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軍運會 千年古城武昌喜迎四方客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青年人在黃鶴樓下載歌載舞 胡九思 攝

以武而昌,因文而盛。從公元223年,東吳孫權築武昌城,開啟了武昌古城歷史。作為一個依山傍水、文化歷史厚重的美麗城區,武昌集中了武漢市主城區70%的風景名勝和革命勝跡,它就像一名居住在江城的出塵隱士,文化深藏內裡。

中國最美大學之一的武漢大學、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東湖、全國最具文化旅遊特色的商業步行街楚河漢街、國家5A級景區黃鶴樓公園、國家5A級景區湖北省博物館、4A級景區武漢革命博物館……

武昌腹內,其深厚的文化內涵與自然山水生態完美融合,這座擁有近1800年歷史的古城在歲月洪流中努力奮進永葆生機和活力。「漢味小吃第一巷」戶部巷,一條長150米的百年老巷內,卻是由名街名樓名景名江環繞而成的美食天堂,繁華的攤位經久不衰;提檔升級後的曇華林以其詩意而獨特的存在,託起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氣蘊,讓遊客們縱情文藝之中;都府堤紅色旅遊區等特色街區,吸引如織遊客慕名而來;農民運動講習所、毛澤東舊居等名人勝跡,讓這座古城散發出不一樣的威嚴;東湖綠道等休閒娛樂新去處,成為遊客觀光休閒新去處。

古今文人南來北往,這座人文歷史之城用荊楚文化滋養著前來遊覽參觀的人們,它有風情萬種,更有穩健與厚重,武昌歡迎您。

歷史文化:

賞千載名樓、吃名巷「漢味」

曇華林 陳亮攝

「從黃鶴樓東門出去穿過鼓樓洞可以前往曇華林,從西門過去就是戶部巷。」24歲的陳穎一畢業就成為黃鶴樓公園景區講解員,如今已有6個念頭了,對黃鶴樓景區的前世今生可謂如數家珍。她介紹,黃鶴樓始建於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傳說是孫權為實現「以武治國而昌」,至唐朝,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為著名的景點,歷代文人墨客到此遊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

作為天下江山第一樓,黃鶴樓每天都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遊覽,陳穎說,不少遊客會連同戶部巷、曇華林等景區一同遊玩。據悉,位於武昌區自由路的戶部巷,長不過150米,但其作為地名,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間,這條已有將近500年歷史的小巷幾經翻新,享有「漢味小吃第一巷」的美譽。

曇華林,濃縮了整個武漢的文藝情懷,承載了中國近代百餘年的風雲變幻。曇華林核心區佔地面積37000㎡,將於2020年底全面完成。2019年9月28日一期正式對外開放,開放建築面積約佔街區總面積的五分之一,二期、三期將繼續對11棟歷史建築(含7棟優秀歷史建築)及其他保留建築進行整治修繕。

首義文化

敢為人先的辛亥烽火精神在此綿延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陳卓攝

「抱冰堂、楚望臺、起義門等首義十八景都是小時候的乘涼玩耍地。」今年72歲的潘小翠家住江零社區,是土生土長的首義人,生於斯長於斯且終身都未搬離過。潘小翠介紹,從小她就浸淫在首義歷史文化氛圍中,父母會常講解這些景點的由來。

在武昌首義路南端坐落著一組紅牆紅瓦的樓房,武漢人親切地稱它為「紅樓」。它建於 1910年(清宣統二年),原為清朝政府設立的湖北諮議局局址。武昌起義爆發後的次日,革命黨人和起義士兵在此組建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宣布廢除清宣統年號,建立中華民國,紅樓因而被尊稱為「民國之門」。1981年10月,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依託紅樓而建,成為辛亥革命的紀念中心。

而在首義路附近,百年前的辛亥革命還留下了許多故事及豐富的遺址、遺蹟,現被稱為首義十八景。主要包括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孫中山銅像、起義門、起義英雄塑像和浮雕等遺址遺蹟以及新建的辛亥革命博物館、辛亥百年紀念碑林等。因為這些,敢為人先的首義文化舉世聞名。

