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洛陽城市宣傳片亮相美國曼哈頓紐約時報廣場電子大屏幕,吸引了世界各地人們的目光。
走出去,一片天。讓世人認識洛陽,走進洛陽,愛上洛陽,需要洛陽走出去。
走出去,需要自信。
將洛陽的美展示給世界,我們有這個自信。且不說夏都二里頭遺址閃耀華夏文明的光芒,盛唐繁華萬千氣象,洛陽現代發展的成就已經令人矚目。
作為世界「四大聖城」之一,洛陽應加快邁向世界的步伐,成為世界旅遊勝地。站在「世界十字路口」,亮相「世界中心」,登上「世界第一屏」,洛陽的美和牡丹的俏,世人有目共睹。愛上洛陽,很容易。
回顧歷屆牡丹文化節的宣傳,從洛陽到省會,從北京到美國,一路走來,在聲名鵲起的背後,無不顯示出一種思維、一種眼界、一種魄力。
走出去,需要毅力。
開拓更大更新的旅遊市場,意味著毅力與擔當。從洛陽到世界,猶如萬裡長徵,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路上會遇到艱辛、阻力,但只要拿出勇氣克服困難,洛陽必將向世界展示最美的容顏。
走出去,需要技巧。
酒香也怕巷子深。有這樣一個營銷故事:1915年,中國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當時茅臺酒還是用土瓦罐包裝的,人們對它不屑一顧。這令參展的中國人十分焦急,其中一人急中生智,拿起一瓶茅臺酒摔到地上,頓時瓦罐碎裂、酒香四溢,其他參展的人四處尋找這種獨特的酒香,就這樣,茅臺酒一摔成名。
洛陽該通過怎樣的一「摔」,讓牡丹的香、文化的美醉了世人?值得深思。
洛陽的文化資源該有效整合,走出去需要完善的城市文化發掘、保護、展示體系;我們應做更多工作,打造城市經典形象;我們該對洛陽文化底蘊有深刻了解與熱愛。
走出去,一片天。無論對個人、城市還是國家,這都是一種心理突圍和發展的必由之路。(馮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