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惡性腫瘤大都可治癒 拖延的部分原因是無知

2020-12-19 央廣網

孩子身體裡的妖怪

趙強(圖中)在給患兒做手術。

趙強醫生跟兒童腫瘤患者在一起。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為天津市腫瘤醫院供圖

兒童腫瘤科專家給患兒會診,圖中為閆傑,右為趙強。

妖怪對兩個不幸家庭下手的方式驚人相似:它第一次現身是在孩子無辜的眼睛裡。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一個村子,一個可愛的新生兒誕生3個月後,父親從他的右眼瞳孔裡見到了一個白色光斑;而在同一個州的另一個村,一名男嬰養到7個月大時,父親注意到了他右眼球上的白點。

兩個噩夢開始了。

第一個孩子的瞳孔被日漸長大的光斑佔據,看上去像是在太陽底下反光的貓眼。父親抱著他跑遍了周邊幾家醫院,沒有一個醫生能說清楚這種「貓眼病」是怎麼回事。

妖怪一直纏著他。他1歲多學走路,妖怪開始從他的右眼探出頭,很快擠掉眼球,奪眶而出,形成一個成人拳頭大小的紅色肉瘤。

露出猙獰的面目後,妖怪明顯加快了攻擊的速度。它在人體內左衝右撞,只用了兩個多月,孩子就面目全非——它從眼部脹出,把堅硬的頭骨擠變了形;它從口腔鑽出,牙齒被頂到角落。孩子雙目失明,被沉重的肉瘤拽著,只能側臥,無法翻身,連吞咽都很困難。

同一時間,妖怪也沒有放過另一個孩子。它如法炮製,先是吞噬了孩子的右眼。它看上去急於從頭頂鑽出,小小的額頭左右兩側,被生生頂出兩個直徑五六釐米的鼓包。眼部的肉瘤發黑潰爛,流著膿水,散發惡臭。一個多月前,當這個孩子被送到天津市腫瘤醫院時,旁邊的小朋友直接被嚇哭了。

一位在醫院做志願者、對悲劇見多識廣的成年人這樣描述:「我見了他兩天都沒啥胃口,不是嫌棄,而是心裡難受。」

「真的像個怪物,我都不敢看他。」男孩的父親痛苦地說。鄰居們說他家生了個「怪物」,提醒他這孩子「不好」,別再治了。

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直視那些變形的眼睛,包括親屬在內。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主任閆傑說,這些可憐的孩子往往被折磨得面容扭曲。她熟悉這隻潛伏在嬰幼兒視網膜核層的妖怪。在醫學上,它的名字是「雙側視網膜母細胞瘤(簡稱RB)」,一種起源於胚胎視網膜細胞的眼內惡性腫瘤。

現在,兩個四川孩子都滿兩歲了,他們在同一家醫院布置著「喜羊羊」和「哆啦A夢」之類卡通形象的病區相遇。

「來得太晚了!」閆傑惋惜地說,「送到我這兒來的,七成以上都到了晚期。」晚期意味著治療的難度增加——如果還有可能被治療的話。

拖延的部分原因是無知。兒童腫瘤分為血液腫瘤(白血病)、中樞神經系統腫瘤(腦瘤)和顱外實體腫瘤三大類,迄今在中國臨床發現,實體腫瘤佔到一半左右。然而比起對白血病的知曉度,普通人對它知之甚少。這在事實上加劇了問題的嚴重性。

「萬一將來能長好呢?」涼山的兩家人裡,那位只有小學文化程度、走投無路的父親,曾經站在自家的土坯房前,這樣安慰妻子。

河北省唐山市的一位母親,如今被自責咬噬著。她認為自己可能是害死孩子的罪人。半年前,她的兒子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腸套疊,手術之後,醫生告訴她「裡面有腫瘤」,建議儘快去專科醫院。但一個朋友告訴她,當地有位「神醫」,開的方子治好了自己的胰腺癌,不手術、無痛苦。她相信「神醫」,給兒子喝起了中藥。

