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學家首次測量到反質子間相互作用力

2020-12-20 人民網國際

原標題:中外科學家首次測量到反質子間相互作用力

  新華網上海11月6日電(王琳琳 劉燕秋)由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馬餘剛與美國布魯克海文實驗室研究員唐愛洪領銜的國際合作組,5日在世界頂級科學雜誌《自然》上公布:反質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已首次被人類測量到。原來,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很高精度上都與正質子相同。這一發現對人類理解反物質的形成機制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美國布魯克海文實驗室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上,科學家們讓兩個接近光速的金原子核進行對撞,從而模擬出上萬億度高溫中、萬億分之一秒瞬間內宇宙大爆炸時的物質形態,產生了基本等量的質子與反質子,為研究反物質間的相互作用力提供了良機。而後,在中外科學家的指導下,上海應用物理所博士研究生張正橋對數據進行了細緻而艱難的分析,結合量子多粒子關聯理論,提取出兩個重要測量參數:反質子—反質子相互作用力的「有效力程」和「散射長度」,最終實現對反質子間相互作用力的測量。

  物理學界認為,在宇宙大爆炸初期,正物質與反物質幾乎是對稱產生的。但奇怪的是,在宇宙世界中,人類觀測到的幾乎都是正物質,反物質極其稀少。這種「對稱性缺失」至今仍是個謎。此前,人類對反物質的研究長期處於純理論階段,為深入探究反物質,來自12個國家的52家科研單位組建了國際合作組,於是便有了這一物理學新發現。

  《自然》雜誌審稿人評價:「這是第一個反質子-反質子作用的直接測量。文章宣布了一個重要發現:反質子作用在很高的精度上與質子作用等同。這個測量是對反物質作用力的重要原創性貢獻。」「這篇文章很有可能是本年度物理學中最重要的五篇論文之一。」

