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我更愛復旦的原因丨厲曙光:教育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

2020-08-21 復旦大學

編者按 :桃李之心,春風化雨。復旦大學2020屆本(專)科畢業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展評活動自4月起正式啟動以來,帶領學子們重溫求學時光裡老師們的諄諄教誨和悉心關懷,感恩育己之德,學慕師表之範。


經各院系畢業生推選、網上微信巡展、終審委員會評審等環節,最終產生10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師」,11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提名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2020屆本(專)科畢業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公共衛生學院厲曙光老師。


厲曙光

厲曙光,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導師,原教育部公共衛生安全復旦大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主要從事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等教學和科研工作。曾先後獲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鐵道部優秀教師,鐵道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優秀教師,上海市優秀科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1994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育人事跡

厲曙光老師1983年初次登上講臺,在第一年全學院50餘名教師的學生無記名投票教學評估中便榮獲第二名。從教36年,他始終秉持善待學生的教學理念,數十年如一日,堅守教師崗位,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

厲老師積極參與本科生教學活動,近年來主要負責專業課《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和選修課《食物營養與健康》等課程的授課。他備課認真,授課風格幽默風趣,擅長理論聯繫實踐,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記憶,深受學生尊敬和喜愛。

除日常教學工作外,厲老師還積極指導本科生開展科研創新。在他的指導下,學生們完成了多項有現實意義的科研項目,如煲湯的營養成分變化、保鮮膜對維生素C的保護作用等,既鍛鍊了創新思維和求實精神,又培養了科研能力和研究興趣。

厲老師積極踐行公共衛生服務人群的理念,熱心健康科普講堂,在許多媒體上都能看到他傳播健康理念、促進食品安全的身影。他也在國家食品衛生政策制定中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意見,尤其是本次疫情期間,他積極推廣普及公共衛生健康知識,為後輩公衛人做出了良好表率。


▲厲曙光老師參加復旦大學人文復旦系列講座:我國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解析


經典語錄

當你成功的時候,不要忘記你的本質是17%蛋白質、13.8%脂肪和1.5%碳水化合物,要學會謙遜當你失敗的時候,也不要忘記你的本質是17%蛋白質、13.8%脂肪和1.5%碳水化合物,能做出如此成就已然了不起了

現在很多女士吃膠原蛋白來美容,但關鍵是你吃進去膠原蛋白,它不一定轉化為膠原蛋白,即使轉化成了膠原蛋白,也不一定長在臉上,也有可能長在屁股上。

食品安全不可能是零風險,但是我們可以而且應該做到零容忍。

食品安全,比天還大。


1.教學為本,上好三十六年的每一堂課

1983年是厲曙光老師最為難忘的一年。初為人師,面對教室裡的幾十個學生求知若渴的臉龐,他暗下決心,一定不能辜負學生們的信任。每節課前,他都會對著鏡子試講50分鐘,以確保將知識生動準確地傳遞。他說:「老師不比演員,因為我們沒有編劇、導演、燈光師、化妝師和舞臺監督,每一節課都要我們自編自導自演自督,不僅要有深厚的知識背景,還要有鮮活的實例,亮眼的PPT,以及生動活潑的演講能力」。入職第一年,他就在教學評估榜上名列榜眼。

2008年,厲曙光老師來到復旦大學任教。他以「認真授課,善待學生」作為教書育人的理念,為本科生講授《食品與營養衛生學》、《營養與疾病》、《食物營養與健康(本科選修)》、《營養與食品安全》、《預防醫學導論》、《衛生化學》等課程,共計承擔本科生教學約820學時。12年來,他以其風趣幽默的上課風格和平易近人的態度深受學生喜愛,多次被提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候選人。

2020年,是厲曙光老師給本科生上課的最後一年。時光匆匆,轉眼已過36年,但時間沒有帶走他對本科生教學的熱忱。即使對課堂講授的知識早已爛熟於心,但他還是保持著課前試講的習慣,結合時政新聞和實驗數據,與時俱進地修改幻燈片。用心是聽得到回聲的,每一位2020屆的公衛畢業生都記得厲老師所講授的乾貨知識,並會不自覺的在生活中留下知識的烙印——看到親戚朋友購買膠原蛋白,同學們會從營養學的角度解釋膠原蛋白美容廣告背後的騙局;在食堂裡打到排骨湯,同學們會一起討論課上提到的肉與湯分別的營養價值……

厲曙光老師說:「教育是這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他對教學工作的認真和熱愛,學生們都看在眼裡。不管是八點的早課還是六點半的晚課,這位年過花甲的教授總是穿著一身得體的西裝,精神抖擻地提前在教室裡等著大家,和早到的學生親切聊天,認真傾聽他們對上節課的反饋。雖然科研工作繁忙,但他始終重視每一堂課。在學生的記憶裡,無論是專業課《營養與食品衛生學》、《預防醫學導論》,還是選修課《食品營養與健康》,每節課的內容總是殷實詳盡、條理清晰、幽默風趣。同學們紛紛表示,上厲老師的課是一種享受。


