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前,最忌諱對孩子說這4句話!現在看到還不晚

2021-02-12 海南教育出版

期末考試越來越近了,孩子學習也越來越緊張了。不僅是孩子,家長心裡也是著急得不行。天下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都希望孩子好,但我們總是在不經意間給孩子施加了無數不良的心理暗示。

在此 提醒 各位家長,如果這段時期,孩子在學習方面稍微有點問題,家長千萬要沉住氣,有些話,千萬不要說出口。一旦說出口,就會像鋒利的刀劃傷孩子,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在陪孩子做作業,或是在給孩子檢查作業的過程中,如果看到孩子犯了一些低級的錯誤,家長的心裡會無比得焦躁、著急,甚至會脫口而出:「你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題目都做錯!」

家長也許是無心之失,可孩子還小,他們沒有足夠的能力區分父母話語的真假,而往往從字面意思理解大人的話。這句話在他們看來,就是爸爸媽媽在否定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不如別人。

在臨近期末考試的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壓力是很大的,他們也沒有足夠的能力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父母這種負面的評價不僅不會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甚至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孩子,暗示孩子,孩子就可能朝著積極的方向前進。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家長首先要穩住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一起分析失誤的原因,調動孩子的自信心避免再次出錯,而不是老拿他們的失誤說事兒,更不應該對其完全否定。畢竟,解決問題是最重要的。


都說在中國的孩子有一個最大的敵人,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很多家長喜歡拿自家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以為這樣可以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給孩子一個奮鬥和努力的目標,以此激勵他們的成長。

其實,家長都沒有想到,這樣的比較和言語刺激不僅難以起到一種激勵的作用,而且往往會適得其反。不僅會讓孩子「敵視」優秀生,更加損傷孩子的自尊心、上進心,讓孩子在學習中倍感壓力,很容易氣餒從而厭惡學習,結果使教育進入「惡性循環」。

所以,家長與其處處拿孩子與別人家的比,不如讓孩子和自己比。拿他的今天與昨天相比,仔細找出他的進步,在孩子每一次取得進步時都給予由衷的讚揚和鼓勵。

家長對孩子考試的重視程度,感覺已經超過了孩子自己。為了讓孩子能夠專心複習,家長甘願當起了「保姆」,恨不得吃飯都餵給孩子。

可是,孩子每天只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就真的學的進去嗎?我們都說學習要注意勞逸結合,而當孩子一連幾個小時坐在那裡看書複習時,效率真的高嗎?

另外,家長以犧牲自己的方式來成全孩子,難免會讓孩子產生自我優越感,覺得學習時的自己就是家裡的老大,其他人都得聽自己號令。久而久之,孩子甚至會拿學習當藉口威脅家長,只要家長一叫他幹什麼,就推脫自己還有好多問題沒有複習到,這樣一來,家長也就不敢打擾了。而一旦孩子成績不理想時,又會把責任推到家長身上,都怪你們讓他幹活了。

這樣一個遇事只會推脫,沒有責任感的孩子,學習再好又有什麼用?

孩子的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不應只有學習這一項內容,而考試只是對孩子一個階段內的學習質量的檢測,不代表孩子的學習能力以及未來,家長不應過分看重。

讓孩子平時在家庭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負起他們應負的家庭責任,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也能幫助孩子在繁重的學習生活中得到放鬆,體會到家庭的溫暖。

很多家長習慣用獎懲制度對待孩子的學習表現,孩子考好了,獎勵孩子一個玩具,帶孩子去遊樂場;考不好,就不許孩子看電視玩遊戲。這種獎懲制度是簡單的,短期內的效果也是有效的,不需要什麼親子互動,似乎為家長們提供了一種解脫方式。

但是,家長們沒有意識到,獎懲制度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並使他們感到焦慮。當學習的動力不再是內在的興趣,而變成外在的獎勵時,他們就不再會主動去追求知識,而是只想獲得獎勵。要知道,在漫長的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物質獎勵是非常脆弱的,內心自發的動機才是最持久有效的動力

當孩子因為沒有達成某一學習目標而受到懲罰時,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他們會更有壓力,會因為害怕懲罰而焦慮恐懼,甚至會厭學,效果就會與父母的預期背道而馳。

我不贊成使用獎勵並不意味著父母不能在孩子每次成功的時候去欣賞和鼓勵他,只是不要試圖去用一種「獎勵制度」去操縱孩子的行為。

當孩子得到家長的真心認可時,會做得更好。

希望家長們理解,一時的成績和排名固然重要,但卻不是最重要的。我們要讓孩子明白,一時的輸贏並不足以決定整個人生,但是勤於反思、勇於改正的積極向上的態度卻是成功人生的基石。

