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說話要注意,這些話最好別對孩子說,否則容易讓娃自卑

2020-12-19 米雪媽咪

有些父母看來,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孩子的一切都是自己給予的,親子之間無需顧忌。在說話的時候總是肆無忌憚。但是有些無意中的話語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心理傷害,讓孩子產生自卑的情緒。

小湯圓今年6歲了,正處於幼兒園和小學之間的過渡階段,所以在學習上也變得緊張了起來。除了家長為他報名參加的各種興趣班之外,也要進行文化課的鞏固和加深學習,便於在入學考試中能夠順利的入讀理想的小學。

每天晚上,小湯圓媽媽都會陪他一起學習。湯圓媽媽性格比較暴躁,有時候一道題講了幾遍,小湯圓還是不會,媽媽就會有些生氣。經常會抱怨:「你怎麼這麼笨呀?一點也不像我和你爸爸,我們倆都挺聰明的。」

沒想到小湯圓把媽媽的話暗暗地記在了心裡,在內心認定自己是一個笨孩子,結果反而變得越來越自卑,在學習上也更加無法取得較大的進步。

很多父母都如同小湯圓媽媽一樣,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會口無忌憚,無法管好自己的嘴。口中說出的言語,猶如一把利刃,刺向孩子脆弱的內心,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後果。

父母管不好自己的嘴,孩子會變成什麼樣

1、影響自信心

父母隨口說出的話會讓孩子信以為真,從而懷疑自己,將會嚴重的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導致孩子認為自己真的一無是處,從而變成自卑的性格。而自卑的孩子,無論是在社交的時候,還是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都很難找到自己的位置。面對眼前的機會不敢爭取,甚至不敢去和他人交朋友,總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並不是一個值得讓人喜歡的人。

2、孤僻敏感

家長總是隨口說出一些傷害孩子的話,孩子在這種持續性的打擊之中將會養成孤僻敏感的性格。時刻處於精神上的緊張狀態,擔心自己有哪裡做得不好,讓父母說出難聽的語言。父母無意當中的一句話,會讓他們敏感地認為是在說自己。對自己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沒有足夠的自信,覺得父母不喜歡自己。時間久了就會變得孤僻敏感,不願意和他人交往,總是會為別人隨口而出的話感到難過。

3、破罐子破摔

還有一種孩子,面對父母的傷害性語言會採取一種逆反的心理,索性就破罐子破破摔。家長越說他不聽話,他就越會表現的不聽話,通過這種方式來對抗家長。事實上孩子之所以這樣做,內心深處還是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認可。

這種比較激烈的對抗方式,只是他在對父母尋求一種認同。所以面對這種情況,父母應該注意引導孩子,不要放任負面的情緒去傷害孩子的心理。

由此可見,父母隨口說出的話會給孩子的內心帶來嚴重的傷害,甚至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塑造以及今後的生活。所以父母尤其需要注意,在生活中不要輕易地對孩子說出以下三句狠話。

父母不要輕易地對孩子說這3句狠話

1、「你太笨了,這麼簡單都不會」

就像上面說到的小湯圓一樣,許多孩子由於自身的學習成績不好,在學習上無法理解到父母所教導的知識,就會聽到父母的這句抱怨「你太笨了,這麼簡單你都不會」。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容易給孩子的內心造成嚴重的打擊。讓孩子真的覺得自己很笨,喪失自信,認為自己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取得優秀的成績。

2、「我為你付出這麼多」

有些家長總是喜歡對孩子過多強調自己的付出,每次當孩子表現得不夠優秀的時候,家長就會對孩子說「我為你付出這麼多,你如果不好好學習,對得起我嗎」。其實家長的本意可能是為了激勵孩子,讓孩子更加努力,然而這種沉重的話語會給孩子的內心帶來極大的壓力,導致孩子沒有辦法承受,從而會出現負面的情緒效應。

3、「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還有一些家長在面對不聽話的孩子,總是會採取恐嚇的方式,容易對孩子說出「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這種類似的話語將會導致孩子的內心極為缺少安全感,擔憂自己隨時會被父母放棄。對父母和自己之間的關係產生懷疑,認為父母並不是真正的喜愛自己,否則怎麼可能說不要就不要。

