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癒拖延症?我有三個辦法

2020-12-14 騰訊網

來源:夏簡言之(tiankafei99)

我昨天本來要整理我的書稿的,但上網時看了一個視頻,後來就忘記了,接下來去超市買東西,本來打算回家之後整理的,後來實在太困了就睡了,又忘記了這件事。拖到了今天,終於把我想整理的書稿歸類了。

拖延,幾乎是社會的通病了。月初的工作量沒完成,拖到了月底;年度論文,按計劃應該每個月搜集資料,準備寫作,但是一直拖到了截止日期的前幾天。

我帶一個新同事,她負責排版編輯,但是她喜歡在發文章之前把排版內容發給我,有時候我需要重新改動部分內容,但因為時間限制就來不及了。於是我想出一個主意,我規定頭天晚上必須把內容交給我,第二天交的話,我直接在工資裡扣50元,拖一次扣一次。你看,為了治癒拖延,我們多麼努力。

什麼是拖延

Ted有個演講叫做《你有拖延症嗎?》演講者Tim Urban非常幽默風趣用幾張圖就解釋清楚了什麼是拖延症。

這個演講中,Tim Urban說,拖延者的腦子裡,都住著一隻及時行樂的猴子,它在我們要開始一項任務的時候跳出來說:嘿,沒關係,反正你有時間,不如我們先上網看看淘寶,不如我們先去看看八卦,不如吃一杯草莓冰淇淋……

總之,這隻猴子總能想辦法讓你的停下手頭的工作。讓你拖到最後不得不做的時候,才會開始著手開始工作。

拖延是病嗎

人人都有拖延,不必糾結,偶爾的拖延也不需要內疚,普通的拖延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是當拖延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時候,就需要作出改變了。古典曾說:戰勝拖延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而生活不是為了戰勝拖延。

在心理學上看,只要你的拖延沒有對工作和生活造成影響,都不算是病,但是確實每個人都想改掉拖延,讓生活變得更加高效。

拖延的原因

但是,你想過嗎?為什麼我們總會習慣拖延。歸納起來,有兩個原因,事情太難,我不會做;追求完美,做不好就不做;沒動力,我不想做。

事情太難,我不會做

針對不會做這個情況,我們不如把目標細分,把難的任務分解。比如,領導如果讓你幫他衝一杯咖啡,我相信你馬上就會去做,因為簡單,一會就能完成。

但是如果你作為領導的助理,他讓你分析部門業績下滑的原因,你可能遲遲不動,因為這裡面需要統計各個區域的消暑數據,需要各個區域負責人的配合,你去問了某片區的銷售,他說太忙沒空給你整理,於是你只好等,能怎麼辦呀,這件事不怪我。

仔細分析看看,整件事其實並不簡單,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需要整個部門的配合,而這裡面,要用到的是溝通技巧、分析數據能力、統計數據能力等等,你還沒有走到後面的步驟,就卡在了第一步了,太難了。

我剛開始帶運營的時候,對運營是沒有要求的,只需要完成我布置的任務就行,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很多交給她們的事並沒做好,問及原因,都是覺得太難了。

讓運營這個月漲粉1萬,他可能無從下手。實際上我們知道,想要漲粉好,需要不斷地曝光,那麼加大互推就是好的辦法。分析後,我建議運營月漲粉一萬這個目標拆解成不同的任務:

本月互推20次;

寫3篇高轉化的文案;

記錄好轉化率、留存率,不斷復盤考核,查找原因;

後來我把任務分細了,雖然同樣的工作,但是我變成了可以量化和考核的任務,我不再把漲粉多少作為工作安排出來,而是讓新同時本月約20個號互推,每次互推後,把互推的效果,進粉的數量,轉化率,留存率逐一記錄,當天就要完成當天的工作。

任務分細之後,效果好了很多,因為可以盡享量化和考核,並且當天就能完成當天的任務了。

追求完美,做不好就不做

其實還有很多人,不想去做的原因就是怕做不好,他們屬於完美主義者。

我們一起寫作的那群人中,信誓旦旦要寫幾年的人,現在都放棄了,大多數人總覺得自己寫得不好,她們會說,要是我有你的文採,我也會堅持寫下去呀。

追求完美的人也容易產生拖延,寫不好不如不寫,這個心理我也有過。

新精英的古典老師提出一個關於60分戰拖延的原則,我十分認同。他說:60分是最高性價比,比如去健身房,你沒有必要練成健美冠軍,大部分減脂塑形就好。

你不必把你的目標定得太高,比如健身這件事,實際上你一周4次,一次30分鐘,這是普通人的健身量,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但如果你把目標定位某健身教練的身材,那麼難度太大反而不好堅持。

