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前考試後,這些話千萬不要對孩子說

2020-12-27 梅梅老師的育兒錦囊

6月這個月我覺得應該改名叫考試月,大到高考,小到小學生的期末考試,幾乎都在這個月份進行。有網友調侃,媽媽的血壓隨著娃考試分數高低起伏。

考試是驗證的時刻,幾乎沒有家長不希望自己孩子考個好成績。所以遇到娃要上考場,爸爸媽媽們比娃們還要著急、焦慮,恨不得替娃上考場。

著急和焦慮可以理解,人之常情,做了父母都能體會這種感覺。可是如果想咱們的孩子越來越獨立、自信、有擔當,我們做父母的就要學著慢慢放手,試著讓娃們自己決定,自己面對,自己去承擔。

所以,考試前考試後的這些階段,有些話父母最好爛到肚子裡也不要說出來,因為,傷害的不僅僅是你們的親子關係,還不利於孩子建立自信。那都有哪些話不能說呢?

考試前不要說的三句話

一、 別看錯題、別寫錯、別粗心、別……

類似這類「別」字開頭的句子,千萬不要說,這是一種負面強化。有科學研究說人是視覺化動物,容易記住畫面感強的事物,如「粗心」、「看錯」、「寫錯」。而且會自動忽略前面的定語「別」、「不要」等。

所以,如果父母憋不住,就是想叮囑幾句,可以這樣說:「認真審題」、「仔細答卷」、「認真檢查」等。這是一種正向引導的語言,孩子記住的是「審題」、「答卷」、「檢查」這些畫面,這些有助於孩子更好的發揮。

二、 考好了獎勵(玩具、金錢等物質性獎品)

考試是孩子的事情。考試是一個檢查的過程,考得好,可以證明這學期知識點基本都掌握了。考的不好,可能知識點掌握的不夠好,正好可以查漏補缺。

如果這時候家長把考試這個事,用物質獎勵作為前提。那麼試問:考試是誰的事情?考試是為了誰?

本來,孩子可以在考試的過程中,體會成就感和挫敗感。家長用物質獎勵引導,結果,考試成了家長的事,高分是為家長考的,是為獎勵考的。而不是出於孩子內在的自發力、驅動力,一旦這個外在的獎勵消失,孩子就可能沒有動力。社會,是不會一直有外在獎勵的。

「考不好挨打、挨罰」這樣的話,和「考好了獎勵」實質是一樣的。

三、 課文會背了嗎?文具準備好了嗎?

不要反覆問孩子這類話,對於學校老師的要求,低年級的家長只需將要求轉達,引導著孩子核對就行了。至於高年級學生,就更不用家長操心了。家長越操心,孩子越粗心,因為有一個操心的媽媽或爸爸在後面幫他呢,他自然而然學不會操心。

想讓孩子獨立,父母就越要早些把是誰的事情弄清楚。孩子年幼時,我們可以引導著、幫著、教著孩子按照要求準備文具,逐漸過渡到孩子自己準備,我們幫著檢查,到最後家長完全放手,孩子自己準備文具。

反覆追問孩子,也會把父母的焦慮傳遞給孩子。咱們這一生,面臨的考試不計其數,失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人生那麼長,何必計較一時一事的得失成敗?

考試後不要說的三句話

第一、考的怎麼樣?

娃剛出考場,有的家長就迫不及待的問孩子考的怎麼樣?

咱能不能不那麼急切,還是那句話,不要計較一時一事的得失成敗。孩子已經考完,不管答的對錯已經無法更改,不如給孩子一個喘氣的時間和空間,待結果出來,再查漏補缺也不晚。

第二、這麼簡單的題你都不會!考前的複習題白做了嗎?

