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5日,在最新一期的雙語學界頂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上,一篇關於中國雙語兒童的最新論文非常矚目。
這篇論文題為「負擔還是幫助?早期英語學習對小學低年級英語和中文能力的影響」。文章的第一作者來自哈佛教育研究院,其餘四位作者分別來自國內的知名學府。
研究題目
這篇研究目的在於回答困擾很多學者和中國家長的幾個問題:
1 中國孩子在學齡前學英語到底會不會阻礙孩子的漢語能力?
2 學齡前學英語是不是浪費時間,到底會不會真的對孩子入學後的英語學習有用?
3 會不會讓孩子感到厭煩?
研究結論與啟示
以下是本研究的結論與啟示。
學齡前英語學習對一年級和三年級學生的英語成績有積極作用。他們比沒有在學齡前學過英語的孩子更有可能在小學階段的英語考試中拿A。
早學英語往往意味著孩子能夠早早進入英文環境。這往往是有利的。在中國,如果父母在孩子小學三年級之前就讓孩子學習英語,按每周學2-5個課時,每課時50分鐘來計算,那麼這個孩子就已經接受了差不多400-1000小時的英文學習。這往往是非常有利的。
學齡前英語學習不會對孩子的漢語成績有負面作用。
有過學齡前英語學習經驗的兒童,在中文成績上得A的對數機率提高了0.57。也就意味著學英語非但不會對孩子的漢語成績有負面作用,相反也有積極的正面作用。
早期英語學習也會對孩子的英語學習態度有正面的影響。
有過學齡前英語學習經驗的兒童,在英文學習態度的對數機率上提高了0.11。也就意味著早期學英語不會讓孩子在小學後對英語學習感到厭煩和缺乏動力。
第三個讓家長擔憂的問題是,太早的英語學習會不會讓孩子產生厭煩心理,降低孩子入學後學英語的興趣。本文又一次證明這種擔憂是沒有必要的。
其他需要注意的方面:
英語早教如果一周只送一次,不如不送。
本研究只研究了一個整體的大數據,對早期英語學習的研究,我們還可以問的一個問題是,早期英語學習到底需要多少小時才能對上小學以後的中英文都有好處?本研究並沒有涉及這方面的內容。
不過根據Unsworth在2015年的研究顯示,如果一個孩子在入學前,每周只接受一個小時的外語學習,那麼這個孩子在入學後的外語成績跟其他完全沒有接受過早期英文培訓的孩子是一樣的。
因為你的孩子入學後的英文成績大概率是和其他沒提前學過英文的孩子是一樣的,別人家的家長比你還省錢。
如果網課相對便宜,也是可以考慮的,但網課需要家長多輔助互動。同時也需要考慮以上的因素。
總結
當然,任何研究都有局限性。不過,就目前來看,這個最新的雙語研究再一次印證了幾十年來被不同學者從多方面都印證的一個普遍研究結論:
雙語不會對孩子造成任何語言負擔,同時,雙語還會對孩子的認知能力有積極影響。與此同時,在學齡前學英語也是一件好事,並未有任何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SiChen, Jing Zhao, Laura de Ruiter, Jing Zhou & Jinzhen Huang (2020): Aburden or a boost: The impact of early childhood English learning experience onlower elementary English and Chinese achiev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DOI: 10.1080/13670050.2020.174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