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小作文考「小吃」 閱讀名著板塊比重大

2020-12-25 華夏經緯網

  中考考生走入考場。京華時報記者 陶冉 攝

  昨天(24日)上午,本市76809名中考生走進考場,參加為期兩天半的中考。不少考生反映,語文試題難度不大,題目「接地氣」。專家分析,情景作文和大作文題目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情境,使學生能結合自身生活體驗進行答題。另外,小作文「北京小吃」,基礎運用板塊中的對聯、書法,現代文閱讀中的京劇閱讀材料等,無一不體現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查。   

  作文

  要讓學生有話說

  昨天上午10點半,東直門中學考點,距離語文考試結束還有半小時,已有考生提前交卷。

  今年的大作文是命題作文,「讀書·實踐·收穫」和「奇妙的實驗室」二選一。記者隨機採訪了幾名考生,他們大多選擇寫讀書體會。也有一名男生表示,他反其道行之,選了第二題,可發揮的空間更大。

  北京市櫻花園實驗學校校長郭鋒分析稱,「讀書·實踐·收穫」強調讀書與實踐密切聯繫,「奇妙的實驗室」讓學生對3D實驗室裡的故事展開想像。作文命題的第一步是讓學生有話說,以此為基礎再考查學生的思維與表達能力。

  郭鋒說,情景作文今年依舊「二選一",介紹特色美食的話題,對生長在北京的孩子非常適應;閱讀連環畫點評諸葛亮的話題,讓所有孩子都能接受。「大小作文題為不同經歷的學生提供了表達空間,文體的選擇上也很廣泛,適應了不同學生的要求。」

  >>語文

  選擇 考筆順強調基礎

  繼2014年試題考查「為」的筆順後,今年再次出現筆順考查,讓考生選出「與」和「出」的正確筆順。部分考生表示,看來簡單的兩個字,寫起來卻不簡單。

  除此外,試題中還有些「接地氣」的題目。比如用窗花的形式考查漢字的間架結構。對此,北京教育學院宣武分院高級教師吳東分析,試題涉及字音、字形、筆順、對聯等,體現了對基礎知識的重視和全面考查。

  「但在考查方式上,避免單純考查基礎知識,而是在日常的語言實踐活動中,考查基礎知識的運用,考查方式更為靈活多樣。比如第4題在慰問信的修改中,考查字詞句的使用,將語文基礎知識的考查與生活結合,與文化結合,甚至還嘗試與地理學科的整合。」吳東說。

  閱讀

  名著板塊比重大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王彤彥老師分析稱,今年中考試題力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比如閱讀板塊中的《論語》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基礎運用」板塊中的對聯、書法等,也都展現出了這一特點。

  專家分析,名著閱讀板塊比重加大,試題注重考查學生的閱讀積累和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引導學生多讀書、會讀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文言文閱讀選擇課內文章《三峽》,將課外文言文《史記·項羽本紀》作為連結材料與現代文組合成閱讀的多文本。

  另外,在多種材料組合的文本閱讀中,設置了梅蘭芳紀念館中「蘭花指」展板的情境,注重學生在實體課堂和實踐課堂的學習過程。

  >>物理

  要求估測國旗寬度

  昨天下午四點半,物理科目考試結束。考生表示,繼去年中考物理題考查「播放一遍國歌要多少秒」,今年考題中出現了「天安門廣場國旗有多寬」,十分有趣。專家分析,今年試題與去年相比,總體難度穩中有降,注重體現了社會、生活熱點及社會大課堂的相關內容,並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題目中。

  專家表示,試卷第14題以學生熟悉的天安門升國旗為命題背景,要求學生藉助國旗下人的身高估測國旗寬度。既考查了學生先定標準後比較判斷的估測方法,又普及了國旗基本常識。將福船作為閱讀素材,是因為福船當時被譽為「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船舶」,《中國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專家稱,據其粗略統計看,整個試卷約有25%的素材來源於生活中的物品、現象,約有25%的試題來源於基本實驗,還有約20%的素材來源於課堂教學中學生常出現的問題,其它的題目來源於科技館和社會大課堂。

  京華時報記者 任珊

來源:京華時報

 

