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數據中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加速引擎丨曼孚科技

2021-01-08 曼孚科技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企業信息化轉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此階段企業內部IT建設主要以資料庫、ERP 為主。

當業務部門面臨新需求或者出現新問題時,企業技術部門往往需要從業務需求的探查、技術壁壘的打通等從上到下各個方面來建設新系統。

長此以往,企業內部業務體系形成以煙囪架構形式存在的系統,每個系統的建成都自成一體,每個部門各自滿足業務部門的需求。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傳遞速度進一步加快。通過行動裝置和各類傳感器,行業積累了遠超以往量級的數據。企業的業務形態、數據維度變得複雜多元,新的業務需求場景不斷湧現。

此時,傳統煙囪架構形式存在的業務體系極易導致數據孤島、數據隔離、數據不一致等問題的出現,不易形成閉環,無法實現企業效率的提升,造成企業數據資源利用的浪費。

傳統企業煙囪式IT架構(圖源:艾瑞諮詢)

不論從數據量的增長、數據處理技術的進步,還是站在企業數位化轉型的角度,企業內部業務都需要重新構建業務支撐體系,形成對各前臺業務強力的支撐,讓前臺的一線業務變得更敏捷,也讓全域數據實時在線,提高信息傳遞效率。

為了解決以上出現的這些問題,「數據中臺」的概念應運而生,逐漸成為企業智能時代數位化轉型的關鍵答案。

一、什麼是數據中臺

「中臺」的概念最早由阿里在2015年提出的「大中臺,小前臺」戰略中出現。

它的靈感來源於Supercell,這是一家芬蘭的遊戲公司,員工僅有300名,卻是全球最會賺錢的明星遊戲公司之一。

Supercell公司成功的秘訣是開創了中臺的「玩法」,通過在企業內部設置了一個強大的中臺,用以支持眾多的小團隊進行遊戲研發。各個團隊只需專心進行創新,而不用擔心基礎卻又至關重要的技術支撐問題。

2018年底到2019年初,隨著阿里、騰訊、百度等巨頭的大規模組織架構調整,中臺的熱度陡增。一時間,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紛紛開始跟進中臺建設。

目前,根據具體支撐業務範圍以及功能的不同,中臺可以簡單分為六種:

數據中臺:提供數據分析能力,幫助企業從數據中學習改進,調整方向。

業務中臺:提供重用服務,例如用戶中心、訂單中心之類的開箱即用可重用能力。

算法中臺:提供算法能力,幫助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增強用戶體驗。

技術中臺:提供自建系統部分的技術支撐能力,幫助解決基礎設施、分布式資料庫等底層技術問題。

研發中臺:提供自建系統部分的管理和技術實踐支撐能力,幫助快速搭建項目、管理進度、測試、持續集成、持續交付。

組織中臺:為項目提供投資管理、風險管理、資源調度等支持。

具體到數據中臺,簡單來說就是提取各個業務的數據,統一標準和口徑,通過數據計算和加工為用戶提供數據服務。對於一家企業而言,想要構建一個數據中臺,包含了數據模型存儲、數據資產管理、對外提供數據服務、數據更深層次的分析挖掘等各方面過程。這便是廣泛意義上的數據中臺,其核心就是構建一個共享數據服務體系。

從概念上來看,數據中臺從後臺及業務中臺將數據匯入,進行數據的共享融合、組織處理、建模分析、管理治理和服務應用,統一數據標準口徑,以API的方式提供服務,是綜合性數據能力平臺。

數據中臺架構與數據治理流程(圖源:艾瑞諮詢)

數據中臺包含數倉體系、數據服務集等,是一套數據運營機制,加速從數據到數據資產的價值轉變,決策模式由「經驗驅動」向「分析驅動」轉變。

目前數據中臺的形式主要有三種:數據湖、CDP、DMP。值得注意的是數據中臺本身是數據和存儲分離的,並不以資料庫的形式存在,但限於當前建設階段,數據中臺通常包含了資料庫。

數據中臺為前臺業務部門提供決策快速響應、精細化運營及應用支撐等,讓數據業務化,避免「數據孤島」的出現,提升業務效率,更好地驅動業務發展和創新。

二、數據中臺與AI中臺

從AI中臺落地實施的方式來看,AI中臺可以看做是數據中臺的進一步延伸。

AI中臺是一個用來構建大規模智能服務的基礎設施,對企業需要的算法模型提供了分步構建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服務,讓企業可以將自己的業務不斷下沉為一個個算法模型,以達到復用、組合創新、規模化構建智能服務的目的及業務賦能的作用。

