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米期貨市場供需格局(下)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永安期貨

粳米期貨市場供需格局(下)

1.粳米主產區、主銷區

來源:Wind資訊、永安期貨研究中心

粳稻較適於高緯度或低緯度的高海拔種植,穀粒不易脫落,較耐寒、耐弱光,但不耐高溫,所以長江中下遊雙季稻區以及黃河以北一般採用粳稻品種。在我國粳稻生產總量中,東北三省和江蘇的粳稻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與作用。東北粳稻區的粳稻產量佔了國內粳稻總產量一半的比重,其中黑龍江(34%)、吉林(10%)、遼寧(8%)。除了東三省以外黃淮地區和雲貴地區的粳稻產量也相對較多,其中江蘇(25%)、雲南(5%)、浙江(4%)。總體來看國內粳稻優勢產區相對集中。

相對於產量集中的格局來看,粳米的消費相對分散,據統計局數據國內粳稻消費在4000萬噸左右,其消費的主要領域包括食用、工業和飼用消費,其中食用消費佔到粳米整體消費的95%以上,消費區域分布在華北黃淮地區、華東地區和東北地區等,其中消費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別為江蘇省(約499萬噸,佔比12%)、遼寧省(約305萬噸、佔比7.4%)和山東省(約288萬噸,佔比6.9%)。

2.國內大米進出口

來源:Wind資訊、永安期貨研究中心

據海關統計,2017年國內進口大米和穀物399萬噸,以秈米進口為主,粳米進口量基本沒有。國內進口主要是通過南方港口進入國內市場。我國大米進口三大來源國分別為越南、泰國和巴基斯坦。中國大米近幾年進口量基本維持穩定,數據顯示中國對於大米和稻穀的進口量維持在每年400萬噸以下,大米進口量難有大幅提升主要是因為我國對稻穀和大米等農產品實行進口關稅配額管理,2013 年以來政府給予的大米進口配額量保持在 532 萬噸/年的水平,超出配額部分需繳納超額關稅,由於在配額外繼續進口要承擔高額的關稅,所以國內對於稻穀和大米進口數量相對較少。

出口方面,從海關數據看出,2004年以前國內大米年出口量相對較多,最高每年能出口大米超過350萬噸,後期隨著國內實行稻穀最低價格收購政策以後,國內大米出口優勢不再,2004年以後我國大米出口量逐漸減少,最低谷的時期年出口大米不足30萬噸。不過2017年大米出口出現了明顯的改善,2017年我國大米出口約120萬噸,其中粳米100多萬噸,主要出口國包括朝鮮、韓國、日本和非洲等國家。

從國內大米進口和出口數量來看,國外粳米價格漲跌對國內粳米價格影響較小。

3.下遊深加工產業鏈

來源:大商所、永安期貨研究中心

國內大米加工產業鏈條相對比較簡單,總體分成三大塊:食用、工業用和飼用。食用方面大米可以被直接加工成食用米,被人們端上餐桌直接食用,另外一塊就是加工成大米食品,類似米餅、仙貝等。食用方面對於國內大米用量佔比超過85%。工業用方面下遊被分成釀酒、食品添加劑、蛋白粉和燃料乙醇等,工業方面對於國內大米的用量佔比約7.6%,最後一塊就是飼用端用料,添加到飼料中,對國內大米的用量佔比約7.3%。

4. 國家穀物收購政策

來源:Wind資訊、永安期貨研究中心

原先我國穀物的產量低,庫存低。為了確保國內口糧安全,國家對玉米、稻穀、小麥等部分農產品實行了價格保護制度,稻穀從2004年開始實施最低價格收購政策,最低收購價格呈現逐年遞增的態勢;不過自2017年開始。國內開始全面下調稻穀最低收購價格,使得國內稻穀價格逐漸面向市場化。

5.國內粳米現貨價格

來源:Wind資訊、永安期貨研究中心

從國內粳米現貨價格走勢來看,國內粳米現貨價格的走勢基本跟隨國家稻穀最低價格收購政策波動,從2007年以來就一直保持上漲的趨勢, 2012年以後國內現貨價格基本企穩,一直圍繞收購價格區間波動,直到2017年國內全面下調了穀物最低收購價格以後,國內粳米現貨價格才出現了回落的跡象,不過隨著政策市的逐漸退出,國內稻穀或粳米價格會逐漸走向市場化。

