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億西安信息港項目停工近一年 酷派隻字不提並稱未達信披標準

2020-12-15 全景網

  日前,酷派集團(02369,HK)西安研發中心被曝「裁員」,而其在西安投建的信息港項目亦已停工多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調查發現,佔地131畝的西安信息港一期項目已停工近一年,按照項目披露規劃,該項目體量為1#綜合樓,七座廠房。然而,在2016年完成綜合樓主體建設,廠房尚未開建,便落荒至今。

  就上述項目情形,酷派集團品牌部一名工作人員稱,上述項目停工與拆遷有關,目前公司已經找到了合作的承建商,將會通過合作承建的方式,進行後續一系列開發。而對於西安兩項目均出「問題」,是否意味著酷派放棄西安市場?對方則表示,「西安業務我們是繼續保留在做的。」至於西安的公司未來從事何種業務,對方表示目前還不確定。

  百畝信息港項目停工許久

  西安鐵路南橫線以南,蛟河以北,沿著西安西灃路一直南開,便能尋到酷派西安信息港項目所在地,從項目外面看,只能看到一棟約十多層的玻璃外觀大樓被圍擋。

  走入的項目入口處,只有一位看門的工作人員,圍擋的場內雜草叢生,看起來已經荒蕪許久,工程規劃公示牌沒入泥土中,已經看不清原來模樣,十多層玻璃外觀的大樓門口則貼著封條,顯示為2017年元月18日封。

  門口的施工公示牌寫著「西安信息港項目一期」,在離項目圍擋不遠處,是項目承建方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八局)的臨時項目部,亦荒廢多時。

  「(項目是)酷派和中建八局籤的合同,先蓋綜合樓,但後來酷派沒錢了,給(中建)八局的施工款沒結完。」看門的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其為中建八局所僱用,上述項目停工後負責看門。

  記者查詢發現,西安信息港項目一期為酷派繼西安研發中心後,在西安投資的第二個項目,項目建設後可實現年產600萬部3G智慧型手機的生產能力。

  據項目在西安市環保局的環評公示,該項目(原名為西安酷派宇龍產業園一期)佔地131.187畝,總投資6億元,總建築面積18.44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1#綜合樓,2#、3#、4#、5#、6#、7#、8#七座廠房以及新建地下車庫一層。

  記者拿到的該項目中標資料顯示,中建八局承建了其中的綜合樓項目。另據西安高新區官網信息,6#廠房則由西安高新區管委會下屬的高新配套公司代建。

  然而,記者實地調查發現,上述項目目前只建設了1#綜合樓,廠房項目並未開建,便停工至今。

  公司公告未做任何披露

  據西安酷派通信設備有限公司與中建八局籤署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西安信息港項目一期綜合樓項目,為地上主體15層,高68.1米,合同總價為7396.95萬元。

  綜合樓從建設到完工近1年半時間,於2017年1月18日被封。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酷派集團2007年至2017年11月19日所有公告,發現上述西安項目投資、開建,到如今停工,酷派集團對項目信息並未做任何公開披露。

  對於西安兩家公司,酷派集團每年年報中「附屬公司」一欄略有提及,信息僅限註冊資本及上市公司對其100%控股。除此之外,只有2013年和2014年提到西安酷派軟體技術有限公司獲認定為軟體企業,因此享受減免稅率;2015年提到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稅率15%。

  然而,涉及深圳酷派信息港項目的內容,酷派集團則予以詳細公告,今年10月17日,酷派集團公告稱其子公司參與合作開發酷派信息港城市更新項目一期、二期、三期。目前,該項目一期工程已建設至地上十層,目前為停工狀態;該項目二期為城市更新項目,目前尚未拆除;該項目三期為空地。

  《證券法》第六十七條明確規定,發生可能對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投資者尚未得知時,上市公司應當立即將有關該重大事件的情況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所報送臨時報告,並予公告,說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狀態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

  對此,威諾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兆全亦表示,「6億元的項目對任何公司都是一項重大投資,如果已經出現停工,對公司財務狀況和未來盈利能力都有重大影響,屬於公司經營中的重大事項,必須及時充分披露。否則,屬於信息披露違規,是證券法所禁止的虛假陳述違法行為。」

