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之後,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老人家說「一人吃,兩人補」,所以在這個物質條件這麼豐富的時代,家人都恨不得孕婦多吃一些,各種好吃的都往嘴裡塞。但我們也會聽到「過來人」說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其實孕期一人吃,兩人補是真的,但是也不必要什麼都往肚子裡面塞,畢竟胎兒和孕媽需要的營養是有限的,吃多了反而會導致營養過剩。只不過在孕期中,以下這幾種食物,孕媽還真的別不捨得吃,對胎兒的發育非常有益。
第一種,葉酸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對於懷孕的女性來說,葉酸是相當重要的,因為葉酸可以降低胎兒神經管畸形的機率。但是懷孕的婦女對葉酸的需求是孕前的4倍,因此,懷孕的女性一般都需要額外補充葉酸來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
只是,孕媽媽如果想在孕期得到足夠的葉酸,那就最少需要提前一個月額外補充才能得到足夠的量來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所以孕媽媽最好在備孕期間就開始額外補充葉酸,如果身體一切正常,每天400單位就好。但如果身體平時是非常缺乏葉酸的話,那就會需要更多的葉酸,具體最好去詢問醫生。
孕媽媽補充葉酸的時間最好是在孕前三個月直到懷孕後三個月,一共是六個月的時間。除了額外補充的葉酸片,孕媽媽平時可以多吃一些綠葉蔬菜,比如說菠菜,甜菜,西蘭花等。
第二種,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對於人體來說非常重要,對於孕媽媽更重要了,因為在整個孕期,由於胎兒的生長發育需要,不同的階段對於蛋白質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1.孕早期。胎兒生長緩慢,對蛋白質的需求並不高,根據之前的攝入量就已經足夠,所以並不需要額外補充或者特意去調整飲食結構。
2.孕中期。孕中期胎兒生長發育加快了,對蛋白質的需求也增加了,孕中期孕婦對蛋白質的需求每天80克左右。
3.孕晚期。胎兒的生長速度更快了,對蛋白質的需求也更多了,每天由80克變成100克了。
進入孕中期之後,孕媽媽可以每天適當多喝一些牛奶,多吃一點富含優質蛋白質的肉類,各種豆製品等。
第三種,礦物質
懷孕之後,孕媽媽對於礦物質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常見的有鈣、鐵、碘。
鐵
懷孕之後孕婦對鐵的需求量增加了30%,如果不能及時補充,孕婦就會因為缺鐵性貧血而出現頭暈,乏力,疲勞等貧血症狀,嚴重的話還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
在孕早期,孕婦每天的鐵的需要量分別是20毫克在孕中期,孕婦的需求量增加了,每天增加4毫克在孕晚期,孕婦的需求量更多了,現在每天要29毫克才夠呢。一直在變化呢,當然是隨著胎兒的生長在變。所以在孕期,孕媽媽可以適當多吃一些富含鐵的食物,比如說牛肉,動物肝臟,菠菜,等其他綠葉青菜。如果出現貧血的情況,孕媽最好去醫院檢查。根據孕媽的情況進行補鐵。
鈣
胎兒的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鈣,所以在孕期不同的階段孕媽媽就要開始適當的補鈣,以能夠及時補充胎兒的需求。當然啦,一般我們是從懷孕四個月左右開始補鈣的,因為不同的時期對鈣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所以孕媽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補鈣。
孕早期,孕婦每天需要的鈣為800毫克孕中期,孕婦每天需要的鈣為1000毫克孕晚期,孕婦每天需要的鈣為1200毫克光從食物可能得不到這麼多鈣,所以孕媽需要額外補鈣,同時配合食物補鈣,而喝牛奶就是一個很不錯的補鈣方法,每100ml的牛奶就含有100毫克的鈣,所以很多孕媽媽會選擇適當多喝一點牛奶,還有,芝麻醬,蝦皮等食物也是含鈣比較高的。
碘
碘會參與胎兒的神經發育,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在孕期,孕媽媽每天需要的碘是230毫克,所以在孕期,孕媽媽最好適當吃一些含碘較豐富的食物,促進胎兒的生長發育。比如說海帶,紫菜等食物,孕媽媽可以每個星期吃上一到兩次。
第四種,DHA
DHC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俗稱腦黃金,是胎兒大腦生長發育的重要物質之一,而且還參與胎兒視力發育,所以對於胎兒還有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物質。
但其實,只要孕媽媽飲食均衡,食物中也會含有足夠的DHA,但是有些孕媽媽會偏食,以至於攝入量會不足。所以在孕期,孕媽媽可以適當多吃富含DHA的食物,比如說深海魚,核桃,雞蛋等等。
這幾種食物對於胎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即使在孕期需要忌口,這四種食物也千萬不要不捨得吃。而在平時,孕媽媽需要保證飲食均衡,不能太挑食了,長期以往,就很容易發生因為缺乏某種營養物質而導致的營養不良,不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於育兒圈多年,專注於孕產,育兒方面的解答,關注我了解更多。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