這是明顯的秋後算帳話。這也是特別打擊孩子自信心的話,

經常被父母這樣批評的孩子,通常都很容易自卑。長大成人後,自我價值感也會特別低。有很多成年人,明明自己已經很優秀,卻總是不敢顯露,也會把到手的幸福推開,因為有「不配得」心理。「不配得」心理就源於自卑,自我價值感低。

所以,如果不想讓孩子成為「不配得」的人,家長們就不要用這樣的話打擊孩子。去發現孩子的優勢,去發現孩子值得肯定的地方,今年的他比去年進步的地方,進行肯定、鼓勵。

前段時間看武志紅的書,書裡面有一個詞叫「抱持」,對待孩子我們就應該用「抱持」的態度:孩子成功,我們肯定、祝福他;孩子失敗,我們包容、理解、支持他。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才會自信、自立。

第三、你看別人家的孩子都比你考的好!

「別人家的孩子」是個魔咒,如果父母一直拿自己家孩子的不足和所謂的「別人家孩子」的優勢比,你的孩子永遠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

我知道很多家長是想用這樣的方法激勵孩子上進,可是,這不是激勵,這是打擊。一點兒都起不到激勵的作用,因為,不管孩子怎麼做,都比不上那個「別人家的孩子」。那是個不可達成的目標,那是太過縹緲的榜樣。孩子只會因為太遙遠、太縹緲而放棄,和父母的初衷背道而馳。

怎麼辦,換一個眼光,用看「別人家孩子」的眼睛看自己孩子。或者把自己孩子當做別人家的孩子來看待,試試看,你會有不一樣的體驗哦!