▲上海論壇2015社會子論壇「公共衛生安全與城市可持續性發展」——厲曙光教授做主旨發言


2.育人為魂,用心澆灌學生成長的興趣之花


營養學的知識龐雜且瑣碎,讓初學者很難入手,然而公共衛生學院的營養課總是如此受歡迎,是因為厲曙光老師一直堅信: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引路人。他從同學們關心的問題,如「科學減肥」「膠原蛋白的作用」等入手,講述蛋白的分類,營養學在體重控制中的作用。正因如此,即使在學生忙於考研和工作的大五上學期,厲老師的課堂也能一直座無虛席。


厲曙光老師還積極指導本科生開展科研創新活動。他先後指導十餘位本科生的畢業論文,指導胡欣、池迅由之、陳雨雷、朱碧帆、陳思佳、張梅茹等多名本科生參加德隆學者和曦源項目等大學生科創項目。他指導學生完成的「燉湯能否增加湯中營養」、「保鮮膜能否保鮮」等課題從身邊的營養學問題切入,設計實驗、進行嚴謹的科學研究,多次獲得本科生科研計劃優秀課題。實驗結果轉化為課堂上生動的案例,給出真實的實驗數據。這種探究問題和科學嚴謹的思路不僅提高了同學們的興趣,也在無形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厲老師還是一位營養「醫生」。曾經,他的一位學生患有痔瘡,羞於求醫,聽了厲老師的課後改善飲食方式,自我調理,最終不治而愈。後來該同學特意發來郵件道謝,厲老師才知道自己無形之中做了一次妙手回春的「醫生」。


厲老師不僅教學生保持健康的知識,還將做人的道理賦予其中,告誡學生勝不可驕、敗不可餒。每一位同學都熟記他富含哲理的經典語錄:「當你成功的時候,不要忘記你的本質是17%蛋白質、13.8%脂肪和1.5%碳水化合物,要學會謙遜,當你失敗的時候,也不要忘記你的本質是17%蛋白質、13.8%脂肪和1.5%碳水化合物,能做出如此成就已然了不起了。」


▲厲曙光老師在法國羅浮宮前的旅遊照片


3.以身作則,樹立「為人群服務」的上醫精神


厲曙光老師一直以身作則,積極踐行為人群服務的上醫精神。他多次教導學生,現在學習的營養學知識是為了更好地為人群健康服務。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厲曙光老師積極參與抗「疫」戰鬥,先後撰寫《關於疫情防控期間飲食安全的消費提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面對疫情,如何保證食品安全?》(大眾醫學雜誌),《老鄉送你野鴨,你還很開心?復旦教授疾呼:全民對野味的危險遠遠認識不夠》(文匯報),拍攝《特殊時期孩子怎麼吃?》(浦東新區科普視頻),《抗疫期間,如何增強免疫力》(建行大學視頻課)等,產生很好的社會反響。


這並不是厲曙光老師第一次在危機時刻回應公眾訴求。2011年臺灣「塑化劑」事件在國內外引起輿論關注,老百姓都在憂懼食品中是否有塑化劑存在,當時厲曙光老師研究塑化劑已有16年,作為國內研究塑化劑的少數專家,他挺身而出、勇擔責任,從專業角度進行闢謠科普,憑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幽默風趣接地氣的演講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後來,每當有與食品營養、安全有關的公共事件發生時,他總能第一時間站出來回應公眾疑問、緩解輿論危機。


厲曙光教授在日常工作和社會接觸中深刻認識到廣大人民群眾對飲食與健康、營養與健康、食品安全等方面知識的渴求,多年來,他結合研究成果面向不同年齡和文化程度的人群開展科普宣傳。活動規模從幾十人到數千人不等,累計聽眾達到10餘萬人次。宣講內容涉及塑化劑與食品安全、大眾健康與營養、保健食品與三高人群,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及風險、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解讀等社會關切的熱點問題,社會反響很好。


厲曙光老師幾十年如一日地服務人群健康,對學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帶動作用。在他的影響下,學院團學組織、志願者服務隊多次開展以營養健康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帶動更多公共衛生學院的學生學以致用,用實際行動促進人群健康,把學校所學反饋社會。


▲厲曙光老師於樂山大佛旅遊照片


對畢業生寄語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來源:

復旦卿雲歌

編輯:

焦可馨、汪曉芸

頭條號編輯:

