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胭脂路上的百年老房子

2021-01-10 張嘴就說不停

因為老婆娘家住胭脂路,所以這裡是我除了自己家以外跑得最勤的地方。逢年過節一定要去,娘家有人過生日也必須到場抬樁,來來往往對胭脂路印象最深的還是「晴天都是人,滿街都是店」。

滿街都是做衣服的店

最近,隨著年齡已近耳順之緣故,對於胭脂路上為數不多的幾棟百年老房子情有獨鍾,每次經過都要特地彎一腳去看看,像遇見多年未曾謀面的老朋友一般,拉拉家常嘮嘮嗑。

武昌的胭脂路南起武昌民主路,北抵花園山,與大名鼎鼎的曇華林比鄰而居。

胭脂路因胭脂山而得名,以前老婆家的住房就在胭脂山上,這裡曾是武昌城北最高的山,海拔49.7米,比相對的蛇山還高10.7米(蛇山海拔39米)。

胭脂山腳下的老房子

據清朝同治年間的《江夏縣誌》記載,胭脂山「在縣城東北,山脊皆石,色赤如胭脂」。而至於為何這裡的山石赤如胭脂,與諸山不同,則另有一個故事,說觀音路經此處,見湖光山色甚美,遂停下梳妝,不料貪看美景打翻胭脂盒,傾倒山中,山石盡染,才有此景象。後人有詩云:「傳說仙人到此遊,湖山如畫醉凝眸。豈知翻倒胭脂盒,盡染層巖佳話留。」雖是傳說,但其所透露出的俗世興味,倒是很契合胭脂路的生活特色。

上世紀30年代,國民黨政府臨時遷都至武漢,為了方便人們出行,打通一條連接糧道街和民主路的捷徑,這才挖斷了橫亙在面前的胭脂山,修建了胭脂路,並成為一個繁華重要的商業街。

國民黨的文膽陳布雷曾居住在胭脂坪

在民主路和胭脂路交匯處平行的還有一條街,叫荊南街,從荊南街進去筆直北行,便到了胭脂坪。千萬不要小看胭脂坪這個不起眼的小地方,想當年可是國民黨文膽陳布雷奮筆疾書的地方。

據悉,當年陳布雷就住在胭脂坪8號,前後大約8個月時間,為蔣介石起草了《告國民書》《抗戰建國綱領》《八一三告淪陷區軍民書》等重要文告。

陳布雷居住的老房子

胭脂坪原本在胭脂山南麓,樹木林立、鬱鬱蔥蔥,是清朝撫署衙門官員飯後百步走的小花園。辛亥革命後,黎元洪曾在此開建私宅。抗戰初期,國民黨政府臨時遷至武漢,胭脂坪也隨之新建了一批小洋樓,一些要員就在此居住。

如今,這裡能保留下來的小洋樓也越來越少,一個手指頭都掰得過來,好多已成為圖片中的往事。

曾經的輝煌已布滿了綠意盎然的爬牆虎

1936年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囚禁,楊虎城則被逼棄兵權攜家眷遠走海外。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楊虎城執意回國。不料一回來就被戴笠誘捕,經由長沙轉至武漢後,當時就被羈押在胭脂坪,此處當時是省政府招待所所在地。

當年的招待所今猶在

1937年12月1日,他在此短暫地停留了一天,就被戴笠貼身陪同轉至南昌,此後開始了長達十二年的囚禁生涯。(摘自《名人傳記》2010年第1期,《西安事變系列》薩沙著)

緊挨著胭脂坪左邊的就是「「半邊坊」,大約六十米左右,走進去,一眼就看到一個平坦的空場和幾座紅磚紅簷的小洋樓,牆面已是綠意盎然的爬牆虎,頗為凋敝,只是從窗欞的精細鐵藝雕花,讓人依稀想出幾分舊日繁華。

這種帶院子的小洋樓,如今看起來仍非常

如今再漫步胭脂坪,往日的繁華已不在,昔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過去的門牌號依舊掛在門楣上,但知道那段歷史的人卻寥若晨星。

穿梭在市井氣息濃厚的胭脂路布藝一條街,北行至武昌的糧道街。在胭脂路和糧道街的交匯處,可見一溜青磚小洋樓,靠一大白色二層小樓,現在掛牌為食家莊。

伍億豐舊址

這裡就是百年老店伍億豐的舊址所在。此店於清末光緒9年即1883年由伍家模創辦,主營日常百貨,尤其醬製品和蠟燭特別有名,若逢節假日,更是人頭攢動。當時民間即有順口溜,「伍億豐,擠不通」,以喻其生意興隆。後來生意發展壯大,在武漢三鎮共設置了9個分店,堪稱是武漢第一雜貨連鎖店。1949年後,伍億豐和同時代一些大商鋪一樣,走了公私合營的路,並繼續經營。但後來慢慢沒落,加上後世子孫從了別業,「伍億豐」也就只剩下了這麼一幢樓房。

