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學習瑜伽的時候,經常會聽到瑜伽老師說:「要面帶微笑」「臉不要緊繃,要放鬆,要微笑」,每每聽到這樣的提示的時候,我的身體的疼痛讓我基本上不知道怎麼去笑,有時候只是上揚一下嘴角,代表著我的確微笑過了,但是也是轉瞬即逝的微笑。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曾經非常非常地討厭這個提示,但是練了這麼久的瑜伽之後,我又不得不承認「微笑」在瑜伽過程中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提示,可是為什麼一定要讓我們微笑呢?微笑到底是怎麼樣去影響到我們練習的呢?今天大概討論一下。
其實,在後來的時候,我經常會告訴大家,我們要放鬆臉部,不要崩的那麼緊,畢竟身上疼著呢?據說疼的時候咬緊壓根可以環節,而咬緊壓根自然會讓臉部那麼的緊,就是放鬆不下來;後來我習慣地告訴大家,要嘴角上揚,面帶微笑,可是就有人覺得,瑜伽練習是一個比較嚴肅的事情,怎麼能嬉皮笑臉呢?如果這樣想的話大概是理解了瑜伽微笑的含義了,練習瑜伽的時候,我們要做到的是面部表情的堅定,就好比我們眼睛盯著某點看的時候的專注,但是也要求我們的面容要柔和,就是我們說的面部放鬆以及微笑。
在畫冊《YOGA FACES》裡面,就有許多有意思的帶著微笑的面龐出現。
我們都知道,面部表情其實是大腦的呈現,日常生活中大腦下的指令最先做出反應的就是大腦,比如對某件事情吃驚的表情,害怕的表情等等,人的面部表情要比語言傳遞的信息都要多,並且面部表情作為一個溝通工具,基本上跨月了種族、民族、文化差異,面部表情傳遞的信息比我們自己知道的還要多。所以作為我們身體語言的一部分,我們在和其他人說話的時候,無時無刻都在用面部表情來表達我們對話語的態度,比如贊同,或者否定,或者拒絕,或者不屑等等各種情緒,假如你對人體的微表情或者身體語言有研究的話,你就會發現,人的臉其實和大腦的顯示屏沒有什麼差別,不用聽對方說什麼,她/他腦子裡面的各種想法都能從臉上看到。
人臉的主要肌肉有20多條,而面部肌肉的狀態也會反過來影響到人的大腦,換句話來說就是大腦-面孔的神經反饋機制是雙向的。
我們可以試一下,用瑜伽的方法去感知自己的身體,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體的內部,然後臉上刻意去做一些表情,然後看看個人的情緒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加入咬緊牙關,硬著腮幫子,可能匯聚的有些挫折和失望,如果挑起眉毛輕佻的笑,可能會覺得自己招人喜歡。
所以說面部表情和這些面部表情呈現出現的情緒、思想和感覺都是和大腦中生活狀態對應,瑜伽教會了我們「where mind goes body follows。瑜伽過程中,把大腦帶到了哪裡,身體就會有相應的根莖,這個過程反過來也是成立的,老師們經常會提醒我們微笑,因為老師在我們的臉上看到了身體發生的故事,微笑或者緊繃,身體裡面的故事也會不一樣,微笑通常會帶來身體的輕盈向上,這不僅僅是因為微笑代表主管積極向上的態度,也是因為微笑會引起大腦的化學反應。
所以啊,試著在體式中保持微笑吧,至少放鬆一下我們的面部表情。
我們的臉就是練習過程中的故事,換一下臉,就是換一個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