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腳下水撈兒子扔的「玻璃碴子」,爸爸的做法被贊:想娃學會承擔

2020-11-04 小庚庚爸爸

文/小庚庚爸爸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導師,父母的言行影響了孩子的一生。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該如何教導孩子呢?

爸爸光腳下水撈兒子扔的「玻璃碴子」

11月3日,江蘇宜興的一位男士,光著腳丫在小區內的觀景池裡打撈男孩扔進水裡的「玻璃碴子」走紅網絡。

這位姓顧的先生是一位爸爸,而站在一旁看著顧先生打撈的小男孩正是他的兒子。

據顧先生說:這天清早,他們一家三口來到小區內的一個觀景池邊玩,兒子將隨身帶著的水瓶子撞到了水池旁邊的一塊大石頭上,瞬間碎了的瓶碴子直接掉進了水池裡面。

於是顧先生便光著腳下水,去打撈破碎的玻璃瓶子,他害怕同小區的其他孩子到水池玩耍的時候被水裡的玻璃碴子誤傷。同時也是為了讓兒子學會承擔。

顧先生的做法是對兒子最好的教育,而網友也紛紛留言說「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不需要華麗的語言,也許只是一個「身教」就會讓孩子受益無窮。

那麼父母如何「言傳身教」呢。

父母的「言傳身教」

很多父母都是年輕的、第一次當孩子的爸媽的,這時不由得想起一句話「你是第一次做孩子,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啊」。

其實父母與孩子從來不是誰大聽誰大,而是互相學習的一個過程。在孩子身上父母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爸媽。

在父母身上孩子學習面對生活的勇氣和自身的不足。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中,孩子才有可能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父母才有可能成為「別人家的父母」。

1、不在孩子面前打情罵俏

夫妻的感情好有利於孩子成長,但夫妻一定要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行為舉止。父母的行為過於親密時,也會讓孩子尷尬。

若是孩子模仿父母行為,那就不好了。這會導致孩子對於性別意識模糊,沒有分寸感。

2、不當著孩子的面前吵架

父母在孩子海面不要吵架。父母的每一次吵架都會減少孩子的安全感。讓孩子認為自己的多餘,都是自己的錯。這不利於孩子的心理髮育。在孩子成長期間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

3、遵守與孩子之間的約定

父母一定要注意遵守與孩子之間的約定。在和孩子約定好時,不要放孩子的鴿子。這會讓孩子變得沒有安全感。讓孩子覺得自己不重要。讓孩子學會推脫和逃避。

4、答應的事情要做到

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父母的守信行為也會影響孩子的守信。而父母對孩子的承諾也會讓孩子有更多的尊重感和信任感。在成長的過程中,才會聽從父母的教導。

5、尊老愛小

父母對待老人孩子的行為,就是孩子所學習的行為。當父母尊老愛小時,孩子也會尊老愛小。當父母不孝敬時,孩子也會有樣學樣,因此在孩子的成長中,一定要注意尊老愛小。

6、不打罵孩子

在父母打罵中的孩子,成長後性格要不就是很懦弱,要不就是很暴力。父母對孩子的打罵教育,會深深地刻在孩子的腦海裡,等孩子長大後若是學習父母行為,就會給下代或下下代帶來不小的傷害。

孩子為什麼要學會承擔責任

這位爸爸下水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學會「承擔」二字。為什么爸爸非要讓孩子學會這二個字呢。

18世紀法國教育家盧梭認為:「兒童所受到的懲罰,只應是他的過失招來的自然後果。」

父母教育孩子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有可能犯錯,但每個人也應該為自己犯錯的行為負責。

無論這個結果是好是壞,孩子都將學會承擔二字。否則無盡的錯誤只會給別人帶來麻煩,也會讓孩子失去玩伴。

那麼如何讓孩子學會承擔呢?