簡單來說,AI中臺提供的主要是通用化智能服務,伴隨著用戶對於數據需求服務的變化而不斷演變。它需要在數據的存儲、數據管理、分析展示都可以做到自動化與智能化。

可以說,AI中臺是數據中臺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隨著企業業務技術的發展,數據中臺會向著AI中臺方向演進,它圍繞智能化服務為核心,並依賴於數據中臺提供給它數據服務的能力,而智能化的技術開發能力,又能夠提供給數據更便捷和快速的數據分析和預測,從而提供更好的數據服務。

三、AI數據中臺重要價值

數據中臺可應用於不同領域企業內部業務體系的構建中。

在數據層面,數字中臺可以解決企業內系統間數據孤島的問題,將不同系統中的數據進行全面匯集和管理,通過數據提煉分析、集中化管理,形成企業數據資產和洞察,服務於業務,解決了數據「匯管用」的問題。

在業務層面,通過對各業務線的模塊去重和沉澱,共享通用模塊,讓前臺業務更加敏捷地面向市場,實現企業新業務的快速上線與迭代試錯,服務更多場景,提升業務響應力。

在技術層面,避免重複開發,技術迭代升級更高效,可按需擴展服務,讓整個技術架構更開放。數據中臺最終的應用價值是在充分市場競爭下,保持並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和創新能力。

數據中臺的重要價值(圖源:艾瑞諮詢)

具體到AI行業,隨著人工智慧逐步步入商業化落地應用階段,數據的獲取和使用無疑成為了制約智能程度高低的瓶頸,AI數據中臺的建立也成為決定智能系統成敗的關鍵。

目前,AI數據中臺的價值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Ξ 效率問題:

人工智慧是一門研究如何代替人類工作的學問,本質上是要解決效率問題。在人工智慧時代,AI數據中臺可以解決因為平臺數據割裂、用戶數據分散存儲而導致的應用無法調用、需要用戶再次輸入、重複操作、效率降低的問題。

Ξ 協作問題:

企業內部各應用部門之間的協作極為常見,但協作的前提是可以做到互通有無,如果不清楚對方可以在哪些領域幫助自己,溝通過程中就會出現需求不明確導致溝通效率降低的問題。AI數據中臺可以打破溝通這層窗戶紙,協作更加順暢。

Ξ 關聯度問題:

一個完整的用戶畫像需要包含多方位的數據信息,AI數據中臺所具備的豐富數據管理功能可以提供最為需要的數據,形成有效智能。

Ξ 能力問題:

數據中臺並非簡單把數據集中堆到一處,這些數據集可以分別為每個單獨的業務模塊賦能。

Ξ 時效問題:

決定數據價值高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時效性。數據中臺的建立可以做到數據通信的實時性,成為企業決策和產品能力提升的關鍵因素。

總體而言,通過在企業內部搭建一體化整合式數據中臺,讓數據在平臺與業務系統之間形成良性的閉環網絡,為企業數據服務與共享奠定堅實基礎,助力數據釋放更多價值。

隨著人工智慧、5G等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數據中臺將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中樞支撐,也將成為推動行業信息化建設與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內生力量,幫助企業實現業務互聯互通、資源協調與信息共享。

參考資料:

《中國數字中臺行業研究報告》——艾瑞諮詢

《你、我、他的中臺 | 從數據中臺到AI中臺》——連詩路

相關焦點

  • 明略科技發布數據中臺戰略 助力企業加速創新
    以 「數據中臺戰略」為基礎,明略科技同時宣布與第三方諮詢機構達成戰略合作,構建生態體系,共同致力於幫助企業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更快釋放數據價值,實現全鏈路數位化,加速智能創新。「數位化轉型不僅是企業在新一輪技術浪潮中迸發新活力的發動機,更是企業面向未來的戰略布局。」
  • 百融雲創:智能中臺加速銀行數位化轉型
    有專家表示,中臺興起的本質,是在數位化轉型的背景下,由需求側的快速變化和挑戰傳導到供給側,供給側通過組織重塑和共性能力抽象、沉澱、整合和共享,實現對不同需求的快速響應,並轉化為內生動力驅動業務發展和產品創新。隨著金融數位化轉型向縱深推進,金融機構業務向中臺轉型的必要性日益凸顯。儘管當前銀行業對實施中臺戰略的重要性和內涵已越來越趨於達成共識,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和挑戰。
  • eBest大數據與AI創新助力銷售管理數位化轉型
    本次峰會eBest以「科技助力消費品行業數位化轉型」為主題,發布了新一代基於企業微信的賦能型RTM一體化平臺。RTM一體化平臺通過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技術構建了新型的消費品通路管理模式,針對消費品普遍存在的經銷商數位化程度低、主數據散亂差、訂單流混亂等問題,提出了RTM數位化轉型新四化方向:訂單真實化、數據統一化、溝通微信化和執行閉環化。
  • 【戰局】不甘墊底,快遞老大哥加速數位化轉型
    所謂的數位化轉型就是利用數位化技術(如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來推動企業組織轉變業務模式、組織架構但在快遞單票價格不斷逼近邊際成本之時,「價格戰」帶來的規模增長空間有限,快遞企業必須給未來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對此,申通快遞選擇了數位化轉型,並從去年就邁開步伐。
  • 商湯科技趙峰:AI賦能企業構建「數位化轉型護城河」
    文/《商學院》李曉光(引)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成熟,其技術應用必將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與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一起,共同推動企業數位化轉型建立其護城河。全面移動互聯以及業務線上化,都在產生大量的數據沉澱,使企業對客戶的洞察更加深刻全面,自身運營也更為有效、可視。
  • 數據標註員:人工智慧行業的「築夢師」丨曼孚科技
    事實上,現階段提升AI認知世界能力的最有效途徑仍然是監督學習,而監督學習下的深度學習算法訓練十分依賴於數據標註員進行標註數據。可以說,如果數據標註是人工智慧行業的基石,那麼數據標註員就是數據標註行業的基石。2020年2月,數據標註員被正式定義為「人工智慧訓練師」並納入國家職業分類目錄。
  • 數據中臺總領數位化轉型?明略科技提出不一樣的方法論
    Gartner指出,考慮到過去幾年其用戶的指數級增長,中臺已成為中國市場的一個關鍵話題,很多企業認為中臺是加速數位化轉型的關鍵因素之一,但如何設計可落地的中臺架構卻是市場上很多IT負責人的挑戰。數據中臺是各類中臺概念中最炙手可熱的中臺技術。
  • 中國大地保險:加速「三化」科技轉型 打造平臺、數據、科技、生態...
    為提升科技賦能效果,中國大地保險遵循以客戶為中心原則,搭建了兩個中臺:數字中臺、科技中臺,一個平臺:應用平臺,並從消費網際網路和產業網際網路雙生態方向構建保險大融合,全面促進科技有的放矢、覆蓋全價值鏈的應用。
  • 中臺是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技術底座,是企業數字商業的新基建
    近日,在雲徙數字創新年會上,雲徙科技重磅發布《中臺實踐:數位化轉型方法論與解決方案》,這是國內首部中臺案例合集,書中梳理了新地產、新汽車、新直銷、新零售、新渠道領域的成功案例,不僅有行業龍頭企業CIO現身說法,還闡述了業務中臺、數據中臺、技術平臺的建設方法論及解決方案。「數據中臺如何助推企業業務發展?」 ,「如何構建適合自身的中臺?」
  • 科技賦能:四大上市保險公司加速「數位化轉型」
    一、戰略升級:「數位化轉型」已成為行業關鍵詞「數位化」成為我國傳統保險公司的戰略轉型關鍵詞,近兩、三年以來,多家保險公司紛紛提出「數位化轉型」發展戰略,尋求以科技賦能保險業。圖 1:保險業「數位化轉型」概念與驅動力分析資料來源:IBM企業諮詢服務部隨著網際網路金融快速發展,在線數據的獲取與挖掘逐漸成為金融業的關注焦點,數位化商業時代首次創造了打通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商業模式。
  • 企業數位化轉型,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奧平時間
