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拖延症,我有絕招!

2020-09-10 我為自己做了什麼


​對付拖延症,

我的辦法真的就是......

拖延。

別笑,真的!

這篇說拖延症的稿子,

我其實拖了已經一周多了。

笑。


被我拖延掉的時間都去哪了?


這一周拖著沒寫稿,那我幹嘛了?除了正常工作以外,每當有空可以寫稿的時間,其實大概率都被我追劇、折騰花花草草或是散步、寫毛筆字、做瑜伽等等消磨掉了。

沒錯,拖延症來的時候,我總有事幹,就算沒事,我也自己給自己加戲,就算上面的事情都沒做,我可能也會抽根煙發會呆,就這樣把時間消磨過去。嗯,是挺沒正型的。

雖然沒寫稿,但是這一周我練了3篇柳公權的字帖;追了半季摩登家庭11;給2盆多肉和一盆蝴蝶蘭換了盆,扦插了3盆薄荷;有3天步行超過5K步,給螞蟻森林多加了200g能量;還練了2次瑜伽,所以這麼一看,雖然我一個字沒寫,但是!我也收穫了很多!


這些額外的收穫,都成為拖延而獲得的獎勵。


如果上面提到的事沒有做,我今天可能不能這麼心平氣和的坐下來寫稿子。所以這一周我是在拖延嗎?當然不是!我這是在積攢幹大事的能量!(哈哈,好佩服自己一本正經胡說八道,但好像卻很有道理的樣子)


我自己覺得這種拖延,是積極的且具有創造性的。在拖延中不僅得到了休息,還拓展了認知的邊界,給未知的未來,賦予了更多可能性。


沒錯!這就是我戰勝拖延的辦法:用有創造性的拖延,去戰勝真正的拖延


那些被我拖延的事情都是什麼事?


我自己想了一下,能被我拖延的事情雖然很多,但其實大概都有一個共性:我覺得有難度的事。


比如開公號這事。2年前就有想法,但一直都沒有任何動作。究其原因還是覺得難,雖然之前當了十年的編輯,但轉行做廣告之後,就再沒有寫過超過140字的文,加上做全職媽媽這麼些年,電腦都快不會用了,所以雖然有了開公號的想法,但也一直沒動手,因為打心眼裡覺得難!不依靠拖延來積蓄能量就完全不能勝任!



寫字這件事雖然做了很多年,但對我而言,依然不是件手到擒來的事情,畢竟在字裡行間,都是需要掏心掏肺的。所以拖延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我會因為拖延而責備自己嘛?


外人看來,我的愛好好像挺多,但其實這些技能都是因為拖延而發展出來。無論是瑜伽、練字、剪輯、種花等等,它們都是拖延的戰利品。


當拖延發生時,我知道我在拖延,我也允許自己待在拖延裡面。因為我知道此刻我需要拖延,我拖延是因為我想更好的完成它。而不是為了拖延而拖延。


曾幾何時,因為拖延,我也會因此而責備自己不夠努力、不夠上進。但這樣的悖論終於讓我吃盡了苦頭,決定在人到中年時與自己和解。


當編輯的時候,每月交稿我都會在第一批交稿日就把所有的稿子交齊(其實每月有3個交稿日),但在看似自律的背後,其實隱藏的都是滿滿的焦慮。在被焦慮淹沒時,周圍都是一個個條條框框的標準,只有活在條條框框裡才能獲得點滴安全感。


很多時候,事情之所以困難,並不是它真的很難。只要開始做,就不再困難,所以,準備好了再開始,也行。



真正困難的事,都是情緒上的。

而拖延解決的恰恰就是情緒,
拖延的時候,就安心的待在拖延中吧,

不僅會戰勝拖延,還能收穫創造力。

今天,你為自己做了什麼?