幾個月後,4歲的孩子當著她的面吐了一大口鮮血,這位母親才放下了盛著中藥的藥碗。他病情已經惡化,總是把食物吐出來,肚子疼得睡不著覺。當地沒有醫院願意收治這個奄奄一息的孩子。父母連夜開車把他送到天津市兒童醫院。他已經幾天沒能進食,可能都撐不到醫院,在路上,這個念頭讓他的母親不禁渾身發抖。

天津的醫生要求立即做手術,這時,孩子的父親仍在猶豫是不是要回老家的醫院「保守治療」。直到孩子又一口鮮血吐出來,他們才接受了醫生建議。

孩子太過虛弱了,醫生擔心使用麻醉劑會導致他無法甦醒,不得不直接實施手術。孩子被從手術室推出後,清醒地說了一句「媽,忒疼了」,母親瞬間覺得,孩子的求生欲這麼強,必須把他救過來。

他被轉到腫瘤醫院接受後續治療。醫生閆傑嘆著氣說,假如這孩子在老家醫院做過第一次手術後就送到腫瘤醫院,只需要幾次化療就能痊癒,「可現在,真的是病入膏肓了。」

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是,兒童惡性腫瘤大都可以治癒。今天,成人惡性腫瘤患者的整體治癒率達到50%,而兒童惡性腫瘤患者的治癒率能到75%~80%。「這是特別給人信心的事。」天津市腫瘤醫院副院長、兒童腫瘤專家趙強說。

多年以來,趙強和他的同事都在摸索那些妖怪的脾氣秉性,目標是將它們逐出孩子的身體。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是中國最早開展兒童實體腫瘤診治的專業科室。這裡20世紀80年代開設兒童腫瘤病房時,僅有6張床位,「還經常住不滿」。那時,兒童實體腫瘤的「一年治癒率」僅在20%左右,許多家庭在絕望中離開這裡,回家目睹親生骨肉一步步被妖怪吞噬。

「可以說,現在兒童惡性腫瘤大部分可以治好。」趙強說,「很多情況放在過去就只能放棄。」

令人不敢直視的雙側視網膜母細胞瘤,就是目前治癒率最高的癌症之一,醫學界找到了馴服它的一些辦法。「及時發現並治療,超過90%的患者能康復並存活至成年以後。」閆傑說,「晚期患兒就很難說了。」即使經過積極治療,晚期患兒的「一年生存率」只有50%左右。

閆傑經常需要向人解釋兒童實體腫瘤這個妖怪,她強調兒童腫瘤「絕不是成人腫瘤的縮小版」。它可能出現在不同年齡段孩子全身的各個部位,最大的特點是進攻速度極快,「有時候從I期發展到IV期(晚期),可能只需要3個月時間」。

腫瘤現在僅次於意外傷害,是兒童的第二大死因。現代醫學想盡辦法與腫瘤賽跑,但每一年,被妖怪挑中的孩子都在增加。

近10年裡,據國際兒童腫瘤學會調查,兒童腫瘤的發病率以年均2.8%左右的速度增長。2018年,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的門診量超過1萬人次,出院2500人次,2014年這兩項數字分別是4800人次和1000人次。數據還在上升。

這個學科的醫生每年都會開展針對兒童腫瘤治療統一標準的討論,並根據研究進展,每幾年修改一個版本。

平均每100個惡性腫瘤患者裡,就有1個是14歲以下的小孩。據趙強介紹,從世界範圍來看,兒童腫瘤發病率是萬分之一,國內每年新增3萬多名新增惡性腫瘤患兒。

當然,這個數字跟百倍於此的成人患者群體相比,顯得微不足道。

沒人知道妖怪到底是什麼時候鑽進孩子身體裡。成年惡性腫瘤患者有很多來自外界的影響因素,比如不良生活習慣等,可孩子不存在這些因素。臨床發病率最多的幾類兒童實體腫瘤分別是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軟組織肉瘤、肝母細胞瘤。據趙強解釋,大部分都有一個「母」字,「顧名思義,就是母細胞沒發育好就形成腫瘤了,原始期就沒往正常發育」。

