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我屍體拿回家!」男孩自殺警醒父母:這3句話別對孩子說

2020-09-17 好父母育兒幫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孩子長大之後能夠成才,這一點完全可以理解。但有的時候,有的家長的做法,似乎並不能起到幫助、督促孩子的效果,反而會將孩子推向可怕的深淵。

一個高三的學霸男孩,在高考過後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結束自己的痛苦。在他留下的將近2000字的遺書當中,有這麼3段話:

「有點什麼事情就打,考98分都被罵,吃飯打嗝一耳光打過來,夾菜姿勢不對也一耳光打過來,自己小時候生活不好,非要對我要求嚴格。」

「我十歲生日許願,本想許個長生不死,後來覺得不可能,然後就許願讓自己從10歲開始衰老速度變為原來的一半,這或許就是我長不高的原因吧!我還在10歲的時候作死預言過我活不過18歲,然後,成真了!我不知該哭還是該笑。」

「再然後,這不是寫給我的家人的,反正以他們的思維,他們的角度與立場,我也跟他們說不清。我的屍體,不用埋了,要麼燒了,要麼扔了,別把我拿回去。心煩!」

短短的三小段話,足以看出這個孩子跟父母之間存在的巨大代溝,又或者說,從中真的可以看出,這個男孩的父母對於兒子教育的不足。

因為父母的打罵,因為父母的打擊式教育,因為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所以,這個男孩在結束高考後,選擇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當他的爸爸媽媽看到兒子的遺體時,兩人都崩潰了,雖然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後悔,但對他們而言,兒子的離開以及遺書,絕對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對孩子過於嚴格,真的是好事嗎?‍

可能有的家長會認為,小孩子不懂事,不打不成才,家長只有嚴格管教他們,他們才能知道是非好歹。這種想法,或許一定程度上是對的,但家長們也要注意了,即使再「嚴格」,也要有一定的分寸,否則對於孩子來說,會是可怕的打擊。

1、傷害孩子自尊心

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家長也應該學會給孩子留面子,而不是仗著自己是生孩子養孩子的長輩,就對孩子的尊嚴不屑一顧,這種做法太傷人了。

要知道,嚴格歸嚴格,但卻不能通過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形式,這種「以毒攻毒」的做法,風險太大。如果孩子心性比較強韌還好,就怕孩子心靈脆弱,那麼家長的做法便會給孩子留下心理創傷,時間久了,孩子承受不了了,就可能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來。

2、適得其反

家長對孩子過於嚴格,無非是想孩子能夠勤奮學習,取得更好的成績,但是這種做法卻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比如上面的男孩在遺書中就表示過,自己故意考不好,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與關心。可見,家長做得太過分了,還可能導致孩子出現逆反心理,然後故意跟家長唱反調,這麼做傷人又傷己。

對於孩子的學習,家長究竟應該怎樣應對?‍

1、適當嚴格

家長對孩子嚴格,是應該的,因為孩子可能會因為吃不了苦而選擇放棄,這麼做對於孩子的學習和將來,都是不利的。在這個時候,家長就要行使監督者的職責,將孩子引回正道。所以,適當的嚴格,還是很必要的。

2、過猶不及

棍棒教育、打擊式教育,並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只因碰上心理脆弱的孩子,可能導致孩子走向極端。所以,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記得,無論做什麼,過猶不及,不要過分了。

3、多關心孩子

每個孩子都需要父母的關心和愛護,即使他們不說,心裡也是這麼想的。所以,家長們還是多多向孩子表達愛意吧,嘴上不說也行,至少行動上讓孩子感受出來,這樣才能讓他們安心。

