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孩子長大之後能夠成才,這一點完全可以理解。但有的時候,有的家長的做法,似乎並不能起到幫助、督促孩子的效果,反而會將孩子推向可怕的深淵。
一個高三的學霸男孩,在高考過後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結束自己的痛苦。在他留下的將近2000字的遺書當中,有這麼3段話:
「有點什麼事情就打,考98分都被罵,吃飯打嗝一耳光打過來,夾菜姿勢不對也一耳光打過來,自己小時候生活不好,非要對我要求嚴格。」
「我十歲生日許願,本想許個長生不死,後來覺得不可能,然後就許願讓自己從10歲開始衰老速度變為原來的一半,這或許就是我長不高的原因吧!我還在10歲的時候作死預言過我活不過18歲,然後,成真了!我不知該哭還是該笑。」
「再然後,這不是寫給我的家人的,反正以他們的思維,他們的角度與立場,我也跟他們說不清。我的屍體,不用埋了,要麼燒了,要麼扔了,別把我拿回去。心煩!」
短短的三小段話,足以看出這個孩子跟父母之間存在的巨大代溝,又或者說,從中真的可以看出,這個男孩的父母對於兒子教育的不足。
因為父母的打罵,因為父母的打擊式教育,因為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所以,這個男孩在結束高考後,選擇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當他的爸爸媽媽看到兒子的遺體時,兩人都崩潰了,雖然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後悔,但對他們而言,兒子的離開以及遺書,絕對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可能有的家長會認為,小孩子不懂事,不打不成才,家長只有嚴格管教他們,他們才能知道是非好歹。這種想法,或許一定程度上是對的,但家長們也要注意了,即使再「嚴格」,也要有一定的分寸,否則對於孩子來說,會是可怕的打擊。
1、傷害孩子自尊心
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家長也應該學會給孩子留面子,而不是仗著自己是生孩子養孩子的長輩,就對孩子的尊嚴不屑一顧,這種做法太傷人了。
要知道,嚴格歸嚴格,但卻不能通過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形式,這種「以毒攻毒」的做法,風險太大。如果孩子心性比較強韌還好,就怕孩子心靈脆弱,那麼家長的做法便會給孩子留下心理創傷,時間久了,孩子承受不了了,就可能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來。
2、適得其反
家長對孩子過於嚴格,無非是想孩子能夠勤奮學習,取得更好的成績,但是這種做法卻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比如上面的男孩在遺書中就表示過,自己故意考不好,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與關心。可見,家長做得太過分了,還可能導致孩子出現逆反心理,然後故意跟家長唱反調,這麼做傷人又傷己。
1、適當嚴格
家長對孩子嚴格,是應該的,因為孩子可能會因為吃不了苦而選擇放棄,這麼做對於孩子的學習和將來,都是不利的。在這個時候,家長就要行使監督者的職責,將孩子引回正道。所以,適當的嚴格,還是很必要的。
2、過猶不及
棍棒教育、打擊式教育,並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只因碰上心理脆弱的孩子,可能導致孩子走向極端。所以,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記得,無論做什麼,過猶不及,不要過分了。
3、多關心孩子
每個孩子都需要父母的關心和愛護,即使他們不說,心裡也是這麼想的。所以,家長們還是多多向孩子表達愛意吧,嘴上不說也行,至少行動上讓孩子感受出來,這樣才能讓他們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