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書】刑事附帶民事/民事/行政答辯狀

2021-02-14 海天國律

刑事附帶民事/民事/行政答辯狀(1995年、2005年)

1.基本知識。

答辯狀,是指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的被告人或被上訴人和民事、行政案件的被告或被上訴人,針對刑事附帶民事自訴狀、附帶民事起訴狀及其上訴狀和民事/行政起訴狀、上訴狀,在法定期限內作出答覆、辯駁的法律文書。

《民事訴訟法》第125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繫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繫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行政訴訟法》第67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範性文件,並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2.範本。

民事答辯狀

答辯人××,男,35歲,漢族,無業,××市人,住××市××區××樓204,電話13156897420。

答辯人因___________一案(或:答辯人因___________對___________案所提上訴),提出答辯如下:

綜上所述……。請人民法院查明有關事實,作出公正的判決。

此致

××市××區人民法院

答辯人:××

××××年×月×日

附:

1.本答辯狀副本 份;

2.相關證據材料 份。

3.實例。

(1)(2005年卷四第六題)【參考答案】

刑事附帶民事答辯狀

答辯人乙,男,24歲(1981年×月×日生),漢族,出生地××市××縣,高中文化,農民,住××市××縣××鎮××村,電話13502037854。

答辯人因自訴人甲提起刑事附帶民事一案,提出答辯如下:

(一)答辯人與自訴人之間的糾紛屬於民事糾紛,答辯人在於自訴人的爭執中造成自訴人輕傷的行為不構成故意傷害罪。

根據我國《刑法》第234條第1款……

(二)答辯人同意賠償自訴人的直接經濟損失3000元和攤位租賃費1000元,但其他賠償要求於法無據,答辯人不負賠償責任。

……

在此,答辯人鄭重承諾,願意依法承擔因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一切後果,並懇請人民法院查明事實真相,對答辯人的行為正確認定,依法公正判決。

此致

××市××縣人民法院

答辯人:乙

2005年×月×日

附:

1.本答辯狀副本1份;

2.其他證明文件×份。

(2)民事上訴答辯狀

民事答辯狀

答辯人王某,男,30歲(1985年×月×日生),漢族,出生地××市××縣,高中文化,農民,住××市××縣××鎮××村,電話13569874521。

答辯人因與本案上訴人李某土地使用權確權糾紛一案,現針對上訴人的上訴理由答辯如下:

(一)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正確,上訴人稱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有誤沒有任何依據。

上訴人稱2006年7、8月份,其通過中介與被上訴人把位於長安區××街6號的房產賣給被上訴人,約定房款173000元,上述事實在一審法院判決書中得到了確認,並無對事實認定錯誤,至於上訴人稱被上訴人要把繳稅憑證給上訴人,且被上訴人擅自修改房款等,純屬無中生有,且也不屬於本案爭議焦點。另外,上訴人在上訴狀中也未能說明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中錯在何處,所以,上訴人認為一審認定事實錯誤的上訴理由不成立。

(二)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對土地使用權有明確的約定。

在被上訴人向一審法院提交的房屋買賣合同中,第三條即規定「甲方將房產移交給乙方時,該房產佔用範圍內的土地使用權一併轉移給乙方。」因此,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在當初的房屋買賣合同中對土地使用權進行了明確的約定。

三、上訴人稱一審法院超出被上訴人訴訟請求作出的第二項判決違反了民事審判不告不理原則是無效的,該理由不能成立。

一審人民法院在開庭審理查明案件事實的基礎上判決上訴人協助被上訴人辦理過戶手續是確認該土地使用權歸屬理應包含的內容,因為既已確認該土地使用權歸被上訴人,如果上訴人不配合被上訴人辦理土地使用權證過戶手續,僅僅一審法院判決書中確認其土地使用權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綜上所述。原審人民法院認定事實清楚,判決合法、合理。請求二審人民法院依法駁回上訴人上訴,維持原判。

此致

××市××區人民法院

答辯人:王某

2010年×月×日

附:

1.本答辯狀副本1份;

