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桃李之心,春風化雨。復旦大學2020屆本(專)科畢業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展評活動自4月起正式啟動以來,帶領學子們重溫求學時光裡老師們的諄諄教誨和悉心關懷,感恩育己之德,學慕師表之範。
經各院系畢業生推選、網上微信巡展、終審委員會評審等環節,最終產生10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師」,11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提名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2020屆本(專)科畢業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微電子學院蔣玉龍老師。
蔣玉龍
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卓學計劃學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復旦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副主任,IEEE/EDS-CPMT上海聯合支會主席。
在IEEE EDL等微電子頂級期刊上作為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已發表幾十篇研究論文;多次擔任國際結技術研討會程序委員會共主席和國際固態與集成電路技術大會秘書長、程序委員會共主席。2003年12月在華盛頓曾獲得「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電子器件分會全球研究生獎學金(IEEE/EDS GSF)」。
育人事跡
蔣老師始終堅守育人初心,立志幫助學生有效學習。從2008年主動給學生提供全課程預複習教學視頻,到2014年全校最早引入基於在線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改革,在知識傳授這件事上,他主動求變、迭代提高,越來越重視學生能力培養與價值塑造。
蔣老師的授課效果突出。儘管歷經多次教評規則變動,但蔣老師的課程學生評價從2008年春季教評的4.96分到2019年秋季的91.72分,始終在全校理論課評教中名列前茅。在多個平行班中,他所執教班級的學生成績一直很優異。他的網課在網際網路上也得到廣泛傳播與多方好評,吸引不少學生來我校讀研深造。作為新型教學改革的優秀實踐者,他被百餘所學校邀請交流經驗,更是經常收到未曾謀面的學生的感謝信。
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在本專業中成為精英,但蔣老師始終認為,每個學生都應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有所作為。他與學生關係融洽,鼓勵他們珍惜時光、發現自我,針對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長、發展規劃給予個性化建議,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經典語錄
「
大學就是長大之後要自己學了!
」
「
唯有偏執才能成就微電子偉業!
你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發光發亮!
」
1 治學嚴謹,授課用心
蔣玉龍老師常年為微電子學院本科生開設專業必修課,是上海市精品課程《半導體物理》(本科,微電子方向)和上海市重點課程《半導體器件原理》(本科)的負責人,也是2010年度校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11年度校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上海市2014和2018年度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的獲得者。
在信息化教學上,他首創了藉助在線課程的原位翻轉教學法,從2014年春季學期開始在《半導體物理》《半導體器件原理》《半導體物理和器件原理(卓越工程師班)》和《半導體工藝技術》課程上完整實踐,取得良好效果。2016年7月,他獲得復旦大學首屆教學貢獻獎,2018年6月被評為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學之星」,2018年9月獲得復旦大學「十佳教師」稱號,2019年9月獲得上海市育才獎。並且,他也曾獲校2015屆和2019屆本(專)科畢業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提名。
儘管蔣老師從2008年春季才開始教本科生,但從一開始他就立志要改變教學模式,促進學生更有效地學習。他的自編講義美觀大方、邏輯清晰、高度結構化,PPT中儘量使用矢量圖,力求清晰、精緻,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同時,從2008年春季開始,他探索並實踐了以計算機錄屏方式完成教學視頻的製作並主動提供給學生預複習使用。在教學視頻中,他將知識點進行拆分,通過詳細的講解與嚴謹的推導,將課程內容全面而又有側重的傳授給學生,演講抑揚頓挫,注重講課節奏,使枯燥晦澀的專業課程內容變得生動不少。
2 教改先鋒,翻轉課堂
為了持續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和學習體驗,蔣老師將很多精力投入到教學方法改革的探索上。他創新性提出並應用了基於在線課程的原位翻轉課堂教學,於2014年春季學期在《半導體物理》課程和秋季學期的《半導體器件原理》和《半導體工藝技術》課程上完整實踐了該模式——將精心製作的教學視頻、課件講義以及配套練習公布在在線課程平臺上,要求學生提前自主學習、在線討論、準備學習心得匯報,課堂時間則採取讓每個學生課堂交流的形式,分小組由學生對相應授課內容進行展示,教師現場點評、講解和討論,即學生扮演老師、老師扮演導師。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有效鼓勵了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
他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不斷創新教學模式,也受到了學生的積極反饋。雖評估規則多次變動,但他的教學始終得到學生的好評,例如2008年春季,他首次授課主動採用了「移動課堂」的理念,當期的教學評估中65名學生給出4.96分,在全校課程中名列前茅。而2019年秋季,教學評估規則發生很大變化,但他的課仍以91.72分在全校理論課教學中繼續位列前幾名。
作為原位翻轉課堂的探索和實踐者,蔣玉龍老師多次受邀到南京大學、天津大學、國防科技大學、西北農林大學等百餘所高校進行講座交流,並多次應邀在北京市、天津市、山東省等十幾個省級教學管理和研究會議上做報告。這無形中提升了我校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效果的影響力。最近,他又獲得清華大學出版社的出版邀約,準備撰寫出版新形式的《半導體器件基礎》教材。他的MOOC課程《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原理》在中國大學慕課網站上已經連續開設5期,累計有15000餘人次的學員進行了學習,評價分數始終在4.9分以上,位列半導體類MOOC的高評榜。
3 關愛學生,亦師亦友
由於蔣玉龍老師連續兩個學期為學生開設了兩門專業必修課,因此對很多學生都很熟悉,也成了學生們的人生導師。他一直強調,興趣是人生規劃的重要指導,經常提醒學生要思考興趣在哪裡。有的學生經他點撥,慎重考慮後鼓起勇氣於大二轉專業至其它學院。
他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希望在知識傳授的基礎上也實現對學生的能力培養與價值塑造,迎合新時代對人才的更高要求。在討論課中,他注意到一些較內向的學生,鼓勵他們嘗試展示、表達自我,得到除專業知識之外的能力提高。在翻轉教學過程中,同學們開始對扮演老師不適應,但經過幾次嘗試後逐漸進入角色。經歷過這種課堂形式的同學們都覺得受益匪淺。
蔣老師也特別強調微電子事業對國家的重要性,希望學生們能投身這個「偉大的事業」,為國分憂、建功立業。他經常說:「你們趕上好時代了,國家投入巨資發展微電子產業,這是個非常高科技的產業,希望你們努力學習,有所建樹!」
對畢業生寄語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生機和希望的時代,但這個時代缺少高質量的中國芯,願同學們埋頭苦幹、發揮專長,繼續為我國集成電路事業的長足進展發揮重要作用。
來 源
復旦卿雲歌
編 輯
袁晴 梁好
丁辰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