  馬餘剛介紹,正物質與反物質在相遇後會「湮滅」,即兩者都不復存在,在這個過程中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如果人類能對這種能量予以控制,就能製造出推進力更強、重量更輕的航天發動機。未來,反物質在能源、武器裝備等多個領域都有巨大應用前景。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德科學家首次測出DNA鹼基對之間作用力
    這項成果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DNA修復等基本生物過程,以及利用DNA構建分子馬達等裝置。DNA分子保持穩定的雙螺旋結構依靠兩種作用力:鹼基之間的氫鍵和鹼基對之間的堆積力,氫鍵垂直於螺旋軸作用,而堆積力沿著螺旋軸作用。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不清楚氫鍵和堆積力哪種作用對DNA雙螺旋的穩定性貢獻更大。直接測出鹼基對之間微弱的堆積力是一個很大的技術挑戰。
  • 法科學家首次直接測量範德華力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9日(北京時間)報導,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物理評論快報》上撰文指出,他們首次直接對兩個原子間的範德華力進行了測量,另外,測量中使用的技術也可用於製造在量子計算機中非常有用的量子邏輯門。範德華力是中性原子之間通過瞬間靜電相互作用產生的弱作用力,以其發現者荷蘭物理學家約翰尼斯·迪德裡克·范·德·瓦耳斯的名字命名。
  • DNA鹼基對之間作用力首次測出
    原標題:DNA鹼基對之間作用力首次測出   科技日報北京9月9日電 (記者聶翠蓉)德國慕尼黑理工大學官網8日發布新聞公報稱,該校研究人員利用特殊實驗裝置,首次成功測出DNA(脫氧核糖核酸)分子內兩個鹼基對之間微弱的堆積力(也叫範德華力),大小只有2皮牛頓(10-12牛頓
  • DNA鹼基對之間作用力到底有多大?現在有了答案
    (原標題:DNA鹼基對之間作用力首次測出:大小只有2皮牛頓 持續時間僅幾微秒)
  • 4大基本作用力之弱相互作用力
    弱相互作用力:最早觀察到原子核的β衰變是弱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種現象,凡是涉及中微子的反應都是弱相互作用過程。十九世紀末,物理學家發現,有的原子核能夠自發地放出射線。後來發現,在放射現象中起作用的還有另外一種基本作用,即弱相互作用。
  • 優化皮牛級力傳感器,科學家首次「看到」氫鍵
    自193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鮑林在其著作《化學鍵的本質》中首次提出「氫鍵」這一概念後,科學界就存在爭論:氫鍵僅僅是一種分子間弱的靜電相互作用,還是存在有部分的電子云共享?在不懈地努力下,裘曉輝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程志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季威的團隊密切合作,在超高真空和低溫條件下,通過原子力顯微鏡觀測在銅單晶表面吸附組裝的8-羥基喹啉分子,獲得原子級分辨的分子化學骨架結構圖像,並清晰觀察到分子間存在的氫鍵作用,精確解析分子間氫鍵的構型,實現對氫鍵鍵角和鍵長的直接測量。
  • 把物體撕開,涉及到四種相互作用力中的哪些?
    宇宙中大小天體、粒子間,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拉力、摩擦力都可以歸結為這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中的其中一種。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是因為重力的原因,重力是由萬有引力引起的。把一個蘋果從中間掰成兩半或者把一張紙從中間撕開都需要用力,是因為組成蘋果或紙張的分子間存在分子力(原子間、離子間的力也可稱為分子力),掰開蘋果或撕開紙張的時候,需要克服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 怎樣區分一對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
    物理中講物體處於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就是平衡狀態,那麼處於平衡狀態的物體受到的外力自然是相互平衡的。共涉及到三個物體。簡而言之二力平衡的條件是:同體、等值、反向、共線。滿足這八個字就是平衡力。相互作用力更好區分。相互作用力滿足一個結構就是:A對B與B對A。
  • 那是因為少了同伴間的相互「作用力」
    我就開始想啦,為什麼到了學校,小A就有點「脫胎換骨」的感覺呢?思來想去,感覺都是和目標有關係。在這個系統中的個體間有相互作用力;小A這類孩子,需要來自系統中其它個體給予的作用力,來幫助自己走上朝著目標快速前進的道路。有人也許會問——暫時回到家兩個月,學校這個子系統依然存在;還是沒說清楚家和學校的區別嘛。好問題!請注意「作用力」。
  • 歐核中心證明質子與反質子為真正鏡像
    最近,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一支由日本理化研究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對粒子物理學中標準模型的一個基本特性——CPT不變性進行測試時,對質子及其反物質——反質子的荷質比做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測量
  • 化學鍵與分子間作用力知識點總結
    今天一起來分享化學鍵與分子間作用力相關知識點。一.化學鍵概念:相鄰的原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分類:化學鍵分為離子鍵(帶相反電荷離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共價鍵(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所形成的相互作用),電子對偏移(極性鍵);電子對不偏移(非極性鍵)。
  • 熱學知識:分子間的作用力
    3.壓在一起的金片和鉛片,各自的分子能擴散到對方的內部,說明固體分子之間也存在著空隙。分子間的作用力1.分子之間同時存在著引力和斥力,分子間實際表現出的作用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分子間的作用力示意圖3.存在一個平衡位置r0 (數量級為10)分子間作用力的合力有些像彈簧連接著的兩個小球間的作用力
  • 高中物理 第二十講 相互作用力
    在物理學中,這些下相互作用,抽象為一個概念:力。相互作用力,是宇宙存在的自然基本力,它的特點是:只要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受力物體反過來也肯定會給施力物體施加一個力,他們是相互的。現代物理學認為,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相互作用力有四種,它們是引力相互作用力(萬有引力)、磁力相互作用力(彈力、摩擦力)、強相互作用力(核力)和弱相互作用力(衰變),就部目前而言,大自然萬物基本都是由這四種自然力構建起來的 ,也就是我們用這四種力來認識世界。
  • 你了解分子間作用力的本質嗎?
    在高中教材,我們把分子與分子或惰性氣體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稱為分子間作用力,也叫做範德華力。我們說分子間作用力存在於分子構成的晶體即分子晶體(CO2等分子、He等原子)中,影響著分子晶體的熔沸點等物理性質。規律是分子間作用力越大,熔沸點越高。對於結構相似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那麼,這些內容的本質是什麼呢?下面,讓我們再深入的了解一下吧。
  • 現代物理研究所馬餘剛院士團隊在正反超核質量和結合能測量中取得...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現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馬餘剛團隊在反物質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完成了超氚核與反超氚核質量和結合能的精確測量。該測量結果更新了近50年前測量的超氚核的Lambda分離能,顯示了超氚核的Lambda分離能比早期測量結果約大三倍;超氚核與反超氚核的質量差在世界上首次以10-4質量精度驗證了CPT(電荷共軛變換-宇稱反射-時間反演)對稱性在奇異物質原子核上的成立,這也是迄今為止CPT對稱性驗證的最重的反物質原子核。
  • 科學家精確比較原子和反原子—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MAXIMILIEN BRICE/CERN 正如任何《星際迷航》粉絲所了解的,反物質被認為是物質的確切對立物,以至於如果兩者發生碰觸,將在放出一瞬間的純能量光後相互抵消。如今,經過幾十年的嘗試,物理學家精確比較了原子和反原子。兩者似乎在微小的不確定性範圍內表現出同樣的方式,同時研究結果以一種複雜的方式支持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基石。
  • 分子間作用力和氫鍵
    1.定義:分子間存在著將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稱分子間作用力。分子間作用力也叫範德華力.2.實質:一種電性的吸引力.3.影響因素:分子間作用力隨著分子極性.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而增大.分子間作用力的大小對物質的熔點.沸點和溶解度都有影響.一般來說.對於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來說,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強,物質的熔沸點也越高.
  • 科學家揭秘量子系統中的三體結構
    Efimov分子是一種量子體,它通過量子尺度上的相互力將三個粒子結合在一起,這三個粒子可以形成分子,但其中的任意兩個粒子之間卻無法做到。量子體有無數中組合方式和能級大小,其結構取決於原來三個粒子直接的相互作用力。本質上來說,Efmov效應是量子力學中三體系統所產生的特性,由俄羅斯理論物理學家V. N. Efimov於1970年提出。
  • 2019中考物理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區分
    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既是 物理學習重點,又是難點,因為它們有許多共同點,也有許多不同地方,對初學者來說很容易混淆。做了如下整理,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根據特點來區分。 二力平衡是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並且在同一直線上,可概括為「等值、反向、共線、同物」。
  • 分子間作用力和氫鍵知識大全
    1.定義:分子間存在著將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稱分子間作用力。分子間作用力也叫範德華力.2.實質:一種電性的吸引力.3.影響因素:分子間作用力隨著分子極性.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而增大.分子間作用力的大小對物質的熔點.沸點和溶解度都有影響.一般來說.對於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來說,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強,物質的熔沸點也越高.4.只存在於由共價鍵形成的多數化合物,絕大多數非金屬單質分子和分子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