2.其他證明文件×份。

4.提示。

(1)在法定期間提交答辯狀。民事答辯狀和行政答辯狀應當在收到起訴狀或者上訴狀之日起15日內提交,而刑事附帶民事答辯狀的提交時間由人民法院送達附帶民事起訴狀副本時,根據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確定。

(2)答辯狀的請求具有法定性。答辯狀所能提出的請求根據案件性質不同而異。刑事附帶民事答辯狀和民事答辯狀可以提出如下請求:①要求人民法院駁回起訴;②要求人民法院否定自訴人/原告人/原告請求之一或者全部;③要求與自訴人/原告人/原告和解;④提出反訴請求。而行政答辯狀不得提出後兩項請求。

(3)駁論文章強調針對性。起訴狀屬於立論,而答辯狀屬於駁論。駁論文章強調針對性,應避開枝節問題,抓住對方的「軟肋」,在關鍵問題上下功夫,一審程序中的答辯狀,針對的是起訴狀中存在的問題,二審程序中的答辯狀,針對的是上訴狀中存在的問題。

寫刑事附帶民事答辯狀,要針對自訴人的指控進行辯解:①找出自訴狀中陳述的事實和依據的證據的不實之處,提出相反的事實和證據;②根據案情寫答辯人的行為合法,或雖違法但不犯罪;③指出自訴人起訴程序不合法,或舉證不合法,或不屬於自訴案件範圍等。

