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3萬學生參加中考 小作文關注北京特色美食

2020-12-13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6月24日,全市8.3萬初三畢業生走進180個考點的2645個考場,參加了首日的語文和物理科目考試。今年的大小作文均為「二選一」。大作文是「讀書·實踐·收穫」和「奇妙的實驗室」二選一。小作文其中之一是通過閱讀連環畫點評諸葛亮的精神境界或所作所為,另一個則是介紹「北京特色美食」。

根據此前中考考試說明所提出的要求,今年在寫作方面增加了從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進行縮寫,根據文章(或材料)的基本內容展開合理想像進行擴寫,以及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的要求。在今年的大作文題目中,就有一道考查想像力的試題可供考生選擇。題幹給出了一段報導作為背景,要求考生以「奇妙的實驗室」為題目,發揮想像,寫一篇記敘文。不少專家分析表示,今年中考的這篇「奇妙的實驗室」與今年北京高考「神奇的書籤」一脈相承,都是要求學生盡情發揮想像力,只有那些平時注重觀察、注重積累的考生,才能有所發揮、有所展示。

北京青年報記者還發現,今年情境作文中有關推薦北京本地特色美食的題目其實和2006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題目「北京的符號」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對此,朝陽區某中學高級教師就表示:「現在不少試題都在緊密結合非遺和傳統文化。本地特色小吃其實能代表北京的一種文化,也是北京符號的一部分。可以說,這類的話題我們之前都練過,考生寫起來,應該是比較得心應手。」

「今年的題目更加貼近生活,同時也考出學生生活與學習的積累。」北京市櫻花園實驗學校校長郭鋒表示,作文命題的核心目標就是讓考生有話可說,有的可寫,在這個基礎上再考查學生的思維與表達能力。今年的大作文中以「讀書·實踐·收穫」為題的命題作文關注所有中學生親身經歷的現實生活,讓學生取材學校生活中開展的讀書實踐活動,充分展示自己對生活的觀察能力以及對素材的加工能力。情境寫作中給外地朋友介紹北京特色美食的題目則讓考生取材身邊的北京生活,這讓土生土長的北京孩子非常適應。而閱讀連環畫點評諸葛亮的話題則讓所有孩子都能接受。這些題目,有記敘,有說明,有議論,有的不限文體,也適應了不同學生的表達個性差異。

今年考生普遍反映作文題目難度適中,而且部分考生的選擇相對集中。在東城區十一中學以及東直門中學考點外,一位考生向北青報記者介紹,「大作文我選的是『奇妙的實驗室』,因為這跟平時我們接觸的虛擬實境的應用相對吻合,雖然是考查想像力的,但是也不至於虛無縹緲地瞎寫,通過虛擬實境的方式寫出對現在生活產生的影響和改變。」在八十中考點外,不少考生表示,推薦小吃的情境作文很容易寫,「北京烤鴨」和「炒肝兒」則成為了他們筆下最青睞的美食。

其他亮點

語文名著閱讀試題首次作為獨立板塊出現

今年語文試卷中,名著閱讀試題首次作為一個獨立板塊出現,同時在分數設置上,將基礎、文言中的2分和閱讀的4分拿出來,共計10分,其中涉及的閱讀篇目範圍達到9篇,在《論語》《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朝花夕拾》《駱駝祥子》和《紅巖》基礎上,新增《魯濱遜漂流記》和《海底兩萬裡》兩篇。

北京五中分校一級教師李蕾表示,今年名著閱讀與去年相比,分值增加了三分,涉及到《論語》《朝花夕拾》《海底兩萬裡》三部作品,雖然分值、考查作品數量和文字量都有所增加,但並不是要增加學生機械記憶,而是鼓勵學生課外閱讀。對《朝花夕拾》《海底兩萬裡》的考查都注重對整部作品的閱讀。如第12小題要求考生寫出《朝花夕拾》中相關作品裡的人物形象,第13小題則要求考生寫出尼摩船長挽救鸚鵡螺號或他人生命的事情,這些試題可以再現學生閱讀作品的狀態,意在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

此外,今年的名著閱讀題還強調了篇目的多樣化,名著考查面進一步拓寬,內容進一步擴展。從所選作品來看,既有古代儒家文化的經典之作《論語》,也有現代散文的經典代表《朝花夕拾》,又有外國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作品形式、體裁、內容更加豐富。