相關焦點

  • 2016年北京中考昨日開考 北京美食虛擬世界成作文題
    記者 浦峰 攝  昨日,全市8.3萬名初三生走進考場,參加2016年北京中考,開考第一天的科目分別是語文和物理。  在語文考試中,時隔一年再現筆順題,考察的是「與」和「出」的寫法,作文題依然分大小作文,均為「二選一」的形式。  在小作文中,有一道題目是寫一段話,向朋友推薦一種具有北京本地特色的美食。
  • 北京8.3萬學生參加中考 小作文關注北京特色美食
    大作文是「讀書·實踐·收穫」和「奇妙的實驗室」二選一。小作文其中之一是通過閱讀連環畫點評諸葛亮的精神境界或所作所為,另一個則是介紹「北京特色美食」。根據此前中考考試說明所提出的要求,今年在寫作方面增加了從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進行縮寫,根據文章(或材料)的基本內容展開合理想像進行擴寫,以及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的要求。
  • 北京中考語文卷首次涉《水滸》等7部名著
    昨日,全市7.2萬考生前往168個考點、2496個考場參加了2017年北京中考。  中考首日的科目為語文和物理,均體現出了對「學習聯繫生活」的關注。  【語文卷】  筆順題「再出江湖」  「又出了筆順題,這次是考歐陽詢的書法帖子」,昨日,朝陽區某中考考點學生回憶,其中除了考查了「武」字的斜鉤是第幾筆,還有一道鑑賞書法的題目。  在去年的中考語文科目裡,也曾出現過筆順題的考查。
  • 【中考備考】語文:古詩文閱讀凸顯重要性 提升學生思維是關鍵
    精華學校鼎級班初中部校長 沈欣 按照2019年北京中考情況,中考語文共五道大題,25道小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2 古詩文閱讀(共17分) 這個部分是近五年改革比較大的板塊,不僅僅是加入了課外文言文的對比銜接閱讀,還加入了詩歌鑑賞題的考查。
  • 京味兒美食入中考作文題
    「京味兒美食」搖身一變成作文題,在昨日的2016年北京中考語文試卷中亮相。名著閱讀:強調多樣化、讀整本書在此次中考語文試卷中,第三大題是一道滿分10分的名著閱讀題,在下設的3道小題中,名著分別涉及《論語》《朝花夕拾》《海底兩萬裡》3部作品,《海底兩萬裡》更是以9幅連環畫的形式生動入題。北京市第五中學分校一級教師李蕾表示,這是名著閱讀首次作為一個獨立板塊出現,與以往名著閱讀試題相比有傳承,又有突破。
  • 北京中考大作文命題二選一 考生多選「對話」
    其中,大作文一個是「對話」命題,一個是續寫科幻小說。  微作文  題目一:班上準備召開名著閱讀經驗交流會,分享同學們閱讀名著的經驗。請以你讀過的一部名著為例,寫一段話,簡要介紹你閱讀名著的經驗。  題目二:學校校刊準備開闢「走進博物館」欄目,分享同學們參觀博物館(或紀念館)的收穫。校刊主編向同學們徵稿。
  • 北京中考今天結束 身邊事入考題
    原標題:北京中考今天結束 身邊事入考題 2017年中考將於今天結束,共有7.2萬名考生參加中考。而今年的語文考試,「真」字貫穿試卷,不僅考查知識,而且引導學生樹德立品,小作文請學生憶童真,大作文則讓考生書寫「貴在真」。
  • 北京發布明年中考考試說明,地理、生物等小學科首次進中考
    記者了解到,2018年北京市中考在原5科基礎上增加4個學科,調整為科目選考形式,英語增加聽說考試。除語文、數學、英語3科必考外,物理、生物(化學)、歷史、地理、思想品德實行「五選三」選考。這是歷史、地理、生物等「小學科」首次進入中考,一些學科考試時間和分值也做了調整,同時語文科目增加了古代詩歌閱讀。
  • 北京首次「新中考」開考 文物古蹟入作文題
    來源:新京報昨日10時35分,結束中考語文考試的考生走出陳經綸中學勁松分校考點。今年北京共6.5萬多名考生參加「新中考」。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今年是北京實施新中考改革方案的第一年。昨日,首次「新中考」開考,考試持續3天,首日進行語文、數學兩科目考試。
  • 北京中考語文作文題突出「家園」情懷
    中考語文科目作文題為「北京,這裡有我的_____」和「我終於回來了」二選一 專家分析——中考語文作文題突出「家園」情懷北京二中分校考點外,剛結束語文學科考試的考生走出考場 攝影/本報記者 郭謙昨天上午8點,本市中考大幕正式拉開,近6.4萬名中考生走進考場開啟首門語文科目考試