相關焦點

  • 「別把我的屍體拿回家」:17歲男孩留遺書自殺,警醒了所有父母
    但是一些父母因為自己錯誤的養育方式,導致孩子非但不感激養育之恩,還怨恨自己。有些父母心是好的,可說出來的話對孩子來說卻不是那麼合適。今年年初,有一則新聞講,一個17歲小男孩留下遺書自殺了,內容是:我的屍體要麼燒了,要麼扔了,千萬別拿回家。是怎樣的仇恨才會讓他留下這樣的遺書?原來是因為他怨恨自己的父母。
  • 男孩留下遺書後自殺:我的屍體,要麼燒了,要麼扔了,別拿回家
    男孩留下遺書後自殺:我的屍體,要麼燒了,要麼扔了,別把我拿回去,心煩!記得以前看到過這樣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我的屍體,不用埋了,要麼燒了,要麼扔了,別把我拿回去。心煩!……」男孩留下這封遺書後自殺身亡。遺書最後這短短的30個字,透露著深深的絕望與無奈。很難想像,他與父母到底結了多大的仇恨,才會導致這一悲劇的發生。
  • 生兒子的父母,這3句話爛在肚子裡也別對孩子說,即使玩笑也不行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的父母與老一輩的父母相比更注重孩子的教育了。老一輩的父母由於時代和生活水平的局限性,大多數對孩子都是選擇「放養」的模式,現在的父母們養娃甚至還精細到男孩女孩的養育方式要細緻地分開。
  • 這3種類型的話,容易毀掉孩子的自信,父母一個字都別說!
    他正準備求表揚的時候,他媽媽卻不高興的罵開了:「你這孩子怎麼回事,轉眼你就把自己弄得這麼髒,手裡拿的什麼破東西,快丟了!一會回家又得給你收拾, 這麼髒的衣服,我得洗半天了,真是頭疼。」只見小男孩委屈的把花舉起來,說「我覺得這朵花很漂亮,想摘來送給媽媽,摘花的時候,不小心摔了,才把衣服弄髒了!」
  • 這四句話「殺傷力」很強,父母再生氣也別對孩子說,容易毀了娃!
    如今,很多家長仍然堅信「打是親,罵是愛」的傳統教育理念,有些家長甚至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對孩子說話時,嚴肅而刻薄,無形中對孩子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影響,這就是所謂的語言暴力。某教育學家對1000名孩子跟蹤研究發現:經常受到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將會大幅度上升。
  • 我的屍體,不用埋了,要麼燒了,要麼扔了,別把我拿回去,心煩
    >最近越來越多父母與孩子關係破裂的事件發生,我不禁回想起了2017年那位留下遺書跳河自殺的「小斯」。我跟你轉到其他學校去,莫浪費老子的錢。」「我的屍體,不用埋了,要麼燒了,要麼扔了,別把我拿回去。心煩。」
  • 有女兒的二胎家庭,這3句話別輕易說出口,不然她可能會恨你
    有女兒的二胎家庭,這3句話別輕易說出口,不然她可能會恨你如果在此基礎上,家長一旦生氣就對孩子說「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這真的太傷人了,說不定還要恨你一輩子。家長不要在自己什麼都不做的情況下,讓孩子獨自成長,這不現實,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利,所以,不該說的話一定要忍住!
  • 孩子被打後,父母別對孩子說這「3句話」,會讓孩子更「懦弱」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如果孩子被人打了,父母肯定是非常生氣的,同時也會責怪自己的孩子沒本事。想必這樣的父母不在少數,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打,覺得孩子太不爭氣,怎麼就不知道還手再打回來呢?但在這個時候責怪孩子,只會讓孩子更加脆弱,因此父母一定要清楚,在孩子被打後,以下三句話千萬不能說出口。
  • 為什麼說家庭管教不能太嚴厲,男孩:我死後可以燒了,絕不能回家
    這就警示著人們就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控度,做到在可控的範圍內教育好孩子。否則的話,一旦家長對孩子的管教太過嚴厲了,往往只會起到反效果。我死後,可以燒了但絕不能回家「我的屍體,不用埋了,要麼燒了,要麼扔了,別把我拿回去。心煩!……」這是一個中學生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30個字,為什麼一個中學生會放棄自己寶貴的生命選擇自殺。為什麼一個從小在父母照顧下長大的孩子,會產生死後寧願被燒了、被埋了、被扔了都絕不願意回那個生他、養他的家呢?
  • 別怨青春期的孩子不理你,聰明的家長從不對孩子說這3句話
    「這三句話就像匕首一樣,刀刀刺心。家長們認為,這種嚴厲的語言會讓孩子戒驕戒躁,繼續學習,但這麼做只會打擊孩子的信心,厭惡學習。1.父母喜歡用經驗教育孩子很多父母喜歡用「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這句話來教育孩子,當孩子提出疑問或者質疑的時候,父母就會用這句話搪塞孩子,一切交給「經驗」二字。
