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基本作用力之弱相互作用力

2020-12-20 初中化學大師

弱相互作用力:最早觀察到原子核的β衰變是弱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種現象,凡是涉及中微子的反應都是弱相互作用過程。十九世紀末,物理學家發現,有的原子核能夠自發地放出射線。後來發現,在放射現象中起作用的還有另外一種基本作用,即弱相互作用。

由於作用強度的不同,對於弱相互作用力來說,表現為中子的β衰變。即:中子衰變成質子、電子與電子中微子。中子與電子中微子發生碰撞,在碰撞過程中發生了力的作用,這種力就是弱相互作用力。碰撞後的中子改變方向,其固有能量與動量都發生改變,中子變成了質子,同樣電子中微子也改變方向,固有能量與動量也發生改變,變成了電子。

弱作用的理論是電弱統一理論,弱作用通過交換中間玻色子(W±,Z0)而傳遞。弱作用引起的粒子衰變稱為弱衰變,弱衰變粒子的平均壽命大於10-13秒。

有兩種弱相互作用,一種是有輕子(電子e,中微子ν,μ子以及它們的反粒子)參與的反應,如β衰變,μ子的衰變以及π介子的衰變等;另一種是Κ介子和∧超子的衰變。這兩種弱相互作用的強度相同,都比強相互作用弱1012倍,相互作用時間約為10-6~10-8秒。

弱作用僅在微觀尺度上起作用,其力程最短,其對稱性差,守恆定律遭到破壞,宇稱守恆在弱作用下不成立。

因為弱作用力下宇稱不守恆的發現,華裔科學家李政道、楊振寧同時獲得諾貝爾物理獎,而華裔女科學家吳健雄,也因為用實驗結果證實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稱不守恆而贏得榮耀。

李政道和楊振寧打破宇稱守恆定律後,科學家很快發現,粒子和反粒子的行為也不是一樣的,後來證明了粒子的電荷(C)不對稱,一些物理學家認為,可能正是由於存在輕微的電荷(C)不對稱,導致宇宙大爆炸開始不久,生成的物質比反物質略多了一點點,大部分物質與反物質湮滅了,今天的物質世界是當初剩餘的物質形成了的。這些科學家認為,宇宙大爆炸之初,如果物理定律嚴格對稱,數量相同的物質和反物質相遇後就會立即湮滅,那麼,今天,你所看到的星系、地球乃至人類就都沒有機會形成了。