孩子的成長比一時的成績更重要,現在的成長是為了更好的以後。

✍ 內容整理自 網絡

相關焦點

  • 期末考試前,最忌諱對孩子說這4句話!現在看到還不晚
    期末考試前,最忌諱對孩子說這4句話!期末考試越來越近了,孩子學習也越來越緊張了。家長也跟著焦慮起來,沒想到因著急,隨口一句脫口而出的話,給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陰影。成績好的孩子,家長更是連一個錯都不允許孩子犯。成績一般的孩子,這句話的傷害力更大。孩子本來就不容易,最希望得到家長的肯定,可是家長的這麼一句話,讓孩子感覺是父母不信任自己的能力,認為我就是不如別人。如果看到孩子在學習上犯了一些低級的錯誤,家長的心裡會無比得焦躁、著急。不過無論您多著急,也要試著把自己冷靜下來。
  • 考試前,最忌諱對孩子說這4句話! 尤其最後一句
    有家長在後臺問我:孩子越是臨近考試就越浮躁,該怎麼辦?我每天都督促他抓緊複習,一天能說八百遍,可孩子倒好,不僅不著急,還一副不耐煩的樣子,理都不理我。在這裡,要提醒各位家長,越是到了這種關鍵時期,就越要沉住氣。孩子本身在這個時候就有不小的壓力,也會比平時更加敏感一些。
  • 期末考試前,最忌諱對孩子說這3句話!
    語言的力量真的很神奇,我們不經意的一句話很可能會成為孩子為之奮鬥的目標,也可能無意中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對考試更加沒有自信。所以,有些話在期末考試前,寧願爛肚子裡也別對孩子說!在陪孩子做作業,或是在給孩子檢查作業的過程中,如果看到孩子犯了一些低級的錯誤,家長的心裡會無比得焦躁、著急,甚至會脫口而出:「你怎麼這麼笨?
  • 寶寶考試前,媽媽最忌諱說這3句話,現在看到還不晚
    對中國的孩子來說,考試具有一種特殊意義,從上幼兒園開始,就要不斷的面對各種考試,今年單位王姐的孩子要參加中考,每天下班後她立馬回家,給孩子做好各種美食,同時還要輔導孩子寫作業,碰到解決不了的難題,經常熬夜查資料。
  • 期末考試前,最忌諱對孩子說這3句話!父母必讀
    老師提醒各位家長,如果這段時期,孩子在學習方面稍微有點問題,家長千萬要沉住氣,有些話,千萬不要說出口。一旦說出口,就會像鋒利的刀劃傷孩子,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1在陪孩子做作業,或是在給孩子檢查作業的過程中,如果看到孩子犯了一些低級的錯誤,家長的心裡會無比得焦躁、著急,甚至會脫口而出:「你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題目都做錯!」
  • 考試前,這5句話家長「爛肚子裡」也別對孩子說,對成績影響很大
    這幾天正好是期末考試,陳女士幾天前就琢磨著如何激勵孩子考好點,考試這天,小孩背好書包決定去上學。出門前陳女士叮囑,這次成績考得好就給你買個玩具,考得不好晚上就別回家了。孩子原本心情很好,聽到媽媽這麼說,考試的時候一直在想應該怎麼辦,最終考得一塌糊塗。
  • 期中考試前,這5句話家長寧願爛肚子裡,也別對孩子說!| 精選
    尤其是考試前,家長千萬不要對孩子說這5句話,不僅打擊孩子的自信,還有可能讓孩子失去對學習的興趣。1質疑孩子智商的話家長說:「你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你平時有聽課嗎?」孩子就:覺得自己真的很笨,很沒用,連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更不用說考試了。在「笨」字籠罩下的孩子,不可能自信,也找不到學習的樂趣。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成績優秀,對他寄予厚望。然而有句話說得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 大學期間,這4次考試很重要,卻被忽略,現在知道還不晚
    大學期間,這4次考試很重要,卻被忽略,現在知道還不晚學生就業問題,一直是家長和學生最關心的問題,很多人認為和自己的專業有一點,這一點不否認,是有一定的關係,但也不完全是,畢竟行行出狀元,只要自己足夠優秀,自己足夠努力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要相信「越努力越幸運」。
  • 期末考試前,媽媽最應該對孩子說的三句話
    考試即將來臨,當媽媽的,最應該對孩子說什麼?01第一句:親愛的孩子,我知道你學習的辛苦。這一年來,你作為全家年齡最小的成員,每天六七點起床,背著大書包上學,直到下午四、五點才放學回家。數學更是我的黑洞,無論買多少題庫做,課後複習多少小時,都一知半解,考試成績永遠徘徊在中等分數線之間。相反語文我很輕鬆,幾乎考前不怎麼看書,考試輕輕鬆鬆拿全班前三名。
  • 父母要少對孩子做這4件事,否則好娃也容易養廢,現在明白還不晚
    父母要少對孩子做這4件事,否則好娃也容易養廢,現在明白還不晚孩子未來的成就與什麼相掛鈎?看到這個問題時,你會想到什麼?命運?天分?還是勤奮?其實都不是,或者說這些只佔小小的一部分,最重要的還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
  • 考試前家長一定要對孩子說的三大「金句」!
