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什麼來什麼,只因父母過度擔心的話,這些話家長千萬別對孩子說

2020-08-27 小雲媽



文/小雲媽

為人父母,都有一顆恨鐵不成鋼的心。看看下面這些話,你是不是也說過?

你看你啊,說好玩手機就玩十分鐘,現在好了,一玩一個小時,一點自控力都沒有。

你看你,這點作業做兩個小時,拖拖拉拉,磨磨跡跡,

快點快點,都快7點了,還不出發,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以後可怎麼辦啊?

…………

這樣說完孩子以後,孩子變好了嗎?

沒有!

為啥?

心理學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叫做對親人過度的擔心等於詛咒。這相當於你在不斷地詛咒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沒有自律性。

這孩子就可能真的被催眠,以後就真的沒有自律性,沒有時間觀念,後果是很嚴重的。所以,被催的孩子永遠被催。



比如,

你跟孩子說,不要把水潑出來了。過一會兒,水準潑出來了。

你跟孩子說,在學校不要和同學打架,過幾天,老師就找上門來了。

你越擔心什麼,什麼就會發生。真的是,怕什麼來什麼。

其實,往往是因為你的擔心而進一步強化。

現在我跟你說,腦子裡不許想像一隻兔子。

怎麼樣,你的腦海裡是不是浮現出了兔子的畫面!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我們在和孩子說話時就要格外注意。



孩子去參加重要考試時,你不要說:千萬不要緊張,不要粗心!

你一說的話,孩子本來不緊張的,也變緊張了。考試狀態也難以做到完全的放鬆。成績出來後,你看看試卷,再跟孩子說:你看看,叫你別緊張別粗心,看吧,這道題都漏了。你這人怎麼總是這麼粗心?

父母總是這樣對孩子說話的話,意味著將自己的擔憂,不好的結果等等,都放到孩子的身上,使得孩子的注意力直接聚焦到這個點上,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而做父母的,大多對孩子不放心,充滿了不信任。這種不信任帶來擔憂,過度的擔憂,就變成了對孩子的詛咒。

插一個故事:

有個年輕人上班非常辛苦,他的媽媽很擔心他的身體,總叫他別太晚睡,要好好吃飯,開車要小心,等等。年輕人對媽媽的嘮叨很煩。於是去請教一個法師,法師說,如果一個父母常常擔心他的孩子,他的孩子就會沒有福氣,因為福氣都給擔心掉了。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有福氣,那就要多多祝福孩子,而不是老擔心孩子。

年輕人把這些話告訴媽媽,媽媽不再念叨他,不再過度擔心他,也不幹預他的生活。從此母子和諧。


其實,每個父母都會擔心孩子的,孩子的學習、健康,將來的工作、戀愛,沒完沒了。但過度的擔憂則是沒必要的。所以,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和孩子說話,我們把期望的好結果說出來。

比如,

孩子,你肯定行,你平時都那麼細心。

孩子,你把水杯端穩一點就可以的。

我相信你,沒問題的!

我們相信什麼,生活就會出現什麼。如果我們相信生活很美好,生活就會變得越來越美好。

讓我們記住這句話:無論你相信自己行還是不行,在未來都會被證明是正確的!


