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說一千遍,不如以身作則的一個具體行動。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則爸爸言傳身教的榜樣,雖然說是一件小事,但是爸爸的行為得到許多網友的點讚。
身教無言力千鈞
11月3日,江蘇宜興,一名2歲寶寶在小區池塘邊玩耍時打碎玻璃瓶,爸爸光腳下水撈起玻璃碎片。寶爸稱雖然水池定期有保潔來打掃,但是怕碎片割到別人,「不想給別人添麻煩」,也想讓兒子知道要學會承擔責任。
寶爸說,孩子不是故意的,並沒有去責罵他,自己下水撿玻璃也可以教育孩子,「雖然不是故意的,自己也要去處理,不要影響他人」。
這位爸爸在以行動給孩子作榜樣,孩子做錯了事,並沒有去責罵,而是自己做給孩子看,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父母的言行是無字的教科書,家長的日常修養、言行舉止、行為習慣,對孩子都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身教的根本是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教育孩子、教育孩子。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父母和孩子是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的,相處的時間最多。俗話說,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鏡子,有其父必有其子。
父母每天的言行舉止都在影響著孩子,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是「朱」還是「墨」就要看父母自己是哪類的了。不管哪種,其榜樣的力量都是無窮的,它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習慣。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家長整天要求孩子這樣那樣做,有時喊破嗓子,孩子仍然不會按到要求去做。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父母做好的榜樣和示範給孩子,孩子自在會記在心裡,會去模仿和學習。
哲學家胡適先生說,「你想怎麼獲得,就先怎麼栽。」想要孩子有好的教育結果,就得要先進行好的身教。
(配圖源於網絡,侵聯刪)
本文原創|小李廣|歡迎關注我 ,一起學習更多的育兒及家庭教育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給小李廣點讚並分享給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