王芊一

相關焦點

  • 擦亮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近年來,我市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位置,把教師放在「特別重要」地位,創新弘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使得全市6.7萬名教職工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讓教師這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在南充愈加熠熠生輝。
  • 教師節快樂丨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也理應成為最幸福的人
    教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教師是粉筆,磨短自己補長學生,教師的事業天底下最壯麗,教師的稱號人世間最可敬,今天是9月10日教師節,祝所有的老師們幸福健康,永葆青春。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怎麼教,孩子更喜歡,怎麼教,學生學得更愉悅,這應當是每一位教師所必須面對的課題。在課堂教學中,做個有心人,認真總結每一節課的得與失,把每節課都當作最珍視的自我表現和最難得的展示機會。當一節課上下來,猶如一部精彩的戲劇,有高潮,有低谷,有激蕩的回應,有默默的思索。課堂結束,意猶未盡,餘音繞梁,回味無窮,並由此產生對上課的嚮往,應當是教師最真摯的幸福來源。
  • Hi Teacher⑧|李健超: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編者按:每年公曆的9月10日為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而設定的節日,為向老師們表示尊敬,感謝他們的辛勤付出,同時祝願天底下的老師們教師節快樂。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與墾利區教育局聯合墾利區各學校推出《Hi,Teacher》系列策劃。
  • 他們,是我更愛復旦的原因丨吳本:願你們始終懷有赤子之心,懷抱旅行...
    復旦大學2020屆本(專)科畢業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展評活動自4月起正式啟動以來,帶領學子們重溫求學時光裡老師們的諄諄教誨和悉心關懷,感恩育己之德,學慕師表之範。經各院系畢業生推選、網上微信巡展、終審委員會評審等環節,最終產生10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師」,11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提名獎。
  • 太陽底下最幸福的職業
    誇美紐斯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然而,這份光輝的職業,是否帶給作為教師的你,內心真正的成就感和幸福感。2013年1月,人民網教育頻道與現代教育報聯合推出「教師的幸福指數」調查。參與調查的13973人中,認為自己生活和工作幸福的不到兩成,近六成教師認為幸福指數一般,近三成教師認為自己不是很幸福。
  • 他們,是我更愛復旦的原因
    張文宏老師課題組張老師致力於信息化教育平臺建設。他領銜開設的復旦大學上海醫學科傳染病學課程,於2019年獲得復旦大學學科特色在線課程建設項目第一批立項。張老師說那是他一天中精力最充沛、最不容易被打擾、最可以專心談學問的一段時間。而他,把這段時間給了學生。
  • 教師節走過30年 教師成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他們於各自的領域裡,在工作實績、師德等方面有著耀眼的表現,體現了先進性、時代性、典型性,是全國1476萬多名教師中的傑出代表。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以他們為代表的教師隊伍用智慧、大愛、堅守和擔當守護著夢想,播種著希望,書寫著教育事業的又一段華美篇章。    師德為「魂」  教師是教育的根本,師德是教師的靈魂。
  • 他們,是我更愛復旦的原因丨沈維孝:一切以教學效果為重!學生親切地...
    復旦大學2020屆本(專)科畢業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展評活動自4月起正式啟動以來,帶領學子們重溫求學時光裡老師們的諄諄教誨和悉心關懷,感恩育己之德,學慕師表之範。經各院系畢業生推選、網上微信巡展、終審委員會評審等環節,最終產生10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師」,11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提名獎。
  • 他們,是我更愛復旦的原因丨戴開宇:如果想造一艘船, 激發他們對大海的渴望就夠了
    經典語錄復旦的同學們都很優秀,我想在專業知識學好之餘,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心智,修身於己,能聽內心聲音,勇敢堅持一些美麗的東西,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不要怕吃虧而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與其說在教學,我更想真實的說自己是一個學習者。學習是人生旅途中最美麗的邂逅,它喚醒人類發展歷史長河中留存到我們身體中的記憶,是來自我們本性的渴望。希望能和同學們共同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去遇見智慧,遇見更好的自己。
  • 他們,是我更愛復旦的原因丨戴開宇:如果想造一艘船,激發他們對大海的渴望就夠了
    他還建設個人微信公眾號「復旦小椒」6年多,以通識教育、科技與人文結合為主旨,推薦好書以及讀書感悟。經典語錄「復旦的同學們都很優秀,我想在專業知識學好之餘,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心智,修身於己,能聽內心聲音,勇敢堅持一些美麗的東西,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不要怕吃虧而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 他們,是我更愛復旦的原因丨蔣玉龍:你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發光發亮