研究者曾認為,問題出在基因自帶的缺陷,可後來發現大部分患兒的基因基本是正常的。目前主流觀點認為,應該是母體在懷孕時受到一些影響,有可能是隨機的基因變化,也有可能是外界刺激比如病毒感染、接觸放射線及有害化學物質、情緒波動等。

但正如人類至今沒找到癌症的真正根源一樣,迄今並沒有研究表明到底哪種刺激會產生一些直接的結果。

可以確定的是,影響兒童患病的因素比成人少得多。趙強說,「因素越少越好研究,越容易發現問題,治癒效果也大大提高」。

趙強和他的同事發現,成人長期接觸外界刺激,化療效果往往不夠理想。兒童恰恰相反,他們代謝旺盛、骨髓再生能力強、沒有基礎病,單位體重可以承受的化療劑量比成人還高,各種治療對他們產生的效果非常明顯,可採用的辦法也多。

孩子天真無畏的天性成了他們抗擊腫瘤的有力武器。很多成人患者因為病痛加之心理負擔過重,容易情緒低落,被病魔奪去主動權。而孩子不同,他們治療時的痛苦度低於成人,稍微不那麼難受,就會活蹦亂跳起來。

兒童腫瘤病房裡經常可以聽到孩子的歡笑。閆傑一邊用目光掃過病房裡的一個個「小光頭」——那是正在接受化療的孩子,一邊感慨:「他們總是挺高興,讓人感受到想像不到的頑強生命力。」

出乎所有人意料,當化療藥物順著管子進入涼山那個曾嚇哭小朋友的男孩的身體,霸佔著他頭顱的妖怪開始逃走。

幾次化療過後,妖怪頂出額頭的兩個「拳頭」縮小、消失,而眼部的肉瘤完全縮進了眼眶。父親為他的右眼擋上一小塊紗布,如果忽略這一點,此時他看上去幾乎和普通孩子沒有太大差別。

「但因為已經IV期轉移了,化療把腫瘤變小後,要殺死、清零,還需要做骨髓移植。」閆傑說。她見過太多這種在一次次轉診中,錯過最佳治療窗口期的孩子。

這個孩子當初去當地醫院檢查,醫生講不出具體問題,只告訴家屬「要把眼球摘掉」。

這家人湊了錢來到北京的醫院,直到他們再也支付不起在北京看病的成本,決定先回家攢點錢,「慢慢」看病。但攢錢的速度遠遠追不上妖怪瘋長的速度。病情加重後,他們再次把孩子送去求醫,有的醫院直接拒絕,成都一家醫院建議他們「安排臨終關懷」。那個孩子進入天津市腫瘤醫院時,閆傑惋惜不已,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期,「這病及時就診其實是可以治癒的」。

在兒童腫瘤中,初期被誤診是極其常見的情況。「有的孩子在這個醫院被診斷為風溼,去那個醫院又說是感冒,眼看著淋巴結都腫起來了,就是想不到會是腫瘤。」閆傑說。

另一方面,不同地區、不同等級的醫院,水平參差不齊,很多地方醫院對兒童實體腫瘤缺乏研究。國內5個主要的腫瘤研究中心中,只有兩家設立了兒童腫瘤科。

「兒童腫瘤是一個很窄的專業,有的分散在各個科室裡,這個科的大夫不知道那個科怎麼治的。」趙強說,近幾年隨著基層醫院硬體水平提升,有些原本做不了的手術也可以在基層完成,「但有時候到底該先手術還是先化療,需要有經驗的大夫綜合判斷。」因此,近年來,總有一些手術後復發再送到他這裡治療的患兒,治癒的難度非常大。

