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一個人想自殺,回家的路上看到秋刀魚在打折,於是順便買了魚回去烹飪。吃完美味的秋刀魚,瞬間覺得人生還很美好,於是決定好好活下去。
就像我一如堅信的,食物擁有強大的治癒能力,在心情不好時,我的首選解決方案也是去吃頓好吃的。當然心情好的時候,我們通常也會選擇去吃一頓來慶祝下。反正萬變不離其吃。
不過食物的魔力還遠不止於此,在《追憶似水年華》中,普魯斯這樣描述瑪德琳蛋糕——「帶著點心渣的那一勺茶碰到我的上顎,頓時使我渾身一震,我注意到我身上發生了非同小可的變化,一種舒坦的快感傳遍全身,我感到超凡脫俗。」
一塊看似簡單的裸蛋糕——瑪德琳給了普魯斯意向不到的寫作靈感,唇齒之間,文思泉湧。
今天想說的是一款叫舒芙蕾的法式甜品,因為她獨特的特性,成了很多作品當中都會提及的「主角」,風靡全球的《憂傷的時候,到廚房去》,講述了三個不同命運的女性,在面臨不同的人生境遇時,不斷的去製作這款蛋糕,不斷的去跟糟心的生活抗爭。
「你之所以給這個男人做這道甜品,說明你已經不自覺愛上了他」。這是亦舒的小說《喜寶》中的一句對白,女主人公喜寶為他心愛的男人勖存姿精心的做了一道香橙舒芙蕾,從準備食材到烘焙,每一個細節都透露著喜寶對勖存姿炙熱的愛意。
就連謝霆鋒在《十二道鋒味》裡都特別用心的介紹:舒芙蕾就像女人一樣,超難搞,我搜尋秘方,向高手討教,卻始終欠缺了一些火候。而在艾菲爾鐵塔下,直面範冰冰時,謝霆鋒又說,女人就像好吃的舒芙蕾,看起來很容易搞定,其實常常捉摸不定。
大約愛情就是如此,一定要是對的人在對的時間才能品嘗到對的味道,如若稍不留神,愛就坍塌不再。
一款甜品,之所以被如此追捧並加以詮釋,究竟蘊藏著怎樣的魔力?難道法國人在創作這個甜點的時候,也特意增加了不可捉摸的愛情原料,使得她如此浪漫又撲朔迷離?
其中,最大的神秘元素應該就是舒芙蕾的稍縱即逝——烤好的舒芙蕾要儘快品嘗,否則會很快就塌。在20到30分鐘後就完全塌陷,無法品嘗。不光是吃,做舒芙蕾和吃舒芙蕾都很難把控。即使是在法國,也不是所有師傅都敢做舒芙蕾,因為稍有閃失,便前功盡棄;法國人說製作舒芙蕾就像初吻,是件很容易辦砸的事,經常莫名其妙出現火候不到位、頂上焦糊底下卻還未曾凝固的尷尬;
當然除了製作的難度,還有也不是每個食客都懂得吃舒芙蕾,因為稍慢一步,便錯過了它的美味。明明看著蓬鬆飽滿,卻在不經意間完全塌陷變形。就像一個美好又飄渺的夢,一不留神就轉瞬即逝。
不過如果你夠幸運,像我一樣,鑽到這家叫艾蕾咖啡的甜品店裡,聽著打蛋機嗡嗡的聲響,直到聞著烘焙的香氣不可自拔,再然後,為這個甜美的心形蛋糕沉醉,那種感覺就像雲融化在了嘴裡,又如空氣般飄渺,入口似有似無,卻滿嘴乳香,甜蜜芬芳。曇花一現的舒芙蕾,如同夢一樣不真實,又帶來無限憧憬。
很早以前就拜讀了土耳其作家愛詩樂·沛克的作品《憂傷的時候,到廚房去》,別看名字很雞湯,其實是慢條斯理的講故事。三個被舒芙蕾蛋糕治癒的命運,
在廚房裡沉澱下來,找到了內心的安靜。
蛋糕一次又一次失敗,又一次又一次重新開始,總有那麼多跟壞掉的蛋糕一樣醜陋糟心的日子,也正因為此,才激發起人們永不妥協的抗爭,我特別喜歡一句話——「原來在悲傷開始之前,我們沒有人會知道它是怎麼樣的。」 不管我們做了多麼充足的準備來迎接生命中驟然而降的災難、死亡等,然而當一切真正降臨的時候依然是手足無措。也正因為此,重新開始才顯得艱難,卻充滿魔力。
還記得很久之前看《絕望的主婦》裡,經歷了丈夫出軌,身患癌症的勒奈特,在面對發了瘋的鄰居要在小超市裡舉槍胡亂射殺時,嘶聲力竭地大喊「whatever happened,life will go on」,悲傷終究會過去。生活崩塌之後,還需要去重建生活。
哪怕生命中最美好的東西都如舒芙蕾一樣轉瞬即逝,也一樣值得我們潛心追尋;哪怕每個日子都平淡無奇,也依然值得我們認真對待。
人的幸福感是從相對中獲得的,如果不經歷挫敗,就難以體會到歡喜,雖然打敗你的不一定讓你更強大,但一定會讓你更珍惜所擁有的,很多時候,生命中沒有像雞蛋清那樣的東西可以把現實生活重新黏好。多一點少一點的佐料讓你無法做出終極美味,生活就像一塊隨時都會塌陷的舒芙蕾蛋糕,甜美喜人卻也脆弱易碎。一個小小的失誤,都有可能導致結尾時「最大的失望」。
但是,我們能做的,也應該堅持做的,就是耐心的練習,一遍遍操作,找到屬於自己的秘方。
喜歡這篇文章的同學們,
記得轉發啊!
記得轉發啊!
記得轉發啊!
我和10萬+的距離就差你的一個轉發啦,轉發我會更努力寫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