    復旦大學2020屆本(專)科畢業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展評活動自4月起正式啟動以來,帶領學子們重溫求學時光裡老師們的諄諄教誨和悉心關懷,感恩育己之德,學慕師表之範。經各院系畢業生推選、網上微信巡展、終審委員會評審等環節,最終產生10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師」,11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提名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2020屆本(專)科畢業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微電子學院蔣玉龍老師。
  • 教師節專訪朱芳:這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
    說起與君翰教育結緣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大四校招時陳實老師來母校招聘,當時輔導員為了湊人數就讓我去了。聽完陳老師的招聘簡介通過了筆試的我並沒有打算進入君翰,當時心心念念都是回縣城進入公辦以防養老。不過那時的我和大部分畢業生一樣迷茫,是安安穩穩一生?還是趁著年輕去磨礪?
  • 他們,是我更愛復旦的原因丨朱疇文:對醫學生的教育不單單是專業和技術,更多是引導學生看到「人」的價值
    復旦大學2020屆本(專)科畢業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展評活動自4月起正式啟動以來,帶領學子們重溫求學時光裡老師們的諄諄教誨和悉心關懷,感恩育己之德,學慕師表之範。經各院系畢業生推選、網上微信巡展、終審委員會評審等環節,最終產生10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師」,11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提名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2020屆本(專)科畢業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中山醫院的朱疇文老師。
  • 他們,是我更愛復旦的原因丨周葆華:學海無涯,不斷學習方能不斷前進
    復旦大學2020屆本(專)科畢業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展評活動自4月起正式啟動以來,帶領學子們重溫求學時光裡老師們的諄諄教誨和悉心關懷,感恩育己之德,學慕師表之範。在SSCI、CSSCI等中英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先後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多次上海市哲學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全國優秀青年教師獎,新聞傳播學國家級學會「傑出青年獎」等教學科研獎勵。入選教育部首批青年長江學者,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曙光學者。
  • 溫家寶與師範生座談:教師是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
    「教師是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 ——溫家寶總理與北京師範大學免費師範生座談    溫總理首先說:「目前,師範生免費教育制度已在全國六所師範大學試點。實施這一制度,就是要在全社會真正形成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讓教育真正成為最受尊重的事業,鼓勵更多的優秀青年終身做教育工作者。我在教師節到來之際,來看望老師們,看望將來要成為老師的同學們,並和大家進行討論、交流。」    總理平易近人的開場白,贏得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同學們不再拘束,紛紛舉手發言。
  • 他們,是我更愛復旦的原因丨吳本:願你們始終懷有赤子之心,懷抱旅行者的情懷
    復旦大學2020屆本(專)科畢業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展評活動自4月起正式啟動以來,帶領學子們重溫求學時光裡老師們的諄諄教誨和悉心關懷,感恩育己之德,學慕師表之範。經各院系畢業生推選、網上微信巡展、終審委員會評審等環節,最終產生10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師」,11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提名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2020屆本(專)科畢業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旅遊學系吳本老師。
  • 他們,是我更愛復旦的原因丨張馨:相信你們擁有足夠的能力去熱愛和擁抱這個世界!
    在工作期間,曾多次獲評復旦大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個人(二等獎、三等獎)、復旦大學資助工作先進個人、復旦大學就業工作先進個人、復旦大學心理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她是同學們尊敬的「馨姐」「馨媽媽」,用心去愛每一個學生。她堅持開展有筋骨、有情懷、有溫度的思想政治教育,關注學生從新生到畢業生的成長軌跡,每次舉行學生活動都會親臨現場與學生互動交流,參與他們的生命故事。擁抱變革,盡職盡責。
  • 不要在太陽底下閱讀,對孩子眼睛傷害很大!
    冬天實在是太寒冷了,一般都不願意在屋子裡面呆著,即使看著空調,暖氣,取暖器等,都沒有外面曬著太陽來的舒適,再在太陽底下,看著一本書,或者玩著手機,這種感覺好極了,不過很少人意識到,在大太陽底下看東西,其實非常傷眼睛。
  • 評論 我愛這土地
    在漾著秋韻的日子裡,又一個教師節來到了,作為教師,我們喜歡九月,因為九月不僅有收穫的幸福,更有耕耘的甜蜜;不僅有飽滿的果實,更有學生最深情的祝福。喜歡這樣一首小詩:「我是一滴露珠,滋潤著美麗的花圃。當蓓蕾綻開青春的笑臉,露珠的生命也正在乾枯。但,我不悲傷——我自豪,因為我做了花的乳姆。」印度詩人泰戈爾也曾經說過:「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花的事業是甜美的,但是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
  • 誇美紐斯:教師是太陽底下最輝煌的職業
    誇美紐斯是17世紀捷克愛國主義教育家,被稱為「現代教育科學的奠基人」,他有一句名言:教師是太陽底下最輝煌的職業」。誇美紐斯12歲時成為孤兒,16歲才讀中學。他學習刻苦,成績優異,留學德國。誇美紐斯高度重視教育的社會作用和教育對人的發展的作用。他認為,接受良好教育的民族,就會掃除愚昧、貧困,變得生活富足、幸福。誇美紐斯強調:「假如要去形成一個人,那便必須由教育去形成」,「愚蠢的人需要教育,好使他們去掉本性中的愚蠢,這是無可懷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