1、切身感受錯誤帶來的後果

想要讓一個孩子感受到他的錯誤,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他犯錯帶來的後果。顧先生的做法雖然會讓孩子模仿其行為,但不一定會讓孩子印象深刻。

當水杯打碎後,父母可以讓孩子嘗試在外面沒有水杯喝水的感覺。讓孩子切實地感受到,犯錯後帶來的麻煩。

2、給他犯錯的機會

當孩子想要去嘗試一樣東西時,父母應該給他機會試試。若是在機會中犯錯,那麼則是孩子的自作自受。

當孩子感受到了難過時,他下一次就不會輕易地犯錯。同樣在以後的錯誤中,他不會推卸自己責任。

每一名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爸媽的「言傳身教」。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更要找對方式方法,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今日話題:當你娃打碎了水杯,你會下池子拉玻璃碴子嗎?歡迎留言

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爸爸赤腳下水撈寶寶扔的玻璃渣:想讓兒子學會承擔責任
    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則爸爸言傳身教的榜樣,雖然說是一件小事,但是爸爸的行為得到許多網友的點讚。身教無言力千鈞11月3日,江蘇宜興,一名2歲寶寶在小區池塘邊玩耍時打碎玻璃瓶,爸爸光腳下水撈起玻璃碎片。寶爸稱雖然水池定期有保潔來打掃,但是怕碎片割到別人,「不想給別人添麻煩」,也想讓兒子知道要學會承擔責任。
  • 爸爸赤腳下水撈寶寶扔的玻璃渣,做錯事要勇於承擔的後果
    11月3日,江蘇宜興,一名2歲寶寶在小區池塘邊玩耍打碎玻璃瓶,爸爸光腳下水池撿起玻璃碎片。顧先生稱雖然水池定期有保潔來打掃,但是怕碎片割到別人,也想讓兒子知道要學會承擔責任。從小就要教會孩子做錯事情要學會承擔後果,讓孩子有責任心 。
  • 兒子不小心打破玻璃瓶 爸爸赤腳下水撈碎渣
    近日,一個爸爸赤腳下水,撈寶寶扔的玻璃瓶碎渣的視頻,在網上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這位撈玻璃瓶的父親是無錫宜興的一位市民。那麼,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近日,一個爸爸赤腳下水,撈寶寶扔的玻璃瓶碎渣的視頻,在網上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這位撈玻璃瓶的父親是無錫宜興的一位市民。那麼,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在宜興市九龍依雲小區,記者見到了顧維佳,他就是視頻中的主人公,他向記者介紹了當天事情發生的經過。宜興市民顧維佳說:「帶兒子出來逛逛,帶了個瓶子,到這裡可以捕捕魚、裝裝水之類的。
  • 點讚!江蘇宜興一爸爸下水撿玻璃碎片,讓孩子從小學會承擔責任
    著名歌唱家李雙江的兒子李天一案件就說明了溺愛的壞處。但是近日,這位父親的做法卻引起了全網點讚。11月3日,江蘇宜興,一名2歲寶寶在小區池塘邊玩耍打碎玻璃瓶,爸爸光腳下水池撿起玻璃碎片。顧先生稱雖然水池定期有保潔來打掃,但是怕碎片割到別人,也想讓兒子知道要學會承擔責任。
  • 宜興爸爸赤腳下水,被人民網點讚
    1宜興爸爸赤腳下水撈碎玻璃11月3日,宜興一位爸爸的舉動,被頂上了熱搜。一位兩歲的寶寶在小區的池塘邊玩耍,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瓶,玻璃瓶摔碎在池塘中。顧先生(孩子爸爸)光腳進入池塘,徒手打撈玻璃碎片,並且稱: 這裡經常有小朋友來玩,雖然定期有保潔人員來打掃,但還是怕碎片割到別人,必須都撿起來。
