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實驗幼兒園創建於1955年,是昌邑市教體局直屬管理的省級示範幼兒園。目前已辦成一所由總園引領,擁有4處分園的集團化幼兒園。幼兒園始終堅持以「科技興園」為引領,以「智慧校園」創建為目標,將信息化建設工作作為幼兒園整體工作的一部分,納入規劃,並逐步落實。通過發展,信息化已由原來的應用於教育教學發展到貫穿於幼兒園的整個管理,為幼兒園的發展發揮了極大的功能。
一、抓教育投入,促條件改善,彰顯五個亮點
昌邑市實驗幼兒園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工作,科學規劃,合理配置技術裝備,全面提升信息化的整體水平。在硬體設備的投入上,始終走在前列,在本市幼兒園發展中凸顯亮點。
1、加大投入,完善信息化設施設備
近幾年來,幼兒園加大配備資金力度,以「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建設為契機,先後投資100餘萬元,通過「觸控一體機」和「教師人手一機工程」,建成了遠程教育播放專用教室,安裝了衛星數位電視接收系統,更新了高配置電腦,班級安裝了多媒體,各功能處室配備了辦公用機,所有專任教師人手一臺電腦,實現教師上課無塵化、辦公無紙化。所有電腦全部接入網際網路,開辦幼兒園網站,實現了遠程資源、網絡資源和自備資源的全面共享,使幼兒園的信息化建設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2、熟練使用,多媒體應用於教育教學
近兩年來,幼兒園配備了多臺移動多媒體,並建立了專門的多媒體教室,每學期專業信息老師都要對幼兒園全體教師進行培訓,現均已能熟練運用於課堂教學。幼兒園制定了使用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管好、用好多媒體設備。
3、精心建設,錄播教室服務於課程實施
幼兒園現有錄播教室1個,配備全自動錄播系統一套。可實現課堂教學的全自動錄播、導播、直播與儲存,推進「一師一優課」工程建設。
4、高速運行,網際網路應用於各項工作
為保證工作需求,幼兒園早已實現了光纖接入100M光纖。網絡覆蓋所有辦公室、所有教室、所有電腦,真正實現了寬帶網絡資源校校通、優質教學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每年用於網際網路資金投入3萬多元。
5、確保安全,監控覆蓋幼兒園角角落落
昌邑市實驗幼兒園安裝校園監控,共有73個攝像頭,實現校園全覆蓋。幼兒園監控覆蓋了大門、教學區主要通道和出入口、食堂操作間、儲藏室、就餐區域、幼兒活動室主要出入口、其它室外人員集中活動區域,實現了校園內全覆蓋。
二、抓規範管理、促運行機制,為信息化保障
為保證信息化工作的深入開展,昌邑市實驗幼兒園完善了教育信息化管理機構。成立教育信息化領導小組及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做到了管理機構職責分明、分工具體、責任到人。
1、制定完善制度
幼兒園制定了《校園網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幼兒園網站及公眾號信息發布審核制度》、《教室多媒體管理制度》、《網絡中心管理制度》等相關制度,加強幼兒園信息化建設的管理和實施、檢查和落實。教育信息化設備管理使用、領用借還、報損報廢、校園網管理等制度,使信息化教學設備的管理使用有章可循,有據可依,科學規範。
2、實施檔案管理
在日常工作中,建立了設備管理檔案,確保設備有人管,科學有效使用。信息中心人員經常深入各工作崗位檢查指導管理和教學應用工作,提供技術支持服務,檢查設備運行情況,研究解決幼兒園存在的疑難問題。在安全措施上,安裝了防盜門和監控設備。
三、抓學習培訓、促技能提高,實現信息化應用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硬體是基礎,教師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是關鍵。幼兒園採用集中培訓、專題培訓、問題培訓、問題交流、以賽促訓等方式,以校本培訓為基礎,以實踐應用培訓為重點,全面提高教師運用水平。
1、集中培訓
集中時間、人力、物力,就信息化技術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對全體教師進行集中培訓,每學期集中培訓不少於15次。
2、培訓
利用每周二下午課外活動進行專題培訓,針對一個程序、一個軟體和設備規範使用方面的培訓,以提高全體教師的使用操作水平。
3、問題培訓
信息中心對平時中出現的小問題,進行整合、歸類,利用雙周教研活動、教師集會時,進行問題的解答與分析。
4、問題交流
針對老師們在平時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信息中心除進行包科室指導外,還建立交流平臺,讓老師們把平時出現的疑問發布到網上,集思廣益,由解答人製作成相應問題的幻燈片發布在網站上,讓其他教師在遇到同種情況時進行參照解決。
5、以賽促訓
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類信息化比賽。幼兒園每年都舉辦「教師課件製作比賽」、「教師信息化課例評選」「教師信息化論文評選」等不少於5次的比賽活動。通過比賽提升教師技能,教師獲得多項榮譽。
四、抓設備應用,促教學質量,實現管理的最優化
幼兒園將信息化技術融入於幼兒園管理的多個方面,提高了科學管理的實效性。