  酷派集團緣何未對西安信息港項目做任何披露?11月18日,酷派集團品牌部一名工作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上述西安項目沒有達到公司發公告的標準,「我們不可能什麼都發公告,只有達到一定的級別具備一定的價值的,我們才會發公告。這個標準我們都是按照證券公司的標準來的。」

  公司稱項目將會進行後續開發

  如今,酷派西安信息港項目一期綜合樓披著封條靜靜佇立,而據項目工程完工報告顯示,綜合樓工程於2014年11月開建,早在2016年3月已經完工。

  在完工當年的11月,中建八局曾發給西安酷派通信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酷派設備公司)工程完工驗收申請表,懇請酷派設備公司儘快進行完工驗收。不過,中建八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酷派尚未進行完工驗收。

  「他們還欠我們一部分工程款沒有支付到位。目前他們的意思是,等他們資金周轉過來後,給我們支付工程款以及辦理竣工結算。所以現在都停著,都在等。」上述人員稱,尚不知情信息港項目後續是否還會進行,以及何時進行。

  不過,酷派集團品牌部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上述項目並非爛尾而是停工,「是因為當地出現了『釘子戶』,我們公司不可能強制拆遷,所以需要找政府幫助協調。我們正在跟政府溝通,基建的同事也在全力配合政府推進這個項目。現在他們已經找到了合作的承建商,後面我們會通過合作承建的方式,進行後續一系列開發。」

  至於上述項目何時復工,對方表示,「今年受樂視方面影響,我們也出現了一些資金問題。在有限的現金流下,我們需要把錢先投到業務板塊,我們得先活下來。等資金回流了,我們才能考慮下一步基建的擴展。手機推動完了之後,基建估計很快就重新回歸正軌了。」

  2007年和2013年,酷派在西安設立兩家子公司:西安酷派軟體科技有限公司,即酷派西安研發中心,主要負責提供手機產品設計及軟體開發;酷派設備公司,主要負責投建西安信息港一期項目。

  酷派西安研發中心曝出「裁員」,信息港項目又停工近一年,這是否意味著酷派將退出西安業務?上述工作人員則表示,「西安業務我們是繼續保留在做的。」但由於公司轉型,所以還不清楚之後西安公司將承接什麼業務。