沒動力,我不想做

說說第三種情況,那麼沒有動力,不想去做而產生拖延的原因。對於沒動力,確實需要重新考慮一下你的目標制定是為什麼。

我之前些過韓雪學習英語的經歷,有讀者私下發微信給我,要效仿韓雪,把手機裡無關的社交軟體都卸載了,專門學習英語。確實有幾天時間,她在朋友圈打卡了,一天有兩三個任務量,包括口語的練習,單詞背誦,美文的閱讀等,但是一周之後就不見蹤跡了。後來她坦言說,真的堅持不下去了,找到不到動力。

找不到動力,缺乏內驅力,這是很難堅持下去的最大理由。

我跟自己說,我每年要健身5000分鐘,目的就是強身健體,減脂塑形。所以我一般都會為了身體更好,每周都爭取完成,不拖延。

我先生英語很好,工作都是全英文交流的,我問他最初學習英語的動力是什麼,他說大學的時候有個筆友,外省的,他們都是全英文交流的,並且為了了解對方學校發生的事,他把21世紀報關於感情方面的所有板塊都通讀一遍,一直堅持了3年。後來他的英語為他工作加了不少分,他順利籤約大公司,順利晉升企業項目的負責人,跟最初的那點堅持有很大的關係。

這裡要說到內驅力,就要延伸很多的內容,包括個人的人生規劃,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人生目標的拆分,然後進行年度目標的拆解,最後分化到年月日等。

美國作者西蒙·斯涅克寫了一本書叫做《從「為什麼」開始》,書中介紹了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叫做黃金圈法。黃金圈法則,是讓我們直接找到問題的核心,從為什麼開始,然後是如何做,最後才是做什麼,這種思維模式是內向思考的模式。