好了,預祝要考試的娃娃們考的全會,蒙的全對。我是梅梅,養娃路上我們互相學習,一起成長,做更好的自己,做剛剛好的媽媽!歡迎關注、評論、轉發!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考試前家長一定要對孩子說的三大「金句」!
    期末考試作為一年一次的大型考試,不僅可以檢測孩子的學習成績,更能幫助老師掌握教學進度。所以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或是學生都非常重視。雖然說考試成績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日常的學習來決定的,但是考試時候的心態同樣也可以決定考試成績的好壞。
  • 高考前不要對孩子說的四類祝福語!
    這是之前在網上看到的一篇關於高考的文章裡的,高考家長考前禁忌的祝福語,今天分享給大家 第一類不要說的祝福語:「加油寶貝,爸爸媽媽在家裡等你好消息」,「寶貝,祝你考試成功」!
  • 怕什麼來什麼,只因父母過度擔心的話,這些話家長千萬別對孩子說
    看看下面這些話,你是不是也說過?你看你啊,說好玩手機就玩十分鐘,現在好了,一玩一個小時,一點自控力都沒有。你看你,這點作業做兩個小時,拖拖拉拉,磨磨跡跡,快點快點,都快7點了,還不出發,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以後可怎麼辦啊?…………這樣說完孩子以後,孩子變好了嗎?沒有!為啥?
  • 注意⚠️這些話千萬不要說出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作為父母要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別做最不該做的事,說最不該說的話,有些話千萬不要說出口。你要超過他才行」,這類的話不能說給孩子聽,孩子聽了這樣的話,很自然地產生了當官發財,金錢至上的觀念,影響了孩子正確的人生觀的形成。二:自私自利,虛偽作假的話不能說出口。個別父母貪圖小便宜,唯利是圖,不但不教育孩子不亂花錢,還教孩子:「和你爺爺要去,他是離休幹部,有的是錢,你不要誰要。」這樣的話,只能助長了孩子亂花錢的壞習慣。
  • 考試前,最忌諱對孩子說這4句話! 尤其最後一句
    所以,家長此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有些話,千萬別在這個時候說給孩子聽,對孩子考試前的心理影響很大。期末複習期間,孩子壓力也比較大,家長這時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自己的一些負面情緒影響到孩子,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正面的影響,給孩子比平時再多一些的耐心,幫孩子在考前先樹立好信心,調整好心態,找出問題的根本並解決它,才是考前最應該做的事。說這句話的家長,是真的不嫌孩子在考前壓力過大嗎?
  • 這些話千萬別對孩子說,後果不堪設想
    案例(3):悠悠寶貝在公園裡跟小朋友一起玩時,經常會因為玩具或物品,和小朋友發生爭執,而且一言不合就動手打人,家長就會忍不住說:「你再這樣,爸爸媽媽就不要你了……」。我說不行就不行!」我說不行就不行!」分析:寶寶由於年齡小,還不會理性判斷是與非,我們在拒絕寶寶的提議時,寶爸寶媽們千萬不要粗暴嚴厲,以免在寶寶心裡留下暴力的種子。也會讓孩子形成乖張任性的性格。
  • 「高考前」千萬不要說這句話
    2020年,參加高考人數突破千萬,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考驗每年都在上演。家長們向來最擔心的孩子升學問題。父母更是想給自己的女兒或者兒子幫點忙。可又不知道怎麼幫?有的家長在孩子臨考前話都不敢多說,生怕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和學習。還有的家長原來幾乎不怎麼關注孩子,但最近開始突然表達各種關心。
  • 期末考試後,怎麼樣做才正確?網友:別說這些話,太傷孩子
    期末考試後,怎麼樣做才正確?網友:別說這些話,太傷孩子春節就要來了,學生們大多開始準備放假。不過在學校放假之前,有一個難以逾越的門檻就是期末考試,這個考試是這一學期最大的考試。這個考試檢驗的將是學生在這一年的成績,家長也在時刻的關注著。
  • 期末考試前,最忌諱對孩子說這4句話!現在看到還不晚
    期末考試前,最忌諱對孩子說這4句話!期末考試越來越近了,孩子學習也越來越緊張了。家長也跟著焦慮起來,沒想到因著急,隨口一句脫口而出的話,給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陰影。因為有些話,說出口容易,收回來就難了,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更是長期的。你可以說孩子不努力,不聽話,但是你批評孩子「笨」,即使孩子真「笨」,難道「笨」是能改的嗎?臨近期末考試,孩子的壓力是很大的,他們已經沒有足夠的能力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父母這種負面的評價不僅不會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甚至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 這些話永遠也不要對孩子說。好好說話是當父母最好的修養