紅色文化:

紅色地標串聯出古城底蘊

9月28日,就讀於武漢大學播音與主持專業的大四學生張琦,在2019武昌區「紅色巴士一日遊」之大學生金牌導遊晉級賽中獲得第二名,成功進入決賽,張琦說,之所以參加這個比賽,更多是源於對武昌紅色文化的熱愛和了解。

據悉,「紅色巴士一日遊」活動是由中共武昌區委、武昌區人民政府、武漢廣播電視臺(集團)聯合主辦,今年已進行到第四屆。數千大學生、市民坐上定製的紅色巴士,沿著紅色路線包括武漢大學及周恩來故居、中共五大會址等十多個重要景點遊覽,感受武昌城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基因。

張琦說,目前他正在積極準備決賽內容,對於景區的介紹能夠脫口而出。「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位於武漢市武昌區都府堤20號,始建於一九一八年。」張琦解說道,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與同條街上的農講所舊址、偉人舊居兩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互相映襯,形成了一片「紅色景區」。

都市文化:

在歷史中努力前行永葆活力

「我非常喜歡武漢,也希望用鏡頭記錄下武昌區乃至整個大武漢的美。」黃石人肖本武是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大三學生,自從9月19日參加由中共武昌區委宣傳部、武昌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首屆大學生花樣組合武昌行的活動後,對武昌區的都市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這是一座年輕有活力,又充滿歷史感的城市。」肖本武在打卡了楚河漢街、湖北省圖書館等多個景點後,十分感慨,「有很多人在圖書館裡自習,每個人都很努力。」據悉,湖北省圖書館始建於1904年,由張之洞創辦,是我國最早建立的省級公共圖書館,新館於 2012 年向公眾開放。

在肖本武看來,楚河漢街被稱為現代都市「清明上河圖」當之無愧,它囊括文化、旅遊、商業、美食等多種業態,是武漢中央文化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有中國內地第2家杜莎夫人蠟像館、科技感十足的漢秀劇場。

而打卡的403藝術中心曾經是機器轟鳴、煙囪高聳的武漢鍋爐廠403雙層硫酸車間,現今已變身成安寧靜謐、悠然自在的403國際藝術中心。湖北省博物館位於東湖風景區,是中央與地方共建的八家國家級博物館之一,率先實行向社會永久性免費開放。館藏文物24萬餘件,集荊楚文化大成。