相關焦點

  • 幾種拖延症對付拖延症的有效方法
    拖延症有一個特點就是當一個人單獨完成任務的時候,容易出現拖延現象,當與人合作完成某項任務時,由於來自合作者的壓力,按時完成的可能性要大。 學校應該根據拖延症人群的這個心理特點,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各年級樹立良好的學風,在專業班級內部形成良好的學風,甚至在宿舍也形成好的學習風氣。
  • 清華學霸分享對付拖延症六個簡單好方法
    提起拖延症大家都不陌生,它在大部分同學身上都存在,有一個調查顯示:大約75%的學生認為自己有時拖延,50%認為自己一直拖延。嚴重的拖延症會非常影響學生的學生成績,選擇拖延,學生們所面對的事情、問題、麻煩不會減少、不會消失,反而會更多、更嚴重,越是拖延,內心越是緊張焦躁,越往後心理壓力越大。今天來聽一位清華學霸李採星同學分享的對付拖延症最牛的方法。
  • 討厭的「拖延症」:我成功整治熊孩子「拖延症」第二招
    上一次講述我用第一招成功整治熊孩子的「拖延症」。但是,熊孩子啊,熊孩子,哪可以一種「藥」徹底把「病」治好!過一段時間,速算做多了,他們覺得乏味,乏味了就會怠慢,這樣達不到腦袋高速運轉的效果,勢必又開始「拖延」。最後,我又發掘了整治「拖延症」第二招:快速彈練習曲。
  • 拖延症也需對「症」下藥 | 戰拖大作戰
    這是一篇原計劃於昨天完成的文章,不過我依然堅強地拖到了今天才動筆。當然對於這點小小的拖延,我早就習以為常了。畢竟作為一個拖延症患者,我的病史已經長達20年了。最初確診的時候,我正處於小學寒假假期中。就像爸媽、老師要求的那樣,我以為我會,書桌、燈下奮筆疾書,用假期前幾天的奮戰,換一個假期的輕鬆。
  • 教你對付多疑症的絕招(雙語)
    教你對付多疑症的絕招(雙語) 2012-08-21 17:41 來源:psyblog 作者:滬江英語編譯   有一些批判性、分析性思維是一件好事。有時候,不自我懷疑的話,我們就很難做出好的決定。
  • 討厭的「拖延症」:我成功整治熊孩子「拖延症」第一招
    孩子的「拖延症」是每一個父母最頭痛問題。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叫《牽著蝸牛去散步》。那一刻我覺得這個文章簡直是我的救命稻草啊,我那被「拖延症」弄得受傷的心靈突然有了安慰。對哦!我們真的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要理解孩子,牽著他慢慢走,這個世界會立刻變得很美好啊!但是,孩子一上小學,這哪是美好,這簡直是惡夢。學校允許你遲到?你上班可以遲到?作業可以延遲交?考試卷可以推遲幾分鐘交卷?……現實生活告訴你,讀書開始是不允許任何人有「拖延症」。
  • 《終結拖延症》:戰勝拖延症最好的方法,讓你不再為拖延而煩惱
    有嚴重拖延症,沒有自控能力,工作永遠幹不完,總是磨時間怎麼辦?《終結拖延症》這本書是拖延青年的福音,以行之有效的心理學方法,搞定拖延症!就是把重要的事情和有時間限制的事情,能拖則拖推到其他的時間去做。可是這個拖延的過程可能會造成一些不良的後果。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即將要去完成事情的時候,總是會有一種轉移注意力的衝動,最後用無關緊要的事情來代替,所以這個過程是伴隨著拖延的思維,例如:「晚點再做吧或者現在還沒準備好,等我準備好再做吧」。
  • 《終結拖延症》:戰勝拖延症最好的方法,讓你不再為拖延而煩惱。
    想要靜下心來寫作,剛提筆發現網站上有彈出吸引人的消息,於是去瀏覽網頁去了。等想起來寫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幾小時了。領導安排的工作報告明天要交,今天心情不佳,明天交明天在寫吧……明明可以提前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可是拖延的心裡讓自己一拖再拖,到最後後悔自己浪費了時間感到很痛苦。有嚴重拖延症,沒有自控能力,工作永遠幹不完,總是磨時間怎麼辦?
  • 《拖延症心理學》讀書筆記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本書家《拖延症心理學》,作者是簡·博克、萊諾拉·袁,他們研究拖延症有30多年了。這本書要傳遞的核心是:遲緩習性既非惡習,也非品行問題,而是由恐懼引起的一種心理綜合症。也許也許我們自己就有拖延症,或許你身邊的人有拖延症,這本書為我們詳細介紹了拖延症,以及克服拖延症的方法。那麼什麼是拖延症呢?
  • 《自控力》:看完這本書,我總結出拯救拖延症的三大方法
