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答辯狀製作指引(內部使用)

2021-02-19 法悟

1.總則

1.1本指引主要適用於民事案件一審答辯狀的製作。

1.2民事案件的上訴答辯狀、再審答辯狀等反駁性法律文書的製作可以參照適用本指引。

1.3本指引適用於本團隊承接的民事訴訟案件。

2.答辯狀的功能

2.1民事案件答辯狀是被告對原告訴訟請求,以及支持該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給予的書面反駁意見。

2.2民事案件答辯狀應當具有如下功能:

(1)直接反擊原告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和法律依據,根本性否定原告的訴訟請求;

(2)在不能根本性否定原告訴訟請求的情況下,盡最大可能減輕委託人的法律責任;

(3)通過策略性否定原告主張的重要事實,轉移舉證責任,增加原告舉證不能的訴訟風險;

(4)策略性降低原告勝訴預期,在案件整體對委託人不利的情況下為調解結案創造條件。

3.答辯狀的製作原則

3.1民事案件答辯狀在形式上應當堅持簡潔、美觀的原則,且易於被裁決書直接援引;在內容上應當做到邏輯簡單、觀點明確,便於法庭界定無爭議和有爭議事實,便於法庭歸納爭議焦點,便於法庭重新分配舉證責任。

3.2民事案件答辯狀應當與已方的證據組織、舉證意見、質證意見、代理意見保持一致,且應當在訴訟程序中不斷提升其內在邏輯性和體系性。

3.3民事案件答辯狀應當遵循內容極簡原則,篇幅達到最有效率的阻止原告訴訟請求的成立即可。

4.答辯狀的內容

4.1民事案件答辯狀應當包括如下內容:

(1)對原告訴訟請求的總體反駁意見;

(2)對原告主張事實的反駁意見;

(3)對原告有關法律適用方面主張的反駁意見;

(4)對原告主張的訴訟請求計算方式及計算結果的反駁意見。

4.2民事案件答辯狀的內容原則上應當與最終提交法庭的證據一一對應。

4.3民事案件答辯狀的內容,必須最大可能的避免自認對已方可能產生不利後果的事實。

4.4在確認民事案件答辯狀的內容,應當充分預測其對原告及法庭產生的影響,以及原告可能採取的應對措施,並確定可行的反應對策略。

4.5最終確認的民事案件答辯狀內容,應當有多層次證據支持,具有足夠的兼容性,可以應對案件審理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5.答辯狀的製作準備

5.1民事案件答辯的準備內容:

(1)找出原告提出的訴訟請求,以及所依據的事實依據、法律依據,並分析其映射關係;

(2)確認影響原告訴訟請求的關鍵性事實及依據;

(3)逐句核對原告在其民事起訴狀中所陳述的事實是否與所提供證據一一對應,將沒有證據支持的事實標出,然後分析缺乏該證據後對原告訴訟請求的影響;

(4)要求委託人就全案提交證據,並依據提供的證據最大限度的歸納案件事實;

(5)就證據進行策略分析,確認原告最大限度的收集到證據的範圍;確認我方最大限度收集到的證據;確認我方能夠提交證據原件的範圍(即確認哪些證據不能提供原件);

(6)依據對證據的策略分析,結合委託人確認的事實,按本指引確認答辯狀內容。

5.2在製作民事案件答辯狀時,應充分利用原告在其民事起訴狀及證據清單中自認的對我方有利的事實。

6.答辯狀的排版規範

6.1頁面布局

6.1.1紙張採用A4,縱向設置;

6.1.2頁邊距採取普通模式,即上下均為2.54,左右為3.18;

6.1.3首先將全文字體設置為中文宋體、西文Times New Roman,字號小四,行間距1.5倍,段間距為段前0、段後0。設置方法是全文選中,然後一一操作前述各設置選項;

6.1.4在上述狀態下進行民事案件答辯狀中各模塊的排版;

6.1.5民事案件答辯狀通常由以下模塊組成:

(1)案件信息;

(2)標題;

(3)答辯人的自然狀況;

(4)答辯狀首部;

(5)正文;

(6)結尾。

6.2案件信息模塊的排版

6.2.1案件信息內容為受理法院就該案配置的案號;