  • 爸爸11月下水撈玻璃渣,兒子在一旁看呆
    奶爸看見後,並沒有轉身離開,反而脫掉鞋襪,光腳下水挨個撈起碎成塊的玻璃,顧先生的兒子則在一旁看呆。除此之外,顧先生更想給兒子做一個榜樣,即使不是故意的,也要學會承擔責任。奶爸的舉動得到了全網點讚,就連央視新聞都點名表揚了,這位「暖心」的奶爸。
  • 2歲寶寶打碎玻璃瓶,爸爸赤腳下水撈玻璃渣
    文丨三秋桂子11月3日,江蘇宜興的一位新手爸爸火了~原因是這樣的,當天這名寶爸顧先生帶著自己2歲的兒子在小區池塘邊玩耍,結果寶寶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玻璃瓶,碎片都掉進了池塘裡。顧爸爸二話沒說,立刻脫掉鞋,光腳下水撈池塘裡的玻璃碎片。
  • 爸爸赤腳下水撈寶寶扔的玻璃渣,教育孩子就是需要這種的言傳身教!點讚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昨天一段視頻獲得了網友的一致點讚,人民日報、央視等官媒也是紛紛轉發。爸爸光腳下水池撿起了碎片。爸爸表示:孩子現在還小,碎的玻璃會對保潔人員和居民的安全產生威脅,並且要用實際行動教會孩子一些道理
  • 央視點讚「負責任」爸爸,只因撿了個瓶子?網友:真是個好爸爸
    「負責任」爸爸。原來,這位寶爸有個兩歲多的兒子,平時兒子有些淘氣,但是總體倒也算有規矩,不會亂來和胡鬧。這一天,寶爸帶著兒子在小區裡玩,來到池塘旁邊的時候,兒子想要在這多玩一會,寶爸也就同意了。看到這一幕,孩子有些嚇傻了,本能地就想要拉著爸爸離開,可卻被爸爸制止了。寶爸幾乎沒有猶豫,脫掉了鞋襪,不顧池塘裡的水冰冷,光腳下水開始撈已經摔成碎片的玻璃。
  • 陪娃看佩奇,讓我學會了豬媽媽的策略,輕鬆讓豬隊友變好爸爸!
    提起自家老公,都覺得嫁了個豬隊友,尤其在帶娃的路上,總是幫不上忙甚至還要拖後腿,真是說多了都是眼淚啊。其實,寶爸們雖然大多不如寶媽細心,但是帶娃也是沒問題的。寶媽們只需要掌握一些策略,也能夠讓寶爸變成帶娃小能手。我認為《小豬佩奇》裡,豬媽媽的做法就很值得我們學習,而且比較實用。
  • 爸爸赤腳下水撈玻璃渣引贊:什麼是好父母?好父母都「能屈能伸」
    01彎腰下水撈玻璃渣,站起來是好爸爸11月3號,江蘇宜興的顧先生帶著孩子在小區池塘邊玩耍,2歲的小寶寶失手把玻璃瓶子打碎在池塘裡,接下來爸爸的舉動引發了網友的狂贊。這位顧爸爸竟然赤腳下水,認認真真地將一片片玻璃都撈了起來,顧爸爸說:「
  • 爸爸的這個行為引全網點讚!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要做最好的自己
    前段時間,在江蘇宜興一位爸爸赤腳下水撈寶寶打碎的玻璃渣不少網友對此稱讚這才是榜樣的力量!爸爸這個行為,引全網點讚!11月3日一名2歲寶寶在小區池塘邊玩耍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瓶爸爸顧先生立刻光腳下水池撿起玻璃碎片顧先生稱這裡經常有小朋友來玩雖然定期有保潔人員來收拾但還是怕碎片割到別人必須都撿起來
  • 光腳真的對娃好嗎?兒科醫生告訴你,光腳對娃的影響有多大
    導讀:光腳真的對娃好嗎?兒科醫生告訴你,光腳對娃的影響有多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光腳真的對娃好嗎?兒科醫生告訴你,光腳對娃的影響有多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玩具店兒子想買玩具,爸爸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的做法,驚豔全場