策劃:中共武昌區委宣傳部

撰文:史鳳玲 劉金峰 況昕昀 夏夢 甘甜

相關焦點

  • 一封寫給武漢軍運會志願者的感謝信
    當好東道主,喜迎四方客,爭做文明有禮武漢人,「武漢軍運會志願者」是2018年度的網絡熱詞之一2月2日,武漢軍運會執委會志願者部和市文明辦,聯合向武漢軍運會志願者發出一封感謝信,總結了軍運會志願者工作的進展,並感召廣大志願者,倡導講文明、重言行、促和諧的社會風尚,共同營造「人人參與軍運會、人人都是志願者」的良好社會氛圍。
  • 軍運會來武漢吃什麼|《遇見武昌》:漢味過早小吃第一巷戶部巷(內含...
    軍運會就要開幕啦!來武漢7些麼司?來戶部巷,體驗一把「舌尖上的武漢」!都說食物裡有一座城市的氣質和靈魂,武昌的氣質和靈魂就藏在大江大湖、藏在街頭巷尾,藏在過早宵夜,是嘗不完的江湖味道,跑不盡的人間煙火即日起,中共武昌區委宣傳部聯合人民網推出系列微視頻《遇見·武昌》,以美食帶你品味老武昌的氣質,遇見老武昌的靈魂。
  • 軍運會 武漢不說再見
    軍運會落下了帷幕,留下的不僅有歡喜和淚水,有榮耀和夢想,有被重新書寫的歷史,還有讓所有參與者和市民紛紛點讚的文明美麗、路網暢通的武漢。軍運會已然深深烙上了中國印記,留下武漢足跡。在本屆軍運會中,武漢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 高水平保障,全城動員,全民參與,展現了城市新形象。武漢軍運會的聖火熄滅了,但世界和平的薪火將永遠燃燒。
  • ...軍運會快到了,來武漢不知道去哪玩?最全攻略戳這裡!(武昌篇)
    湖北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軍運會快到了,來武漢不知道去哪玩?最全攻略戳這裡!(武昌篇)上一篇給大家介紹了一下漢陽的打卡地點,這一篇我們來看看武昌有哪些值得去看看的地方。戶部巷位於武漢市武昌區最繁華的司門口,東靠十裡長街,西臨浩瀚長江,南枕「天下江山第一樓」——黃鶴樓,北接都府堤紅色景區,是一處由名街名樓名景名江環繞而成的美食天堂。
  • 《滿庭芳苑》(256期)武漢洪山梨園古典詩詞班詠七屆世界軍運會
    雄風摯誼偕黃鶴,起舞翩翩天地馨——武漢洪山區梨園古典詩詞班詠第七屆世界軍運會專輯鄭慎德緣客掃花徑,傾城施美容。憶武昌首義,天翻地覆;百年奮鬥,虎略龍韜。歲月如歌,大地崛起,改革洪流逐浪高。趁春日,把風帆揚起,逐夢雲霄。劉志澄【南呂·金字經】喜迎軍運春添勁,且待賽場秋點兵。東道主日夜梳妝忙不停。靈!最喜全城緣客青。
  • 武漢軍運會最全觀看指南.doc
    該場地主要承擔武漢軍運會跳傘項目比賽。>主要承擔武漢軍運會摔跤項目比賽。,主要承擔武漢軍運會柔道項目比賽。,主要承擔武漢軍運會羽毛球項目比賽。該中心主要承擔武漢軍運會沙灘排球項目比賽。
  • 軍運會|從長江之濱走向世界舞臺——江城武漢盡顯國際範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武漢,這座地處長江之濱的城市,敞開胸襟,喜迎五湖賓客,笑納四海勇士,迎來世界的矚目。貼心服務喜迎八方來客「全員學英語,做好英語服務。」如今,在武漢地鐵225個車站,飆英語的「地鐵小姐姐小哥哥」已經很常見。
  • 武漢軍運會如火如荼,外國友人登樓盛讚江城
    初次來到武漢,對各種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入鄉隨俗玩套環、射飛鏢、投壺。來自德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70多個國家的運動員到軍運村「漢字造夢」體驗店觀摩中國書法,體驗書寫毛筆字,其中寫的最多的字就是「武漢」。說到武漢,要問這些外國運動員最想去的地方是哪裡?答案基本一致:黃鶴樓!
  • 軍運會 | 武漢軍運會的專家翻譯團好閃,讓武漢熱乾麵、豆皮的英文更有味
    軍運會翻譯中心提供在現場,專家評審組的三名副組長之一,來自武漢商學院的劉夢婷向記者詳細介紹了專家評審組有關情況。專家評審組系翻譯中心下設的小組,負責為各類口、筆譯服務提供質量監督、評估和譯審工作,負責向主新聞中心、廣播電視中心和媒體服務中心派駐專業翻譯團隊。
  • 博物館日感受"傳統的未來" 武漢推出50餘道"文化大餐"
    武漢革命博物館  地址:武昌都府堤街  武漢市講解員導遊員大賽暨紅色故事分享會  時間:5月18日  《武昌70年巨變圖片展》  時間:5月17日  地點:武昌農講所舊址紀念館臨展廳  內容:用圖片反映武昌在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和新時代社會經濟和老百姓生活的巨大變化。
  • 扮靚「學在武昌」品牌!名校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喜迎辦學百年
