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上幼兒園的孩子喜歡看書,現在大字也不識幾個,卻能看著書,一本正經地讀。我很奇怪他的腦子裡怎麼能這麼快產生出那麼多信息,然後說出來。
孩子讀書
如果不認真去看,以為他讀的就是書上的內容。
晚上睡覺前,都有親子閱讀的時間,我給他讀借的書,他聽得比較認真,在幼兒園借書的時候,有幾次借的是同一本書,我也沒有阻止,因為明白孩子的重複動作是在練習。
我們讀完之後,他自己把書拿過去開始學著自己讀,開始讀的內容一點都不一樣,這個時候我說我給你讀,因為他不認識字,但他堅持自己讀。
後來同一本繪本讀了多次,漸漸得他開始可以簡短地複述了。
有時候看到書上認識的字就叫我看,結果他讓我看的字讀得是對的。
從什麼時候開始養成閱讀的習慣我也不太記得了,但只要他有需要我們讀給他聽,我們都會讀。同時我也是有意識讓他喜歡閱讀。
孩子喜歡閱讀
有天放學跟樓下的小夥伴出去走走,他把從幼兒園借的書攤開放在地上,坐在地上看,嘴裡念叨著,手指著書上文字,小夥伴就在旁邊看著。他學會了像我一樣指著文字讀,因為老師說指讀讓孩子認字。
朋友一起閱讀
樓下的寶媽說,他可能是在家一個人玩,沒有兄弟姐妹,所以就只能一個人看書了。我雖然覺得有點可能,但應該不是。這是一個習慣,如果家裡沒有書,沒有人帶著孩子看,應該也很難讓一個孩子愛上看書吧。
孩子這樣看書養成了閱讀的習慣,天馬行空講故事,也許這是在將頭腦中所想到的信息集中起來,然後表達出來,我也很少打斷,我把它看作是一種鍛鍊,語言能力一天比一天有進步。
他的字寫得不好,加減法不會,就是喜歡閱讀,喜歡講故事。
不會寫的字,待孩子慢慢長大,都會寫的;不知道的數學題,隨著孩子的長大,也會學會的。
如果他能從喜歡的事情中找到樂趣,對感興趣的事情保有熱情,是不是比學習成績要重要得多呢?
慢慢育兒,分享育兒點滴和身邊的育兒故事,希望能對您有所啟發。如果您看了文章後有什麼不同看法,歡迎留言,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