百年天主堂

沿胭脂路繼續北行,便到了胭脂路的終點:花園山。花園山印象最深的是育嬰堂,上小學的時候經常來此做憶苦思甜的教育。還有花園山的百年天主教堂,它建成於1880年,距今有140年。在它正立面的玫瑰花窗中心,設有一個日咎以觀測日影記時,這種在洋教堂臉面上的仿古計時器,在國內外已是十分難得一見的稀罕物了。可惜的是,非節非日,教堂門緊閉,吾等閒雜人等禁止入內,甚是遺憾。

相關焦點

  • 百年老街:武昌曇華林
    曇華林是明朝洪五四年(1371年)武昌古城擴建定型後逐漸形成的一天老街,距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明清時代,這裡曾是郡王府邸、軍隊營地、官府衙門、貢院書塾聚集地。曇華林,在武漢無人不知,這段只有1.2公裡的青石路,一頭連著濃厚的人文歷史,一頭串起武昌的前世和今生。
  • 扮靚「學在武昌」品牌!名校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喜迎辦學百年
    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校長汪擁軍在大會上以《薪火相傳賡續百年,守正創新再譜華章》為題致辭。他說,100年砥礪奮進,100年風雨兼程,實驗中學與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為國為民,廣育英才。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發軔於清代重臣張之洞建立的近代新式學堂,1920年何膺恆先生闢武昌古城中明清貢院為校址創辦新學,100年來歷經風雨辦學不輟,引領著湖北乃至全國基礎教育發展的方向。
  • 武昌發布8大考點出行指南
    武昌區招考辦提醒,武漢進入梅雨季節,強降雨多發,請各位考生及家長及時關注天氣情況,如遇強降雨,武昌轄區部分路段可能會發生不同程度漬水,影響車輛通行,請送考家長提早出門並儘量避開容易漬水路段。該區倡議:考試期間請市民和送考人員儘量乘坐地鐵、計程車等公共運輸出行,如需開車前往,一定要提前探尋可停放車輛具體位置。開車出行的市民經過考點周邊路段嚴禁鳴笛,請為考生創造良好的考試環境。
  • 「學在武昌」,名校林立!武昌區初中大盤點
    俗話說「學在武昌」,武昌區教育資源豐富,華一寄、武珞路等校都在名初之列。那麼武昌還有哪些好初中呢?快來跟著菇菇醬16一起往下看吧!民)、華一寄(民)第二梯隊:武珞路中學、南湖中學、水二中、武大外校、武漢初級中學、水一中、糧道街中學、梅苑中學、湖大附中、武昌實驗寄宿
  • 百年中國童子軍誕生於武昌 曾參加抗日救護等
    在糧道街武昌文華中學校史館,校友會辦公室主任袁少運介紹文華校歌。  昨天,在糧道街武昌文華中學校史館,校友會辦公室主任袁少運,用雙手打著節拍,唱起了這首老歌。  受他感染,網友「老調重彈」、「士心」、「鐵血十八星」、「劉謙定」等,也跟隨他的節拍,哼唱起來。
  • 百年學子的流金歲月 武昌保安街小學憶舊時光
    武漢三鎮之一的武昌,是座名符其實的歷史文化古城。光緒29年(1903年)清廷頒布《癸卯學制》,張之洞開創大興基礎教育序幕,創辦高、初兩等小學堂近百所,僅城內即達58所。北伐軍進駐武昌後至淪陷前,公私立小學增至87所。武昌辦新學成為「文教昌明之區",飲譽全國。民國教育部長蔡元培1913年視察武昌時親筆題寫「沔水鍾靈,人文薈萃,江流覽勝,庠序繁興」一聯贈教育界。
  • 關山大道、CBD、武昌濱江,哪個地方更值得投資?
    A: 從現階段的市場行情看,新房市場價格政府備案限價相對嚴格,商品房價格平穩,加上新房供應集中,市場上房源多,選擇性多,是置換的好時機。 此外從時間成本來看,老房子需要等待拆遷,如果現階段仍然沒有明確的拆遷規劃,且對拆遷的具體補償標準尚還不清楚,盲目等待拆遷會錯過因等待失去資產增值的機會。
  • 為什麼以前的老房子能住幾百年,現在混凝土房子卻只能住幾十年?
    以前小編上大學去婺源採風,發現古鎮上的老房子經過幾百年的風吹日曬,房屋的外觀和結構依然保存的相對完整,雖然是舊了一點,但現在還有人住,而現在建造的鋼筋混凝土房屋,往往幾十年之後就派不上用場了,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 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舉行建校100周年紀念大會