這裡的為什麼why就是我上文中提到的內驅力,當你找到了內驅力,就知道應該如何去做,應該做些什麼。

最後再次借用一句話:戰勝拖延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而生活不是為了戰勝拖延。

甜咖啡,心理諮詢師,自由撰稿人,專注個人

成長,目標管理,寫作治癒,敬請關注她的個

相關焦點

  • 拖延症如何「治癒」?專家:你或許需要一個真正打動自己的理由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娥「拖延症不是病,久久不治也要命!」當下,許多人飽受拖延症困擾。心理學家提醒,拖延症需要得到應有的重視。很多嚴重的拖延者,他們的痛苦程度不亞於抑鬱症患者。拖延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統計顯示80%-95%的學生都有拖延的問題。其中的一半是日常性的拖延者;介於15%到20%的成人也是習慣性的拖延者。
  • 擴大舒適圈治癒拖延症
    「拖延症」我能掌控整個局面,可以把計劃再推一推。大約75%的人偶有拖延,50%的人一直在拖延。「舒適圈」在我熟悉的圈子裡我說了算,一切盡在掌握中。01拖延症是怎麼來的?很多拖延症比較嚴重的朋友來找我諮詢解決方案,我總會問他們這樣一個問題:「你第一次領到老闆的任務,拖延了嗎?
  • 拖延症是學習的「攔路虎」?這三個辦法,可以快速克服拖延症!
    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大家如何克服拖延症吧。一、 製作時間計劃表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要在同時期處理許多事情,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選擇做一個時間計劃表了。在做完一件事後,可以在那一項前面做一個標記,這樣長期下來,我們不僅可以清晰地知道自己每天做了些什麼,同時也記錄了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除此之外,看著自己做的那些標記,還會很有成就感。在處理比較複雜、需要耗費很長時間的項目時,我們可以將它拆分成一個個小項目,根據我們的自身情況,規定每天做多少就可以了。
  • 治癒拖延症,讓你成為時間管理大神
    拖延症,21世紀全球最流行的一種病。在這顆星球上,拖延症患者數以億計。多年以前,在微博上曾見過這樣一句話:年紀輕輕的你,不要總覺得你已經跌進人生最低谷了,其實你的人生還有很大的下降空間。因而,對於拖延症要切合實際的想辦法解決,讓拖延無法阻擋你的腳步。
  • 《終結拖延症》:終結拖延症,秘訣就是這三個!開啟自律人生
    在《戰勝拖延症》這本書中,作者羅列的拖延症類型有十幾種,而最普遍的是這三類:期限拖延、認知障礙拖延和分心拖延。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戰勝拖延症?下面給大家三個終結拖延症的三個科學辦法。一個再複雜的任務,拆解完之後,也是一個個具體的步驟,你按照一個個步驟去做,慢慢的就能搞定艱巨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拖延症慢慢也就不藥而愈了。
  • 讓你擺脫拖延症的幾個辦法
    一說到拖延症,是我們心裏面揮之不去的一個詞。每個人心裏面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拖延症,它就像一個阻擋我們前進方向的石頭一樣,不讓我們繼續努力,變得更好。比如說我自己明明前一天用本子世上的第2天應該要做點事情,規劃好時間。
  • 《再也不見,拖延症》:告別拖延症,重寫你的人生
    關於拖延症的書,我也看過許多,但如很多治標不治本的自律文章一樣,講了很多方法,卻沒有抓住真正的病因,所以照這些方法實行起來總是好一陣壞一陣,最後又陷入拖延症的泥潭,變得越來越不自信。然而,當我看了美國心理學教授帕梅拉·S威加茨和凱文·L焦爾科合著的《再也不見,拖延症》之後,確信拖延症是一種可以根除的病。
  • ——3個方法治癒孩子的拖延症
    02 為什麼要擺脫拖延症拖延症們的口頭禪通常是:「明天開始我要一個有行動力的人,秉承今日事今日畢,而有拖延症的人想的都是明天、以後,因為未來是未知的,沒有壓力。拖延症總是對自己撒謊,寬慰自己這件事也許下次做會更好,以此來減輕自己的壓力和焦慮。那麼,拖延症會對人產生什麼樣的不好影響?
  • 如何克服拖延症
    本人是拖延症患者之一。尤其最近由於疫情等原因仿佛更加不妙,幾乎不想費腦子想事情 /(Q-Q)\也在尋求好的解決辦法,給大家分享下自己的想法:一、想明白你自己為什麼想拖延?按照拖延的理由自己和自己問答,往往會很有效二、問出自己拖延的理由後,設想拖延的後果,如果可以承受,可以拖延;若果不能承受,必定會有所行動,在拖延中按部就班,即使效率很低,也比不計效果好三、懶惰、享樂、畏難、自制力差、動作慢、基礎差、不專注、做事情沒有計劃等都是拖延症的原因
  • 「我已經是拖延症晚期患者」| 5個辦法幫你走出拖延的循環
