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教育興則國興,教育強則國強。
近年來,我市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位置,把教師放在「特別重要」地位,創新弘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使得全市6.7萬名教職工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讓教師這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在南充愈加熠熠生輝。
幸而為師 崗位上有幸福感
「我們家可謂是一門三夫子,與講臺結下了不解之緣。」祖孫三代皆從教的南部縣退休教師柴發林,見證了南部縣幾十年來鄉村教育的發展,也切身體會到教師這一行業與日俱增的幸福指數。
1977年,柴發林「子承父業」走上講臺。「在那個年代,人們的普遍看法是當老師又窮又累還沒前途,都不看好這個職業。」柴發林說。
1985年,國家決定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從那時起,我感覺到教師受到了應有的尊重。」柴發林回憶,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教師工資開始慢慢上調。如今,退休後的柴發林居住在縣城,帶著孫子,每個月領著4800多元退休金,過著幸福的退休生活。
「我們現在的教學條件越來越好,整個社會尊師重教氛圍越來越濃。」在南部縣第四小學任教的柴小禕,已是柴家第三代教師。
「尊師重教,就是要切實提升教師的生活水平。」南部縣教科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縣教師的待遇有了明顯改善,鄉村補貼發放到位,農村教師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從2008年起,南部縣開始實施「教師周轉房」計劃,截至2019年底,全縣總投入9632萬元,新建了總面積78720平方米、共計1968套教師周轉房,為1968名鄉村教師解決了住房問題。
在當下的南充,受人尊敬、物質生活有保障、精神世界很充實的人民教師,正在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我們將進一步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統籌考慮當地公務員實際收入水平。」市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完善教師收入分配激勵機制,將充分體現教師工作量和工作績效,切實做到多勞多得、優績優酬。
優「選」優「培」 事業上有成就感
9月7日,南充市白塔中學召開2020年秋季開學典禮暨第36個教師節慶祝大會,在全校師生雷鳴般的掌聲中,數十名「優秀教師」走上領獎臺,領取屬於他們的榮譽,這是對他們多年來深耕教壇的讚譽與肯定。
教師是教育的第一生產力,教育事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培養一支素質強、業務精的人民教師隊伍,是南充實現從教育大市向教育強市跨越的必經之路。
作為南充高中教育的旗幟與標杆,近年來南充高級中學在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上多措並舉,全面拓展人才培育渠道,取得了良好成效。該校通過實施「卓越教師啟航工程」、「南高名師領航工程」,以「名師工作室」為引領、以教研組建設為核心、以師徒結對幫扶為基礎,先後培養10名正高級教師、10名特級教師、100餘名全國和省級競教一等獎獲得者。
南充龍門中學創新舉措,在推動新教師成長上頻出實招。開展「青藍工程」師徒結對,讓教師隊伍「以老帶新」,提高青年教師德育、教學能力。
……
記者從市教體局了解,兩年來,我市共建成市級「名校長」工作室4個,遴選名校長44名,建成市級「名教師」工作室12個,遴選名教師132名。同時充分發揮市、縣、校三級「名師」「名校長」帶動作用,開展「名師」「名校長」講座80餘場次。搭建「名師講堂」,為骨幹教師、青年教師專業發展領航指路,開展「名師講座」、「名師送教」、「師徒結對」等活動500餘場次,引領帶動全市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升。
尊師重教 社會上有榮譽感
9月7日早晨6時30分,家住市玉帶中路的朱小力準時出門,上車刷卡後,搭乘6路公交車再轉乘5路「幸福公交」直達蘆溪小學校門口。記者注意到,她所持的公交卡顯得比較特別。「這是為農村教師辦的『幸福公交』乘車卡,用這個卡可以免費乘坐公交。」朱小力表示。
據了解,順慶區部分農村學校教師居住在城區,為照顧孩子和老人,不得不經常往返於城區和學校之間。為方便農村學校教師上下班,順慶區財政每年補助180萬餘元,為他們辦理了「幸福公交」乘車卡。截至目前,該區1400餘名農村學校教師坐上了免費公交。
今年6月12日,愛心企業深圳愛佳爾科技有限公司向南充市教育基金會健康飲水助學工程項目捐贈582萬元助學飲水設備2800臺,用於改善學校師生的飲水條件。企業負責人何政說:「希望通過我們的實際行動,引導社會關注教育事業,營造尊師重教、感恩教育、感恩老師的社會氛圍。」
近年來,我市開展了各類豐富的尊師重教活動,尊師重教已蔚然成風。「我們還將進一步建立健全教師榮譽制度,加大教師表揚和宣傳力度。鼓勵引導並規範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出資對教師進行獎勵,開展尊師活動,營造尊師重教良好社會風尚。」市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說。
來源:南充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