相關焦點

  • 法律文書|民事答辯狀格式範本及說明
    因為一個案件被起訴,收到法院法院送達的原告方民事起訴狀及證據材料、舉證通知書、開庭傳票。作為被告方認為原告方屬於「虛假訴訟」,有必要在開庭前向法院提交民事答辯狀。民事答辯狀樣式因答辯人是個人或「單位」而略有不同,主要表現在基本情況和籤名蓋章上。答辯狀主要還是看答辯內容,核心是答辯思路和要點。實務中一般不在開庭前交書面答辯狀,有必要和需要時才提交。
  • 法律文書丨刑事附帶民事起訴書範本
    刑事附帶民事起訴書(狀),是指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在刑事訴訟過程中依法要求被告人或其他責任人員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文書
  • 【法律文書】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的書寫要求、範本、實例、考點提示
    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是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就被告人的犯罪行為造成的損害要求附帶賠償而使用的一種法律文書。《刑事訴訟法》第99條: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 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概覽
    2018年《刑事訴訟法》賦予檢察機關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法定職權,但是如何將檢察機關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和民事公益訴訟充分結合,從而達到有效保護國家與社會的公共利益
  • (律師推薦)刑事附帶民事起訴書怎麼寫?答案在這裡!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法院在審理刑事案件過程中,根據被害人等的申請或檢察機關的提起,對由該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直接物質損失的賠償問題進行合併審理的訴訟活動。附帶民事訴訟在整個刑事訴訟過程中都可以提起。如刑事案件已審結,則應單獨作為民事案件審理。
  • (十一)如何製作民事答辯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25條的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繫方式等。如果被告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還需要列明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繫方式。
  • 什麼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與普通民事訴訟有何區別?
    大家都知道殺人要負刑事責任,可能會坐牢,但是去坐牢了還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嗎?很多人以為負了刑事責任就不用承擔民事賠償了,其實不是,受害人及其家屬仍然可以對犯罪嫌疑人主張民事賠償責任,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指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在解決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同時,附帶解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物質損失的賠償問題而進行的訴訟活動。
  • 論如何確定刑事附帶民事的主體資格和賠償範圍
    筆者認為法定代理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目的是為了維護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人被害人的合法權益,而並非是他自己的權益。因此,在訴訟過程中,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被害人才是合格的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其法定代理人並不是原告人,但由於《解釋》第89條的規定,賦予了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作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的訴訟主體地位,許多法律文書中就直接將其作為原告人加以表述。這種作法不敢苟同。
  • 民事答辯狀格式範本
    民事答辯狀,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作為民事訴訟中的被告(或被上訴人),收到原告(或上訴人)的起訴狀(或上訴狀)副本後,在法定期限內,針對原告(或上訴人)在訴狀中提出的事實、理由及訴訟請求,進行回答和辯駁時使用的文書。
  • 【法律文書】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
  • 新刑訴法解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七條,民事主體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不影響承擔民事責任;民事主體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優先用於承擔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六條,由於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並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
  • 高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的物質損失的理解與適用
    此次會議圍繞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的物質損失應該如何理解、可否在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中附帶提起民事訴訟、檢察機關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法定要件如何適用等實務難點問題展開討論。 一、關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的物質損失應該如何理解 上海高院知產庭副庭長唐震指出,規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行為的法律法規主要涉及刑訴法第一百零一條和刑訴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
  • 從江西入室殺人案,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與單獨提起民事訴訟的區別
    各位被害人的近親屬、法定代理人除了要求追究曾某的刑事責任外,民事部分遭受的相關損失是否可以要求賠償呢?如果可以,那應該通過什麼方式提起呢?本文將從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以及單獨提起民事訴訟兩個方面對上述問題展開討論。
  •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的訴訟時效認定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出死亡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喪葬費和交通費等訴求。  【分歧】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的爭議是:  第一種觀點認為,考慮到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民事訴訟的依附性,對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的時效問題,應適用刑法中的追訴時效,而不適用民法中的訴訟時效。
  •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如何提起?注意事項有哪些?
    提起刑事案件我們首先想起的畫面就是犯罪嫌疑人帶著手銬腳鐐站在法庭上,確實刑事案件一般都會涉及犯罪和刑罰。但是如果受害人還收到經濟損失,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如果直接提起民事訴訟還得重新找律師,走一遍訴訟程序,勞神費力又花錢,這個時候不妨試一試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 民事案件答辯狀製作指引(內部使用)
    總則1.1本指引主要適用於民事案件一審答辯狀的製作。1.2民事案件的上訴答辯狀、再審答辯狀等反駁性法律文書的製作可以參照適用本指引。1.3本指引適用於本團隊承接的民事訴訟案件。2.2.2民事案件答辯狀應當具有如下功能:(1)直接反擊原告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和法律依據,根本性否定原告的訴訟請求;(2)在不能根本性否定原告訴訟請求的情況下,盡最大可能減輕委託人的法律責任;(3)通過策略性否定原告主張的重要事實,轉移舉證責任,增加原告舉證不能的訴訟風險;(4)策略性降低原告勝訴預期,在案件整體對委託人不利的情況下為調解結案創造條件
  • 刑事附帶民事訴狀
    原告人:(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家庭住址、    聯繫方式) 被告人:(同上) 案由:(罪名、賠償) 訴訟請求:   1、依法追究被告人ΧΧ的刑事責任事實和理由:   ·····(寫明整個案件的起因、經過、造成的後果等,並根據法律和法規,列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和要求賠償的依據。)
  • 如何寫好民事答辯狀
    答辯狀和代理詞不同,答辯狀是被告的第一詞發言,是對原告起訴的第一次回應,而代理詞是在事實和證據全面呈現後的總結性發言;答辯狀是以被告的名義作出的,而代理詞是以代理人的名義作出的,雖然代理人因為委託關係的存在,總是帶有一定的傾向性,但這種傾向性顯然要弱於被告自己;更重要的是,答辯狀是和起訴狀相對應的文書,和起訴狀一樣,重在闡述事實;而代理詞針對法庭爭議焦點進行論述,既可以闡述事實也可以論理
  • 因新東方姦殺案再次反思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賠償範圍
    涉及人身損害的刑事附帶民事判決賠償範圍現狀根據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以及相關的答覆意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對於因刑事案件致傷的被害人或者致死被害人的親屬提出的傷殘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等賠償項目,不納入判決賠償的範圍。
  • 【實務看點】民事訴訟起訴狀、答辯狀格式是怎樣的?
    大福律師分享: 起訴狀起訴狀,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作為民事原告在自己的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他人發生爭議時,為維護自身的民事權益,依據事實和法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依法裁判時所提出的書面請求。原「訂貨合同」 1份。2. 本狀副本 2份。 二、民事訴訟答辯狀寫作要點1.答辯的理由,是答辯狀的主體部分,通常包括以下內容:就案件事實部分進行答辯;就適用法律方面進行答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