6.2.2案件信息設置為宋體小四號字黑體,行間距設置為1.5倍,段間距段前設置為0行、段後設置為0行,居左設置(不退格)。

6.3標題模塊的排版

6.3.1 標題內容為:「民事答辯狀」。標題字體設置為華文中宋加黑小二號字;

6.3.2標題「民事答辯狀」的行間距設置為1.5倍,段間距段前設置為1行、段後設置為1行。

6.3.3標題應當居中(應當注意,先確認標題置於該行最左端時再進行居中操作)。

6.4答辯人的自然狀況模塊的排版

6.4.1答辯人自然狀況需要列名的內容:

(1)答辯為自然人的:當事人的姓名、民族、出生年月日、住所地;

(2)答辯人為非自然人組織的:當事人名稱、住所地、法定代表人。

6.4.2排版

(1)分行

以下內容單獨設為一行:

行數

自然人

非自然人

第一行

姓名

單位名稱

第二行

民族,出生年月日

住所地

第三行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及職務

(2)字體、字號、行間距

第一行,當事人姓名或名稱黑體宋體小四(不加黑),段間距段前設置為0.5行、段後設置為0。

該模塊其餘各行的字體均為宋體小四,段間距段前和段後均設置為0。

(3)對齊

第一行居左(不退格),該模塊其餘各行均退兩個字,即首行縮進2字符。

6.5正文模塊的排版

6.5.1正文包括:正文首部、正文、正文尾部三部分。

6.5.2正文首部內容為:「因原告(姓名或或名稱)訴答辯人(姓名或名稱)(案由)一案,現答辯人就原告的起訴作如下答辯:」。該部分字體設置為宋體小四號字,段前0.5,段後0.5。

6.5.3民事案件答辯狀正文可以依據對事實的反駁、對適用法律的反駁、對訴訟請求計算方式或計算金額的反駁、對原告訴訟請求的整體反駁區分不同版塊。也可以按預測的案件爭議焦點劃分板塊;

6.5.4正文中的每個版塊均由標題和該版塊正文組成;

6.5.5版塊標題由「標題編號」和「標題內容」組成。標題編號為中文數字(如一、二……);

6.5.6版塊標題編號及正文均為黑體小四(不加黑);段間距段前設置為0.5行、段後設置為0.5行;

6.5.7該版塊正文部分,均設置為宋體小四,行間距1.5倍,段間距段前和段後均設置為0.5行;

6.5.8版塊正文中,可以給每個事實編上序號,序號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如「1、2、3……」;

6.5.9正文尾部,應當對原告整體訴訟請求進行綜合性評價,並明確最終的觀點。

6.6結尾模塊的排版

6.6.1「此致」用宋體小四,在與正文的最後一行間增加一個回車(即一個空行);

6.6.2此致的法院,為宋體小四,居左(不退格);

6.6.3此致與此致的法院間不增加空行即回車;

6.6.4答辯人信息為:「答辯人:(答辯人姓名或名稱)」。答辯人信息距離「此致的法院」間為三個空行。宋體小四加黑。答辯人名字的最後一個字距離頁面右邊界4個字節的距離,即兩個漢字的距離。段間距段前和段後均設置為1行;

6.6.5答辯時間信息:全部用中文大寫,如「二〇一四年六月七日」,宋體小四加黑,位於具狀人及具狀人名稱中間的位置。具狀時間的段間距段前和段後均設置為1行。

7.其他

7.1團隊各成員在使用本指引期間,應當注意收集各方反饋信息及執行效果,並不斷總結經驗,以便於對本指引不斷升級。

範例:

歡迎訂閱法悟,我們將定期為您推出您可能更喜歡的文章。

訂閱方法:

1)點擊標題下方的法悟,然後點擊關注

2)點擊右上角圖標,然後選擇查看公共帳號,最後點擊關注

3)搜索微信號「fawu100」法悟,選定後最後點擊關注

相關焦點

  • (十一)如何製作民事答辯狀
    (十一)如何製作民事答辯狀 在民事訴訟中,被告一方收到原告的起訴狀,
  • 民事答辯狀撰寫指引 (2018年版)| iCourt
    3.1.3 確定法庭指定的舉證時限、答辯時限、開庭時限及可能影響民事答辯狀撰寫工作的其他要求,以便於制定有效可行的民事答辯狀的撰寫計劃,確保在法庭規定的時限內完成並提交民事答辯狀。3.1.4 通過應訴資料收集明確案件的案由、訴訟標的、受理法院、案號、經辦法官等案件重要信息,以便於獲得更多檢索關鍵詞,進而可以收集更多的重要案件信息。
  • 【法律文書】刑事附帶民事/民事/行政答辯狀
    答辯狀,是指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的被告人或被上訴人和民事、行政案件的被告或被上訴人,針對刑事附帶民事自訴狀、附帶民事起訴狀及其上訴狀和民事/行政起訴狀、上訴狀,在法定期限內作出答覆、辯駁的法律文書。《民事訴訟法》第125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
  • 法律文書|民事答辯狀格式範本及說明
    因為一個案件被起訴,收到法院法院送達的原告方民事起訴狀及證據材料、舉證通知書、開庭傳票。作為被告方認為原告方屬於「虛假訴訟」,有必要在開庭前向法院提交民事答辯狀。民事答辯狀樣式因答辯人是個人或「單位」而略有不同,主要表現在基本情況和籤名蓋章上。答辯狀主要還是看答辯內容,核心是答辯思路和要點。實務中一般不在開庭前交書面答辯狀,有必要和需要時才提交。
  • 如何寫好民事答辯狀
    從縱向上看,一個完整的民事訴訟程序包括,原告的起訴--被告答辯--原告和被告進行證據交換--開庭審理--宣判這個過程,今天,順著這個時間線來說一下民事答辯狀的寫法
  • 民事答辯狀格式範本
    民事答辯狀,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作為民事訴訟中的被告(或被上訴人),收到原告(或上訴人)的起訴狀(或上訴狀)副本後,在法定期限內,針對原告(或上訴人)在訴狀中提出的事實、理由及訴訟請求,進行回答和辯駁時使用的文書。
  • 民事答辯狀應當這樣寫
    張哥在評論中看到,有人問,怎樣寫民事答辯狀,在法律援助中心值班時,也有當事人讓我們代書民事答辯。說明還有許多的朋友不知道民事答辯狀怎麼寫。張哥今天告訴你,民事答辯狀應當這樣寫。一、民事答辯狀的一般格式是這樣的:1.標題:寫「民事答辯狀」用二號或三號字,加黑。
  • 【實務看點】民事訴訟起訴狀、答辯狀格式是怎樣的?
    具體到門牌號。最好註明郵編及通訊方式。(下列文韋當事人欄要求同此) 2、訴訟請求。主要寫明請求解決爭議的權益和爭議的事務。寫明請求人民法院依法解決原告一方要求的有關民事權益爭議的具體事項。 3、事實和理由。事實部分,要全面反映案件事實的客觀真實情況。證據部分。
  • 民事答辯狀樣式及說明(自然人答辯用)
    民事答辯狀樣式及說明(自然人答辯用) 2020-10-29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律師告訴你:民事答辯狀應當這樣寫
    怎樣寫民事答辯狀?今天就說一說民事答辯狀應當這樣寫。一、民事答辯狀的一般格式是這樣的:1.標題:寫「民事答辯狀」用二號或三號字,加黑。這是答辯狀的關鍵部分。5、尾部和附項(1)分兩行寫:此致XXX人民法院。(2)右下方寫:答辯人:XXX(籤名或蓋章)並註明年、月、日。(3)附項:寫明:(l)本答辯狀副本X份;(2)證物或書證XX
  • 民事上訴狀撰寫指引
    需要提交的法律文件為「民事上訴狀」,不同於一審階段的「民事起訴狀」,「民事上訴狀」無須就全案的事實與法律問題,系統和全面進行闡述,僅需就一審裁判文書所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提出異議,並提供相應的證據和法律依據,請求二審法院予以糾正。特此,就上訴狀撰寫中的部分技巧性問題和注意事項,編發指引如下,供當事人及初級法律職場人員參考借鑑,歡迎就此問題交流和指導。
