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碎杯子引90萬人圍觀,爸爸赤腳下水撈渣滓,教寶寶學會承擔

2020-12-20 璐瑤媽媽大咖知識學堂

孩子把玻璃杯掉進小區水池裡摔碎了。

大部分人的反應是什麼呢?

「算了算了,不要了。」

「哎呀!你這孩子!拿東西都拿不好!」

「不要了,再買一個!」

可最近卻有一位爸爸,兒子的玻璃瓶掉進小區河水裡摔碎了,他的做法卻引來了90多萬人的圍觀。這是為什麼?

難道是砸中了河裡的寶貝或者水龍精麼?看到兒子的表情我也好奇了,怎麼個情況哦?

原來是這位爸爸默默地光腳在河水裡打撈了半個小時。

這一刻我的心都被戳中了,這種無言的行動是溫暖卻充滿力量的。

誰不想要一個這樣的同款爸爸呢?他是孩子心中的大英雄,因為他的行動在孩子的小心靈上種上了一顆叫做「責任感」的種子。

我們經常苦口婆心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想要他成才,想要他這好那好哪哪都好。 但是我想問:說了那麼多,孩子理解沒?記在心裡沒?

得到的結果是不是這樣,沒聽見!聽不懂!「媽你剛才說啥」?

視頻中孩子的思索和生活中我們孩子的「聽不見、聽不懂」。真的是因為孩子的不同而造成的嗎?還是因為我們和這位爸爸做法的不同造成的的呢?

如果有仔細思考,我們不難發現發現,關鍵在於父母做法的不同。

若要孩子入心,勢必父母先行,成為孩子的榜樣。在教育子女的這條路上最至關重要的就是:父母自身的成長。

若想要成長,我們必須了解和掌握以下幾點:

1、身教重於言傳,必須有身教,言傳才有了支點。

當我們面對一件事情怎樣反應,由於「鏡像神經元」的作用,孩子就產生了相同的行為。

當針對一件事情,父母言行不一致時,最開始孩子會很迷惑,但是孩子肯定不會是按照你口中所說去處理事情,而是語言和行為都會進行相應傳遞:

2、親子關係是最重要的,先解決心情,再解決事情。

從大腦的構成來說:國際頂尖華裔心理學家、旅美臨床心理學家黃維仁博士說:我們的大腦都是由腦幹、情緒腦和理性腦構成。只有當情緒腦安全了,他理性的腦才能發揮作用,去學習和探索知識。

所以出現問題時,父母不要大喊大叫,不光解決不了問題,還會讓孩子沉浸在恐懼中,無法思考如何應對。父母要處理好自己的心情和親子關係,之後才有可能解決事情。

學習實踐了很多心理學知識,我認為這時最好用的是璐瑤媽媽教的第一反應機制:當問題出現了事情發生了,無論怎樣你都要先說一句:太棒了!把你的反應先拉到正向的方向,接下來你就使勁去找這件事到底哪裡好。因為任何事情如果辯證地去看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當建立了第一反應機制「太棒了」,我們就會放大好的一面,減少甚至忽略引發壞情緒的一面,之後我們就有精力去思考怎麼辦。

比如:孩子寫字寫得特別差,每次老母親都要發飆,自從學習建立第一反應機制之後,開始花式誇娃,孩子一天比一天更好。

3、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父母需要先學習。

我們都希望孩子成長為一個身心健康,好好學習,有一技之長的人。

但是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希望孩子心理健康樂觀開朗,在社會中可以勇敢直面壓力。父母首先要療愈自己的內心,強大自己本身。

育兒先育己,育己先育心。比如璐瑤媽媽講到的挫折是上帝掉下來的禮物、愛與安全感和第一反應機制、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魔咒等等幾十種非常落地可行的方法,都讓我自我成長也更了解孩子。

父母還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有學習的興趣,真正調動內驅力,學的快樂、高效。我們就要同行。

