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較真當代高考狀元其實只是解元

2020-12-19 央視網

  高考分數揭曉,狀元話題又被熱炒,深圳、珠海的兩位小妹妹劉若旖和陳俊任分別被媒體封上全省理科狀元和文科狀元的稱號。

  我一直認為將高考第一名稱作狀元比較可笑,因為現代社會以年輕人受教育為目的的高考,與舊時以選拔官員為目的的科舉,實在是風馬牛不相及。

  過去的科舉,大多時候全國三年才出一個狀元,現在中國31個省級行政區,每年就有62個文理狀元,更不用說層出不窮的單科狀元、市縣狀元了,其含金量自然不可同日而語;更何況,過去的狀元入仕之後很快就成為士林領袖,地位尊崇,現在的小狀元們如何與之相比?

  不過,既然大家已經約定俗成,希望再YY一下那延續千年的簪花跨馬、瓊林赴宴的榮耀,也沒什麼,只是不要為了這份虛擬的榮耀昏了頭,像那位重慶爸爸,兒子學習那麼好還要造假,搞得賠了夫人又折兵。

  較真一下,如果硬要拿高考去比擬科舉,那麼我們現在熱炒的高考狀元頂多只相當於過去的解元。科舉制度在明清時代趨於成熟,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三級,三場考試都拿第一,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元及第」。其中鄉試是省級的考試,考試合格者被稱為舉人,獲得了赴京參加會試的資格,排名第一的舉人就是解元;而只有連闖三關,在最後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上拿了第一,才能叫狀元。

  我們現在的高考,各省分別命題,所謂的高考狀元也只是各省第一。這樣看來,把小劉同學、小陳同學叫做解元可能更為合適,媒體再做類似報導時,也可有點新意,同時還能普及一下傳統文化知識。

  各位也不要瞧不起解元,這在古代也是了不得的稱號。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解元可能要算明代的唐伯虎了,可惜這位唐解元後來命運多舛,無緣仕途,反而成就了偉大畫家的事業,這個故事放在今天的媒體上,似乎可以這樣打題目,「一藝術類考生勇奪全省文科狀元」。