  • 民事上訴狀撰寫指引(法悟2019版)
    2.5客戶僅委託團隊作為一審階段的委託訴訟代理人而沒有委託二審或雖然委託了二審但在上訴期限屆滿前終止委託的,原則上應當先行按照本指引製作民事上訴狀並提交客戶,指導客戶辦理上訴手續或辦妥案件移交手續,在確認沒有上訴風險後依照事務所的相關規定辦理一審案件結案歸檔手續。
  • 民事上訴狀撰寫指引(2019年版) | iCourt
    2.5客戶僅委託團隊作為一審階段的委託訴訟代理人而沒有委託二審或雖然委託了二審但在上訴期限屆滿前終止委託的,原則上應當先行按照本指引製作民事上訴狀並提交客戶,指導客戶辦理上訴手續或辦妥案件移交手續,在確認沒有上訴風險後依照事務所的相關規定辦理一審案件結案歸檔手續。
  • 為什麼寫一份《民事起訴狀》那麼貴?看到內部流程你就驚到了!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揭開民事起訴狀的神秘面紗,去看看一份頗具匠心精神的民事起訴狀是如何誕生的?這是一份律所內部民事起訴狀的撰寫指引,看到這些就足夠讓你驚呆了!2.3對客戶提供的證據及可證明的事實進行全面分析,並依據案件需要選定提交法院的證據並製作證據清單。擬提交法院的證據和證據清單確定後,再撰寫民事起訴狀。2.4民事起訴狀內容初步確定後,應當再與擬提交法院的證據清單和證據進行比對,以保證民事起訴狀所記載的事項和所提交的證據相一致。
  • 答辯狀與代理詞混同,是代理律師常犯的通病
    答辯狀與代理詞混同,是代理律師常犯的通病 董獻軍律師8小時前 · 山東瑞帆律師事務所律師在民事訴訟中,答辯狀與代理詞作用不同,各司其職,適應於不同的訴訟階段。但是在庭審事務中,將答辯狀與代理詞混同,將答辯意見寫成代理意見的現象卻並不少見。答辯狀是對應原告的起訴狀,是在原告宣讀起訴狀之後被告發表的意見。
  • 上級法院將案件交下級法院審理,可以使用「移送函」嗎?
    民訴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民訴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確有必要將本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應當報請其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 律師代理民事訴訟案件的具體工作方法和步驟
    三、準備起訴或應訴  律師接受委託後,應對案件事實進行深入了解,並開展相應的調查活動。主要事項有:  1、與委託人交談,並仔細聽取委託人對案情的敘述。同時製作談話筆錄,記錄重點,並請委託人確認無誤後籤字。  2、到法院查閱案件相關材料。
  • 律師舉證質證指引——建議收藏
    (4)民事案件證據清單的標題設置應當與民事起訴狀或民事答辯狀中的標題設置完全相同。5.4.3證據清單的表格設置(1)在標題「民事案件證據清單」下方插入「表格」。5.5.2對於較為複雜的案件或證據,可以將證據清單轉化為「舉證意見」,進一步詳細列明所證明的對象,以及證明過程等。6.其他6.1本舉證指引僅供團隊內部使用。
  • 2020最新夫妻連帶債務答辯狀
    一、2020最新夫妻連帶債務答辯狀  民事答辯狀  答辯人:XXXXXXXXXXXXXX 被答辯人:XXXXXXXXXXXXXXX  答辯人就被答辯人所訴民間借貸糾紛一案具體答辯如下:  1、我不同意償還該筆借款,被告向被答辯人借款我不知情,借據上也沒有我的籤字
  • 律師進行民事訴訟答辯應注意的6個問題 | 無訟專欄
    然而,民事訴訟答辯是一個動態程序過程,與諸多訴訟制度相關,並非僅指提交或不提交民事答辯狀。本文從律師的角度,簡述律師作為民事訴訟代理人在民事訴訟答辯時應注意的6個問題,以期拋磚引玉。三、應當撰寫民事答辯狀律師撰寫民事答辯狀有多方面的意義。對於律師自己來說,有助於律師提前理清案件抗辯思路,在開庭口頭答辯時做到有條不紊,而不致於臨場發揮「失常」;同時也可以提高律師和委託人之間的溝通效率,委託人反覆研看民事答辯狀後,還可提出相應修改意見和建議,畢竟委託人對案件事實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