    以下內容為「奧平時間」第八期中,毅達資本合伙人周喆,久譯科技創始人裴中陽,朗迪鋒創始人孟唯奇的分享內容整理。01張奧平:首先有請周總為我們做一個有關科技行業總體趨勢的分享,以及分享一下投資機構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所關注的點。周喆:我們主要關注的是行業數位化轉型,其中智慧物聯網我們認為是一個可能的根產業。
  • 千億美元市場的「正確答案」,如何用數據驅動企業數位化轉型?
    面對數據分析和BI上的需求,企業有了可以信賴的「新技術」——以Snowflake和偶數科技為代表的雲原生資料庫廠商,通過數據倉庫和雲平臺的深度融合,讓企業能夠更好的通過數據驅動,加速他們的數位化轉型。數據驅動下的數位化轉型推手我們發現,企業業務決策的場景越來越多,將線上線下數據融合,共同進行決策支持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對於多數企業而言,搭建一個面向全企業、覆蓋全業務線的數據平臺,這一需求愈發迫切。於是,企業開始進行以數據驅動的全面數位化轉型。
  • 杉數科技攜手AWS、埃森哲,共建供應鏈數位化轉型之道
    杉數科技憑藉行業一流的決策優化技術平臺,自成立以來已助力包含百威英博、好麗友、上海通用、海爾、寶潔等在內的近百家行業龍頭企業推進供應鏈的數位化轉型,通過預測及決策優化技術的融合,真正實現供應鏈敏捷性的顯著性提升。亞馬遜AWS中國區行業生態合作夥伴發展總監李奔在致辭中提到,今年疫情大大加速了消費品行業數位化轉型的整個進程。
  • 被逼加速的數位化轉型,其實是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播下了種子
    這種確定性,體現在數據上,是IDC數據顯示全球已有67%的企業將數位化轉型作為企業的核心戰略, Gartner報告稱大約74%的CFO希望一些被迫在家工作的員工在疫情結束後仍能繼續遠程工作;體現在企業運營發展中,則是那些積極擁抱數位化轉型的企業,在發展勢頭上相對於未進行數位化轉型的企業而言,彰顯出更強的抗風險能力與發展後勁。
  • 特贊內容創意中臺:賦能營銷採購創意能力數位化
    數位化是阿里巴巴採購業務的內核,也是中臺戰略基礎架構建設中的一部分。通過數位化沉澱下來的數據、能力和產品,釋放了採購的人力資源,可以進一步提升採購業務能力。「業務端基於數位化沉澱的數據,可以在立項或業務規劃的前期進行規劃。尤其創新型業務,可以通過數位化手段,看到它未來做深做厚所產生的額外的價值。」阿里巴巴集團採購部高級採購專家圳杭提到。
  • RPA+AI,賦能銀行數位化轉型的全新引擎
    在新一波科技浪潮的衝擊下,席捲全球的數位化變革加速了金融業在服務、模式、生態等領域的升級換代,助力金融行業實現深層次數位化轉型。銀行業金融機構紛紛將流程機器人、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知識圖譜等前沿科技融入企業核心競爭力,探索更豐富的落地場景,搭建更高效智能的基層數位化技術工具與解決方案,實現銀行業商業模式、運營模式等各領域的創新與重塑,引領現代社會數位化發展潮流。
  • 群智合三大板斧助力新零售企業擺脫數位化轉型之困
    過去的2020年對線下實體經濟的影響不言而喻,伴隨疫情常態化發展、數字經濟的蓬勃崛起,消費市場正面向多元化發展;經濟大環境造就的不確定因素不斷增多,黑天鵝事件頻發,企業競爭格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伴隨疫情常態化發展,線上營銷、數字經濟等新的經濟業態正在迅速佔領消費市場的增長引擎
  • 「數位化」成2020年度熱詞 傳統行業如何看待企業數位化轉型?
    當前,數字經濟成為十四五社會經濟發展新引擎,數位化轉型也成為企業的必然趨勢。對企業而言,疫情期間各種在線需求加速釋放,使企業更有意願和動力推進數位化轉型。中國企業對數位化工具產生了爆發式需求,由此形成新的使用習慣和工作模式,數位化覺醒將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推動力。
  • 「數位化」成2020年度熱詞,傳統行業如何看待企業數位化轉型?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當前,數字經濟成為十四五社會經濟發展新引擎,數位化轉型也成為企業的必然趨勢。會上,依文、用友、飛書、我愛我家、世紀互聯等優秀企業代表帶來了各自對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思考。在會議正式開始前,計世傳媒集團副總裁趙燾昊作為主辦方為大會致辭,他指出,疫情帶來的「長尾效應」使得「數位化」成為2020年度熱詞。對企業而言,疫情期間各種在線需求加速釋放,使企業更有意願和動力推進數位化轉型。
  • 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戰略大會: 飛算科技「信貸全生命周期管理...
    7月29日,第四屆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戰略大會在滬召開,大會以「雙向驅動之旅」為主題,匯聚來自國有大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影響力城商行農商行等200餘位領導專家,聚焦「科技+業務」彼此驅動的數位化轉型問題及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