有了孩子以後,我們又有了重生的一次機會,只有父母成長、父母先行,才可以為孩子插上夢想的翅膀。

相關焦點

  • 爸爸赤腳下水撈寶寶扔的玻璃渣,做錯事要勇於承擔的後果
    11月3日,江蘇宜興,一名2歲寶寶在小區池塘邊玩耍打碎玻璃瓶,爸爸光腳下水池撿起玻璃碎片。顧先生稱雖然水池定期有保潔來打掃,但是怕碎片割到別人,也想讓兒子知道要學會承擔責任。從小就要教會孩子做錯事情要學會承擔後果,讓孩子有責任心 。
  • 宜興爸爸赤腳下水,被人民網點讚
    1宜興爸爸赤腳下水撈碎玻璃11月3日,宜興一位爸爸的舉動,被頂上了熱搜。一位兩歲的寶寶在小區的池塘邊玩耍,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瓶,玻璃瓶摔碎在池塘中。顧先生(孩子爸爸這樣的舉動受到了廣大網友的紛紛讚揚,顧先生表示: 有些事情雖然不是故意的,但是可能會傷害到別人,同樣要承擔屬於自己的責任
  • 爸爸赤腳下水撈寶寶扔的玻璃渣:想讓兒子學會承擔責任
    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則爸爸言傳身教的榜樣,雖然說是一件小事,但是爸爸的行為得到許多網友的點讚。身教無言力千鈞11月3日,江蘇宜興,一名2歲寶寶在小區池塘邊玩耍時打碎玻璃瓶,爸爸光腳下水撈起玻璃碎片。寶爸稱雖然水池定期有保潔來打掃,但是怕碎片割到別人,「不想給別人添麻煩」,也想讓兒子知道要學會承擔責任。
  • 兒子不小心打破玻璃瓶 爸爸赤腳下水撈碎渣
    近日,一個爸爸赤腳下水,撈寶寶扔的玻璃瓶碎渣的視頻,在網上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這位撈玻璃瓶的父親是無錫宜興的一位市民。那麼,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近日,一個爸爸赤腳下水,撈寶寶扔的玻璃瓶碎渣的視頻,在網上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這位撈玻璃瓶的父親是無錫宜興的一位市民。那麼,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在宜興市九龍依雲小區,記者見到了顧維佳,他就是視頻中的主人公,他向記者介紹了當天事情發生的經過。宜興市民顧維佳說:「帶兒子出來逛逛,帶了個瓶子,到這裡可以捕捕魚、裝裝水之類的。
  • 2歲寶寶打碎玻璃瓶,爸爸赤腳下水撈玻璃渣
    文丨三秋桂子11月3日,江蘇宜興的一位新手爸爸火了~原因是這樣的,當天這名寶爸顧先生帶著自己2歲的兒子在小區池塘邊玩耍,結果寶寶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玻璃瓶,碎片都掉進了池塘裡。顧爸爸二話沒說,立刻脫掉鞋,光腳下水撈池塘裡的玻璃碎片。
  • 光腳下水撈兒子扔的「玻璃碴子」,爸爸的做法被贊:想娃學會承擔
    爸爸光腳下水撈兒子扔的同時也是為了讓兒子學會承擔。顧先生的做法是對兒子最好的教育,而網友也紛紛留言說「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榜樣」。這位爸爸下水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學會「承擔」二字。為什么爸爸非要讓孩子學會這二個字呢。18世紀法國教育家盧梭認為:「兒童所受到的懲罰,只應是他的過失招來的自然後果。」
  • 林熙蕾育兒經驗 教寶寶用杯子喝水
    【老朋友】點擊手機右上角圖標「轉發分享」內容。辣媽林熙蕾生有兩個女兒,小女兒才七個多月大,近日,林熙蕾在微博中曬出小女兒的照片,稱寶寶6個月就已經會用杯子喝水了。對於家有寶寶的爸媽來說,如何教寶寶用杯子喝水也是一大難題哦!
  • 引600多萬人圍觀
    寶寶事後慵懶地張開雙眼和爸爸一同玩耍,完全沒料想到自己的身體已經被「分開」了。環球網記者發現,這個魔術自4月21日被弗洛姆上傳至臉書後引發巨大迴響,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647萬人次瀏覽,至於這個魔術技巧如何展現,弗洛姆笑稱,「其實女兒還有另外一個『一半的妹妹』。」弗洛姆還在視頻的最後發聲明稱,「沒有任何寶寶在魔術過程中受到傷害。」
  • 寶寶不願意使用杯子怎麼辦?幾個小竅門教給你
    ,也會扔掉她心愛的奶瓶,學會用杯子喝水的。 1)和寶寶一起去挑一個她心儀的杯子吧。把你想買的杯子拿給寶寶看一看,讓他選擇自己喜歡的款式顏色和設計。 有些寶寶喜歡帶一個手把的,也有寶寶喜歡帶兩個手把的;有的喜歡用吸管,有的則喜歡帶扁嘴。總而言之,爸爸媽媽要讓寶寶挑選一個她心儀的杯子,那麼就會建立寶寶與杯子之間的情感聯繫。