我是小雲媽,一位初中生的媽媽,關注孩子教育與成長。

相關焦點

  • 這些話千萬別對孩子說,後果不堪設想
    那個我來做……」孩子去到幼兒園很難適應。5.告訴寶寶不恰當的行為有什麼危害,幫助寶寶一起糾正,讓寶寶知道,即使做錯了事,爸爸媽媽也依然愛自己。四、「不行!我說不行就不行!」我說不行就不行!」分析:寶寶由於年齡小,還不會理性判斷是與非,我們在拒絕寶寶的提議時,寶爸寶媽們千萬不要粗暴嚴厲,以免在寶寶心裡留下暴力的種子。也會讓孩子形成乖張任性的性格。
  • 這些話永遠也不要對孩子說。好好說話是當父母最好的修養
    一、什麼話不該對孩子說?這些話都是從哪兒來的靈感?當家長對孩子的控制欲過度,尊重就成了笑話。如果逐一列舉不該對孩子說的話,列舉個一天一夜都列舉不完。稍微換個場景,換個事件,就能出一套全新折磨孩子金句集。「你看別人家誰誰誰,怎麼就能考100,你怎麼就只能考80?」
  • 父母最好別對孩子說這些話,容易讓孩子變自卑,遲早得落下埋怨
    文|文兒父母的言行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自信的孩子充滿吸引力,而自卑的孩子卻暗淡在人群裡,不想孩子變自卑,父母最好別對孩子說這些話,否則遲早會落下埋怨。「你現在這麼差勁,將來能好到哪兒去?」父母的話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如果孩子成績不好父母說:「別灰心,只是一次考試而已,不能代表什麼」我相信,這個孩子一定會加倍努力的學習,而不會把自卑請進生命裡。「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別指望我們能陪你走多遠!」
  • 家長常對孩子說這些話,對他的性格發展沒好處
    但家長們不知道的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自己不經意間說出口的話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留下難以抹去的深刻印象。嚴重的甚至可能造成孩子的性格缺陷,對孩子將來的立身處世都有害。所謂言傳身教,又所謂潛移默化,家長在生活中給孩子樹立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將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言傳身教是家長和孩子相處過程中很重要的兩部分,身教雖然重要,言傳也不可忽視,這些話家長千萬不要再對孩子講了。
  • 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擔心,只會阻礙孩子前行,要學會做淡定的父母
    她是家裡的獨生女,父母老來得子,對她也格外保護,擔心她在沒有父母的照顧下,會無法照顧好自己,會受到小夥伴的欺負。但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擔心,只會阻礙孩子前行,那麼,為什麼父母為什麼會對孩子過度擔心呢?這也因為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擔憂,他們擔憂孩子不能好好照顧自己,什麼事情為孩子處理得妥妥噹噹的,不讓孩子有動手的機會。這將造成了孩子自理能力弱,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擔心,只會阻礙孩子前行,不利於孩子成長。3、 給予孩子負面的心理暗示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 「別把我屍體拿回家!」男孩自殺警醒父母:這3句話別對孩子說
    在他留下的將近2000字的遺書當中,有這麼3段話:「有點什麼事情就打,考98分都被罵,吃飯打嗝一耳光打過來,夾菜姿勢不對也一耳光打過來,自己小時候生活不好,非要對我要求嚴格。」我的屍體,不用埋了,要麼燒了,要麼扔了,別把我拿回去。心煩!」短短的三小段話,足以看出這個孩子跟父母之間存在的巨大代溝,又或者說,從中真的可以看出,這個男孩的父母對於兒子教育的不足。
  • 父母對孩子說話要注意,這些話最好別對孩子說,否則容易讓娃自卑
    面對眼前的機會不敢爭取,甚至不敢去和他人交朋友,總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並不是一個值得讓人喜歡的人。2、孤僻敏感家長總是隨口說出一些傷害孩子的話,孩子在這種持續性的打擊之中將會養成孤僻敏感的性格。時刻處於精神上的緊張狀態,擔心自己有哪裡做得不好,讓父母說出難聽的語言。
  • 考試前考試後,這些話千萬不要對孩子說
    所以,考試前考試後的這些階段,有些話父母最好爛到肚子裡也不要說出來,因為,傷害的不僅僅是你們的親子關係,還不利於孩子建立自信。那都有哪些話不能說呢?考試前不要說的三句話一、 別看錯題、別寫錯、別粗心、別……類似這類「別」字開頭的句子,千萬不要說,這是一種負面強化。有科學研究說人是視覺化動物,容易記住畫面感強的事物,如「粗心」、「看錯」、「寫錯」。而且會自動忽略前面的定語「別」、「不要」等。
  • 父母淡定孩子才能遇事不慌,過度擔心會影響孩子自我判斷
    所以當遇到問題的時候,家長表現得淡然處之,孩子才能夠學會什麼叫遇事不慌。淡定的為人處世對孩子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家長在陪伴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總是會伴隨各種擔心,害怕孩子受傷,害怕孩子有危險,又或者害怕孩子學壞。保護孩子是父母的責任也是出於愛,大人們之所以考慮長遠也是為了孩子的將來考慮。
  • 父母不要對孩子說的話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天底下,沒有一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每個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話,父母儘量不要對孩子說。所以,父母應該儘量不說這句話。二,「我不是早就告訴過你了嗎?」 孩子小的時候,喜歡用手去探索各種新事物,一不小心就會弄傷自己,很多父母就會對孩子說出這句話。
