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女士的兒子今年剛上小學,孩子小的時候,陳女士對他管束非常嚴格。幼兒園畢業之後,陳女士就趕緊給小孩報了幼小銜接,生怕孩子上學之後成績跟不上其他人。
這幾天正好是期末考試,陳女士幾天前就琢磨著如何激勵孩子考好點,考試這天,小孩背好書包決定去上學。出門前陳女士叮囑,這次成績考得好就給你買個玩具,考得不好晚上就別回家了。孩子原本心情很好,聽到媽媽這麼說,考試的時候一直在想應該怎麼辦,最終考得一塌糊塗。
很多家長在考試前都會跟孩子說一些提醒的話,但這5句話,家長"爛肚子裡"也別對孩子說,對成績影響很大。
哪5句話別在考前對孩子說?
第一句:有沒有都複習好
很多家長在小孩考試之前都會習慣性地問一句,"有沒有複習好"?其實不管孩子複習了多少,在臨考前他們都會非常緊張。父母這麼問只會加重孩子的焦慮感,還有一些家長看小孩特別著急的時候就會批評平時不用功,現在著急有什麼用?這樣只會打擊小孩對學習的上進心。
第二句:你只管學習,其他的事情不用管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是少爺和公主一般的人物,在學習階段,家長常常會告訴他們:你只管學習,其他事情不用做。孩子連最簡單的家務都不會,長大之後又如何能適應社會的強大壓力呢?
第三句:你也太笨了,這麼簡單的題都錯了
每個家長都希望子女能更優秀,因此對孩子的期望也會非常高,一旦小孩考試沒有達到父母理想的標準,家長就會給小孩貼上笨拙的標籤。但父母這麼做也會影響小孩對自我的認同,孩子索性就不學習了,反正自己永遠做不好。
第四句:考不好就回家了,考得好才有獎勵
家長對小孩學習的看重程度,其實也決定著小孩對學習的態度,如果父母用錯誤的態度對待,只會誤導他們,認為學習是為父母而學的,家長鼓勵小孩,有時候即便不用金錢,口頭言語都能激勵孩子。
第五句:別人家孩子考了第幾名啊?
很多家長都會犯一個錯誤,那就是總拿別人家的小孩與自己孩子做對比。孩子成績考不好的時候,家長會說:你看誰家的孩子那麼努力,成績多麼好。可當孩子成績稍微進步幾名的時候,家長又會問考上第一名的是誰,總之孩子任何努力都沒有被父母放在心上。
對家長來說,不能只關注小孩的成績,而是要正確看待學習這件事情。
家長如何正確看待學習?
①:鼓勵小孩勞逸結合
家長對學習過分看重,就會導致孩子變成一個學習的機器,與其如此,不如告訴小孩,要學會勞逸結合。在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之後,也可以適當地留出一些休閒的時間,勞逸結合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②:考前懂得讓孩子適當放鬆
其實不用家長去說,大多數孩子在考前那一刻都是非常緊張的,家長再給他們壓力,只會雪上加霜。因此對於這些考前比較容易焦慮的小孩而言,父母也要對他們做好心情疏導工作,告訴小孩成績並不代表什麼,讓他們用輕鬆的狀態去面對就行,這樣小孩才可以發揮出真實水準。
一次考試並不能代表孩子未來如何,孩子的人生道路還很長,家長也不應給小孩過多的壓力,對他們抱有過高的期待。作為家長,應放下內心的焦慮,接受子女的平凡,也許他們並不優秀,但只要孩子過得簡單幸福,又何嘗不是一種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