1、打造門戶網站與微信公眾號對外宣傳雙陣地
2013年幼兒園開通校園網站,2016年微信公眾號正式使用,成為了幼兒園對外宣傳的主要陣地。目前網站的日均訪問IP數已超過500,微信公眾號的關注人數已達到4500餘人。網站辦公信息板塊還承載幼兒園各類通知內部傳達任務,不斷服務於幼兒園、服務於教學。
2、雲平臺管理實現無紙化辦公
瑞吉歐幼教管理雲平臺,使幼兒園實現了幼兒學籍、檔案管理的信息化。
3、教學資源全共享
藉助於校園網及FTP伺服器,建設幼兒園資源共享平臺,完善教學資源。教師製作的課件、全部備課組的所有資源發布幼兒園FTP伺服器,共享資源,服務於教育教學。
4、網絡教研
利用網絡創設多種教研機會,和名師對面,和專家交流。網絡也提供了集體備課的機會,也增加了總園和分園研討的頻率。每學期幼兒園舉行網絡教研不少於15次,各個級部每周進行集體備課。真正做到教學方法共研,教學內容互商,教學問題同做,教學資源共享。
5、電子備課
全面實施電子備課,備課中昌邑實驗幼兒園進行了三步式管理,即第一步老師利用資源和網際網路製作、整理好自己的電子教案及相關課件,保存到自己的微機中;第二步教師集體研討修改,形成適合自己教學的個性教案,並把自己的備課添加到自己的資源庫;第三步把自己的備課上傳到幼兒園的伺服器相應文件夾中,便於幼兒園檢查、資源共享、集體單元備課和教學使用。
6、日常上課
打開教室內的電腦登陸到幼兒園的伺服器下載自己整理好的備課即可進行上課,並可訪問有關資源,方便、快捷、高效、減負。注重現代教育技術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實現信息技術和數字教育資源與教學實施過程的深度融合。
7、資源積累
昌邑實驗幼兒園不斷完善資源建設系統,包括:網絡資源(網際網路上的教育教學資源)、購置資源(幼兒園為教師購置的信息資料,包括錄像帶、光碟等)、自主研發資源(教師自己的教育教學資料),實現了遠程資源、網絡資源和自備資源的全面共享。
8、教研活動
利用信息化設備積極開展電化教學優質課、優秀論文、優秀教案、優秀課件評選,引導教師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教研活動,探索和掌握網絡環境下的教育教學規律,研究網絡環境下的課堂教學改革,鼓勵廣大教師整合多元化教學資源,參與教學實踐問題的探討,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9、遠程培訓
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遠程教育教學培訓,如每年的暑期幼兒園教師遠程研修,「全國中小學校校園安全管理國家級遠程專題培訓」等。
10、實驗探究
利用幼兒園的科學探究室,積極開展科學探究活動。
11、數位化管理
在合理高效利用信息化資源的同時,依託幼兒園數位化管理平臺和校園網,將行政管理、教學管理、教師管理、學生管理、德育管理、後勤管理、安全管理等全部納入了信息化管理範圍,實現了幼兒園管理的優質、高效。
12、線上家園育人
疫情期間,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們居家的學習、生活情況與家長需求,增進師幼間的情感溝通,老師們採用1對1視頻互動、分組多人互動等方式開展了屏對屏、線連線的「雲家訪」活動,與久別的孩子們進行了一場場甜蜜的「雲約會」。
網上「畢業典禮」,為400多名疫情期間不能入園參加畢業典禮的家長們解決了後顧之憂。
在線「雲」分享,別樣慶「六一」。六一兒童節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節日,往年這時,幼兒園裡充滿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今年受疫情影響幼兒園沒有開園,但老師們愛孩子的心如從前。在這個專屬每個孩子的節日裡,幼兒園的老師們採用各種各樣的線上慶祝方式為孩子們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祝福。
13、網絡評教
利用網絡平臺,家長對幼兒園的各項工作進行評議,既做到了評價過程的保密性,又增加了家長和幼兒園的溝通交流,同時提升了幼兒園統計數據的科學、高效性。
在信息化建設、管理與運用的過程中,昌邑實驗幼兒園通過大力實施現代信息技術與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有效融合,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等都發生了明顯轉變,教學設計方法得到了有效創新,教師隊伍整體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素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創新和發展是昌邑實驗幼兒園永恆的主題,信息化建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昌邑實驗幼兒園將努力在信息化應用提升管理實效、創新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效能、增強科研意識提升科研素養、信息技術支撐提升家園共育等方面發揮好更好的引領作用,在教育管理信息化方面實現新的、更大突破。
來源:昌邑實驗幼兒園
整理髮布:《濰坊教育》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