  • 2016年北京中考說明發布 英語分值無任何變化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 語文增加閱讀新篇目,包括科幻巨匠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名著閱讀成獨立板塊分值增至10分,大作文首次增加縮寫、擴寫和改寫;數學增加閱讀量,提高几何與作圖題難度;英語寫作樣式更加靈活,總分不變仍為120分;物理取消所有填空題,實驗探究增至48分……今天(1月15日),2016年北京中考說明正式發布。
  • 2015北京中考作文題目(已發布)
    2015年北京中考作文題目公布!   作文題目是:   五、作文(共50分)   (一)根據情境,按照要求寫作。(10分)   24.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寫作。
  • 7.2萬名考生參加的中考今天結束 身邊事入考題作文二選一
    原標題:作文二選一 身邊事入考題   2017年中考將於今天結束,共有7.2萬名考生參加中考。而今年的語文考試,「真」字貫穿試卷,不僅考查知識,而且引導學生樹德立品,小作文請學生憶童真,大作文則讓考生書寫「貴在真」。
  • 北京:中考語文數學滿分均下調為100分 英語增加聽說考試
    ,加大古詩文閱讀考查力度,豐富名著和現代文閱讀的題型,調整寫作板塊內容。  此外,「參考樣題」中,增加了名著閱讀類參考樣題,用2017年中考名著閱讀的試題替換了原有參考樣題,尊重學生基於生活積累、閱讀積累的個性選擇,強調學生閱讀整本書的感受和體會;用2017年中考現代文閱讀的試題替換了原有參考樣題,注重學生閱讀的思維過程,提升學生質疑、探究的能力。  調整寫作板塊內容,注重考查學生讀寫結合等綜合能力的發展。
  • 北京中考考筆順:「為」字怎麼寫?
    這道小學一年級的語文題出現在2014年北京中考語文試卷的選擇題中。專家表示,今年的中考語文題目非常新穎,考查的是學生的基本功,但實際上難度並不太高。考「為」字筆順筆畫,小學一年級語文題難倒考生昨天是2014年北京市中考第一天,全市8.3萬考生在183個考點2845個考場將完成兩天半,共5科的考試。
  • 2018年各地中考語文都考了哪些名著?(初中暑期閱讀首要參考)
    在剛剛落幕的2018年中考中,幾乎全國各省市的中考語文題都有名著閱讀考題。今天我們就匯總全國各地的中考作文名著題,一方面是為正在複習備考的孩子們提供參考,更重要的——則是為孩子們提供一種針對中考的閱讀指南。當然,我們提供這份【中考閱讀指南】的目的,並不是教給孩子「中考考什麼,我們就讀什麼。」
  • 北京中考考「筆順」「為」字怎樣寫?
    這道小學一年級的語文題出現在2014年北京中考語文試卷的選擇題中。不少考生紛紛表示這樣的試題在中考試題中第一次看到,平時也沒練習過,正確筆順怎麼寫,有些拿不準。 「大題都沒壓中。」北京市第11中學金魚池校區考點,出乎他們意料,今年文言文的題目出的是一篇《送東陽馬生序》,這篇初二時的課文雖然備考時有準備,但也沒想到會出現在中考題中。
  • 今年北京中考英語減400單詞短語
    昨日,北京教育考試院正式發布了2015年中考《考試說明》,五個考試科目的考試內容均有所調整。古詩文背誦篇目從31篇增加到40篇;文言文閱讀樣題從3篇均為課內閱讀,修改為課內閱讀、課內與課外對比閱讀、課外閱讀各一篇;增加名著閱讀篇目。
  • 北京中考英語單詞短語減400個
    原標題:中考英語單詞短語減400個   通訊員 安京京 本報記者 任敏   昨天,記者從北京教育考試院獲悉,今年中考考試說明從本周起陸續發放,五科目均有調整。其中,語文通過增加古詩文背誦和名著閱讀篇目,以及調整文言文閱讀樣題等方式,強化對中華傳統文化知識的考查;英語科目的單詞短語數量減少,同時增加聽力和閱讀理解的分值;物理科目則新增「科普閱讀題」。
  • 北京中考:語文作文「很生活」 融小我於大我
    中國網北京7月17日訊(記者 徐虹 劉佳)「2020,我的中考」「此刻,我按下時間控制器」。今天上午,北京2020年中考首門學科——語文正式落下帷幕,備受社會熱議的,仍舊是作文題目。從已公布的2個作文題目可見,今年的中考語文作文題既「生活」又「夢幻」,既關注小我也放眼大我,據有很強的價值觀引導性。考生反應:「類似作文題,之前曾有練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