    一、什麼話不該對孩子說?這些話都是從哪兒來的靈感?當家長對孩子的控制欲過度,尊重就成了笑話。如果逐一列舉不該對孩子說的話,列舉個一天一夜都列舉不完。稍微換個場景,換個事件,就能出一套全新折磨孩子金句集。「你看別人家誰誰誰,怎麼就能考100,你怎麼就只能考80?」
  • 考試前,最忌諱對孩子說這4句話!現在看到還不晚
    在此 提醒 各位家長,如果這段時期,孩子在學習方面稍微有點問題,家長千萬要沉住氣,有些話,千萬不要說出口。一旦說出口,就會像鋒利的刀劃傷孩子,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在陪孩子做作業,或是在給孩子檢查作業的過程中,如果看到孩子犯了一些低級的錯誤,家長的心裡會無比得焦躁、著急,甚至會脫口而出:「你怎麼這麼笨?
  • 期末考試前,最忌諱對孩子說這3句話!
    臨近期末考試,孩子在緊張的複習中,不僅是孩子,家長心裡也是著急得不行。我們做家長的通常也會如熱鍋上的螞蟻,坐立難安。看見孩子做錯題或者沒有認真複習的時候,總是忍不住想要說孩子兩句。天下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都希望孩子好,但我們總是在不經意間給孩子施加無數不良的心理暗示。但是俗話說:「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
  • 家有高考生,這3句話儘量少說,不僅讓孩子厭煩,還影響考試發揮
    在高考前的家長會上,老師跟家長溝通了,讓家長多多關注孩子的情況。因此媽媽在家中經常對孩子說:「你這一輩子就這一次機會了,還不快好好把握,丟了這次機會,未來可就大麻煩的就再也沒有了!」每當在吃飯的時候,孩子聽到媽媽來這樣說話,總會把飯碗一推走進房間裡,關上門。
  • 家有高考生,這3句話儘量少說,不僅讓孩子厭煩,還影響考試發揮
    十年寒窗,背水一戰,往後的時光,回想起高考前的日子,會顯得美好和充滿回憶。愛因斯坦說,天才是靠百分之一的天賦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高考前心態顯得至關重要,如果學生擁有一個好心態,將會減少心理負擔,那麼更容易發揮出好的成績。因此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時候,不能隨便說話,增加孩子壓力。因為成績一般,臨近高考前,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孩子聽到家長話語,壓力更大。
  • 考試成績出來後,要和孩子在一起打敗問題,千萬不要和問題在一起...
    導讀 考試結束後,提醒家長:「要和孩子在一起打敗問題,千萬不要和問題在一起,打敗孩子!」今天這篇文章,建議老師們轉給家長看看,期中考試之後,正確對待孩子的成績,才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 高三家長:考前千萬不要對孩子們說這8句祝福語!
    但高考前也有這樣一些祝福語不能對孩子說,以免影響孩子考試時的發揮!家長經常對孩子寄予很大的期望,希望孩子通過高考改變人生。雖然說高考是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但千萬不要認為考到好大學就可以衣食無憂,考差了就前功盡棄。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人的一生很長,孩子還有很多機會去改變自己。高考,只要盡力了就好!
  • 孩子高考前,這些話絕對不能說,家長一定要看
    孩子考試前你是不是也對孩子說過下面這樣的話,家長快來自查一下吧:禁語1:加油!祝你成功!孩子都想考出好成績,可中高考是一種能力考試,這類激勵語可能會給孩子增加壓力,結果適得其反。禁語2:成敗在此一舉!考試關頭,拿自己孩子與其他人相比,都會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禁語4:檢驗你的時刻來了。如今的孩子都知道中高考的重要性,家長說這樣的話,多半會讓孩子本來就容易波動的情緒更加難以平靜。
  • 無論孩子學習如何,期中考試前,這些話家長要牢記
    你有信心嗎毒性:★★★★★考試前的這句話可以說是「出場率最高」,但它也是最毒的「考試前毒藥」。在測試之前詢問複查情況通常會引起焦慮甚至煩躁。解決它的最好方法不是「詢問複習」,而是「確認孩子的努力」,例如,「複習真的很辛苦。不要累。」。
  • 高考在即,家長千萬不要過於「細膩」!這些注意事項需要了解
    有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變得更加嚴格,有的家長變得更加貼心。愈臨近高考,家長們就顯得愈緊張,但是一定要注意,切勿讓你的情緒影響到了孩子!也千萬不要在考試前給孩子太大的心理壓力,不要一再強調高考多麼重要,考不上這些年就白上了之類的話,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不僅不會激發孩子的鬥志,還會讓孩子處於一個高度緊張的狀態。其次,不要讓孩子放鬆大勁了,有很多家長不知道該怎樣去幫助孩子放鬆心情,調整心態,只是一味的和他說你不要緊張,甚至在高考前幾天給孩子進行「放飛式」教育,讓孩子想做什麼做什麼。
  • 孩子考試歸來,家長要對孩子說的5句話,孩子聽後更願學習
    說到考試,我這裡多說幾句,其實孩子考完試後,家長真的沒必要主動獎勵孩子什麼、表揚孩子什麼,不需要,這些都是多餘的。當孩子考完試後,你只需按照下面我說的這五個步驟操作就可以了。讓孩子自己去體驗考試帶給他的感受,而不是讓他體驗考試帶給父母的感受。第二步:問問孩子,你對自己的成績滿意嗎?讓孩子自己評判自己,而不是家長去評判,因為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