    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深有體會,帶孩子出門時最頭疼的就是偶遇商場裡或路邊的玩具店,只要孩子一看見就挪不動窩抬不動腳了,口口聲聲嚷嚷著要玩具。你不買,他就會撒潑打滾給你看。不過有一位爸爸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的做法,可以說是驚豔了全場。這位爸爸帶兒子去超市裡採購,走到玩具區域的時候果不其然,孩子馬上開始向其索要玩具。看到玩具的高價以及想到家裡也有同款玩具,爸爸自然是不想買給兒子的。但是爸爸知道,如果此時拒絕那麼接下來孩子一定會吵鬧不休。
  • 最好的教育是言傳身教,爸爸光腳下河撈玻璃碎片,原因令網友敬佩
    這位爸爸當時帶著自己的孩子在小區的池塘邊玩耍,但是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不小心把玻璃瓶打碎了,並且還把剩下的玻璃碎片弄到了池塘裡。孩子的父親在得知以後,害怕玻璃碎片會割到別人,同時也想讓自己的兒子學會承擔自己所犯的錯誤
  • 「豬隊友」寶爸如此帶娃,寶媽看了心裡很複雜
    扔垃圾把娃丟了上海的這個「豬隊友」,帶著2歲的娃去扔垃圾,結果垃圾扔了,娃,也扔了。雞蛋圍一圈寫作業當然了,也有很聰明的爸爸,看到兒子寫起作業來,一會口渴喝水一會上廁所,聰明的爸爸想出了絕招。就算是「豬隊友」,那也是同一個戰壕裡的貨,既然選擇了與他「合資生產」出了萌娃,自然也要讓他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責任。千萬不要看到寶爸笨手笨腳的,媽媽一邊埋怨一邊讓爸爸閃一邊去,這種做法最吃虧。
  • 「爸爸帶娃,活著就好」,一組奶爸帶娃照火了,媽媽看了想打人
    比起媽媽帶娃的細心和體貼,爸爸顯得粗手粗腳很多,所以經常有人吐槽&34;&34;。網上,一組奶爸帶娃照火了,引發了廣大寶媽的共鳴。一組圖詮釋&34;No.1&34;只見爸爸左手扒拉著&34;穩住身子,右手提溜起自家兒子,直接把娃提起來塞到了上面,實在是簡單粗暴,十分乾脆。
  • 入秋後娃還光腳就會「寒從腳起」?沒那麼誇張,適當光腳反而健康
    咱們說說孩子到底能不能光腳,答案再顯然不過了,當然能!而且還是非常肯定的說,孩子光腳其實對身體的發育和健康都很有好處,哪怕是現在這個漸寒的初秋時節。很多老人覺得孩子光腳會冷其實是一種誤會。因為老人新陳代謝慢,自己腳涼的時候會覺得冷,因此就誤判「孩子腳涼後也會感覺冷」。
  • 千萬別讓爸爸單獨帶娃,否則……哈哈哈哈哈
    看這些老爸帶娃  孩子快不快樂不知道  反正把小編給逗樂了  為了省點力氣  爸爸們帶娃時  會突然智商飆升、花樣百出  能提著絕不抱著甚至想用一根繩子控制娃的前行好吧,你贏了為了玩遊戲甚至學會了用腳操作
  • 因為願望沒得到滿足,五歲女兒連踢媽媽三腳,爸爸的做法收穫高贊
    有的家長對娃的要求全部都滿足,因此孩子就養成了特別蠻橫,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那麼當孩子無理取鬧時,家長們一定要做好教育的工作,不能讓孩子過度放縱,危害自己後面的人生。最近聽說一件事,就是一位五歲的小姑娘陪媽媽逛街的時候,媽媽在試衣服,讓女孩等一會,女孩也想買衣服,她把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沒有及時回應她,結果呢這個女孩就在媽媽試穿衣服的店裡直接連踢媽媽三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