  • 爸爸赤腳下水撈寶寶扔的玻璃渣,教育孩子就是需要這種的言傳身教!點讚
    兩歲的寶寶在小區的池塘邊玩耍,打碎了玻璃瓶,怕碎片割到別人。爸爸光腳下水池撿起了碎片。爸爸表示:孩子現在還小,碎的玻璃會對保潔人員和居民的安全產生威脅,並且要用實際行動教會孩子一些道理這位父親用自己的篤定和堅持還有行動給很多人上了一課,學會對自己做的事情負責任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社會化歷程。無心之施固然情有可原,但卻並不意味著咱們不需要承擔責任啊。
  • 爸爸的這個行為引全網點讚!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要做最好的自己
    前段時間,在江蘇宜興一位爸爸赤腳下水撈寶寶打碎的玻璃渣不少網友對此稱讚這才是榜樣的力量!爸爸這個行為,引全網點讚!11月3日一名2歲寶寶在小區池塘邊玩耍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瓶爸爸顧先生立刻光腳下水池撿起玻璃碎片顧先生稱這裡經常有小朋友來玩雖然定期有保潔人員來收拾但還是怕碎片割到別人必須都撿起來
  • bapa打卡夢想生活方式展,新品亮相引萬人圍觀
    2019年3月,致力於改善國民生活,提倡綠色生活品質的bapa品牌驚現2019夢想生活方式展會的現場,並首次展出了其品牌旗下新品—bapa樂翻杯流行撞色系列,引現場數萬人圍觀。夢想生活方式展京東旗艦店與bapa強強聯合,深受觀展者喜愛。
  • 日本女子腳底按摩扭腰喊痛 穿著清涼上陣引40萬人圍觀
    日本女子腳底按摩扭腰喊痛 穿著清涼上陣引40萬人圍觀時間:2017-06-12 13:13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女子腳底按摩扭腰喊痛 穿著清涼上陣引40萬人圍觀 網絡配圖 日本女子腳底按摩扭腰喊痛,畫面引起許多3000位網友按贊。
  • 4 步讓寶寶學會用杯子
    經常看到很多寶寶兩三歲了還在用奶瓶,甚至有的都上幼兒園了還抱著奶瓶不撒手。一直叼著奶瓶,不利於寶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並且對寶寶的身體也有不小的危害,讓寶寶學會用杯子喝奶喝水很重要。今天,丁香媽媽就請來了育兒研究諮詢師湯維,讓她來跟大家聊聊如何讓寶寶學習用杯子。 為什麼寶寶要學會用杯子?
  • 爸爸赤腳下水撈玻璃渣引贊:什麼是好父母?好父母都「能屈能伸」
    01彎腰下水撈玻璃渣,站起來是好爸爸11月3號,江蘇宜興的顧先生帶著孩子在小區池塘邊玩耍,2歲的小寶寶失手把玻璃瓶子打碎在池塘裡,接下來爸爸的舉動引發了網友的狂贊。這位顧爸爸竟然赤腳下水,認認真真地將一片片玻璃都撈了起來,顧爸爸說:「
  • 訓練寶寶用杯子,其實很簡單
    訓練寶寶學習用杯子喝水,要根據寶寶的個性和原先的習慣來安排。如果你家寶寶之前一直使用奶瓶,可以先讓他先用鴨嘴杯,再到吸管杯,最後再學習普通杯子;當然也不排除有個別寶寶,在練習幾次普通杯子後就學會了自己喝水,總之這個過程需要家長好好觀察孩子的反應。
  • 快手直播首發周杰倫潮玩盲盒引160萬人圍觀
    快手直播首發周杰倫潮玩盲盒引160萬人圍觀 新聞 官方 ▪ 2020-12-25 11:13:30
  • 寶寶6個月就可以用杯子,一直用奶瓶有兩大危害,寶寶杯子這樣選
    多大開始使用杯子一般來說,寶寶從6個月齡開始,就可以逐漸鍛鍊使用杯子的能力,寶寶遠比我們想像的聰明更多。使用杯子不僅可以鍛鍊寶寶口腔的咀嚼能力,對手口的協調也有很大的幫助,讓寶寶更早學會協調肢體,是對身體和心理的發展都非常有益的。杯子的使用過渡對寶寶來說,一下子換成敞口杯,難度就太大啦,我們可以通過不同時期杯子的過渡,來讓寶寶逐漸學會使用杯子喝水。
  • 孟加拉國小夥用漢語賺錢引圍觀-孟加拉國 漢語翻譯 小夥 90 圍觀...
    原標題: 孟加拉國小夥用漢語賺錢引圍觀  東方網8月8日消息:日前,一位孟加拉國小夥在微信上曬自己在本國做漢語翻譯的工資,將6萬塔卡(約合人民幣4800元)的嶄新鈔票擺成不同造型亮相,引來不少圍觀。
  • 江蘇宜興一爸爸下水撿玻璃碎片,讓孩子從小學會承擔責任
    11月3日,江蘇宜興,一名2歲寶寶在小區池塘邊玩耍打碎玻璃瓶,爸爸光腳下水池撿起玻璃碎片。顧先生稱雖然水池定期有保潔來打掃,但是怕碎片割到別人,也想讓兒子知道要學會承擔責任。他的孩子則在旁邊默默地看著,小編覺得這名小朋友的心裡肯定會記住這一幕,以後遇到事情第一反應也是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