    臨近年關,擺在學生和家長面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期末考試了。期末考試成立理想的話整個家庭都能過一個好年;但是如果期末考試不理想的話這個年可能就不是那麼好過了。而在心態方面家長的幾句話可能就能決定,所以筆者今天給給為家長準備了考試前一定要對孩子說的三大「金句」,希望可以幫到各位家長:考前「金句一」:孩子,我知道你學習很辛苦這句話看似很普通,但是卻能給孩子心靈上帶來無限的溫暖。
  • 愛情中最忌諱說這7句話!
    就這樣,他們成為世界上結婚時間最短的夫妻,從結婚到離婚僅僅三分鐘。看到這則新聞,大家心裡肯定會想,這也太兒戲了,有什麼大不了的呢,至於離婚嗎?你別說,還真至於,因為"一段不尊重對方的婚姻,從一開始就是失敗的。"不得不說,圓滿的愛情都是相似的,作死的愛情"死法"多種多樣。
  • 最好在6歲前說這句話,越晚等於害了他
    最好在6歲前說這句話,越晚等於害了他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這種感受,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教了呢?當初我們吃飽穿暖就行了,而現在的孩子吃得好穿的好,一切都用這最好的,除了正常上學之外,還培養他的各種興趣愛好,有些父母甚至都忍不住驚嘆自己想重生一次。
  • 有4句話,最好別對孩子說,也有4句話,應該常對孩子說
    一、這4句話少對孩子說1、「你能不能不要這樣做...」當媽媽帶著5歲的小龍坐公交車的時候,小龍動來動去,不時想離開座位甚至站在椅子上。媽媽從耐心引導到失去耐心,呵斥小龍乖乖坐好在位置上,「小龍,你能不能乖乖坐好,不要動來動去。」
  • 婆媳之間相處,最忌諱說這3句話,別不放在心上!
    中國有句俗語是「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萬年修得好公婆」,這就話形象的說明了好的婆媳關係來之不易,社會學家根據長期調查研究發現,我國8對離婚夫婦中,有4對是由於婆媳矛盾造成的。50%的夫妻因婆媳關係無法調和而進行冷戰甚至分居,婆媳關係已成為僅次於婚外戀的破壞夫妻感情的殺手,還有人戲稱其為影響婚姻質量的「惡性腫瘤」其實婆媳關係並非像我們所說的如洪水猛獸般恐怖,我們不用去過分美化它,也不應過分把它妖魔化,婆媳關係說到底就是一種特殊的兩代人的親情關係,完全可以憑藉人為的努力改善,可矛盾往往是由不恰當的言語引起的,也就是所謂的禍從口出,那麼為了幸福美滿的家
  • 父母對孩子說的這三句話,是「最毒的藥」
    有智慧的父母,會愛孩子,更加懂得無論如何,都不該對孩子說這3句話。01「你要乖啊,不然就不要你了」想要一個孩子聽話,有多簡單?只要你轉身離開,並說不要他就夠了。很多時候,父母以嘲諷貶低等方式,對孩子實施教育,初衷是為了能夠刺激孩子奮發向上。但脫口而出的這句話,卻最傷孩子。感受不到父母愛的孩子是痛苦的,他們就像飄零在水中的浮萍,沒有依靠,沒有希望。
  • 清華校長的育兒經:早晚對孩子說這4句話,孩子長大後會更優秀
    清華校長的育兒經:早晚對孩子說這4句話,孩子長大後會更優秀古詩詞有這樣一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孩子伴隨著父母一起成長,所以父母也成了孩子最初的標杆、榜樣。而孩子在鏡子效應的影響,也會逐漸成為父母的翻版。
  • 臨睡前,別忘了對孩子說這4句話,長大有出息,家長也更省心!
    現在很多家庭,大人白天要忙著上班,孩子要忙著上學,回家後還得寫作業,父母和孩子的溝通交流越來越少,唯一能擠出空隙說得上幾句話的時間,也就在孩子睡前了。很多家長會抱怨孩子不親近自己,話少,試想每天連話都說不上幾句,孩子如何跟你距離更近呢?
  • 初一常見問題與建議,現在看到還不晚
    相信很多家長都聽說過這句話: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又有一批孩子升入初中,初一都有哪些常見問題?應該怎麼解決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初中課程對孩子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都比小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進入初中後平時考試也會增多,因此孩子壓力會越來越大。如果在私立學校,因為入學時都是擇優錄取的學生,大家的學習成績都很好,所以競爭壓力會更大,有些孩子可能小學很優秀,但到了私立初中成績就不一定突出,存在一定的心理落差。
  • 鬼谷子:會說話的人,這5句話從來不掛嘴邊,現在明白還不晚
    《鬼谷子》一書中,向我們警示了在人際交往中,五種說話的忌諱:「曰喜,曰病,曰怨,曰憂,曰怒。」真正會說話會表達自己的人,從來不說這五句話。學會這五點,讓你在處理人際關係時更加遊刃有餘。二、病者,感衰氣而不神也經常說話有氣無力的人,在他人的印象中也是病怏怏、缺乏朝氣的。這種人生活中缺乏活力,做事沒有動力和幹勁,總想著得過且過。這樣不追求上進的人,領導是不敢給予他們較高的職位和足夠的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