相關焦點

  • 購萬達百貨信息披露違規?蘇寧稱未達信披標準
    市場質疑張近東和蘇寧易購此舉或涉嫌信息披露違規,對此,蘇寧易購方面向廣州日報記者表示,「有關本次收購萬達百貨交易價格等信息,尚未達到深交所信息披露標準。需要待該項目交割完畢後,公司會在2019年定期報告中及時披露」。
  • 酷派歸來 復興路漫漫
    按照港交所新規,如果酷派在今年7月31日前不能復牌,將面臨摘牌的風險。陳家俊也在內部信中表示,公司股票復牌是酷派集團的第一場小勝利。2017年3月31日,酷派集團暫時停止股票交易;2017年6月29日,酷派集團公告披露,聯交所列出酷派以下復牌條件:刊發上市規則規定的所有未刊發財務業績及解決任何審計保留意見;進行適當調查以解決本公司核數師提出的審計問題;向市場通知對股東及投資者而言屬重大的所有資料以便其評估本公司的狀況。
  • 兩份未披露的協議曝光 國旅聯合陷信披「羅生門」
    或涉嫌信披違規根據公告,2018年6月10日,國旅聯合原實控人王春芳、原控股股東廈門當代資管等與國旅聯合現控股股東江旅集團籤署了兩份協議——《戰略合作協議》和《股份轉讓框架協議》(下稱「戰略協議和框架協議」);19天後,當代資管與江旅集團籤署《股份轉讓協議》(下稱「轉讓協議」),前者將所持國旅聯合
  • 兄弟科技:兄弟維生素停產不會對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未達信披標準
    千龍網北京7月2日訊 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兄弟科技」)1日晚間公告稱,該公司關注到有關媒體於 2018 年 6 月 29 日刊登了標題為《旗下營收佔比 40%的兄弟維生素停產兄弟科技未予信披》的報導(以下簡稱「報導」),該報導已被其它媒體轉載。為此,兄弟科技對報導的有關內容進行了核實,並作出澄清。
  • 海利生物子公司停產近半年未信披 掩護大股東高位套現
    11月27日,海利生物公司時任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浦冬嬋,因未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受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監管關注。重要子公司停產近6個月未信披,海利生物在掩蓋什麼?實際上,今年前8個月,海利生物股價一直呈現波動上漲狀態。8月3日,海利生物股價上漲至巔峰51.41元/股,較年初漲幅高達293.64%。股價上揚與其此前涉足人用疫苗以及今年8月份增資新冠疫苗研發項目不無關係。
  • 信息披露快步合規 易通貸信披專區升級上線
    近期,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以下簡稱「互金協會」)發會員單位易通貸在網站系統升級迭代之後,又更新了官網網站的「信息披露」專區。據了解,此次更新是為了與10月17日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頒布的《網際網路金融信息披露個體網絡借貸》(T/NIFA 1—2017)團體標準進行同步,讓用戶直觀地了解平臺和項目信息,更理性地進行投資決策。
  • 華蘭生物微信稱在研製「新冠病毒肺炎疫苗」,公司人員:未達信披標準
    界面新聞記者就疫苗研製事宜致電華蘭生物證券部公開座機號,該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稱,進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研製事宜未達到上市公司信披標準,且中國疫苗行業協會官方微信已經對公司正在進行疫苗研發事宜進行公布。因此,公司目前尚未對該事宜進行公告,若此後疫苗研製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公司會對相關工作進展進行公告。
  • 「烘焙O2O第一股」手樂電商成老賴未信披 多地運營現異常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烘焙O2O第一股」手樂電商成老賴未信披,多地運營現異常光大證券11月23日晚發布風險提示性公告稱,其作為主辦券商通過日常督導發現,「烘焙O2O第一股」、掛牌新三板的上海手樂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手樂電商」)及其3家子公司均成「老賴」,公司實控人吳滋峰也被限制消費
  • 金埔園林:應收帳款和項目收入均不合邏輯 承諾保證反成信披笑話
    原標題:金埔園林:應收帳款和項目收入均不合邏輯 承諾保證反成信披笑話   金埔園林2018年和2019年連續出現一年以上應收帳款餘額與招股書披露值有較大差額;2019
  • 周鴻禕逼宮酷派:要麼好好合作 要麼拿15億美元來|酷派360|酷派回購...
