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養不教,父之過。」意思是說,生養孩子卻不教育,這是父親的過錯。就好比說,自己的孩子沒有禮貌,在別人心裡就會認為是「缺少家教」。所以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意義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現代家長其實是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的。但是很多東西是家長無法通過說教傳達給孩子的,這個時候「身教」就顯得尤為重要。有時候當孩子在某些事情上有錯誤傾向的時候,家長的「以身作則」對孩子更具引導意義。
近日,就有一父親赤腳在景觀池「撿兒子丟的玻璃碴」被網友拍到,並上傳到了網上。知道事情真相後,網友紛紛點讚。
據了解,這位父親本是和孩子的母親帶領2歲兒子在自家小區的水池邊玩耍的。出門時怕孩子口渴,帶了一個水杯(玻璃的)。可能是小孩比較調皮,不小心將水杯砸到了水池旁的石頭上面,之後玻璃碴全部掉進了水池。事情發生後,這位父親赤腳進入水池,將其中的玻璃碴全部打撈了上來。整個過程也被水池邊的兒子看到。
據這位父親講到,由於是小區內的水池,平時會有許多小朋友過來玩耍,還會有保潔人員定時過來做清理,為了避免別人受傷,所以是必須要撿掉的。另外,他也想要通過這件事情,讓兒子明白自己犯的錯誤要學會自己承擔責任。
不得不說這位父親真的是以身作則,通過「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很多網友也是留下了自己的看法。
通過網友的發言我們也可以發現:言傳身教對孩子成長是很重要的,而家庭教育被很多人認可。事實上,在孩子教育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也確實是佔比最多的。
據有關數據顯示:「一個人在18歲之前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的影響佔比超過60%,學校教育佔30%,還有10%的影響來自社會教育。
所以說,身為家長的「我們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平時的良好品行和習慣是會潛移默化地傳承給自己的孩子的。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甚至嗤之以鼻。但是筆者覺得生活中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家長或許並不多。要知道,現在已經是進入冬季,水池裡的水是很涼的。這件事情的本身並不能以大小論之,這是一種美德,一種值得宣傳和繼承的傳統美德。
古語有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且不談對孩子的教育意義,其實作為事情本身,這也是一種善舉。
這位父親的舉動值得所有家長借鑑和學習。
網圖侵刪/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