相關焦點

  • 四大基本力:引力弱得離譜,弱相互作用力是太陽發光的關鍵
    自然界中總共有四種基本力,分別是: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電磁力和引力。對於我們來講,這些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正是有了這些基本力的存在,我們所處的宇宙才得以有條不紊的運行。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方面的知識,由於很多人都對弱相互作用力不是很了解,因此本文著重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來介紹弱相互作用力。弱得離譜的引力按照從強到弱的排列,它們的順序依次是:強相互作用力、電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引力,與其他三種力相比,引力顯得非常的另類-它實在是太弱了。
  • 高中物理 第二十講 相互作用力
    在物理學中,這些下相互作用,抽象為一個概念:力。相互作用力,是宇宙存在的自然基本力,它的特點是:只要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受力物體反過來也肯定會給施力物體施加一個力,他們是相互的。現代物理學認為,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相互作用力有四種,它們是引力相互作用力(萬有引力)、磁力相互作用力(彈力、摩擦力)、強相互作用力(核力)和弱相互作用力(衰變),就部目前而言,大自然萬物基本都是由這四種自然力構建起來的 ,也就是我們用這四種力來認識世界。
  • 把物體撕開,涉及到四種相互作用力中的哪些?
    人類目前在自然界中發現了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分別是萬有引力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宇宙中大小天體、粒子間,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拉力、摩擦力都可以歸結為這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中的其中一種。
  • 4大基本作用力之一電磁相互作用力
    電磁互相作用力:電磁力我們比較熟悉,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電磁。從我們熟悉的正負電荷相互作用,到電磁鐵之間的吸引及排斥、發電機,電機原理、到無線電、電視、收音機、衛星電視、雷達,從大到地球、太陽、星系的磁場現象,到小到電子在原子內部電磁場、再到大型實驗對撞機對質子、電子等的對撞應用,電磁的利用已經無所不在。
  • 南方日報:尋找第五種基本作用力
    在物理學的理論中,存在著四大基本相互作用,分別是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以及弱相互作用。這些都是自然界中「力」的存在形式。長久以來,物理學界認為,自然界中的基本力絕不止上述四種,肯定存在著第五種以及更多的基本力。而圍繞此假設開展的實驗為數不少。
  • 完成對自然界四種基本作用力的統一,是科學界任重道遠的任務!
    4種基本作用力的統一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不是一般吃瓜群眾輕易能夠弄懂的。時空通訊本來就是吃瓜群眾之一,當然也是一臉懵逼。只不過時空通訊有點自知之明,不懂就學,可能就比那些不願學習,卻自作聰明想憑空創造一個重大理論,推翻現代物理學支柱的人好那麼一點點。
  • 怎樣區分一對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
    物理中講物體處於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就是平衡狀態,那麼處於平衡狀態的物體受到的外力自然是相互平衡的。相互作用力更好區分。相互作用力滿足一個結構就是:A對B與B對A。比如說,繩子拉物體,繩子對物體的拉力與物體對繩子的拉力就是相互作用力,根本不需要考慮物體所處的狀態。
  • 第五種基本作用力被發現?物理學大廈是否還有新的大門?
    最近,來自匈牙利的一組長期致力於尋找暗物質的科學團隊在研究過程中,意外發現他們可能找到了一種更令人震驚的成果——第五種基本作用力。我們知道,目前人類所認知的宇宙一共有四大基本作用力: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這四大基本作用力幾乎可以解釋一切我們可觀測的宇宙現象,並且即使是未解的現象,也很少會有人向第五種基本作用力求助。
  • 為什麼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萬有引力有反作用力嗎?
    又比如我們站在地面上,會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吸引力的分力就是我們的重力;理論上,我們也會對地球產生吸引力,但是由於地球質量比我們大很多,所以我們對地球的吸引力並不會對地球產生明顯影響。相對論力學那麼我們來考慮一個極端情況:一顆行星繞著一顆紅超巨星運行,行星軌道半徑15億公裡(1.4光時),在某一時刻,紅超巨星發生超新星爆炸而解體,但是超新星對行星引力的影響,要在1.4小時後才到達,那麼請問,在這1.4小時內,行星受到恆星萬有引力的反作用力是什麼?
  • 2019中考物理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區分
    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既是 物理學習重點,又是難點,因為它們有許多共同點,也有許多不同地方,對初學者來說很容易混淆。做了如下整理,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根據特點來區分。 二力平衡是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並且在同一直線上,可概括為「等值、反向、共線、同物」。
  • 在四種基本作用力中最重要的是萬有引力嗎,你怎麼看?
    現在科學家們發現世界上所有的現象都離不開四種基本作用力,這四種作用力都重要,每種力都有其勢力範圍,各管一攤,缺一不可。缺了誰這個世界都會崩塌。因此這四種基本力就是撐起世界的四根頂梁柱,都至關重要,不存在哪一種更重要的問題。
  •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有什麼關係?
    我們在中學的時候就知道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也就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每一個力都有一個與之相等的反作用力。當你用手敲打物體的時候,你對物體施加一個力,這時候物體可能因為受力而破碎了,而此時你也會感覺到手很疼,這是因為在你對物體施加力的同時,物體對你也有一個反作用力;當物體放在地面上時,物體對地面便有一定的壓力,同時物體也會受到地面的反作用力即支撐力,它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分別作用在地面上和物體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現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平衡力的區別
    我們知道兩個物體之間的力總是相互的。
  • 中外科學家首次測量到反質子間相互作用力
    原標題:中外科學家首次測量到反質子間相互作用力  新華網上海11月6日電(王琳琳 劉燕秋)由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馬餘剛與美國布魯克海文實驗室研究員唐愛洪領銜的國際合作組,5日在世界頂級科學雜誌《自然》上公布:反質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已首次被人類測量到。原來,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很高精度上都與正質子相同。
  • 如何區分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
    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識,也是學習高中物理力學的基礎知識,是歷年中考中的重要考點,也是易混易失分點,那麼如何區分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呢?我們以列表的形式將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進行比較,找到它們的異同點。
  • 物理學家認為他們剛偵測到了第五種自然基本作用力
    有時物理學複雜得令人窒息,但是最直接明了的部分莫過於全宇宙在4種基本作用力控制下運作:重力或稱萬有引力(the gravitational force)、電磁力(the electromagnetic force)、強作用力
  • 自然界是否存在第5種基本作用力?「暗光子」能竊取光的能量嗎?
    現代的自然科學體系以四大基本作用力為基石,科學家依靠它們來描述宏觀與微觀世界中的「常規物質」。這四種基本作用力分別是:作用距離極短的強核力,它使原子核成為一個整體;蒙著神秘色彩而且十分微弱的弱核力,它掌控著放射性同位素衰變,並能對被稱為中微子的亞原子粒子產生作用;生活中常見的電磁力;還有一種是引力,它在4種已知力中是最弱的,卻又是產生的影響最為普遍的。與「常規物質」相對的是暗物質。假如世界中存在第5種基本作用力,或許與暗物質有關。
  • 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一對平衡力的比較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在我們對物體受力分析時經常遇到,也是同學們經常出錯的地方,下面我們就這兩種不同的受力情況進行分析。依賴關係不同: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時產生,同時消失,相互依存,同時變化,不可以單獨存在。平衡力之間則沒有這種依賴關係,去掉其中一個力後,另一個可以單獨存在。比如說重力和支撐力平衡,當把支撐力去除後物體就會做自由落體運動。
  • 經這位老師點撥,再也不混淆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專題複習1)
    【學習目標】掌握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概念及其區別。【方法點撥】1. 相互作用力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甲給乙一個力的同時,乙也給甲一個力,把這兩個力叫做相互作用力,或者叫做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押加是我國少數民族體育項目之一,又稱大象拔河。
  • 分子間作用力和氫鍵
    存在範圍分子間某些含氫化合物分子之間(HF,H2O)強度比較比化學鍵弱的多比化學鍵弱的多, 比分子間作用力稍強影響強度的因素隨著分子極性和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而增大。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形成氫鍵的非金屬原子,其吸引電子的能力越強、半徑越小,則氫鍵越強對物質性質的影響影響物質的熔點,沸點,溶解度等物理性質。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隨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分子間作用力增大,熔、沸點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