相關焦點

  • 粳米期貨上市 將穩定粳米乃至大米價格
    大連商品交易所總經理王鳳海介紹說,目前我國粳米加工行業市場集中度低,中小米廠多,競爭激烈,存在著行業利潤低且波動較大的困境,粳米期貨的出現,提供了一個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穩定經營利潤的有效工具,對於整個行業和單個企業來說都具有重大意義。
  • 粳米期貨上市時間什麼時候 粳米期貨相關知識了解下
    大連商品交易所將在8月16日上市粳米期貨,粳米是粳稻碾壓後製成的主產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較全面的人體必需胺基酸、脂肪、鈣磷、鐵及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口感鮮軟,主要用於食用口糧,在工業中可以用於製作燃料乙醇和澱粉,也可以添加在飼料中替代玉米和小麥提供能量。
  • 政策主導玉米市場供需格局
    生意社12月15日訊   近期,玉米期貨價格在政策影響下小幅回調,一直堅挺的現貨價格也有所鬆動。截至上周五,玉米主力合約重回2600元/噸一線,最終報收於2602元/噸,下跌0.15%。
  • 業內人士:政策主導玉米市場供需格局
    近期,玉米期貨價格在政策影響下小幅回調,一直堅挺的現貨價格也有所鬆動。截至上周五,玉米主力合約重回2600元/噸一線,最終報收於2602元/噸,下跌0.15%。不過,全球糧食危機+「六穩」前提下,動物與人的口糧爭奪不言而喻,只能將2014—2016年的陳化糧作為調控對象,預計替代2000萬噸玉米,底牌相對清晰。綜合來說,供給缺口6000萬噸,補充合計9600萬噸,缺口「理論」上可以彌補,但各個環節敏感又脆弱,另各家平衡表中其實已經考慮了明年的替代,不然缺口不止6000萬噸。綜合下來,玉米市場基本可以做到供需緊平衡。
  • 粳米期貨上市投資手冊
    來源:國投安信期貨作者: 楊蕊霞 粳米期貨將於2019年8月16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粳米期貨標準合約:交易單位10噸/手;最小變動價位1元/噸;合約月份設置為1-12連續月份。上市交易時間:8月16日白盤&;夜盤(夜盤交易時段21:00-23:00)。
  • 招商期貨:雙焦供需寬鬆格局確定 可逢高空焦化利潤
    來源:新浪財經雙焦2020年度投資策略回顧19年,焦炭供需寬鬆格局得以確定,焦價也在各項擾動下,於年中觸及高點,並從此持續下跌,反映著行業利潤分配、成本坍塌以及自身和螺紋供過於求的現實情況;焦煤則邏輯相對單一,上半年充分體現著「結構性短缺」的現實,而下半年更多受「外煤低價壓制」影響。
  • 粳米期貨將於8月16日上市 同步開展夜盤和套利交易
    ■本報記者 王 寧今年8月份,註定是期貨市場收穫新品種最多的一個月;繼尿素和20膠期貨先後掛牌上市後,粳米期貨也將於本周五在大商所正式亮相。交易手續費為4元/手昨日晚間,大商所發布了粳米期貨合約上市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向市場公布了粳米期貨上市有關參數的具體設置情況及首批指定交割倉庫、質檢機構等名單。
  • 佳木斯市市委書記楊博:粳米期貨為其產業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9月24日,在「2020中國粳米產業高峰論壇」上,佳木斯市市委書記楊博表示,佳木斯是國家重要的糧食商品糧基地和中國北方水稻主產區,耕地面積大約在3000萬畝左右,其中,水稻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1600萬畝,商品率達到了90%以上,自去年8月粳米期貨正式上市後,佳木斯被指定為粳米期貨基準交割地,首批八家期貨交割廠庫有四家就設立在佳木斯,為佳木斯粳稻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強大的動力。
  • 鐵礦石期貨供需關係變化情況分析
    總結: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分析了鐵礦石期貨3-4月的供需關係變化情況,本文我們站在中期的角度,探討鐵礦石期貨2季度較1季度供需關係的變化情況。國內精粉產量在二季度預計將恢復正常狀態,二季度環比一季度增加676萬噸,不出現意外因素幹擾的話,後期供給逐步增加的格局較為明顯。需求方面,我們按照日均鐵水產量隨著需求的釋放逐步恢復直到6月達到230萬噸計算。
  • 倍特期貨:雞蛋:供需維持弱勢
    來源:新浪財經10月以來的雞蛋市場,再次出現供需關係季節性的轉換,產區壓力上升,而消費並無亮點,蛋價承壓走低,各合約均出現走弱。從目前可掌握的信息看,供應寬鬆仍會持續,期貨面臨的壓力暫難縮減,這一點奠定了期價仍將處於弱勢的基調。
