友們莫怪時至今日,道教仍然以正一和全真兩派為主,在地理位置分布上,大致有著「北全真,南正一」的特點,共同秉承大道、濟世渡人。
  • 揭秘道教:道士可以吃牛肉嗎?道教的禁忌有哪些?
    四不食:牛肉、狗肉、烏魚、鴻雁全真派的戒律森嚴,全真道士在入道門的時候就有「初真五戒」的戒律,五戒指:一、不得殺生;二、不得葷酒;三、不得口是心非;四、不得偷盜;五、不得邪淫。這裡的葷酒就是約束道士不可以吃葷和喝酒,所以,全真道士所有的葷腥都不可以吃。
  • 道教小知識:道士為何隨身佩劍?
    在傳統觀念中,道士是一個神秘的職業。作為道教的神職人員,他們除了出世歷練,鮮少出現於紅塵世間。我們對於道士形象的認知也多來源於小說和影視作品。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道士行走紅塵之時,喜歡將劍攜帶在身邊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道士偏愛用劍的原因。1. 前輩大能的影響在道教神仙體系中有相當一部分的神仙是以劍作為武器的。
  • 揭秘道士修行必讀的三大經書和入門方法
    在道教全真門派的修行中則不提倡未卜先知,全真道長認為有些東西提前知道了對修行沒有好處,它反而會給修行增添魔障。所以真正修行的全真道士是不會去研究《梅花易數》《大小六壬》等術數。真修行人不研究術數的原因是:一,術數是旁門外道不是大道,把心放在這上面浪費修行時間。二、全真道士修行講究順乎自然,不逃避現實。
  • 《道士下山》醜化道教?業界人士:道士向和尚下跪沒什麼
    《道士下山》醜化道教?隨後中國道教協會否認官方譴責,稱道協對《道士下山》持有包容心態。對此,記者致電影出品方和陳凱歌夫婦,但對方未給予回復。  道長怒斥《道士下山》肆意醜化道教  中國道協:對影片持包容心態  19日,中道協權益保護委員會主任孟崇然道長在微信公眾號「道揚天下」上,發布一篇名為《道教界嚮導演陳凱歌提出嚴正譴責聲明》的文章,斥責陳凱歌執導的《道士下山》肆意醜化道教,違反多項政策法規,要求陳凱歌立即停映《道士下山》,並向道教界及社會公開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