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的舊改、拆遷,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是「一場造富運動」。
事實上,的確如此,但絕不僅限於此。
舊改服務於城市發展,是對城市面貌和人居環境的提升,更是城市空間結構調整的必由之路。
越早完成改造,經濟社會發展的空間需求就越快得到滿足,規劃藍圖當然也就更快落地。
而進入實質拆遷狀態的舊改村,讓人看到了希望所在。
小編統計了今年以來動拆的村子,看看他們拆遷後將迎來什麼樣的「新貌」,哪些樓盤可以享受這波「紅利」?
1
黃埔區
9月10日,黃埔發布「城市更新10條」政策,提出「快批、快拆、快建」目標,將現行舊改審批流程60項主要審批手續壓縮為3項,時間流程從1年半壓縮到最快3個月內辦成。
可以說,在舊改進度上,黃埔走在了前頭,難怪成為了今年最多舊改村開拆的片區。
大塱村
改造企業:保利
大塱村位於黃埔科學城區府板塊,周邊有多個大盤及生活配套,距離香雪和蘿崗地鐵站都不過1公裡左右。由保利操刀進行改造。
拆遷情況:
三舊改造房屋總棟數692棟,已於今年1月對首批籤約的房屋和店鋪進行拆除。
截止8月,大塱村已籤約555棟,已收樓332棟,已拆除151棟,正在拆除18棟。
圖源:新大塱新生活
規劃藍圖:
根據6月批覆的改造方案,大塱村的藍圖將是這樣的:
為新型產業引進的高端人才和本土居民提供高質量的城市公共服務,成為集居住、購物、休閒功能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片區,真正融入黃埔中心城區的城市化面貌。
大塱村舊改整體規劃圖
更早前公布的改造方案則透露:大塱村將因地制宜引入劇院、藝術教育及文化資產運營等產業資源。配建小學、幼兒園、公共圖書館分館等45處、合計4.81萬平方米的市政和公建配套。
無疑,該村的改造,將會推動整個科學城板塊生活配套提升,加之位於開創大道總部經濟走廊旁,可為其提供一個現代、開放、共生的美好生活社區。
周邊樓盤:
何棠下村
改造房企:景騰公司
何棠下村位於知識城的核心片區,14號線支線何棠下站與知識城站之間,周邊是整個板塊商業、公共配套最成熟的地段。
拆遷情況:
今年6月28日,何棠下村舉行整村改造拆遷啟動儀式,計劃分三期拆除房屋。
圖源:嶺南榕樹下
7月份拆除完成光明社、革命社250多棟房屋,8月份拆除九龍鎮街範圍聯星社連片集體物業。
9月25日,知識城新地標所在的新興社九龍湖範圍內房屋也已經全部拆除。
圖源:嶺南榕樹下
速度之快,可以說是黃埔「城市更新10條」的成功模版了!
規劃藍圖:
地處知識城C位,何棠下的藍圖自然也鋪排在了知識城的規劃之上。
根據規劃,何棠下村將從四個方面實現大變身:
以打造大灣區中央創新區(CCD)、成就知識城中央商務區(CBD)為總體規劃定位,從產業門戶、生態景觀、品質社區、文化傳承四大方面實現區域的最大化提升。
項目改造後建新範圍用地面積130.05公頃,總建築面積451.49萬平方米。
何棠下村舊改總體規劃效果圖一
圖源:知識城
要知道,何棠下周邊已是知識城配套最成熟的片區,該村改造完成後,知識城在產城融合之路上無疑又將邁出堅實的一步。
周邊樓盤:
湯村
改造房企:升龍
湯村是黃埔舊改面積最大村,位於14號線湯村地鐵上蓋,屬於知識城南片區,今年6月完成房企招商。
拆遷情況:
8月28日,龍湖街拆除九龍大道湯村村五福堂段沿線已徵土地3000平方米房屋(附屬物);拆除湯村下坊社九龍大道沿線商鋪廣告招牌共73宗597平方米。
圖源:嶺南榕樹下
9月27日,湯村村舉行舊村改造項目復建安置區奠基儀式。首期復建安置區落成後,將能提供約1250套精品住宅予湯村村民回遷居住。
規劃藍圖:
改造後的項目總體布局為「雙軸三心多片區」,依託九龍大道與創新大道,利用地鐵站點的輻射效應構建「雙軸引領、東西串聯、多片聚合」的整體空間格局。
重點發展科技創新、教育培訓、商務辦公、商業服務四大產業類型,將湯村村打造成一個新型產業聚集區。
公共配套設施方面,建設包括完全中學、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幼兒園社區醫療服務站、文化站養老院體育運動中心等。
周邊樓盤:
劉村
改造房企:碧桂園
劉村位於黃埔開源大道以東、開創大道以北,雲埔工業園旁,距離6號線香雪站約4公裡。
拆遷情況:
2月25日,劉村社區劉村、格崗片區舊村改造項目啟動了首期居民房屋拆遷。
圖源:新時代新劉村
目前,劉村拆遷工作在如火如荼進行中,劉村廣場四周建築已經開始拆遷,劉村幼兒園也停止招生,過半商店已經關門。
拆遷中的劉村廣場
圖源:劉村大山公園編外護林員
規劃藍圖:
上月9日,黃埔區政府公布了劉村社區劉村、格崗片區舊村改造項目控制性詳細規劃徵詢意見公示。
從控規圖上看,劉村將配置中小學,衛生服務中心、居民活動場館肉菜市場、商業等配套設施,提升居民的居住環境。