  • 供需基本面持續改善 LPG期貨價格迎來大幅上漲
    LPG期貨價格本周一再次迎來大幅上漲,截止目前,PG2101最高達到3918元/噸。分析來看,LPG期貨走強的主要邏輯在於短期供需格局出現邊際好轉。自上而下去看,作為所有能化品種的上遊,原油價格在OPEC會議與疫苗等利好消息的共同推動下,近期保持相對強勢。需求端的良好預期明顯改善了資金信心,管理基金在布倫特原油期貨和期權中持有的淨多頭增加12.99%。Brent與WTI的contango格局已接近修復至backwadation,油價預計短期延續偏強運行,布倫特原油上方壓力位大約在50美金/桶。
  • 張宏民:建設中國天然氣期貨市場的前景與對策
    10月29日,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能源產品部負責人張宏民出席第三屆CEW中國能源周論壇並發表主旨演講表示,中國天然氣市場化條件正在不斷改善,借鑑國內原油期貨經驗,可以設計天然氣期貨方案,形成反映中國乃至亞太周邊地區天然氣市場供需關係的基準價格
  • 中國期貨10大案例
    一、上海「粳米」事件粳米期貨交易從1993年6月30日由上海糧油商品交易所首次推出到1994年10月底被暫停交易,粳米期價大致出現了三次大幅的拉升:第一次,1993年第四季度,在南方大米現貨價大幅上漲的帶動下,粳米期貨從1400元/噸上升至1660元/噸;第二次,1994年春節前後,受國家大幅提高糧食收購價格的影響,期價從1900元/噸漲到2200元/噸;第三次,1994年6月下旬至
  • 十大經典期貨案例
    十大經典期貨案例之一、 上海「粳米」事件粳米期貨交易從1993年6月30日由上海糧油商品交易所首次推出到1994年10月底被暫停交易,粳米期價大致出現了三次大幅的拉升:第一次, 1993年第四季度,在南方大米現貨價大幅上漲的帶動下,粳米期貨從1400元/噸上升至1660元/噸;第二次,1994年春節前後,受國家大幅提高糧 食收購價格的影響
  • 農產品期貨大漲 粳米早稻粳稻鄭棉四品種漲停
    朋友圈流傳的一則段子為昨日農產品期貨大漲行情做了幽默的註腳。2月17日,農產品期貨行情波瀾四起,截至當日收盤無一品種收跌,粳米、早稻、粳稻、鄭棉四品種漲停,分別報收於3515元/噸、2746元/噸、3109元/噸和13510元/噸。
  • 供需格局生變 鐠釹系產品報價瘋漲!
    原標題:【SMM分析】供需格局生變 鐠釹系產品報價瘋漲!  針對這一波拉漲,SMM認為上下遊均有助力:   上遊端,鐠釹現貨供應緊張,許多廠家都在交付前期期貨
  • 需求出現短暫下滑 鋼材期貨市場或將振蕩盤整
    7月份黑色系開啟了一輪上漲之路,自7月1日至今,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累計上漲7.46%,熱軋卷板期貨主力合約累計上漲9.45%,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已攀升至近一年最高點,熱軋卷板期貨價格已達2019年全年最高點。
  • 大豆期貨市場分析
    豆一主力合約切換至2105,今日期價繼續小幅反彈,市場仍看好明年大豆市場行情,大量多頭資金入場推高期價,而近月2101及2103合約表現偏弱,大豆年前仍有大量上市風險,資金保持警惕。
  • 中信期貨:供需關係逐步改善 蛋價拐點漸近
    我們判斷在雞蛋市場供需兩側改觀下,近期蛋價下跌或進入尾聲,後期一旦市場情緒轉換,期價有望迎來強勢反彈。3月6日河南省三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儘快開放活禽交易市場的緊急通知,我們預估後期一旦活禽交易市場放開,將改變當前雞蛋市場的供應節奏,與此同時,國內新冠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各地批量復工學校開學提上日程,供需兩方面雞蛋市場基本面較前期發生變化,交易邏輯發生切換,本文將對雞蛋市場交易邏輯再次梳理。
  • 中天期貨:產銷兩旺格局 豆油趨勢看漲
    具體分析如下:第一部分 行情回顧下半年以來,油脂油料市場維持強勢格局。CBOT大豆期價一路凱歌高奏,USDA月度供需報告發布之後再創高峰,美豆主力合約從1000美分起步,持續攀升,價格最高點達1088美分,創出了近四年新高,國內豆油9月下旬創出年內新高7472點,但進入10月份,呈現出明顯的外強內弱格局,美豆再次拉升,而國內油粕品種呈現偏強震蕩,豆油圍繞7000元一線多空博弈激烈,豆油止步7350元一線未突破9月份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