家長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不要覺得孩子年紀小,所以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在孩子面前進行情緒的宣洩。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以理智包容的態度去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不要讓自己隨口說出的一句話傷害孩子,甚至讓傷害永遠伴隨著孩子,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您是否有對孩子說過這些狠話?您是如何看待這些狠話所帶來的影響?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父母最好別對孩子說這些話,容易讓孩子變自卑,遲早得落下埋怨
    文|文兒父母的言行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自信的孩子充滿吸引力,而自卑的孩子卻暗淡在人群裡,不想孩子變自卑,父母最好別對孩子說這些話,否則遲早會落下埋怨。「你現在這麼差勁,將來能好到哪兒去?」父母的話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如果孩子成績不好父母說:「別灰心,只是一次考試而已,不能代表什麼」我相信,這個孩子一定會加倍努力的學習,而不會把自卑請進生命裡。「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別指望我們能陪你走多遠!」
  • 這四句話「殺傷力」很強,父母再生氣也別對孩子說,容易毀了娃!
    文|西紅柿媽媽溝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說父母與孩子溝通的品質,不但影響了親子關係,還會對孩子的未來成長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影響。如今,很多家長仍然堅信「打是親,罵是愛」的傳統教育理念,有些家長甚至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對孩子說話時,嚴肅而刻薄,無形中對孩子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影響,這就是所謂的語言暴力。某教育學家對1000名孩子跟蹤研究發現:經常受到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將會大幅度上升。
  • 這些話永遠也不要對孩子說。好好說話是當父母最好的修養
    一、什麼話不該對孩子說?這些話都是從哪兒來的靈感?當家長對孩子的控制欲過度,尊重就成了笑話。如果逐一列舉不該對孩子說的話,列舉個一天一夜都列舉不完。稍微換個場景,換個事件,就能出一套全新折磨孩子金句集。「你看別人家誰誰誰,怎麼就能考100,你怎麼就只能考80?」
  • 怕什麼來什麼,只因父母過度擔心的話,這些話家長千萬別對孩子說
    看看下面這些話,你是不是也說過?你看你啊,說好玩手機就玩十分鐘,現在好了,一玩一個小時,一點自控力都沒有。你看你,這點作業做兩個小時,拖拖拉拉,磨磨跡跡,快點快點,都快7點了,還不出發,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以後可怎麼辦啊?…………這樣說完孩子以後,孩子變好了嗎?沒有!為啥?
  • 生兒子的父母,這3句話爛在肚子裡也別對孩子說,即使玩笑也不行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的父母與老一輩的父母相比更注重孩子的教育了。老一輩的父母由於時代和生活水平的局限性,大多數對孩子都是選擇「放養」的模式,現在的父母們養娃甚至還精細到男孩女孩的養育方式要細緻地分開。
  • 四句話建議少對孩子說,看似哄娃實則毀娃,很多老人還常愛說
    夢迪見狀,趕緊把孩子拉到一邊,讓他以後別在外面亂拿東西吃,可娃卻不以為然,嘴裡還念叨著:「就吃一個又沒啥事,不要緊的。」這孩子說話的語氣,竟跟大人沒兩樣,也不知道跟誰學的。其實這種話有一點道德綁架的意思,孩子聽多了就無法形成正確的是非觀,會覺得自己是小孩子,即使犯了錯也無所謂,反正沒人追究責任,今後很有可能就因為這種我行我素的態度釀成大禍。所以不管是老人還是父母,最好不要對孩子說這樣的話,他們犯了錯,就應該及時批評糾正,並不可以看在年紀小的份上無底線縱容。
  • 父母的「口頭禪」多傷娃?請別輕易說出口,否則讓娃變成「爛泥」
    父母的語言對孩子的影響力可以有多深?知乎上有這樣一個調查:你有沒有被父母無意間的一句「口頭禪」傷害過?看到下面的回答,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評論的幾乎都是成年人,即使已經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下一代,也依然對父母說過話有著深刻的印象。
  • 家中有女孩的要注意:這些話千萬不能對孩子說,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家中有女孩的要注意:這些話千萬不能對孩子說,可能影響孩子一生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爸爸的小情人」,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夠這樣認為。在中國人傳統的觀念裡,男孩比女孩重要,比女孩有出息,「重男輕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在中國人的腦中幾千年。
  • 這些話千萬別對孩子說,後果不堪設想
    寶爸寶媽們都知道要多陪伴寶寶,多跟寶寶交流,可是,你是否知道日常生活裡,有些話不能隨便跟寶寶說嗎?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你有沒有踩雷呢?4.父母應及時給到鼓勵和肯定,讓孩子保持學習的熱忱,從而取得更大的進步,這樣,寶貝也會越來越自信和優秀。
  • 家有女兒的注意!在生氣也別對孩子說這7句話,說過的趕緊改
