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乳企近期紛紛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力度

2020-12-22 人民網

  導讀:有越來越多的「洋奶粉」開始注意到龐大的中國市場了。近日,韓國每日乳業通過與中國電商合作,再度加大了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力度。除了每日乳業之外,其他韓國乳製品企業也紛紛瞄準了中國市場。

  韓國乳企紛紛加大對中國市場投入力度

  根據《北京商報》報導,在業內人士看來,每日乳業先是和貝因美達成合作,後再開拓電商平臺,這些動作與每日乳業在中國市場上的「野心」息息相關。據了解,2014年每日乳業在海外5000萬美元的營收中,90%來自中國市場,而它又為自己定下了「2020年進入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前十」的目標。

  除了每日乳業之外,另外一家韓國企業南陽乳業也稱2014年該公司向中國出口了價值2070萬美元的奶粉,2015年能夠實現翻番。業內人士指出,韓國乳業熱衷中國市場,除了中國市場的增長潛力可期之外,與本國消費熱情削減、庫存高企有關,中國市場也成為韓國乳企擺脫困境的手段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乳企對中國市場葆有熱情,但是目前在國內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韓國乳企份額仍然微小。

  馬鈴薯當主食 2020年種植面積擴大到1億畝以上

  《人民日報》報導,農業部2月23日公布《關於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指導意見》,提出把馬鈴薯作為主糧,擴大種植面積、推進產業開發。到2020年,馬鈴薯種植面積擴大到1億畝以上,適宜主食加工的品種種植比例達到30%,主食消費佔馬鈴薯總消費量的30%。

  目前,全國已初步篩選出10多個適宜主食加工的馬鈴薯新品種。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所成功將饅頭、麵條、米粉等傳統大眾型主食產品中的馬鈴薯粉佔比由10%提高至70%、45%、55%。在北京、河北等9個省(市)開展馬鈴薯主食開發試點,開發適宜不同區域消費習慣、不同消費群體的馬鈴薯主打產品,並開展重點人群消費試點。試點省份也開發了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主食產品。

  但業內人士表示,馬鈴薯產業開發還面臨一些困難,如全粉加工環節的技術創新、育種創新等,尤其是適宜主食加工的馬鈴薯品種選育工作亟待加強。

  茅臺多家子公司或將剝離白酒業務

  《北京商報》消息,茅臺集團正在啟動內部子公司白酒業務的整合,此番整合結束後茅臺集團涉及白酒業務的子公司,將只保留茅臺酒股份公司和習酒公司,其他子公司如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技術開發公司、貴州茅臺酒廠集團保健酒公司等多家子公司或將剝離白酒業務。據茅臺集團官網顯示,現集團下屬有21家子公司,其中不少都曾涉足白酒行業。為此《北京商報》記者多次致電茅臺集團新聞發言人吳德旺,但截至發稿前並未得到答覆。

  事實上,「茅臺集團十三五規劃」就曾對旗下酒類業務提出過整合重塑。據該規劃顯示,「十三五」末集團將成為資產總額千億級企業,其中酒業收入佔65%-70%,非酒類業務收入佔30%-35%,在集團內培育2-3個上市公司,形成產融結合、雙輪驅動、全面發展的國際化企業。為此,茅臺集團將採取包括酒業渠道整合重塑、多品牌規劃等七大戰略舉措,確保「十三五」的戰略目標。