多年以前,閆傑救治過一個肚子鼓得像皮球的六年級學生,因為治療及時,那個孩子連續打了一年多化療,痊癒了。

小學生長大後成了一名健身教練,曾帶著女友回到這家醫院,看望當初照顧自己的醫生和護士們。

與妖怪爭分奪秒的醫護人員,幾乎每天都在面對生死抉擇、世間百態。

一名農村孩子在天津確診後,醫生聽到孩子的祖父說,「乾脆回去再生一個吧,說生就生,沒錢治這個,治不好」。

因為長期不被關注,兒童實體腫瘤的醫療保險報銷範圍與成人一致,並未像白血病一樣廣泛被納入單病種政策,醫保報銷受限,全國各地平均實際報銷比例不足40%。幾萬元至幾十萬元不等的救治費用往往也成為擋在一些家庭面前難以逾越的障礙。

但是,也有人開著瑪莎拉蒂牌豪華汽車帶孩子來看病,一聽孩子得了腫瘤,治也不治直接回家任其自生自滅的。那名家長的觀念是,「不完美的孩子」寧願不要。

「善意」的勸告有時是致命的。閆傑接診過一個患有淋巴瘤的男孩,孩子的祖母諮詢了自己認識的一個醫生,那個醫生勸她們放棄治療,認為「花了錢也治不好」。祖母一直想帶孩子離開,幸虧孩子的母親堅持借債也要給孩子治病,最後經過積極治療,孩子的病全治好了,總花費在10萬元左右。

趙強總是不願意放棄任何可能性,他希望每個被妖怪糾纏的孩子都有重生的機會:「有的孩子去世了,夫妻也離婚了,一般來說,如果把孩子救好了,也穩住了一個家。」

他能夠理解那些放棄背後的無奈,「有的孩子命保住了,可能終生殘缺,對一個家庭確實是長期的、沉重的負擔。」

與那些藏在孩子身體裡的妖怪搏鬥了30多年,閆傑感到最有成就感的是,兒童腫瘤是各類腫瘤治療成功率最高、「最容易看到希望的」。她常常勸一些猶豫不決的家長,「別輕言放棄,也許有部分孩子可能有一些缺陷,但每個孩子都有生存的權利呀」。

30歲的天津人邢潔(應受訪人要求化名)說,自己「從沒想過放棄,只要女兒能活著」。女兒9個月時,她見到了那個妖怪。孩子變得面黃肌瘦,經常發燒,肚子總是硬邦邦的。確診時,這隻名叫「神經母細胞腫瘤」的妖怪已經佔領了胸腔,擠破了胸腔的血管,血止不住,孩子的生命危在旦夕。

胸腔的積血壓迫著孩子的呼吸,邢潔不得不24小時陪護,在女兒可能窒息的瞬間,及時把氧氣通過管子送進女兒的鼻腔。最危急的時期,她每天都會接到病危通知書。她挨到了好消息到來之時。腹腔裡的妖怪在一次次化療後快速變小。不久前,趙強通過手術將孩子體內的腫瘤徹底清除。手術非常成功,醫生宣告「臨床治癒」,這意味著已經將妖怪趕出了體內。