  • 常對孩子說這四句話,你的孩子會越來越出色,父母別嫌煩
    很多家長在教育這個問題上也非常的頭疼,不知道究竟應該怎麼做,怎麼說才是對的,今天咱們就來一起看一看!培養孩子的這種自信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無法分割的,如果家庭教育本身就沒有給予孩子正確的誘導,那麼他們就不可能成功,其實這句話也是非常有道理的。過度的隱忍並不是一件好事,該發洩的時候發現,未嘗不是一件壞事。
  • 家中有女孩的要注意:這些話千萬不能對孩子說,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家中有女孩的要注意:這些話千萬不能對孩子說,可能影響孩子一生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爸爸的小情人」,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夠這樣認為。在中國人傳統的觀念裡,男孩比女孩重要,比女孩有出息,「重男輕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在中國人的腦中幾千年。
  • 福州的家長注意了,別再對你的孩子說這些話了
    所謂「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對於孩子的愛,是真切而無時不在的,因此,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也是時刻體現的。那麼有哪些話是不能對孩子說的,說出後又會造成什麼傷害?「我們都是為了你好。」據不完全統計,80%以上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說:「我們這都是為了你好!」
  • 這四句話「殺傷力」很強,父母再生氣也別對孩子說,容易毀了娃!
    如今,很多家長仍然堅信「打是親,罵是愛」的傳統教育理念,有些家長甚至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對孩子說話時,嚴肅而刻薄,無形中對孩子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影響,這就是所謂的語言暴力。某教育學家對1000名孩子跟蹤研究發現:經常受到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將會大幅度上升。
  • 帶孩子去醫院看診時,千萬不要當孩子面說這些話
    導讀:帶孩子去醫院看診時,千萬不要當孩子面說這些話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帶孩子去醫院看診時,千萬不要當孩子面說這些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不可對孩子說的話
    常言道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的力量真的很神奇,父母的一句話可以成為溫暖孩子一生的陽光,但是也會成為沒有煙火的武器,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影響。有些話絕不可對孩子說。一是給孩子貼負面標籤的話:「你怎麼總是這樣做事,毛毛糙糙的」,「你總是這樣馬虎,為什麼呢?」,「你怎麼這麼笨呢?這麼簡單的問題都做錯。」
  • 為人父母后,別經常對孩子說這些話,不然活該孩子「沒出息」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大多數人升級當父母后,都會擺出「家長架子」,孩子有行差踏錯的地方,就會長篇大論地說教,更甚至一些父母打著「愛你,為你好」的名義,對孩子進行疲勞的「語言轟炸」。「你要記住,媽媽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為你好」「別問為什麼不可以,好孩子就該這樣做!」諸如此類的話,也成為了小剛媽教育孩子的常用詞。
  • 《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Dr.魏說,千萬別做「直升機型父母」
    1.什麼是過度養育?過度養育就是,家長對孩子的成長太過投入,不自覺地,事無巨細地,給予過多的保護、幫助和控制。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溺愛。二是對孩子過度幫助,總覺得孩子能力不足,平時什麼事情都幫孩子包辦。比如已經四五歲的孩子還在餵飯,已經上初中高中的孩子,上學父母還要堅持接送。三是對孩子過度控制,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做決定,總擔心孩子離了自己就會犯錯。
  • 父母生氣時對孩子說的話,哪句對他們的傷害最大?
    當父母對孩子做的事感到生氣時,有些話就會脫口而出,平時我們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但就是這些我們從小聽著長大的話,可能對我們心理上產生巨大的創傷。你有被父母傷害到的時候嗎?不管你對孩子有多失望,告訴他們你希望沒有把他們帶到這個世界都是不可接受的。 你留給孩子的也許是一生的創傷。當你生氣到要說出這些傷人的話時,你需擺脫這種情況,直到你冷靜下來,以一種更加冷靜的方式進行教育。「你笨死了。」
  • 幼兒園老師說這些話時,說明對孩子有「意見」了,別還傻傻不知道
    對所有父母來說,孩子上幼兒園都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因為孩子從家裡面要過渡到幼兒園,可能對新環境非常不適應,再加上孩子自身的性格,往往對幼兒園出現各種各樣的不適;特別對於那些平時喜歡惹事的孩子來說,父母非常擔心給老師惹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