此外,筆順題時隔一年「重出江湖」。就今年的情況來看,「與」和「出」的筆順並未難倒考生。

文/本報記者 張昆龍

物理考試首次取消填空題

今年中考物理試題在結構上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此前一直沿用的填空試題在今年的中考說明中全部刪除,今年的試卷中也首次取消了填空題。同時,實驗探究題從去年的38分增加至48分,比去年增加10分,可見目前對於實驗的重視。

對此,北京市第十八中學物理教師塗春霞表示,以往10分的填空題,基本上是能保證8-9分左右的得分情況的,一般區分度大也是物理試卷最難的題就在於填空最後一題。正因如此,儘管今年取消了填空題,不過也降低了多選題的分值,從每題3分減到2分,在以往較難得分的多選題中給學生容易得分的可能。加之考試說明中的明確要求,各區校的一模二模試題及時跟進,學生對首次取消填空題的情況還是能夠很快適應並接受的。

塗春霞表示,實驗題分值比重的增加,試卷閱讀量的增加,運算難度的降低,圖形比重的增加,開放性科學實踐知識的滲透等等,都在提示考生、家長和教師,中考更側重考查平時對學生物理學科思維的培養和學科能力的培養,更側重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物理規律的理解及運用。

此外,去年首次在物理試題中增設科普閱讀題,今年得到了延續。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專家表示,學生必須依靠自己所學的物理知識,通過閱讀獲取新的信息,能提出問題、設計方案、解決實際問題。文/本報記者 張昆龍

現場

「陪考」不再是家長的唯一選擇

24日是全市中考的第一天,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發現,以往常出現的在考場外「陪考」的情況今年有了一定的改變,不少家長在上下午分別將考生送到考場外後,更多地選擇離開,而並不是像以往那樣在門口「苦等」。

24日早上7點半,北青報記者在東直門中學外看到,儘管距離正式的考試時間還有一個小時,但校門口已經聚集了不少前來送考的家長和學校老師,他們一邊囑咐考生注意調整心態,一邊不忘幫忙檢查考生是否帶齊了所有考試用具。

隨著考生進入考場後,北青報記者注意到,不少家長也收拾好東西準備離開,這和以往經常出現的「蹲守」情況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我們幾個家長跟老師都商量好了,把孩子送進考場就可以了,我們在門口也起不了什麼更多的作用,不如正常去上班,讓孩子自由發揮就好了。」一位東直門中學的考生家長說。

這幾位家長的做法得到了現場不少老師的好評。一位帶隊送考老師就說:「我們真的不建議家長們在這裡守著,除了天氣太熱容易出現意外之外,家長們都還有工作,保證孩子們安全來到考場就好了,剩下的事情,就讓考生自己處理即可。作為一名初中畢業生,考生也應該具有這樣的能力才對。」

在8點半語文考試正式開始後,學校門口的家長陸續散開,學校門口負責考務工作的工作人員坦言,今年中考家長們「散場」的情況比去年要好,可以說,更多的家長選擇正常安排時間,而非一味地「陪考」。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八十中學(白家莊校區)的現場,北青報記者發現,在開考後大約15分鐘的時間裡,門口原本聚集著的家長們都選擇紛紛散去。就連路口的交通協管員都連連表示,今年現場的秩序比往年要好維持,最主要的就是家長們聚集在門口的情況有了好轉,他們的選擇更加「理性」。