邢潔露出了久違的微笑。她說,等到半年隨診後,她就可以宣布,把女兒從妖怪手裡奪了回來。勝利是女兒的,也是她的。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胡春豔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兒童惡性腫瘤大都可以治癒 拖延的部分原因是無知
    在醫學上,它的名字是「雙側視網膜母細胞瘤(簡稱RB)」,一種起源於胚胎視網膜細胞的眼內惡性腫瘤。  現在,兩個四川孩子都滿兩歲了,他們在同一家醫院布置著「喜羊羊」和「哆啦A夢」之類卡通形象的病區相遇。  「來得太晚了!」閆傑惋惜地說,「送到我這兒來的,七成以上都到了晚期。」晚期意味著治療的難度增加——如果還有可能被治療的話。  拖延的部分原因是無知。
  • 持續低燒淋巴結腫大 7症狀早期發現兒童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重在早期發現(來源 大渝健康)近日,「魏則西」事件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但是,事件的本身「腫瘤」更應引起大家的重視,尤其是兒童腫瘤。近年來,兒童腫瘤不斷攀升的發病率讓人觸目驚心,我國14歲以下兒童的死亡原因中,惡性腫瘤已排到第二位,僅次於意外死亡。
  • 兒童惡性腫瘤已經成為兒童死亡第二大原因 家長如何早期發現
    據中國抗癌協會調查數據顯示,兒童惡性腫瘤已經成為除意外創傷外,造成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近日,來自四川省的劉女士帶著4歲的女兒小佳,再一次住進了重醫兒童醫院腫瘤外科病房進行化療,這已經是小佳的第7次化療。
  • 惡性腫瘤是怎麼形成的?以下四個原因,或是惡性腫瘤的「突破口」
    事實也的確是如此,雖說早期癌症經過科學治療,很大希望能達到臨床治癒的標準。但遺憾的是,惡性腫瘤早期並不能被患者察覺,甚至是毫無症狀,大部分患者在發現癌變時,就已經到了晚期階段。特別是發生在內臟中的癌變,比如消化道癌症、肺癌、肝癌等,早期發現有一定難度。
  • 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需注意,這種兒童常見惡性腫瘤容易誤診
    兒童淋巴瘤常見兒童惡性腫瘤淋巴瘤是發生在淋巴結、淋巴組織以及淋巴器官的惡性腫瘤,兒童淋巴瘤是兒童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僅次於兒童白血病和腦瘤,位於兒童惡性腫瘤第三位,其中霍奇金淋巴瘤約佔兒童惡性腫瘤的6%,非霍奇金淋巴瘤佔兒童惡性淋巴瘤的60%以上。
  • 專家:兒童腫瘤70%可治癒 不要談之色變
    華商報記者薛振宇兒童腫瘤70%可治癒 不要談之色變>>劉志剛中國抗癌協會委員、陝西省抗癌協會小兒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3個月大患兒一出生就患癌症華商報:目前有關於陝西省兒童腫瘤發病的統計數據嗎?
  • 癌症可預防、可治癒、可與其共存,癌症可自愈嗎!
    比如避免接觸致癌因素可以預防癌症發生,早期治療癌前病變可以完全治癒癌症,就是癌症晚期也可通過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和放射治療,使得病人長期存活。因此、談癌色變的時期已經過去了。還有少數癌症患者,雖未經任何治療,卻能自然痊癒,這不是天方夜譚嗎!除其中個別為誤診病例外,把良性包塊誤診為惡性腫瘤等,其實癌腫自然痊癒並不是一個偶然現象。
  •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特別報導(五)|遠離兒童惡性腫瘤侵襲 家長需...
    但據中國抗癌協會調查數據顯示,兒童惡性腫瘤已經成為除意外創傷外,造成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腫瘤外科主任醫師、教授王珊提醒,關於被大多數人忽視的兒童惡性腫瘤,這些問題家長一定要知道!Q:常見的兒童惡性腫瘤有哪些?什麼年齡段比較高發?
  • 惡性腫瘤也能治癒?這5種惡性腫瘤,早發現早治療很重要
    其實癌症也存在著很多不同的類型,有些癌症是完全可以治癒的,因此正確的看待癌症尤為重要。現在就來看一下有哪些癌症是可以治癒的。 可以完全治癒的癌症有哪些?
  • 七步告別兒童拖延
    孩子產生拖延行為的原因千奇百怪,或是是先天性格的原因導致的,或者是後天的做事習慣導致的,或者是受到身邊人的影響。只有了解兒童拖延背後的心理因素,才能更好解決兒童的拖延症。一、兒童拖延背後的心理因素二、七步告別兒童拖延