    湖北省政府教育督導室副主任督學鄧立紅,武漢市教育局局長孟暉,市政府辦公廳副秘書長李濤等省市領導;武昌區委書記劉潔,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曾崎,區政協主席林軍等區領導;1956屆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家耀,1957屆校友、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馮天瑜,1960屆校友、原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天鈞,1962屆校友、原中國酒泉載人航天衛星發射中心總設計師徐克俊等知名校友;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王世傑等高校代表出席活動
  • 軍運會 | 武漢軍運會的專家翻譯團,讓熱乾麵、豆皮的英文更有味
    今年6月,為了壯大譯審實力,從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南民族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湖北大學、武漢紡織大學、武漢商學院、武漢體育學院等部、省、市屬高校共抽調了12名老師,加上季壓西、丁翔、吳鍾明三位特聘專家,一名志願者,現共有16名成員。
  • 武昌爭創文明軍運標杆區!從細小之處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
    今年來,武昌區發動廣大市民、文明單位學習宣傳《武漢軍運會東道主文明公約》《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武漢市民文明禮儀手冊》,深入推進《武漢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貫徹落實。省直機關第一幼兒園的老師們將《武漢軍運會東道主文明公約》配上音樂,製作成兒歌。武昌區機關幼兒園師生們收集廢舊材料,製作軍運會比賽項目服裝、道具,表演小品《我為軍運添把綠》。
  • 湖北武漢武昌在哪裡?武昌無所不在!
    湖北武漢武昌在哪裡?武昌無所不在!當你找個插花地 一腳踏在武昌一腳踩在洪山 或有成就感!湖北武漢武昌在哪裡?這是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很複雜,和武漢並沒有漢口這個行政區劃一樣,但是漢口無處不在,漢口只有江漢、江岸、礄口、古田,但是這並不妨礙漢口人說自己是漢口。
  • 武漢發出誠摯邀請 支持軍運會的企業就是城市合伙人
    原標題:武漢發出誠摯邀請 支持軍運會的企業就是城市合伙人   按照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的原則,軍運會執委會市場開發部與武漢國際體育賽事管理有限公司、中奧體育產業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承擔武漢軍運會市場開發工作,建立三方合作的市場開發專業團隊,在實施軍運會的國內市場開發過程中,打造大型綜合體育賽事市場開發的「武漢模式」。
  • 武漢籌辦世界軍運會新聞全國熱傳
    楚天都市報7月23日訊(記者李月媛 王榮海 通訊員 萬凌 杜思)「武漢,一切準備就緒,正張開包容、熱情的臂膀,喜迎世界軍人運動會的到來。」7月20日人民網《美麗武漢,喜迎精彩軍運》一文中,人民日報體育部記者王霞光如此熱情地表達他對武漢軍運會籌備工作的觀感。
  • 武漢軍運會男子籃球等比賽門票壓軸上線
    10月8日,武漢軍運會男子籃球、羽毛球、網球、男子沙灘排球、女子沙灘排球、足球比賽門票上線銷售。共計93個場次、超十萬張門票。其中,男子籃球決賽單元、男女沙灘排球決賽單元、羽毛球所有項目決賽單元為熱點賽事,將執行每人每場次限購3張的政策。
  • 如何讓武漢熱乾麵、豆皮的英文更有味?武漢軍運會翻譯官告訴你
    歡迎來到武漢!除漢語之外,英語作為武漢軍運會第二工作語言被大量使用。軍運會執委會設立翻譯中心,為軍運會的整個語言服務工作提供保障。翻譯中心的16位筆頭「翻譯官」們主要來自外語專家委員會及其團隊,他們大都來自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高校,其中多人參與過奧運會、青奧會、亞運會等重大國際體育賽事的翻譯工作。
  • 武漢軍運會招募舉牌手和場地標兵
    4000餘大學生志願者將在開閉幕式展現風採4月29日,湖北美術學院服裝藝術設計專業的40名女大學生經過初選和複試,最終入圍武漢軍運會開幕式舉牌手。武漢軍運會開幕式和閉幕式上,需要4000餘名賽會志願者為各代表團舉牌引導入場,或在場地四周配合演出。
  • 武漢的「江湖」,為何吸引李白、王維、岑參紛紛打卡?|古城新韻
    中國青年報社、網易雲音樂聯合出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雲聽特別支持的年度國風音樂傳承創新項目《古城新韻》,圍繞重慶、敦煌、上海、長沙、蘇州、武漢推出6首城市單曲及1首城市大合唱,一場」好聽有料「的文化盛宴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