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桃李之心,春風化雨。復旦大學2020屆本(專)科畢業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展評活動自4月起正式啟動以來,帶領學子們重溫求學時光裡老師們的諄諄教誨和悉心關懷,感恩育己之德,學慕師表之範。
經各院系畢業生推選、網上微信巡展、終審委員會評審等環節,最終產生10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師」,11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提名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2020屆本(專)科畢業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數學科學學院沈維孝老師。
沈維孝
沈維孝老師於1995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2001年3月在日本東京大學數理科學研究科獲得博士學位。此後,在英國Warwick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數學系擔任教授。2015年7月起任復旦大學教授。沈維孝老師從事基礎數學中動力系統理論的研究,是國際上該領域的著名學者之一。曾於2009年以歷屆最年輕獲獎者的身份獲中國數學會陳省身數學獎,在2014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作邀請報告。目前主持一項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項目。
沈維孝老師作為數學研究領域的頂尖學者,在承擔繁重的科研工作的同時,還堅持每年都給本科生上專業基礎課,他備課認真,講解深入淺出,重點突出,板書清晰。
沈老師和善可親,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總是耐心解答,但也會直言不諱向學生指出可改進之處。同學們親切地將他稱為「微笑爸爸」。
育人事跡
沈維孝老師於2018年春季學期承擔數學學院本科生專業基礎課《實變函數》的教學工作。臨近開學時,同學們收到了一份50多頁的全英文課程講義,這是沈老師在多年教學過程中一直修訂的最新版本。和動輒二三百頁的其它教材相比,這本講義涵蓋所有重點,並對難點說明細緻。
沈老師的習題課以討論班的形式開展。他會邀請同學上黑板講解,自己則和其他同學一起坐在下面聆聽、提問。每當一道題講完,沈老師總會給出點評,從記號的選取、語言的表達等方面幫助同學提高解題能力。
「一切以教學效果為重」是他對待教學的重要原則。疫情期間,他也不降低課程難度和要求,堅持在實體教室中錄製視頻,板書授課。沈老師對待學生可親,對待課堂熱情,踐行學術與教學相互促進的理念,樹立以學術提升教學的典範,向學生展示了一名真正的數學家的風採。
經典語錄
「
對於數學而言,不準確就會產生很嚴重的『副作用』。
」
「
數學課最重要的是給學生展示思維的過程,而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點。
」
1
勤耕講壇的頂尖學者
沈維孝老師在基礎數學中動力系統理論的領域內是國際知名的頂尖學者。他曾於2009年以歷屆最年輕獲獎者的身份獲中國數學會陳省身數學獎,在2014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作過邀請報告;他還在頂級期刊中發表過多篇高水平論文,包括對一些重要問題的解決,其中他與合作者證明了一維實動力系統中的實Fatou猜想,這曾是一個長期未解決的公開問題,菲爾茨獎獲得者斯梅爾將其列為「21世紀最重要的數學問題之一」。
這樣令人印象深刻的經歷無疑讓同學們十分尊敬沈老師,也不免生出敬畏,以至於不少本科生選到沈維孝的課,都會感到又驚喜又緊張——如此優秀的學者,在繁重的科研工作之外,仍然堅持每年開設《實變函數》《複變函數》等本科生基礎課程,課程的難度、老師對於教學的關注度會是什麼樣?
實際上,沈維孝老師人如其名,以一視同仁的「微笑」化解了同學們的忐忑,也打破了很多人心中對於數學家的刻板印象。沈老師在課堂外不時露出思考問題的嚴肅神情,但授課時總是和善可親。很多同學在修完課程後仍對沈老師授課的細節印象深刻,比如「大麥茶」——沈老師在講課中思考停頓時,習慣舉起常備的瓶裝茶飲,喝一口整理思路,再繼續行雲流水般的講解。
沈老師對待學生的可親和對待課堂的熱情,破除了「學術與教學難以並舉」的迷思,讓同學們在課堂上也能接觸到前沿學者的思想脈絡和思維方式,也以自己的嚴謹紮實來激勵同學們認真學習。
2
堅持板書的課堂教學
常言道「實變函數學十遍」,《實變函數》被很多數學專業的同學認為是本科階段最難的課程之一。這樣一門高難度的課程也對授課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深入淺出,正是許多同學對沈老師的評價。
沈老師講授這門課程,使用的是他在多年教學實踐中打磨修訂而成的自編全英文講義。這份五十餘頁的講義雖然很薄,卻是他學術視野和教學經驗沉澱下來的知識精華,能夠幫助同學更為順暢把握課程知識體系。
沈維孝老師堅持板書授課,力求通過從無到有的臨場感向學生展示思維發展的過程。他的板書清晰工整、遒勁有力,善於將推導過程展示得細緻深入,並恰到好處地舉例、留下思考題,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讓課堂節奏張弛有度。
沈維孝老師「一切以教學效果為重」。這是他對待教學的重要原則之一。在這個原則之下,打磨講義、執著板書,哪怕在疫情期間也不降低課程難度和要求,儘管無法線下授課,他仍然選擇在實體教室中錄製視頻來講授《複變函數》課程,為的就是通過在黑板上展示運算過程,呈現思路和脈絡。
3
認真親切的育人態度
沈維孝老師的習題課也是其教學育人方法上的一大特色。他以討論課的形式組織習題課,指定同學到黑板前講解題目,自己則和臺下的同學們一起耐心傾聽,並在適當的時候給出引導和評價。這既鍛鍊了同學們的能力,加深了學生對於所學知識的理解,也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習題課上,沈老師尊重每位同學的發言,不會隨意打斷,總是順著講解同學的思路來提出問題和意見,以四兩撥千斤式的思維幫助同學抓住問題本質。若有同學在講解過程中「掛黑板」,沈老師會以點撥引導的方式,循循善誘地幫助同學將思路整理清楚。
一次習題課中,沈老師見有同學腿腳受傷,不便上臺,便主動用這位同學的講稿幫他上臺講解。若有同學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沈老師總是以授課的態度來對待每一次答疑,切中肯綮地梳理出問題核心和思考方式。課程最後,想與沈老師合影留念的同學不在少數,沈老師總是欣然配合。
正是出於沈老師學術和教學上的高水平,對同學們的高要求和平易近人的態度,讓同學們親切地稱他為「微笑爸爸」。這個親切的稱呼,不僅來自對沈老師的尊敬,更與「微笑」的諧音聯動,充分證明了沈老師在同學們心中的分量。
對畢業生寄語
祝賀各位同學即將完成在復旦大學四年的本科學習順利畢業!當前疫情雖然在我國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還是提醒大家注意保護自身和周圍人的安全!
同學們趕上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希望你們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只爭朝夕、敢挑重擔,一步一個腳印地茁壯成長為中華民族的棟梁之才!
來 源
復旦卿雲歌
編 輯
卞凱玥
原標題:《他們,是我更愛復旦的原因丨沈維孝:一切以教學效果為重!學生親切地叫他「微笑爸爸」》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