  • 靠化療能治癒惡性腫瘤?醫生:確實有一種
    說到惡性腫瘤,大家一般都認為得了惡性腫瘤,就是被判了死刑,因為惡性腫瘤是無法治癒的,但其實有一種實體惡性腫瘤是可以依靠化療達到治癒的,那就是葡萄胎。葡萄胎手術治療後需要監測血HCG,避免因疏忽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 治癒拖延症,讓你成為時間管理大神
    因而,對於拖延症要切合實際的想辦法解決,讓拖延無法阻擋你的腳步。也就是說,真正進化為一個行動力很強的身體,真正做到可持續不反彈的健康減肥,真正改變個人財務狀況進而變得有錢有閒。重度拖延症的最恐怖之處,就在於它會讓一個人的社會關係慢慢地全部斷掉。除非有奇遇,否則重度拖延症很難治癒。
  • 惡性腫瘤是怎麼形成的?4個形成原因分析
    核心提示:我們每個人都是非常害怕自己患上惡性腫瘤的,因為目前醫學技術還不足以治癒這個疾病,大家最想知道的是惡性腫瘤是怎麼形成的?腫瘤專家解釋目前惡性腫瘤的形成原因主要有生活習慣、醫源性因素、遺傳因素和免疫因素四個。
  • 想要治癒孩子的「拖延症」,你只需推遲他的「滿足感」
    導讀:想要治癒孩子的「拖延症」,你只需推遲他的「滿足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想要治癒孩子的「拖延症」,你只需推遲他的「滿足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擴大舒適圈治癒拖延症
    01拖延症是怎麼來的?很多拖延症比較嚴重的朋友來找我諮詢解決方案,我總會問他們這樣一個問題:「你第一次領到老闆的任務,拖延了嗎?這個可長可短的時間刻度,到底在哪裡?就是你一次次壓縮試驗出來的時間邊界。比如說你要寫工作總結這件事,其實分為兩個部分,思考寫什麼內容和具體開始寫。
  • 如何治癒拖延症?我有三個辦法
    拖延,幾乎是社會的通病了。月初的工作量沒完成,拖到了月底;年度論文,按計劃應該每個月搜集資料,準備寫作,但是一直拖到了截止日期的前幾天。我帶一個新同事,她負責排版編輯,但是她喜歡在發文章之前把排版內容發給我,有時候我需要重新改動部分內容,但因為時間限制就來不及了。於是我想出一個主意,我規定頭天晚上必須把內容交給我,第二天交的話,我直接在工資裡扣50元,拖一次扣一次。
  • 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屬於低度惡性腫瘤,多發於兒童和青少年
    導語: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是一種比較低度的惡性腫瘤。該疾病多發於兒童和青少年之間,而且可發病於全身各處。目前為止較為安全的方法就只有手術治療,通過手術切除來治癒疾病。該病容易復發,但是很少會發生癌變轉移的情況。01什麼是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
  • 兒童惡性腫瘤治癒率可達70%,孩子出現這些症狀要警惕
    圖片來源網絡3歲女孩患上癌症據中國抗癌協會調查數據顯示,兒童惡性腫瘤已經成為除意外創傷外,造成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所以需要家長對兒童惡性腫瘤這類疾病有正確的認識,並關注孩子有否異常,當孩子出現以下症狀時須高度警惕,及時到醫院就診:1.持續低燒。倘若不明原因發燒持續1周以上還不好,特別是經抗病毒、抗生素治療無效的,應及早就診。2.淋巴結腫大。淋巴結持續增大増多,脖子上有很多淋巴結有融合成團趨勢,或淋巴結短時間增大,要警惕腫瘤可能。
  • ——3個方法治癒孩子的拖延症
    距離開學僅剩最後兩天,我給女兒檢查暑假作業時,發現還有部分沒做完,頓時就火冒三丈!明明上周就囑咐過她完成所有的暑假作業,誰知道拖拖拉拉到現在。我拿著作業去質問她,沒成想她撇撇嘴,滿是無所謂的態度說:「不是後天才報名嘛,明天還有一天時間寫呢。」我一時怔住,被她堵的啞口無言,現在的小孩真是不開口則已,一開口能把人活活氣死。
  • 作為一種讓醫生頭痛的惡性腫瘤,胰腺癌它到底是什麼呢?
    導語:胰腺癌是消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它的死亡率極高,號稱惡性腫瘤中排名前五的「殺手」。近年來,胰腺癌的發病率在全世界範圍內有增加趨勢,即使是在醫學水平較為發達的今天,它的術後五年的存活率為僅在百分之五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