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陳健淋
作者單位: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近期,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審判庭(以下簡稱上海高院知產庭)會同華東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以下簡稱華政知產院)召開知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研討會。此次會議圍繞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的物質損失應該如何理解、可否在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中附帶提起民事訴訟、檢察機關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法定要件如何適用等實務難點問題展開討論。
一、關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的物質損失應該如何理解
上海高院知產庭副庭長唐震指出,規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行為的法律法規主要涉及刑訴法第一百零一條和刑訴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一百四十二條規定,法律關於被害主體和損失的表述不同,代表了不同的含義。只有在受損失的單位沒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情況下,檢察院才能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上海高院刑庭法官許浩認為,物質損失對應精神損失,智慧財產權當然不能歸到精神損失範疇,所以侵犯智慧財產權造成的損害仍應歸入物質損失範疇。
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知產庭庭長王利民認為,物質損失應具有物理性破壞,智慧財產權涉及的對象是無形物,損失一般都是一些可期待利益,不可能消失或形成物理性破壞。
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主任周子簡認為,知產案件的特殊性在於被害人由於侵權人的行為導致物質損失,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有助於查清被告人獲利、避免被告人繳納罰金後沒有損害賠償。
華政知產院副教授于波認為,智慧財產權的客體是無體物,也是財產法意義上的「物」或「財產」,對於智慧財產權的損害理應被認定為「物質損失」。
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劉憲權指出,從刑訴法第一百零一條規定看,可以把智慧財產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考慮進去。智慧財產權領域中的佔有處置,實際上是對權利人權利的損害,與經濟利益直接相關,智慧財產權犯罪導致的損失可以理解為法條中的財產損失。
二、關於可否在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中附帶提起民事訴訟
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刑庭法官高衛萍認為,知產刑事案件中附帶提起民事訴訟的試點需要慎重,部分知產刑事案件涉及危害食藥品安全的可以作為智慧財產權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的試點。
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知產庭庭長魯君認為,司法實踐中已經存在大量適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的智慧財產權案件,普陀區人民檢察院之前在一起銷假案件中提起過附帶民事訴訟。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上海市檢)第四檢察部主任胡春健表示,智慧財產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應該有實踐的重要意義,在審慎徵得權利人同意的情況下,可以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一併解決賠償等問題。
上海市檢三分院第六檢察部主任孫秀麗認為,鑑於智慧財產權較強的私權屬性以及權利救濟途徑的多元化,建議謹慎探索智慧財產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上海市檢第四檢察部檢察官陸川認為,探索智慧財產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應當先對權利人是否具有刑事犯罪被害人訴訟地位給予充分論證。
上海市律協知產委副主任劉民選認為,對於當事人而言,智慧財產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成本可能會更低、有助於保障權利人優先受償。
華政知產院副教授侍孝祥認為,智慧財產權是私權,侵權和損害賠償額計算需要當事人舉證,權利人不能過分依賴於刑事手段,在考慮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同時應考慮平衡公共利益。
上海交大凱原法學院教授林喜芬認為,刑法規定的經濟損失以及刑訴法中規定的物質損失,可以擴張解釋為物理毀損或者是價值貶損。智慧財產權侵權應以民事訴訟為主,如果國家或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被害單位沒提起,可由檢察院代為提起。
三、關於檢察機關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法定要件如何適用
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主任逄政認為,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目前不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受案範圍,訴訟請求還是限定在賠償損失。
上海高院知產庭庭長劉軍華指出,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智慧財產權案件的管轄規定,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管轄民事和行政案件,智慧財產權刑事上訴案件由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在基層法院提起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上訴後,上海三中院能否受理,是否違反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有待進一步研究。
華政知產院院長黃武雙指出,按照刑訴法的規定,只有國家集體財產遭受損失,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才能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民法上的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恢復名譽等請求權,都可在智慧財產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提出。
華東政法大學校長葉青強調,2018年修改後的刑訴法要求,檢察院如果發現了國家財產、集體財產受損失,單位沒有履行維護義務的,要提醒國家監察機關以及同級監察機關進行監察,而非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某些智慧財產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上訴案件的管轄會涉及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知產法院管轄範圍的決定,如果要變通還是要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
上海高院副院長張斌在總結髮言中指出,積極探索智慧財產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有助於實現權利救濟、提高侵權違法成本、加大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值得進一步研究。智慧財產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仍有多個問題難以逾越,解決後可以有條件地適用。探索智慧財產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體現國家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的趨勢,上海高院知產庭要持續推動知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適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