    懊惱之餘,我想起小時候,寒暑假作業幾乎總是在假期最後一天惡補完成,每次的工作任務,我總要到最後一刻才提交,「拖延症」幾個大字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要說最有名的拖延大師,肯定非達·文西莫屬。他的作品《蒙娜麗莎》舉世聞名,人們卻大多不知,因為拖延症,這幅畫他整整畫了四年。《最後的晚餐》他畫得稍微快了那麼一點點,也畫了足足三年。達·文西這麼有才,但是因為拖延症,他的傳世畫作不到20幅,並且其中有五六幅到他去世還壓在手裡沒能交付。
  • 跟著TED學英文01 雖然你有拖延症,但是我有藥啊
    這是今年帶你學的第1篇TED/雖然你有拖延症,但是我有藥啊/那些你今年要完成的去年定下的千年就要實現的目標,現在他們怎麼樣呢?嘻嘻,小編跟你說了段繞口令。你是不是想知道哪裡有一種神奇的藥水可以治好你的拖延症?我看你是想多了,自己不好好管自己,能不能治好,心裡沒點B數嗎?嘻嘻,開個玩笑。其實,無數人談過拖延症這個話題,各種書籍層出不窮。
  • 考研的快被拖延症害死了,怎麼破?
    今天有位學員發信息說:「王老師,我今天看了一下考試內容,感覺比想像的難」。我想大部分同學都是這樣吧,年初就讓大家學習,直到大半年過去了,網報開始了,才開始學習,如果半年前就開始複習準備,現在就沒那麼著急了吧?都是拖延症!大多數同學計劃下複習的內容,複習進度總是一拖再拖。是很多同學反映的一直都有的癥結,然後每天都因為拖延沒完成計劃而內疚自責,影響複習。
  • 拖延症到底是怎麼回事,還有救嗎
    大多數慢性拖延者都有強烈的自我挫敗傾向,這 可能是出於自我懷疑——不相信自己能做好,也可能 是完美主義的體現——如果做不到最好寧可不做。此外,低自尊也是慢性拖延者的特質之一。他們往往有 較低的自我認同感,而對他人的評價過於在意。
  • 我的拖延症:明天再說
    突然想寫寫自己的拖延症,畢竟這篇文章的題目,從我想到再到我開始寫而有這個想法,在昨天的晚上八點多快到九點的時候。而之所以能拖延到現在,我只能歸咎於自己的拖延症。畢竟我不能說是嗶哩嗶哩視頻太好看,也不能說是小說情節過於精彩讓人難以自拔,更不能說是我單純就是不想動。
  • 我是如何打敗拖延症的
    關於拖延症的話題我在Hacker News上不斷的看到有人提出來(你也讀了,不是嗎?),感覺有必要將我是如何跟拖延症做鬥爭的方法分享給大家。然而,我這裡說的主要是針對程式設計師/美工,但其實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首先最重要的….
  • 《拖延心理學》①:人人都有拖延症
    02 1月4日共讀內容世界上有完全不拖延的人嗎?我的身邊好像沒有。從上學時,寒暑假最後幾天瘋狂的補作業,到工作以後,活在一個個截止日期裡,再到生活中,被電子產品消耗掉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原本準備做的事情洗衣服、打掃房間,放一放,也就過去了。拖延症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更是因為每個人都有,所以我們覺得理所當然。但總有一些時候,讓我們很困擾。
  • 拖延症,我要滅了你
    不知道你們最近在寫作上有沒有跟我一樣的經歷。我每天早起聽了寫作業,做了筆記,看了一眼作業,腦海裡沒想法,想著吃完早餐再寫。這時我打開了冰箱,拿出奶黃包去蒸熱,吃了早餐。剛坐在電腦前,收集不到滿意的素材,然後想著找到素材再寫。就這樣我從早上拖到晚上才交了作業。我好像真的病了,一種叫做拖延症的病。「你混日子,就是日子混你,最後的輸家是你自己。
  • 「拖延症」罪魁禍首竟是「完美主義」,告別拖延症,原來如此容易
    拖延症患者總有無數個「明天」,卻始終把握不住一個今天。但是,你知道嗎?拖延症心理的最根本動機竟來自於完美主義。完美主義最大的禍害是「形成拖延症的習慣,讓自己有罪惡感」。為了完成的任務足夠完美,總是會在準備工作上花費太多的時間,而遲遲不能進入主題。
  • 為什麼有些孩子有「拖延症」?讓我們來看看拖延症患者大腦的區別
    我們身邊總會有很多拖延者甚至包括我們自己,而對於拖延症患者的行為方式,總會讓身邊那些非拖延者感到不能理解。就像很多父母不能理解,為什麼別的孩子能在8點就把作業完成,我的孩子磨磨唧唧到晚上11點卻還沒做完作業…… Tim Urban作為一名拖延症患者,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講述了作為拖延症患者,他的腦子是什麼樣的,為什麼他們會拖延。
  • 我決定明天再勞動,因為我的拖延症……
    還有些人計劃周日收拾房間,但看著凌亂的桌子,遲遲不想行動,躺在床上告訴自己:等下我就去收拾…… 然而,事實真的是懶惰,還是自己已經不知不覺地被拖延症侵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