相關焦點

  • 每日乳業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 韓國乳企擺脫「內困」轉戰中國
    在與國內乳粉企業貝因美就生產特殊配方奶粉達成合作之後,韓國大型乳製品企業每日乳業再度加大了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力度。日前,韓國每日乳業宣布與京東商城達成戰略合作,向中國消費者提供奶粉和嬰幼兒食品。除了每日乳業之外,其他韓國乳製品企業也紛紛瞄準了中國市場,這也成為韓國乳企擺脫困境最好的解決辦法。
  • 乳企紛紛試水孕婦奶粉
    乳企紛紛試水孕婦奶粉非必備必需 培養消費意識仍是重點□ 本報實習記者 暴夢川奶粉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奶粉品類細分化也成為眾多乳企的關注重點而以擴大消費者的年齡層次,開發孕婦奶粉品類,從源頭爭奪嬰配粉消費群體,為奶粉市場品類擴容,則成為當下眾多乳企的新選擇。孕婦奶粉在市場中的表現究竟如何?消費者對孕婦奶粉的認識程度又有多少?增速顯著 值得細挖當前奶粉市場趨於飽和狀態,細分領域產品競爭也變得激烈。
  • 低溫鮮奶:市場受寵 乳企競逐
    這家以低溫酸奶起家的乳企,「野心」不止於酸奶。據君樂寶乳業集團副總裁、低溫事業部總經理楊洪濱介紹,3年前,君樂寶即決定入局鮮奶領域。不同於常溫奶,保留了更多活性蛋白的鮮奶保質期較短,帶來的一大問題就是銷售半徑較窄。君樂寶方面坦言,為了延長鮮奶的保質期,過去3年,其投入了較多的人力、物力及資金。
  • 韓國企業紛紛「愛上」中國婚慶市場
    在韓流文化的影響下,相對於婚禮聖地夏威夷和東南亞,越來越多的中國「80後」一代更嚮往在韓國濟州島舉行婚禮。藉此商機,韓企紛紛推出各項韓國婚慶服務,既能讓人度過一個甜蜜浪漫的婚禮,又能同時體驗旅行樂趣的旅遊婚禮服務正式上架。
  • 百億市場規模,乳企巨頭紛紛入局,巴氏奶之爭誰是贏家?
    來源:子彈財經作者 | 劉靜 王力緯 責編 | 蛋總出品 | 子彈財經2020年,乳企巨頭們紛紛盯上了巴氏奶這頭「現金牛」。而經營較好的區域低溫乳企的淨利率水平可達到5%-10%,也高於行業4.3%的淨利率水平。隨著巴氏奶在市場上「逐年升溫」,無論是伊利、蒙牛等乳業巨頭,還是新希望、光明等區域性企業,或是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商巨頭,紛紛布局巴氏奶市場,一時間巴氏奶領域硝煙四起。
  • 本土乳企持續撬動奶酪市場
    在國內乳企加碼奶酪業務下,國內奶酪產量快速增長。據智研諮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奶酪行業市場需求前景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零售奶酪終端市場規模約65.5億元,2010—2019年複合增速達到22%,預計2024年將達到112億元,預計2020-2024年年均複合增速12%。毋庸置疑,奶酪消費的逐年增加,也為國內乳企發展奶酪業務留下了空間。
  • 全球化布局提速,民族乳企聖元布局韓國市場引關注
    原標題:全球化布局提速,民族乳企聖元布局韓國市場引關注聖元自成立至今,秉承專業、關愛、可信賴的企業理念,在乳製品及營養健康服務領域穩固發展,充分展現了民族乳企品牌的國際影響力。8月18日,聖元集團在韓國布局的金淘工廠正式投產。作為韓國仁川港第一家入駐食品生產企業,將作為引入外商標杆企業。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 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而從明治、和光堂、森永陸續退出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到山東朝日綠源乳業巨虧「賣身」新希望,再到明治低溫液奶入華多年難獲盈利,業內認為日本乳企在中國市場一直處於「水土不服」狀態。
  • 聖元穩抓機遇布局韓國市場,做中國乳企全球化領航者
    (原標題:聖元穩抓機遇布局韓國市場,做中國乳企全球化領航者) 在消費升級的態勢下
  • 爭飲低溫奶 乳企打響奶源爭奪戰
    在此背景下,伊利、蒙牛、飛鶴等頭部乳企紛紛加大布局上遊奶牛養殖力度,打響奶源爭奪戰。  壹 爭搶奶源地  今年以來,各大乳企對奶源的爭奪較為激烈。  政策和市場紅利雙重推動下,奶源成為國內乳企發展的重要籌碼。