  • 父母最好別對孩子說這些話,容易讓孩子變自卑,遲早得落下埋怨
    文|文兒父母的言行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自信的孩子充滿吸引力,而自卑的孩子卻暗淡在人群裡,不想孩子變自卑,父母最好別對孩子說這些話,否則遲早會落下埋怨。「你現在這麼差勁,將來能好到哪兒去?」經常否定孩子的父母,雖然在短時間內能激勵孩子,但是時間一長自卑的種子就會被深深埋在心底裡,影響孩子的成長。我小時候學習成績很差,我媽拿著成績單說:「學習這麼差,以後能好到哪兒去啊,我天天起早貪黑,你就拿這樣的成績回報我?」我沒有說什麼,但是卻回到房間哭了,我一度因為成績很自卑,好在後來成績提上來了,媽媽也沒有再說這樣的話。
  • 孩子犯錯時,這3句話爸爸媽媽千萬不要說,第3句對孩子傷害太大
    導讀:孩子犯錯時,這3句話爸爸媽媽千萬不要說,第3句對孩子傷害太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犯錯時,這3句話爸爸媽媽千萬不要說,第3句對孩子傷害太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想讓孩子健康成長,這五句話千萬別和孩子說
    來源:家長必讀( jiazhangbid )還記得前段時間有個四川男生高考後自殺的事情嗎?他在遺書裡甚至寫到:我的屍體要麼燒了,要麼扔了,別把我帶回家!到底跟父母有什麼深仇大恨,以至於死後都不想回家?睿媽仔細研究了一下小斯的那封遺書發現,雖然小斯多次強調自己情商低,但他父母的情商才真正堪憂呢好嘛!
  • 在生氣也別對孩子說這7句話,說過的趕緊改
    確認弟弟死亡後,女孩先用泥沙將弟弟屍體掩埋,再回家擦乾血跡,偽造成弟弟提早離家上學的假象。然後平靜的睡覺、上學、吃飯,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家有女兒的,千萬別對孩子說這些話,一句也不行,說過的趕緊改:1.早知道就生個兒子了,還是養兒子省心當女兒調皮時,父母千萬別把「還是養個兒子省心」這樣的話掛在常常嘴邊
  • 這3句話最傷孩子,特別是最後一句,爸媽就算開玩笑也不要說出口
    吃飯時被媽媽無心指責「太胖」,小男孩3天拒絕吃飯「胖」這個字眼,只是一個形容詞。但如果放到了特定環境裡,一些身材較胖的人聽起來,就會很彆扭,感覺到別人對他有種「歧視」感。回家後,媽媽在吃飯時,無心的隨口說了句:「哎呀,慢點吃,你看你胖的跟個小豬一樣,再吃這麼快,還能吸收了嗎?」媽媽的話,深深刺激到了小輝。從那以後,小輝越來越自卑,不敢穿緊身衣服,不想跟同伴玩兒。小輝最煎熬時,他照完鏡子,就氣憤的把小鏡子砸爛了。
  • 家有兒子,這四句話即使爛肚子裡也別輕易說,即使開玩笑也不行
    導讀:家有兒子,這四句話即使爛肚子裡也別輕易說,即使開玩笑也不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有兒子,這四句話即使爛肚子裡也別輕易說,即使開玩笑也不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放假不敢回家,我媽說你就死外邊吧!語言暴力對孩子危害有多大?
    你也不回家。」我很無奈的回答:「我回家幹嘛去呀,隔著手機你都和我吵,我回家你吵的更厲害……」這時,我媽語氣冰冷的說:「那你永遠別回來。」這些話對這個女孩來說只是生活中經常發生的片段而已,可是媽媽的那些狠話卻也將她越推越遠。母女的關係也變的很微妙。女孩說你知道我和我媽吵的最嚴重的時候,到什麼程度嗎?
  • 最親近的父母,說最狠毒的話:考的這麼差,怎麼不去死啊
    本文由冉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評論轉發 【01】 父母,或許是這個世界上,覺得自己最能理所當然的教訓孩子的人了,或者這一種身份,成為一些父母,可以對孩子說任何話,做任何事的權利或者是資格,理所應當的認為孩子是自己的附屬品,想怎麼對待就怎麼對待。
  • 怕什麼來什麼,只因父母過度擔心的話,這些話家長千萬別對孩子說
    看看下面這些話,你是不是也說過?你看你啊,說好玩手機就玩十分鐘,現在好了,一玩一個小時,一點自控力都沒有。你看你,這點作業做兩個小時,拖拖拉拉,磨磨跡跡,快點快點,都快7點了,還不出發,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以後可怎麼辦啊?…………這樣說完孩子以後,孩子變好了嗎?沒有!為啥?
  • 父母這3句口頭禪裡,句句都帶負面暗示,別再對孩子說了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語言更為重要。有人曾說,父母的口頭禪裡藏著孩子的未來。這幾句口頭禪,實則都是在給孩子下一種不好的暗示,倘若其中有你經常在說的,請儘快停止,別毀了孩子。但別以為這句話哄孩子有多麼管用,實際上卻藏了非常負面的暗示:1、這不是你的責任,是別人的責任倘若這件事不是他的錯,父母這樣說倒也沒什麼,但這明明是孩子自己犯了錯才得到了懲罰,而這句口頭禪卻給他找了一個拙劣的藉口,讓他可以堂而皇之地把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