    家有女兒的,千萬別對孩子說這些話,一句也不行,說過的趕緊改:1.早知道就生個兒子了,還是養兒子省心當女兒調皮時,父母千萬別把「還是養個兒子省心」這樣的話掛在常常嘴邊多少父母不會好好說話,家本來該是放鬆舒服的地方,再生氣,也別把家人孩子當成你的出氣筒,你一時的口舌之快,卻是刺進孩子心中的一把尖刀。
  • 家中有女兒,這些話最好「爛」在腹中不要說,否則很容易傷到孩子
    文/小熊育兒日記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格外重要。如果我們沒有做好家庭教育的話,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人生。所以說,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必須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才行。特別是一些家中有女兒的家長,更是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因為女孩的性格和男孩不同,大多都非常敏感,如果家長不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的話,是很可能會傷害到女孩的。
  • 不要對孩子講這三句話,否則孩子會變得自卑懦弱,產生心理陰影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各不相同,有的性格很好,活潑大方;也有的孩子性格古怪、自卑。不管是哪種性格都不是天生的,都與家庭環境有著莫大的關係。李麗知道孩子的成績之後忍無可忍,當時就對著孩子發火了,罵了明明很長時間,甚至還對他說:報了兩個輔導班還是這樣!為什麼你這麼笨呢?腦子怎麼就是不開竅呢?冷靜下來之後,李麗感覺自己做錯了,不應該對孩子說那樣的話,可能會傷到孩子。但因大人的面子,就沒有向明明道歉,令她後悔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 不是哄娃是毀娃!聽到老人對孩子說這6句話,父母一定要阻止
    當今社會,老人帶娃幾乎是大多數家庭的首選。尤其是當年輕的父母工作都很忙時,孩子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和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在一起度過的。老人帶娃很不容易,對此我們當然應該心存感激。但尊重、感恩不等於可以對原則問題妥協。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語言對孩子的影響力真的可以大到影響他們的性格形成以及心理健康。
  • 養兒子的家長,這5句話「殺傷力」太大,爛在肚子裡也別對孩子說
    周先生後悔不已,心想自己肯定已經傷了兒子的心,待會要去道歉。幸好,兒子很快就不放在心上,但經過這件事,周先生再也不會把脾氣發在兒子身上。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父母都要注意交流的方式,有些話殺傷力太大了,就算是「開玩笑」孩子也可能會當真,因此爛在肚子裡也別對孩子說。
  • 考試前考試後,這些話千萬不要對孩子說
    有網友調侃,媽媽的血壓隨著娃考試分數高低起伏。考試是驗證的時刻,幾乎沒有家長不希望自己孩子考個好成績。所以遇到娃要上考場,爸爸媽媽們比娃們還要著急、焦慮,恨不得替娃上考場。著急和焦慮可以理解,人之常情,做了父母都能體會這種感覺。
  • 說話早的寶寶,都有話癆的父母,家長的語言是對孩子最好的滋養
    導致表達的的內容往往別人聽不懂,而聽和說的能力聽不上就會影響到讀寫的能力,再加本身的不自信,孩子的能力差距就會越來越大,優秀的會更加優秀,而語言能力差的孩子卻再怎麼樣都補不上!這些,都離不開父母對於的家庭教育,畢竟,語言的發展期是在很小的時候,父母說的越多,孩子才會說的越多。
  • 有4句話,最好別對孩子說,也有4句話,應該常對孩子說
    文 | 素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本文約1695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有些話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說對的話,則會讓孩子感到被尊重,改掉壞習慣和不良行為。因此,家長有些話要儘可能少說,而有些話我們可以多說。一、這4句話少對孩子說1、「你能不能不要這樣做...」
  • 爸爸對孩子的性格影響極大,千萬別說這三類話,有很大「副作用」
    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副對比圖,就是當一個孩子回到家,發現父母只有其中一方在時的反應。如果是媽媽在家,那孩子會一個勁說個不停,問這問那。但是只有爸爸在家的話,那就只有一個問題「爸,我媽呢?」雖然是有搞笑的成分,但也能看得出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母親是佔據了主要位置的。
  • 為人父母后,別經常對孩子說這些話,不然活該孩子「沒出息」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大多數人升級當父母后,都會擺出「家長架子」,孩子有行差踏錯的地方,就會長篇大論地說教,更甚至一些父母打著「愛你,為你好」的名義,對孩子進行疲勞的「語言轟炸」。「你要記住,媽媽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為你好」「別問為什麼不可以,好孩子就該這樣做!」諸如此類的話,也成為了小剛媽教育孩子的常用詞。
  • 「別把我屍體拿回家!」男孩自殺警醒父母:這3句話別對孩子說
    在他留下的將近2000字的遺書當中,有這麼3段話:「有點什麼事情就打,考98分都被罵,吃飯打嗝一耳光打過來,夾菜姿勢不對也一耳光打過來,自己小時候生活不好,非要對我要求嚴格。」我的屍體,不用埋了,要麼燒了,要麼扔了,別把我拿回去。心煩!」短短的三小段話,足以看出這個孩子跟父母之間存在的巨大代溝,又或者說,從中真的可以看出,這個男孩的父母對於兒子教育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