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創!日產全新黑科技,腦控車技術,可以用大腦直接控制開車

2020-12-16 車先生MrAuto

日產將在今年的CES大展上展示一項新的黑科技,「腦控車」技術。所謂的腦控車英文名稱:Brain-to-Vehicle,縮寫為B2V。這項技術的誕生能夠讓駕駛者的反應更加快速地傳達給車輛,使車輛根據駕駛情況的變化不斷做出相應的調整,讓駕駛過程變得更加有趣。

具體來說,所謂的腦控車是利用大腦解碼技術來預測駕駛員行為,並檢測駕駛時的不適感。其中駕駛行為預判包括:通過捕捉駕駛員大腦控制動作時發出的信號,例如,轉動方向盤或踩下油門踏板,輔助駕駛技術可以更快地採取行動。這項技術能夠縮短反應時間並優化自行駕駛體驗。不適感檢測則包括:通過檢測和評估駕駛員的不適感,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在自動駕駛模式下調整駕駛配置和駕駛方式。

此外該技術還可應用於調整車輛內部環境等多種場景。例如,該技術可以通過增強現實感(AR)來調整駕駛員所看到的景象,從而營造一個更加輕鬆舒適的駕駛環境。

目前,NISSAN日產的腦控車」技術是全球首個該領域的研究成果。這項技術還在研究和實驗過程中,因此,它需要駕駛員佩戴一個可以監測大腦電波活動並自動進行系統分析的設備來預測駕駛員的想法。由此,系統也可以代替駕駛員採取行動。例如,以比人工操作提前0.2至0.5秒的速度轉動方向盤,或者減慢車速,而駕駛員幾乎覺察不到整個過程。所以它也具備自動駕駛的功能。

腦控車這項技術由日產汽車公司日本研究中心的高級創新研究員Lucian Gheorghe博士主導開發,這項技術在未來的應用無疑會被自動駕駛顯得要更有趣。畢竟,自動駕駛是機器來代替人,而這個依舊是人控制機器,只不過是用更直接的方式。

