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有越來越多的「洋奶粉」開始注意到龐大的中國市場了。近日,韓國每日乳業通過與中國電商合作,再度加大了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力度。除了每日乳業之外,其他韓國乳製品企業也紛紛瞄準了中國市場。
韓國乳企紛紛加大對中國市場投入力度
根據《北京商報》報導,在業內人士看來,每日乳業先是和貝因美達成合作,後再開拓電商平臺,這些動作與每日乳業在中國市場上的「野心」息息相關。據了解,2014年每日乳業在海外5000萬美元的營收中,90%來自中國市場,而它又為自己定下了「2020年進入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前十」的目標。
除了每日乳業之外,另外一家韓國企業南陽乳業也稱2014年該公司向中國出口了價值2070萬美元的奶粉,2015年能夠實現翻番。業內人士指出,韓國乳業熱衷中國市場,除了中國市場的增長潛力可期之外,與本國消費熱情削減、庫存高企有關,中國市場也成為韓國乳企擺脫困境的手段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乳企對中國市場葆有熱情,但是目前在國內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韓國乳企份額仍然微小。
馬鈴薯當主食 2020年種植面積擴大到1億畝以上
《人民日報》報導,農業部2月23日公布《關於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指導意見》,提出把馬鈴薯作為主糧,擴大種植面積、推進產業開發。到2020年,馬鈴薯種植面積擴大到1億畝以上,適宜主食加工的品種種植比例達到30%,主食消費佔馬鈴薯總消費量的30%。
目前,全國已初步篩選出10多個適宜主食加工的馬鈴薯新品種。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所成功將饅頭、麵條、米粉等傳統大眾型主食產品中的馬鈴薯粉佔比由10%提高至70%、45%、55%。在北京、河北等9個省(市)開展馬鈴薯主食開發試點,開發適宜不同區域消費習慣、不同消費群體的馬鈴薯主打產品,並開展重點人群消費試點。試點省份也開發了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主食產品。
但業內人士表示,馬鈴薯產業開發還面臨一些困難,如全粉加工環節的技術創新、育種創新等,尤其是適宜主食加工的馬鈴薯品種選育工作亟待加強。
茅臺多家子公司或將剝離白酒業務
《北京商報》消息,茅臺集團正在啟動內部子公司白酒業務的整合,此番整合結束後茅臺集團涉及白酒業務的子公司,將只保留茅臺酒股份公司和習酒公司,其他子公司如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技術開發公司、貴州茅臺酒廠集團保健酒公司等多家子公司或將剝離白酒業務。據茅臺集團官網顯示,現集團下屬有21家子公司,其中不少都曾涉足白酒行業。為此《北京商報》記者多次致電茅臺集團新聞發言人吳德旺,但截至發稿前並未得到答覆。
事實上,「茅臺集團十三五規劃」就曾對旗下酒類業務提出過整合重塑。據該規劃顯示,「十三五」末集團將成為資產總額千億級企業,其中酒業收入佔65%-70%,非酒類業務收入佔30%-35%,在集團內培育2-3個上市公司,形成產融結合、雙輪驅動、全面發展的國際化企業。為此,茅臺集團將採取包括酒業渠道整合重塑、多品牌規劃等七大戰略舉措,確保「十三五」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