    「明遠樓」點亮武昌古城千年古軸,百年學府處處煥發勃勃生機,明清貢院在新時代彰顯出恢弘的文化氣象。紀念大會由學校黨委書記艾建紅主持。他代表學校全體師生向前來參會的各位老校長、老書記,以及各位領導、各界嘉賓、教育同仁、各位校友致以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校長汪擁軍在大會上以《薪火相傳賡續百年,守正創新再譜華章》為題致辭。
  • 武漢一文藝街區,幾十棟百年老建築,一磚一瓦都是老武漢的歷史
    這曇華林,就在武昌區的胭脂路。而且,距離戶部巷還有糧道街不遠都是一片居民樓與商業街混搭的旅遊街道,既保留了民國風格建築,也有許多舊物小店。雖不如其他城市的文藝小清新街道那般人潮湧動,卻也自帶著一種小家碧玉,寧靜的氛圍。
  • 武昌百年老巷 四衙巷
    1883年武昌地圖上的四衙巷鄧麗君唱到,「小城故事多」。同樣的,小巷也是有故事的。其實,哪裡沒有故事呢?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故事。進一步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每個人(夭折的不算)的人生就是一篇長篇敘事故事。假如有那麼一臺超巨型計算機,可以把每個人的人生都記錄下來,隨時可調出觀看,那我們可以看到多少精彩的故事啊!
  • 江南古鎮湖口縣流泗鎮老街的老房子
    江南古鎮流泗老街的老房子(流泗熱線攝) (文/殷美生) 流泗鎮位於縣城東北部,距縣城15公裡,享有「贛北第一鎮」、「江南古埠
  • 南深度之旅,體驗老房子的魅力
    老街上有著許多不同風情的建築,不管是土角厝、紅磚矮屋、西式洋樓,夾雜現代的鋼筋水泥建築等,在在都是構成安平老街迷人風情的重要元素。安平老街是許多遊客所熟知的臺南旅遊景點之一,整條街道充滿著濃濃香香的味道,這就是安平老街的特色,體驗臺南安平居民生活最佳的方式,就是這兒的舊部落老街風情。
  • 武昌理工學院學子運動會上「告白祖國」
    11月14日上午,武昌理工學院第十六屆秋季運動會開幕式上,千人大型團體操表演驚豔全場。近千名大學生用隊列變化拼出五星紅旗、中國地圖、中國夢等圖案或字樣,向祖國70周年獻禮。武昌理工學院運動會開幕式武昌理工學院運動會開幕式 據了解,該團體操表演隊在運動會開幕式前一個月就已經開始準備。
  • 湖北武漢武昌在哪裡?武昌無所不在!
    武昌很穩重,武昌屬於文化、教育區,也是湖北政治中心,這些年也很商業,很旅遊,武昌的城建日新月異,武昌每一天都是新的,這暗合了孫權命名昌盛的氣象。按照武昌的內涵,高校、科研機構眾多,其實武昌叫做文昌更適合,但是海南有個文昌了,武昌還是繼續武昌吧。
  • 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百年校慶,徐克俊回母校給學弟學妹講航天精神...
    武昌實驗中學百年校慶現場校慶現場的飛機模型引起眾人關注□楚天都市報記者 張裕 通訊員 吳罕硯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黃士峰作自我介紹時,卻首先展示航天英雄景海鵬的照片;與同學聊天他金句頻出,「連蚊子都是公的」等話語惹來滿堂笑聲;談起過往艱苦經歷,石灰和汗水混在一起無比難受的感覺,被他調侃成「碳酸飲料」……昨日,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迎來百年校慶
  • 武漢軍運會 千年古城武昌喜迎四方客
    從公元223年,東吳孫權築武昌城,開啟了武昌古城歷史。作為一個依山傍水、文化歷史厚重的美麗城區,武昌集中了武漢市主城區70%的風景名勝和革命勝跡,它就像一名居住在江城的出塵隱士,文化深藏內裡。而在首義路附近,百年前的辛亥革命還留下了許多故事及豐富的遺址、遺蹟,現被稱為首義十八景。主要包括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孫中山銅像、起義門、起義英雄塑像和浮雕等遺址遺蹟以及新建的辛亥革命博物館、辛亥百年紀念碑林等。因為這些,敢為人先的首義文化舉世聞名。
  • 【紀念百年五四】銘記!這群愛國學子百年前在武漢歷...
    【紀念百年五四】銘記!這群愛國學子百年前在武漢歷...這群愛國學子百年前在武漢歷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2019年5月4日,時值五四運動一百周年。百年前,華中師範大學前身之一的武昌中華大學為武漢地區五四運動的指揮部,是武漢地區馬克思主義傳播的一個中心。以惲代英、林育南、李求實為代表的一批進步青年開展學生運動,為大革命時期工人運動、青年運動、軍事運動的發展,團的創建和黨的創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