    我也不是不喜歡學習,可是在距離Deadline還有些遙遠的時候,我總覺得時間還早,沒必要提前開始寫。我想從反反覆覆的拖延狀態中擺脫出來,有沒有什麼辦法呢?在日常生活中,情緒容易波動的人群,可能比較敏感、情感細膩、玻璃心、容易焦慮的人更容易拖延。我身邊有很多拖延症患者,都是特別優秀的同學,因為追求完美,害怕失敗,又很顧慮周圍人的評價,所以特別想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完成任務,往往這樣浪費了大量時間。
  • 我是如何打敗拖延症的
    關於拖延症的話題我在Hacker News上不斷的看到有人提出來(你也讀了,不是嗎?),感覺有必要將我是如何跟拖延症做鬥爭的方法分享給大家。然而,我這裡說的主要是針對程式設計師/美工,但其實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首先最重要的….
  • 如何治癒自己的「拖延症」?
    要有一個科學認識:拖延症人人都有,由來已久,非常普遍,難以杜絕,正確對待,坦然一些,不必追求完美,不必懊悔自責。比如學外語先積累單詞5000個,用100天時間,那今天先背50個單詞,現在5分鐘,我先記10個,這個行動就和那個遠大目標建立起了聯繫。注意:第一步一定要很容易在短時間完成!一旦切分到當下,我們就不好意思再把這件事過於宏大、難以辦到當作拖延的藉口了。
  • 寫作6個月,從拖延症患者到執行力強者,我是如何進化的?
    —— 貝多芬你曾經有過拖延症嗎?是否總是把重要的事情拖到最後一天才去完成?是否總是會為自己找各種藉口去拖延時間?是否總會覺得情緒焦躁不安呢?以前的我,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拖延症患者。那時我的精神狀態十分差,又極度懶惰,客戶交付的任務總是拖到最後一天才去完成,自己想執行的各種計劃根本就沒展開過幾種。
  • 你有拖延症嗎?竟有75%的大學生有拖延症,教你如何擺脫拖延毛病
    有拖延症的人,通常表現為懶惰、專注力差、手忙腳亂等,拖延給很多人的生活帶來不利,如何戰勝拖延?給大家推薦以下幾個方法:方法一:改變環境拖延患者「老託歲月」裡,身邊應該少不了手機、沙發和身邊其他事物。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就是原定一個小時完成的任務,當只剩下最後幾分鐘的時候,這最後的幾分鐘是效率最高的時候。所以,可以利用帕金森定律來管理時間。拖延症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拖延者給自己的時間太多了,以至於可以一拖再拖,設置一個截止時間,就如把自己逼迫到任務的最後幾分鐘,也許可以戰勝拖延,高效完成任務。
  • 選擇障礙症拖延症……為什麼我們總說自己有病?
    帖子開頭提出了10個問題,「每天坐什麼交通工具」、「每天下班後到哪裡消遣」等等,「如果你都有糾結,那麼你也有選擇恐懼症」……按照這些標準,很多網友對照自身,紛紛表示遇到同道中人,「我也每天會在穿衣上糾結」。不合條件的反而擔憂:「我一個都沒有中,正常麼?」於亞男向記者強調:「帖子寫的並不是自己。我只是寫出了現在都市人的普遍病症,所以大家才有共鳴。」
  • 5個方法,幫你告別拖延症
    女兒舞蹈班有個女孩叫晶晶,她媽媽一提起她就會數落不停,例如每天放學回家做作業總是拖拖拉拉,叫她趕緊寫作業,她卻一會兒出來喝水,一會兒要上廁所;作業從來都沒有按時完成過。晚飯後媽媽提醒她練小提琴,她卻總是假裝沒有聽見,躺在床上津津有味地看漫畫書,孩子典型的拖延症表現令其媽媽憂心不已。好友前段時間在工作中就曾被拖延症同事害慘,不論安排他做什麼項目,這位同事總把項目時間拖到底線。
  • 如何改變拖延症,3個實用的方法分享給你!
    比如,看見有人在徵稿,自己很想去寫,但又害怕被拒稿,所以害怕失敗,也會形成拖延的習慣。拖延,對我們有什麼樣的影響呢?拖延會讓我們的工作質量變差。因為拖延,總是拖到最後沒時間了,才去潦草的完成,所以質量就會超差。那既然拖延症對我們不好,如何才能擺脫拖延症呢?三個讓你擺脫拖延的方法分享給你!
  • 對付拖延症,我有絕招!
    ​對付拖延症,我的辦法真的就是......拖延。 沒錯,拖延症來的時候,我總有事幹,就算沒事,我也自己給自己加戲,就算上面的事情都沒做,我可能也會抽根煙發會呆,就這樣把時間消磨過去。嗯,是挺沒正型的。在拖延中不僅得到了休息,還拓展了認知的邊界,給未知的未來,賦予了更多可能性。沒錯!這就是我戰勝拖延的辦法:用有創造性的拖延,去戰勝真正的拖延。那些被我拖延的事情都是什麼事?
  • 解決你的拖延症,只有一個辦法:讓驅動力>阻力
    這就是拖延症的前半部分,就是拖著不幹。 我妹妹家的小朋友,有兩個明顯的特點。第一個是愛吃好吃的;第二個呢,是不愛做作業。作業本擺好之後,一會上廁所,一會看看窗外,反正就是半天過去,作業本還是空白一片。不愛做,驅動力明顯不夠。一般都要等到實在沒辦法了,才做。
  • 兩個單詞,治好了我的拖延症
    兩個單詞,治好拖延症先思考一個問題……你曾經制定過多少個目標,尤其是在每年的元旦,春節的那幾天,然後,你有幾個實現了?其實你也想賺錢,你也想出人頭地,你也想讓TA主動牽(gouda)你的手,你甚至還比別人聰明(ziwoganjue),但你就是拖延了一天又一天……"堅持,做",這三個字我和很多人在很多場合說了很多年,然而我也知道,它只是一個理念,你還需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