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說明
⊙分類:技術訓練 | 傳接球
⊙本堂訓練課總計需要60分鐘
⊙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每個環節的訓練時間
環節一:接球後長傳或短傳球
本節訓練時間:10分鐘
一、基本設置
1.球員
(1)普通球員:10-16名
(2)守門員:無
2.場地
(1)一個標準足球場
3.器材
(1)足球:8-12個
(2)標誌盤:16-18個
二、組織形式
1.步驟
(1)球員分為A、B兩組,兩人一個球進行傳球練習,每5分鐘兩隊交換訓練。
(2)A組:球員在較大的區域內進行短傳及長傳練習,球員積極跑動。
(3)B組:球員在標記的區域內進行短傳練習,多做撞牆配合。
2.強度
(1)練習5分鐘休息30秒。
三、指導內容
1.要點
(1)要求球員用雙腳腳背內側、腳背外側傳接球。
(2)在場地內不停的跑動,積極變換傳球路線,可以隨機變換搭檔。
2.常見錯誤
(1)球員跑位不積極導致傳接球失誤。
環節二:跑動中的傳接球練習
本節訓練時間:15分鐘
一、基本設置
1.球員
(1)普通球員:10-16名
(2)守門員:無
2.場地
(1)一個標準足球場
3.器材
(1)足球:4-6個
(2)標誌盤:7-10個
(3)標誌桶:5-8個
二、組織形式
1.步驟
(1)球員分為A、B兩組,分別進行跑動中傳接球練習,7分鐘後兩隊交換訓練。
(2)A組:球員傳球給隊友 ,接球球員面對來球,停球後迅速轉身將球傳出,傳球結束後,傳球球員迅速移動到接球球員的位置。
(3)B組:用標誌錐模擬有防守球員的情境中傳接球,要求球員最多兩腳觸球,球員可以待在自己的位置上,但是腳下要不停地保持移動。
2.強度
(1)練習7分鐘休息1分鐘。
三、指導內容
1.要點
(1)球員保持半轉身的身體姿態,有利於接球與後續動作的銜接,加快練習的節奏。
(2)球員腳下保持移動的狀態,保持用雙腳傳接球。
(3)球員之間保持溝通和呼應。
2.常見錯誤
(1)球員注意力不集中導致傳接球不流暢。
環節三:整體移動中的傳接球練習
本節訓練時間:15分鐘
一、基本設置:
1.球員:
(1)普通球員:14-20名
(2)守門員:無
2. 場地:
(1)一個標準足球場
3.器材:
(1)足球:6-8個
(2)標誌桶:6-8個
(3)小球門:1個
二、組織形式:
1.步驟:
(1)場上進攻球員10人,根據教練選擇的陣型站位,在場地對面設置3名守門員接發球。場上設置若干標誌桶作為防守球員。
(2)守門員長傳球發給對面的後衛球員開始比賽,每名球員經過一腳或兩腳觸球向前推進,傳球次數和進攻套路由球員自己選擇,到前場可以選擇得分或者傳球給守門員(地滾球、半高球)。
2. 強度:
(1)球員在場下替補等待時休息。
三、指導內容:
1. 要點:
(1)球隊作為整體移動,整體隊形要跟上球的發展。
(2)球員學會利用空間接應隊友,不斷移動。
(3)不斷改變進攻的套路,也就是改變進攻的路線和進攻節奏。
(4)給出合理建議,激勵球員以自己的方式來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使球員更多地創造性發揮。
2.常見錯誤:
(1)個別球員不積極跑動接應使球隊進攻失去整體性。
環節四:4對4、8對8+2個自由人
本節訓練時間:20分鐘
一、基本設置:
1. 球員:
(1)普通球員:18-20名
(2)守門員:無
2. 場地:
(1)半個標準足球場
3.器材:
(1)足球:4-6個
(2)標誌盤:5-8個
(3)小球門:4個
二、組織形式:
1.步驟:
(1)球員分為兩隊各8名球員外加兩名自由人,場地分成兩部分,四角設置4個小球門。
(2)球員先分別在半場進行4對4比賽,自由人只能一次觸球,每隊經過6次觸球後得一分。
(3)5分鐘後在場地內進行8對8比賽,每個半場一名自由人,進過十次傳球後得一分;或者經過六次傳球後可以進攻小球門破門得一分。
2. 強度:
(1)練習10分鐘休息1分鐘。
三、指導內容:
1. 要點:
(1)球員儘量一腳出球,這樣能保證球在狹小範圍內的快速移動。
(2)球員積極跑動拉扯空間接球,同時合理利用自由人進行傳接球。
(3)通過從左至右,從右至左來回傳遞控制球權。
2.常見錯誤:
(1)隊形欠緊湊、分布較鬆散且相互之間缺乏聯繫,以致出現更多的空當,同時利於對手實施更深、更寬的打法。
PS:教案中的輔助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