    在今年6月份酷派發布公告宣布樂視子公司21.9億元入股酷派,成為第二大股東後,周鴻禕曾微信表示「誰在我背後捅刀子,試圖screw我,我的原則是一定要fuck回去。」,總價應為14.85億美元。酷派集團在公告中並未透露更多信息,但根據公告的措辭,很顯然此次停牌與酷派和360的合資公司有關。奇虎360於2014年12月16日宣布向酷派投資4.0905億美元現金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奇虎360將持有該合資公司45%的股權,後增持至49.5%。今年6月28日,樂視網以21.9億元入股酷派,成為後者第二大股東。樂視網入股酷派之後,360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 小米遭遇「攔路虎」 千億估值被酷派影響多少?
    千億美元估值會被酷派訴訟影響多少?) 正在申請赴港上市的小米公司攤上事了!
  • 100家網貸平臺接入官方信披系統 六成「猶抱琵琶半遮面」
    數據顯示,本次新增的6家平臺中有3家逾期相關數據為零。而利典金融、麻袋理財與銅板街3家項目逾期率分別為3.27%、5.15%與0.07%,金額逾期率分別為2.48%、0.57%與0.07%。 逾期相關數據顯示為非零的平臺中,逾期金額過億的平臺有9家,其中愛錢進、點融逾期金額均超過6億(兩家平臺的累計交易額均超過了400億);項目逾期率方面,顯示最高的為微金客,達到了27.78%(逾期金額186.7萬元,逾期項目數16個);金額逾期率最高的是德眾金融,達到了
  • 業績疲軟,昔日醬油第一股加加食品信披存疑再遭質疑
    大股東股份凍結、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疊加行政處罰、高管集中變動狀況頻出。如今,又因投資收益信披存疑遭到問詢再陷尷尬《投資時報》研究員 李浥塵曾被冠以「醬油第一股」名號的加加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加加食品,002650.SZ),正在逐漸揮別2012年上市之時的「輝煌」。
  • 研究|開普檢測:採購數據未披露涉嫌信披違規 募投項目或「新瓶裝舊...
    2019年,全球檢驗檢測行業需求從2009年的741億歐元,提升至2,053億歐元。發展的同時,地區分布不平衡、細分領域競爭狀況差異大等問題也層出不迭。而許昌開普檢測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普檢測」)能否以察時變?此番上市,開普檢測144.14萬元的採購金額未披露,是否涉嫌信披違規?
  • 樂視停牌酷派受累暴跌 南下資金乘機成交1199萬港元
    12月7日消息,據港交所披露,酷派集團(02369.HK)今日首次現身港股通(深)十大成交活躍股,總交易額約1199.28萬港元,規模位居第六。其中,買入金額達1062.66萬港元,賣出136.61萬港元。
  • 「烘焙O2O第一股」手樂電商成老賴未信披,多地運營現異常
    光大證券11月23日晚發布風險提示性公告稱,其作為主辦券商通過日常督導發現,「烘焙O2O第一股」、掛牌新三板的上海手樂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手樂電商」)及其3家子公司均成「老賴」,公司實控人吳滋峰也被限制消費,但手樂電商未能及時披露相關信息,涉嫌信披違規。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吳滋峰的麻煩遠不止如此。
  • 「信、達、雅」的翻譯標準
    網友Skila給我發郵件,說她最近才知道,翻譯外國文學作品,有三個標準,分別是「信、達、雅」,也就是忠實、通順、美好。   您可以看出來,譯文雖然「信」,但不「達」,因此我必須根據我的漢語知識,使譯文在「信」的基礎上,儘可能「達」一些,因此我將譯文改寫成:   我直到現在才算真正活著,   我的快樂得到了加冕,   我可以無愧地說,   我不是你的,我就是你。   至此,譯文基本達到「信」和「達」的標準,但還沒有達到「雅」的標準。
  • 交行3億私行理財退出分歧:打破剛兌信披、審計、託管系列問題亟待...
    2015年該產品五年到期,但部分項目退出存在問題,由此再延續兩年。2017年12月6日,該產品到期,交行最終的解決方法是向投資人按年單利4%分配收益。然而一些投資者卻對這一結果存在諸多質疑。而交行方面則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回復稱,交行按照產品說明書的要求,每季度向投資者披露項目情況,並已及時向投資者告知項目進展。雙方的分歧也向行業提出了一個命題:在財富管理打破剛兌的大趨勢下,受託方(委託方)、投資顧問、託管機構、投資者的權責義務需要更清晰的界定,對於資產管理中涉及的信息披露、審計、託管等系列問題仍有待規範。
  • 酷派半年虧損8億港元 樂視還會借個肩膀靠嗎?
    那廂,易到創始人周航才跟賈躍亭撕完(最終以易到創始人團隊集體退出收場),這廂酷派又發布了大幅虧損的消息。4月24日,酷派發布公告稱截止2017年3月31日經營虧損約為4.6億港元,並預計2017年上半年經營虧損會擴大到6億-8億港幣之間,較去年同期營業收入下滑將超過50%。
  • 信披工作無人審核 *ST凱迪公告居然寫錯自家簡稱
    內控不完善 信披缺審核就簡稱錯寫成「*ST生態」一事,昨日*ST凱迪證券部人士向記者表示已經知悉信披出錯:「今天交易所和我們說了。昨天放假,急急忙忙的,我們也是交易所說了後,才發現的。今天發的公告(高管離職公告),已經是正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