文/本報記者 張昆龍

攝影/本報記者 汪震龍

相關焦點

  • 2016年北京中考昨日開考 北京美食虛擬世界成作文題
    記者 浦峰 攝  昨日,全市8.3萬名初三生走進考場,參加2016年北京中考,開考第一天的科目分別是語文和物理。  在語文考試中,時隔一年再現筆順題,考察的是「與」和「出」的寫法,作文題依然分大小作文,均為「二選一」的形式。  在小作文中,有一道題目是寫一段話,向朋友推薦一種具有北京本地特色的美食。
  • 北京8.3萬考生中考 語文考小學「筆順」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新京報訊 (記者黃穎)昨天是2014年北京市中考第一天,全市8.3萬考生在183個考點2845個考場將完成兩天半,共5科的考試。   據市教委相關負責人此前透露,今年普通高中的招生計劃約為53800人,其中,示範高中的計劃為26000人,比去年增加1000人。這也意味著,今年有近四成的中考生可以上示範高中。
  • 中考語文試題突出北京特色 大多數學生作文選擇「2020,我的中考」
    上午10點半,2020年本市中考語文科目考試結束。今年是「3必考+3選考+體育」考試模式的最後一年。文化課總分為540分。語文、數學、外語三科滿分均為100分,其中外語卷面滿分為60分,聽力、口語滿分為40分。物理、生物(化學)(各含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10分)和歷史、地理、道德與法治(各含綜合社會實踐活動10分)五科原始分滿分均為100分。
  • 北京中考作文題為「2020,我的中考」
    昨天上午,北京中考首考語文。今年中考大作文題依然「二選一」,其中一題考到疫情下的中考,要求學生以「2020,我的中考」為題寫一篇文章。另一篇則要求學生以「此刻,我按下時間控制器」為開頭髮揮想像,寫一篇故事。
  • 2016北京中考作文點評:貼近實際 評價育人
    今年北京中考作文命題在全市教育深綜改的整體背景下,繼續深化改革,在四個方面有體現出極強的探索精神。 一是貼近生活增強展示性。中考要考出學生生活與學習的積累,作文命題的第一步就是能讓讓學生有話可說,在這個基礎上再考察學生的思維與表達能力。
  • 北京歷年中考作文題目匯總
    (2)作文內容積極向上。  (3)字數在600-800之間。  (4)不要出現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  ★2018年北京中考作文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寫一篇文章。  ★2016年北京中考作文  (一)根據情景,按要求寫作。(10分)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寫作。  題目一:有位外地朋友來北京,想通過品嘗北京特色美食體驗京味文化。請你寫一段話,向他推薦一種具有北京本地特色的美食(如北京烤鴨、涮羊肉、炒肝兒、豆汁兒、驢打滾兒、冰糖葫蘆、艾窩窩……)。
  • 北京首次放開異地中考 3000非京籍生參加
    首次放開異地中考  京首次放開異地中考,報考者約佔3.5%;部分考生覺得語文「有點難」;基本可實現「學者有其校」  昨天,中考人大附中考點,老師在入口處給學生鼓氣。當天,北京8.6萬名考生走進中考考場。
  • 北京中考小作文考「小吃」 閱讀名著板塊比重大
    中考考生走入考場。京華時報記者 陶冉 攝  昨天(24日)上午,本市76809名中考生走進考場,參加為期兩天半的中考。不少考生反映,語文試題難度不大,題目「接地氣」。專家分析,情景作文和大作文題目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情境,使學生能結合自身生活體驗進行答題。
  • 北京中考:語文作文「很生活」 融小我於大我
    中國網北京7月17日訊(記者 徐虹 劉佳)「2020,我的中考」「此刻,我按下時間控制器」。今天上午,北京2020年中考首門學科——語文正式落下帷幕,備受社會熱議的,仍舊是作文題目。從已公布的2個作文題目可見,今年的中考語文作文題既「生活」又「夢幻」,既關注小我也放眼大我,據有很強的價值觀引導性。考生反應:「類似作文題,之前曾有練筆。」
  • 京味兒美食入中考作文題
    「京味兒美食」搖身一變成作文題,在昨日的2016年北京中考語文試卷中亮相。名著閱讀:強調多樣化、讀整本書在此次中考語文試卷中,第三大題是一道滿分10分的名著閱讀題,在下設的3道小題中,名著分別涉及《論語》《朝花夕拾》《海底兩萬裡》3部作品,《海底兩萬裡》更是以9幅連環畫的形式生動入題。北京市第五中學分校一級教師李蕾表示,這是名著閱讀首次作為一個獨立板塊出現,與以往名著閱讀試題相比有傳承,又有突破。
  • 北京中考語文作文題突出「家園」情懷
