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三秋桂子
11月3日,江蘇宜興的一位新手爸爸火了~
原因是這樣的,當天這名寶爸顧先生帶著自己2歲的兒子在小區池塘邊玩耍,結果寶寶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玻璃瓶,碎片都掉進了池塘裡。
顧爸爸二話沒說,立刻脫掉鞋,光腳下水撈池塘裡的玻璃碎片。
顧爸爸說,雖然池塘定期會有保潔人員來清理,但是這裡經常有小朋友來玩,如果清理不及時或者小朋友玩耍時不小心,碎片很容易會割傷人,必須要全部撿出來。
顧爸爸還說,自己這樣做是想給兒子做個榜樣,雖然有些事不是故意為之,但是很有可能會傷害到別人,所以也要承擔屬於自己的責任。
而寶寶穿著搞怪的小毛衣乖乖站在池塘邊,一動不動地看著爸爸撈玻璃渣,配上一臉呆萌的表情,這畫面看上去也非常溫馨搞笑。
視頻一出,網友們紛紛為這位爸爸點讚,誇讚他這樣言傳身教的教育效果比輕描淡寫批評孩子一頓然後走掉要強多了。有這樣優秀的父親做榜樣,孩子將來肯定未來可期,也會成為一個有涵養有素質的人。
央視紀錄片《鏡子》中有這樣一句臺詞:「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的相似。」
一個孩子的行為舉止,隱藏著父母的品行教養。父母待人溫和有禮,那麼孩子也會懂得禮貌和謙讓,反之亦然。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太多父母沒有重視起自己肩上的責任。他們對孩子一味溺愛,無限制的滿足孩子過分且任性的要求。當孩子犯了錯,他們不但不教育孩子改正錯誤,反而用縱容的態度鼓勵教唆,聲稱孩子還小不懂事……這樣的父母,養育出來的只能是熊孩子。
前幾天,在鄭州111路公交上出現了這樣讓人氣憤的一幕。一對父母帶著孩子上了公交,上車後孩子脫掉衣服,在車廂裡耍脾氣,大喊大鬧。媽媽勸說了幾句,見熊孩子不聽,直接又罵又打。
周圍乘客勸孩子爸爸管一管,沒想到這名男子當著全車乘客的面,「啪」的一聲甩了妻子一個耳光。
無論出於何種目的,對於教育孩子來說,這對夫妻的行為舉止都是一個反面教材。
孩子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可見平時父母就沒有起到一個好的引導作用。妻子對孩子勸說無果就開始打罵,既傷害了孩子的自尊,也暴露了自己缺乏耐心的一面。而丈夫當眾打妻子耳光,顯然是大男子主義且不尊重他人的性格。
大家常說,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對奇葩父母。正因為父母不懂得以身作則,在教育孩子時缺乏耐心和正確的引導,才會讓熊孩子釀出樁樁件件悲劇。
今年6月份,廣東東莞通報處理了這樣一起案件:4名熊孩子剮花停放在小區路邊的45輛車,其中不乏邁巴赫、林肯、捷豹、奔馳、寶馬等豪車,最後家長遭索賠150多萬元。
父母的行為習慣就是孩子學習的一本教材,父母舉止的好與壞,也決定了孩子人生路上的學習成績是高還是低。
作為孩子成長路上的指明燈,聰明的家長都懂得用正確的言行舉止去引導孩子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
1、言傳。在孩子面前,父母不說髒話,不用帶有諷刺性和貶低性的言語批評教育,不教孩子用帶有攻擊性的語言傷害他人。講話有禮貌,懂得說「謝謝」、「對不起」、「沒關係」,是為言傳。
2、身教。尊重老幼病孕,關愛弱小,愛護環境衛生,輕拿輕放愛護物品(尤指公物)……是為身教。父母應該以身作則,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中為孩子樹立榜樣。
3、育德。誠實守信,積極樂觀,有勇氣和擔當,有孝心和同情心,有責任心和正義感……教育子女之前先培養價值觀和道德感,否則有才無德便是錯。
4、守序。遵守公共秩序(尤指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遵守社會規則,保守個人底線。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懂得守序才能做到克制有分寸。
魯迅先生有言,教育植根於愛。希望天下每名父母都能用愛心和耐心構建責任感和育兒觀,為子女成長的土壤澆灌營養而非糟粕,也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成長為一個勇敢善良且對社會有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