而這對於周邊的幾個大盤來說,也是一大利好。畢竟,目前這幾個大盤1公裡內的配套還只能依賴於自身,或者去到三四公裡外的香雪。
劉村的改造或改變這一尷尬的現狀。改造後,這裡也將於周邊或樓盤形成連片居住生活區。
周邊樓盤:
2
海珠區
瀝滘村
改造房企:珠光
瀝滘村是廣州中心區面積最大的舊改村,位於新城市中軸線上,北鄰海珠湖、南至珠江後航道。早在2011年就啟動舊改。
拆遷情況:
今年6月,正式對長江市場(南場、北場)實施房屋拆除工作。將作為瀝滘村改造的啟動區,興建純住宅復建房、示範性高中、小學以及商住一體樓,計劃3年左右回遷。
瀝滘開工啟動會
8月11日,舉辦復建房開工啟動會,這標誌著瀝滘舊村改造進入全新階段。
規劃藍圖:
瀝滘村是「海珠創新灣」的重要組成部分。
改造後的瀝滘,將變身成為濱水生態、科技創新集聚區,形成科技創新文化展示區、海珠創新灣科創商務區、文化創意區以及品質宜居區四大功能區。
公建配套包括8所學校、兩處綜合性醫院以及傳統嶺南村落街區等。
海珠創新灣(瀝滘片區)效果圖
周邊樓盤:
3
南沙區
金洲、衝尾村
改造房企:升龍
金洲、衝尾村是南沙第一舊改的城中村,位於蕉門河中心區,距離金洲地鐵站不到200米。周邊有眾多美術館內、圖書館等公共配套以及萬達、中環廣場等商業配套。
拆遷情況:
9月23日,金洲、衝尾村正式開始拆遷,總拆遷面積達13萬平方米。
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
規劃藍圖:
8月25日,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布了該村舊改用地調整。
從規劃圖上看,此區域規劃舊改相關配套將覆蓋公園、學校、河湧綠化帶、商業帶,極大改善人居生活環境。
作為地處南沙繁華地段的城中村,其改造的意義,還在於對整個蕉門河中心區城市面貌的提升。
畢竟老舊的村屋和富麗堂皇的高樓並存,帶來安全隱患的同時,也制約了城市經濟發展。
周邊樓盤:
東灣村
改造房企:星河
東灣村處在南沙發展最成熟的蕉門河中心區,距離蕉門地鐵站僅500米。
拆遷情況:
9月24日,東灣村集體商業綜合體(COCO Park)舉行奠基儀式,住宅商業地塊同步動工,採取這樣的方式,是為了最大程度前置商業綜合體,讓村民得以提前享受舊改紅利。
圖源:南方都市報
規劃藍圖:
計劃建設大型商業綜合體及一線蕉門河景觀住宅,同時將引進優質教育資源。
其中,商業綜合體就是9月24日動工的COCO Park,將打造成為南沙的商業名片,集購物、娛樂、文化、藝術、休閒觀光等多功能於一體,將是未來南沙時尚聚集地、潮流風向標、城市觀光地。
效果圖
周邊樓盤:
4
白雲區
陳田村
改造房企:富力
陳田村是國內最大的汽配零件集散中心,位於白雲大道北路旁,西連江夏村與空港大道,臨近地鐵2號線江夏站,屬於泛白雲新城板塊。
拆遷情況:
6月3日,陳田汽配城開拆,這也是陳田村改造的「第一拆」。
圖源:白雲時事
截止8月底,該村整體拆卸面積達到45萬平方米,集體物業拆遷進度突破八成。
接下來,陳田村的重點工作將放在項目一期的開發建設以及村民住宅籤約事宜。
規劃藍圖:
以陳田汽配城為主的地塊將採取TOD集聚開發模式,改造的重點將在於改善村民的人居環境,提升白雲山周邊的城市面貌,促進白雲新城順利向北部延伸,推動村環境、社會、文化與城市的全面融合。
改造規劃分為兩期,第一期包括復建回遷房、復建集體物業、部分融資地塊住宅和物業,以及幼兒園、九年一貫制學校、完全中學、陳田文化公園、遷建祠堂、變電站等公配,其中復建地塊總建設量為51.76萬平方米;
第二期包括復建回遷房、復建集體物業、部分融資地塊住宅和物業,以及幼兒園、公交站場等公配,其中復建地塊總建設量為55.31萬平方米。
周邊樓盤:
小坪村
改造房企:佳兆業
小坪村是廣州白雲火車站片區的城市更新項目之一,位於白雲區中部,金碧新城對面,不遠處有地鐵八號線小坪站在建。
拆遷情況:
今年2月,小坪村啟動了集體物業清退工作。
4月開始集體物業清拆工作,截止目前,復建房地塊已經清拆並且馬上要動工!速度之快,令人驚喜!
復建區已清拆完畢
規劃藍圖:
根據改造方案,未來的小坪村,將有3所小學3所幼兒園以及超百萬城市綜合體。
改造後的效果圖十分驚豔,將為整個片區的城市面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項目效果圖,實際以政府批覆為準
周邊樓盤:
城市的發展是不斷更新、改造的過程,而城中村的拆遷則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當然,政策、環境的不同,拆遷的時機、速度也就不一樣。但顯而易見的是,廣州已經進入舊改時代,曾經被「嫌棄」的舊村,正在蓄勢待發,融入廣州美好的藍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