  • 供需共振致原奶價格上行 乳企或掀漲價潮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周報實習記者 餘佩掀經上海奶業協會召集本市奶農代表、光明乳業代表三方充分討論協商,鑑於當前各地奶價和牛奶消費市場情況,奶農和乳企雙方達成一致意見:上海地區生鮮乳收購基礎價由3.92元/公斤漲至4.03元/公斤,生鮮乳價格執行期從2021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1月7日,上海奶業行業協會對外確認了上述信息。
  • 品類競爭火花四濺,乳企如何脫穎而出?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不少品牌紛紛擴大消費人群,以此緩衝嬰配粉的激烈競爭。比如a2推出兒童奶粉、佳貝艾特推出營嘉成人奶粉、雅培菁摯有機系列上市的媽媽孕婦奶粉和兒童奶粉。各大乳企從立足發展嬰幼兒配方到延展到全家,正不斷實施從品牌到品類的戰略布局。隨著行業競爭不斷升級,未來,乳企到底該如何突破品牌和品類的發展也引起了筆者思考。
  • 乳企轉型扎堆羊奶粉 「純羊」概念成為新賣點
    近年來,國家對於奶粉行業的扶持及監管力度明顯加大,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嬰幼兒配方註冊制」至今還在實施中。然而,伴隨著奶粉新政的實施,中國奶粉的市場格局必將發生重大變化,市場集中度會逐步提升,而在行業洗牌過程中,價格戰或將再起。有著「奶中之王」稱的羊奶粉,成為乳企們在後配方註冊制時代轉型的發力點之一。
  • 乳企收購牧場背後:奶源爭奪戰打響
    來源:中國經營報乳企收購牧場背後:奶源爭奪戰打響本報記者/孫吉正/北京報導牧業作為重資產的上遊產業,經歷了多年低谷,終於迎來了上升期。自今年以來,頭部乳企開始在國內大量入股和收購牧場,優然牧業等上遊企業也著手登陸資本市場。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中國狀況如何?
    儘管明治中國方面表示其牛奶業務未受此影響,但明治乳業盈利乏力卻是不爭事實。伴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購買力下降及進口高端乳品競爭加劇,業內預計明治乳業在華將迎來新的挑戰。而從明治、和光堂、森永陸續退出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到山東朝日綠源乳業巨虧「賣身」新希望,再到明治低溫液奶入華多年難獲盈利,業內認為日本乳企在中國市場一直處於「水土不服」狀態。
  • 乳企爭相收購牧場背後:奶源爭奪戰打響
    原標題:乳企收購牧場背後:奶源爭奪戰打響牧業作為重資產的上遊產業,經歷了多年低谷,終於迎來了上升期。自今年以來,頭部乳企開始在國內大量入股和收購牧場,優然牧業等上遊企業也著手登陸資本市場。而眾多企業搶佔上遊資源的背後,是由於今年春節以來原奶價格的飛速上漲,壓縮了眾多乳企的利潤空間。
  • 美贊臣入局 乳企暗戰A2奶粉市場
    A2奶粉市場正成為乳企爭相布局的領域。10月18日,美贊臣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美贊臣推出了首款A2蛋白奶粉產品——美贊臣A2蛋白系列。近年來,以A2蛋白為代表的奶粉興起,乳企紛紛入局,A2奶粉市場爭奪戰一觸即發。不過,由於A2牛奶公司此前在華註冊了商標,美贊臣、達能等企業的A2奶粉目前只能在跨境電商平臺銷售,渠道受限。
  • 頭部乳企扎堆入局,A2蛋白奶粉市場迎來高光時刻?
    僅兩年時間,A2蛋白嬰幼兒奶粉就成了國內外乳企的「兵家必爭之地」。繼a2公司、惠氏、達能、君樂寶後,飛鶴、伊利、雅培均在近期推出A2蛋白嬰幼兒奶粉新品。而下遊乳企的需求增長,也帶動了上遊奶牛養殖業在A2奶源領域的布局。業內認為,伴隨國內嬰幼兒奶粉增量市場消失,頭部品牌扎堆布局A2蛋白奶粉這一高端品類,意在細分市場佔據更多份額。
  • 中國乳企臥薪嘗膽 把「奶瓶子」握在自己手裡
    這不僅意味著貝因美在澳大利亞「落地生根」,也標誌中國乳企在海外發展更進一步。  近年來,中國乳企海外動作頻頻,已有4起逾10億元的中國乳企海外投資,伊利、雅士利、光明等中國乳業企業紛紛通過海外設廠、兼併收購等方式進軍海外市場,打造全球一體化產業鏈,逐漸實現中國乳企的海外「逆襲」。」  ▇ 中國乳業「8年蟄伏」  曾經,中國乳業經歷了漫長的蟄伏期。
  • 中國鮮奶市場爆發前夜?中資外資乳企都在「跑馬圈地」
    新民晚報訊(記者張鈺芸)隨著中國市場的消費升級,營養損失更少、口味更好的低溫鮮奶增長快速,瞄準這一塊市場,中資外資乳企都在加大投入,跑馬圈地。今天下午,光明乳業宣布,旗下優倍、致優、暢優等均有升級版新品上市,而在一周前,恆天然公司旗下的安佳品牌也在上海推出了首款自有品牌低溫鮮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