文:新車諜照王 圖:NISSAN

相關焦點

  • 語音、手勢全部OUT,日產 「腦控車」了解一下
    2018北京車展在即,所有廠商都已卯足了勁,準備用各自的新產品和黑科技,在這場年度大戲搶到足夠的戲份。日產聆風作為「日產智行科技(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標誌性成果之一,成為全球最暢銷的電動車型,已在全球銷售超過30萬臺。
  • 「腦控車」技術,一聽名字充滿了科幻感,日系新的一項「黑科技」
    日產的IMx概念車首次發布於2017年的東京車展,定位是一款純電動跨界概念車,而這一次在CES上亮相,主要展示了最新的「腦控車」技術。一聽這個名字就覺得充滿了科幻感,又是日系新的一項「黑科技」。新車的外觀設計相當的犀利,前臉還是依稀可以看到日產家族的特徵。犀利的前大燈組在新車上也得到應用。此外,新車還採用了對開門式的設計,非常的前衛。尾部也是採用了溜背式的設計,給人的視覺效果非常的動感。新車的內飾也是極具未來屬性,在新車上你很難找到傳統汽車的零部件。
  • 用腦電波操控機器,科幻電影變現實,腦控技術誕生了!
    用腦電波玩遊戲,相信這是很多小夥伴的夢想,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黑科技只存在電影,不過最近這種技術出現了,根據消息指出在2018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天津大學神經工程團隊,開發出了全球首套適用於,在軌環境下的腦一機交互系統,通過腦電波採集,實現操控電腦或者機器。
  • 《極客出發》揭秘"腦控技術" 腦電波到底有多神奇
    由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與英翼傳媒聯合製作的大型科技創新類節目《極客出發》上周日在央視財經頻道首播後,節目中所展現的VR黑科技讓觀眾大開眼界,本周日晚的第二期節目將聚焦更為神秘的腦控技術,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高博與央視名嘴撒貝寧分別帶領兩支頂尖腦控技術團隊,通過神秘黑屋、腦控購物、家電改造三個環節全面破解
  • 《極客出發》揭秘「腦控技術」
    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極客出發》上周日在央視財經頻道首播後,節目中所展現的VR黑科技讓觀眾大開眼界,本周日晚的第二期節目將聚焦更為神秘的腦控技術,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高博與央視名嘴撒貝寧分別帶領兩支頂尖腦控技術團隊,通過神秘黑屋、腦控購物、家電改造三個環節全面破解「腦控」的秘密。
  • CES直擊|豐田秀「變形汽車」,日產推出汽車「腦控」技術
    豐田秀「變形汽車」,日產推出汽車「腦控」技術……今年的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出席的面孔又發生了變化。CES自1967年首次舉辦以來,已進入第51個年頭。因自動駕駛在科技圈的火熱,CES早在2017年已被各大汽車製造商「喧賓奪主」地變身為「半個車展」。
  • 「技術日產 人·車·生活」 東風日產發布全新原創
    代表日產電動車最新技術的概念車MIXIM也閃亮登場,展示了日產在電動車發展研究的新動向。  作為車展的重頭戲,東風日產副總經理任勇發布了東風日產全新的品牌主張--「技術日產,人·車·生活」,該主張表達了東風日產矢志以技術日產的先進造車技術,不斷為消費者創造豐富移動生活的品牌願景。
  • 腦控輪椅亮相!在世界聲博會體驗AI黑科技
    【環球時報報導 本報赴合肥特派記者 劉揚】在5G移動通信、人工智慧(AI)、物聯網車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語音交互正在成為普通人應用這些高科技的常見場景:可以控制家中智能電器的智能音箱、一句語音就可以設置導航軟體……第二屆世界聲博會暨2019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10月24日在合肥開幕。
  • "腦控"成為科技新寵 21世紀被稱"腦科學時代"
    原標題:「腦控」成為科技新寵   圖為癱瘓病人通過腦控技術操縱機械手臂給自己餵食巧克力。圖片來源:觀察者網   科技電影中主角用意念移動物體的場面時常讓人心潮澎湃,如今這已經不再僅僅只是一種幻想。科學家通過對大腦這一人體最重要的器官的不斷研究,開發出了多種「腦控」科技產品,充分發揮了大腦的指揮功能。   英國一名設計師日前開發出一種腦控獨輪車,工作原理是騎車者佩戴一種由腦脈衝控制的特製護目鏡,通過藍牙技術與獨輪車動力系統保持即時聯繫。一旦前方有障礙物,護目鏡檢測到腦脈衝的變化就會自動發出減速或停車指令,保證騎車者的安全。
  • 日系車省油黑科技,i-VTEC和VVT-i仍不過時,但最新焦點來自日產
    我們都聽說日系車省油,日系車的技術實力也確實是非常強大的,特別是發動機技術,在行業內都非常領先。比如說我們經常在發動機的罩蓋上看到的「VVT、VVT-i、DVVT、CVVT」等標識,但它們都表示什麼意思呢?是否也是日系車省油的黑科技之一?一起和小編來看看。
  • 腦電波也能控制汽車!這4個汽車科技,刷新了我的認知
    除了傳統的手機、相機、耳機等數碼產品外,汽車科技的看點也是頗為吸引人眼球。豐田、日產、現代、博世、採埃孚、百度等企業都帶來了自家最新的汽車「黑科技」。「腦電波控制車輛」、「充電9分鐘,續航201公裡」......這些一定能刷新你對汽車科技的認知,一起往下看。
  • 全新S級全球首發:黑科技「燃炸」,安全性「逆天」,C位沒白站
    用70年演繹十代風華,以優雅、豪華為魂的S級,正是致敬傳承的最好註解。昨日,全新梅賽德斯-奔馳S級轎車全球首發,用至臻細節、高能「黑科技」和炸裂的安全性能,引爆腎上腺素,改寫豪華出行「三觀」。隱藏式車門把手在駕駛者接近或輕觸車輛時自動伸出,也得益於這樣流暢的車身設計,全新S級的風阻係數低至0.22,躋身全球空氣動力性能最出色的汽車之一。進入車內,驚豔感撲面而來。
  • 體驗第四代勝達黑科技 以後開車不用帶鑰匙和手機了
    極智領先的指紋識別功能第四代勝達是全球唯一一款集成指紋識別技術的量產車型。用戶在用車時無需佩戴鑰匙,只需通過車門把手和發動機啟動鍵上的指紋識別功能即可開/鎖車門、啟動發動機,極大增加了使用的便利,也提高了車輛的安全性。
  • 腦控屏蔽器(腦電波屏蔽器)擺脫腦控,讓您恢復安靜的世界
    在腦控受害者眼中,他們認為是有人人為使用高科技設備,以遠距離向他們的大腦發射可轉換成影像、聲音、動作指令的電波,導致其大腦中產生一些影像、對話、場景,以及導致其產生一些匪夷所思、無法控制的舉動,例如傷害自己或者傷害別人。腦控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人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使人們陷入痛苦之中。
  • 用意念控制的黑科技來了
    ▲實驗者用意念打字。天津大學供圖 新年伊始,在天津大學醫學部,一場「黑科技」展悄然舉行。這種「黑科技」捕捉人腦發出的腦電信息,經過解讀、處理,轉變為控制機器的信號。這個展覽就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慧機器人」重點專項「生-機智能交互與生機電一體化機器人技術」樣機展示會。
  • 秒變黑科技集合體 英菲尼迪全新QX50解讀
    除了可變壓縮比這道硬菜之外,全新的2.0T發動機還包括雙噴射(缸內直噴+歧管噴射,低速以電噴為主,高速則加入直噴,同時直噴也可以抑制高壓縮比工況下的爆震),以及奧託-阿特金森循環切換的能力,這兩項技術也是當下發動機的趨勢,已經在不少新車型上搭載
  • 2021年 東風日產佔據「智」高點 重新定義人、車、生活
    激烈的競爭力中,有的車企未能頂住壓力銷量急劇下滑,直接被淘汰出局;有的車企迎難而上迅速改變戰略,在逆境中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危中尋機的東風日產就是一路向上的典型,它連續5年銷量持續突破百萬輛,2020年1-11月累計銷量達1,000,303輛,提前完成銷量過百萬。然而,對於能夠逆勢飛揚的汽車品牌來說,絕非意志堅強那麼簡單,持續成長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 仿生撲翼飛行、腦控打字 體驗2019世界機器人大賽上的黑科技
    【解說】身形似鳥可撲翼飛行,集中注意力可腦控無人機、腦控打字,7月26日至28日在河北保定舉行的2019世界機器人大賽上,眾多黑科技讓人眼前一亮。  【解說】在BCI腦控機器人展區,來自江蘇某科技公司的工程師樊金鵬向人們展示了腦控無人機技術。
  • 日產逍客:全都要!
    這項黑科技,叫做ProPILOT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從1999年至今已經經歷了20餘年的技術積累,也是世界上首個結合公路導航行駛與脫手單車道駕駛性能的輔助駕駛系統。
  • 大腦控制電腦 我們能用意識控制機器嗎?
    後來,格雷被植入了由著名科技創新者伊隆·基恩(Eron Keen)設計的一款名為「Stem」的電腦晶片(如果伊隆·基恩的名字與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有任何相似之處純屬巧合),這讓格雷重新恢復了行走。Stem是一種人工智慧(AI),它可以用別人聽不到的方式與他「交談」,甚至可以控制他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