    中考語文科目作文題為「北京,這裡有我的_____」和「我終於回來了」二選一 專家分析——中考語文作文題突出「家園」情懷北京二中分校考點外,剛結束語文學科考試的考生走出考場 攝影/本報記者 郭謙昨天上午8點,本市中考大幕正式拉開,近6.4萬名中考生走進考場開啟首門語文科目考試
  • 北京7.7萬餘名考生17日參加中考 語文大作文題「二選一」
    另一篇則要求學生以「此刻,我按下時間控制器」為開頭髮揮想像,寫一篇故事。據北京考試院專家及多位語文教師解析,寫好今年作文的關鍵在於關注現實、跳出「小我」,並善於思考。如何寫好今年的中考作文題?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採訪了多位專家及語文教師。
  • 北京中考語文試題關注熱點,作文題出爐,多數考生選「題目一」
    上午10點半,2020年本市中考語文科目考試結束。資料圖 武亦彬攝今年是「3必考+3選考+體育」考試模式的最後一年。一位考生告訴記者,文章以自己今年中考失利開場,希望自己能按下時間控制器回到過去,有機會重新備考,以更充分的準備迎接考試。「中考之前發生的事情自己都忘得差不多了,擔心自己選擇題目一寫不了多少東西,所以選了題目二。」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題目一的導語意在引導學生拓展視野,跳出「小我」,思考自我與社會的關係,認識到本次中考是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
  • 北京中考作文二選一 學生更愛「我的世界」
    21日,2014年中考正式開考。語文科目中,一道筆順題難住不少考生。對於這些在網絡陪伴下長大的孩子來說,漢字的正確書寫筆順已成為一道「難題」。  語文試題中有驚訝,更有驚喜。猜燈謎、填對聯、看連環畫等試題讓8.3萬名考生覺得有趣。試卷中還首次出現小作文—「感恩」,孩子們在考場中奮筆疾書謝師恩。大作文題則首次允許考生「二選一」,既可以書寫「我的世界」,也可以暢想「宜居城市」。
  • 北京中考語文關注抗疫,真情景考察真本領
    「穩中有進,力求平穩過渡」,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用10個字評價今天上午剛剛完成的2020年中考語文卷。專家表示,語文卷堅持考查以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為核心的基本語文素養;堅持體現時代背景與社會熱點,關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關注學生實際學習和心理發展情況,體現積極向上的導向。
  • 北京中考英語作文首次「二選一」
    京華時報記者趙思衡攝   京華時報訊(記者任珊)昨天上午十點半,全市7.6萬考生結束英語考試之後,今年中考宣告全部結束。談及最後一科的英語考試,考生們普遍反映比較輕鬆,沒有偏題、怪題。   作文兩話題都能有話說   昨天上午十點多,東直門中學已有考生交捲走出考場。幾名考生告訴記者,今年試題比較常規,沒有偏題、怪題,比較早就答完了。
  • 北京首次「新中考」開考 文物古蹟入作文題
    來源:新京報昨日10時35分,結束中考語文考試的考生走出陳經綸中學勁松分校考點。今年北京共6.5萬多名考生參加「新中考」。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今年是北京實施新中考改革方案的第一年。昨日,首次「新中考」開考,考試持續3天,首日進行語文、數學兩科目考試。
  • 8.3萬考生中考 語文考小學「筆順」
    昨天是2014年北京市中考第一天,全市8.3萬考生在183個考點2845個考場將完成兩天半,共5科的考試。  據市教委相關負責人此前透露,今年普通高中的招生計劃約為53800人,其中,示範高中的計劃為26000人,比去年增加1000人。這也意味著,今年有近四成的中考生可以上示範高中。
  • 8.2萬人參加英語聽說首考,2020年北京中考有多少人?
    ,很多家長和考生非常關注2020年中考報名人數,因為中考報名人數對當年中考競爭度會有一定的影響。那麼2020年北京中考有多少人呢?和中考研究院一起來看看。據北京考試報消息:2020年北京共有8.2萬名中考生參加12月21日的英語聽說首考。相比2019年新增1.5萬人。全市共安排248個考點、593個考場。
  • 2018北京中考英語作文數學考題出爐,涉及傳統文化時事新聞
    英語作文寫「京劇」和「節儉」上午9點半,中考英語科目結束。大缸君在北京八中考點處隨機採訪時了解到,考生們反映試題難度與平時練習相當,甚至有考生反映「比二模要簡單些」。大作文依然二選一,「京劇」和「節儉」成為寫作話題;閱讀理解的話題設置以及大作文題材讓考生覺得「正能量挺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