  另一位著名的解元是明初大才子解縉,由于姓解(讀xiè),解解(讀jiè)元的名號也成為千古佳話。

責編:許桂梅

相關焦點

  • 古代真正的學霸丨解元 會元 狀元 「三元及第」的騷操作
    、會元、狀元,合稱「三元」。鄉試考中者被稱為舉人,第一名叫解元。成舉人後可參加會試。第三場:會試,又稱春闈,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會試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成貢士後可參加殿試。第四場:殿試,是科舉考試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第一名稱狀元。
  • 【2020高考狀元說】高考714分!他是2020最帥理科狀元
    2020年高考,安徽高考成績公布之日,最初外界知道的高考狀元,只有2個人:文科狀元李瑾文來自合肥市一六八中學,總分 669分;理科狀元吳國華來自阜陽太和中學
  • 解元、狀元、榜眼、探花、舉人、進士……都是什麼關係?
    (文末附總表)自唐代科舉制度形成以來,便有了「狀元」。唐代科舉考試有兩級。地方州縣的「發解試」、中央尚書省禮部的「省試」。州縣預試的第一名稱為「解元」。「省試」通過的被稱「登龍門」、「中進士」、「進士及第」。
  • 看過高考狀元的出身和特質,才明白,狀元是「別人家」孩子的原因
    現在這個網絡時代,分數公布的同時,狀元的名字也隨之被公眾知曉。大家對狀元好奇的同時,對他們的家庭出身和父母情況也格外好奇。究竟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高考狀元呢?很多家長也不禁感嘆:為什麼高考狀元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根據有關的數據信息,高考狀元的各種情況也隨之浮出水面。
  • 別再用高考狀元這一詞了
    每年高考過後,盼高考狀元、聊高考狀元、採訪高考狀元、學高考狀元,成為每年夏季的一個熱點話題和事件,也已經持續了四十多年。狀元為什麼這麼熱門呢?因為第一名很重要。大家都對第一情有獨鍾。就如同體育比賽的冠軍。那為什麼叫狀元呢?細心的人會深究。
  • 726分重慶高考狀元曾也是中考狀元,數學概率是440億分之一
    上個月全國各省市都陸續查詢到了高考成績,當然大家的手機和電腦也被各種學霸刷屏了,因為很多大神都考出了讓人難以置信的分數。今天中學教師給大家介紹一位十分特殊的高考狀元,她就是2020年重慶高考理科狀元謝欣穎,和其他高考狀元不同的是,這位高考狀元曾經也是重慶市2017年的中考狀元。從數學概率來分析,出現連中兩元的概率僅440億分之一!
  • 盤點豐城古代科舉三位狀元和當代高考五位省「狀元」
    豐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在古代科舉制度下,豐城產生了三位狀元以及眾多的榜眼、探花和傳臚,鼎甲和進士數量居全省前列(進士448人)。當代恢復高考制度以來,豐城又先後有五人奪得江西省高考文(理)科「狀元」。下面掌上豐城小編將給大家一一盤點。王季友,唐代江西省首位狀元。
  • 話說歷史上的科舉考試,以及狀元、會元、解元
    現代社會的高考、以及公務員選拔制度,亦是從科舉制度演變而來。中國的科舉制度是古代中國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直接催生了不論門第、以考試產生的「士大夫知識分子」階層。唐時期的新科進士,授予的官職遠較後代進士低微,得慢慢往上爬,才能做大官,如,著名詩人王維考中狀元後,任職太樂丞,只是從八品下的小官,因此,唐時期科舉類似於現代的基層公務員招考,不似明清科舉可以做大官。
  • 高考結束了,你知道古時「高考狀元」是怎麼煉成的嗎?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經落幕,緊接著就是各大名校爭搶「高考狀元」!高考,雖是現代才有的名詞,但在中國古代也有「高考」。科舉制度就是中國古代的「高考」。科舉十年寒窗人不識,一朝成名天下知。古代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一個人如果鄉試、會試、殿試三次考試中均考得第一名,叫「連中三元」。「狀元」一詞產生於唐代,狀元一詞要拆開理解,其中「元」是「首」的意思,如同「一元復始,萬象更新」裡的元,代表首個,或第一;而「狀」字,則與舊時科舉程序有關。
  • 錢幣上的「高考」:花錢裡看狀元 現代幣中觀學府
    受疫情影響,2020年高考延期到7月7日舉行,今日,全國1000餘萬高三學子走進考場為自己的青春和夢想奮力一搏。都說當今的高考苦,其實,曾經的科舉制度更是痛苦不堪。其實無論是民俗古錢,還是現代紀念幣,都有許多與科舉或高考有關的主題,科舉的許多重要特徵都在民俗錢中有所表現,而高校學府則成為現代幣中常見的主題。
  • 三元及第:古代科舉最高榮譽,與現在高考狀元誰更難獲得?
    古代科舉試卷所謂的三元及第,就是省試第一名解元,會試第一名會員,殿試第一名狀元。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古代科舉考試,狀元大概是從幾千名舉子中選出來的,而現代高考狀元,哪怕只是一個省分科狀元,也是要從幾十萬學子之中選出來。
  • 三元及第:古代科舉最高榮譽,與現在高考狀元誰更難獲得?
    古代科舉試卷所謂的三元及第,就是省試第一名解元,會試第一名會員,殿試第一名狀元。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古代科舉考試,狀元大概是從幾千名舉子中選出來的,而現代高考狀元,哪怕只是一個省分科狀元,也是要從幾十萬學子之中選出來。
  • 古代的高考狀元,連中六元是什麼概念?歷史有幾人達到?
    ,現在的高考和古代的科舉制都是選拔人才的一種模式,可謂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既然是考試就必定會出現名次之分,每年高考分數線出來的那幾天都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各省也會陸續公布本年度的高考狀元,自然,古代科舉製成績最好的前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科舉制選拔人才也是層層遞進的,雖然隋唐時期就已經設立了科舉制,但是經歷各朝各代的不斷改革,明清時期才開始了最為正規的科舉程序,因此以清朝科舉制的模式為例子。
  • 古代科舉制度與當代「高考」「國考」間的異同
    封建專制下的科舉取士制度較「察舉制」「徵辟制」,其最大的進步意義在於:它打破了過去封建官僚統治集團長期壟斷國家機器、官民階級固化的格局。使黎民百姓有機會走上政治舞臺參與社會管理,同時國家也擴大了人才選拔的範圍,尤其是身處社會最底層的懂民、愛民、憂民的勞苦大眾階層。
  • 古代科舉狀元放到現在大約是哪級學術等級?博士生?博士生導師?
    在高考中獲得本省第一名的考生,經常會被人們稱為「高考狀元」,於是就有人將大學生和狀元進行對比,甚至有人認為大學生已經相當於古代的「進士」了,這其實都是不對的,高考狀元其實說的是高考的第一名,這裡的「狀元」和水泥工行業的「技能比賽第一名」意思是一樣的。
  • 北大、清華為什麼每年要花費大力氣爭搶高考狀元?其實是這樣!
    首先,高考狀元在很多時候有偶然性,很多報導都能看出,一些高考狀元高中三年連全校第一都沒考過(但是不會太差,一般也是前三名),但是高考居然考了個全省第一,可以說,如果再來一次高考,這個人有90%的可能性不是狀元。
  • 高考725分的唐楚玥,被元培學院錄取,全國30%的狀元在這裡
    今年高考725分的湖北理科狀元唐楚玥,就是關注度最高的一個。因曾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奪冠而名噪一時的武亦姝,其高考語文成績也只有128分。相較之下,唐楚玥似乎更勝一籌。唐楚玥各科成績如此優秀,她會選擇哪所學校呢?日前,唐楚玥正式收到了北京大學元培學院的錄取通知書。雖然,以她的成績,被錄取是毫無懸念的事。
  • 雲無心:我為較真合伙人代言,和騰訊新聞一起較真
    看起來有根有據,但其實這是一個謠言。柿子中確實含有單寧,但是不同的柿子單寧的含量差別很大,單寧含量越高吃起來就越澀,當吃起來不澀的時候,單寧就沒有了。所以,一般情況下根本不用擔心柿子和螃蟹一起吃會讓人中毒。
  • 2019河北高考文理科狀元出爐!!附:一分一檔統計表…
    今年的全國Ⅰ卷,難度提升較大,尤其數學的難度更是不可同日而語。考完數學之後,許多考生發出哀嘆,但是數學這個科目,更多的是看個人的實力,會做的一直在那寫,不會做的只能寫個「解」。隨著6月23日零時成績的陸續查詢,高考狀元也相繼出現……       據可靠消息,2019年河北高考理科狀元是衡水中學的王昊同學,語文138、數學150、外語148、理綜281,總分717。大家都所痛恨的數學難度大,王昊同學竟考取了滿分。
  • 清華錄取的高考狀元去哪了?施一公很痛心,但只是因為不愛國嗎?
    還有兩天就高考,這個堪稱「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考試,無疑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機會。在眾多高考改變命運的機會中,能被清華等國內最頂級學府錄取,無疑是改變命運的最大機會。在往年,通常各個省份的高考狀元往往都會選擇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作為志願,幾乎每年都有幾十名高考狀元進入清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