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心理學家稱:就這八個方法,教你有效克服拖延症

2020-12-14 拳擊饕鬄

克服拖延症的八種方法

拖延是很常見的,但是在極端的情況下,它會對你的健康有害,當錯過最後期限的時候,會讓你承受額外的壓力。 下面是如何打破這個習慣的方法。

不可避免的是,在我寫這篇文章的任何一句話之前,我都會刷上一會兒手機,喝一口飲料,回復簡訊,順帶看看微博,當然,這時候洗的衣服已經洗完了,我可以拖延更長的時間,把它掛在陽臺上晾乾,也可以在那裡給我的植物澆水。

這並不重要,因為,正如你所看到的,我最後抽出時間寫了這篇文章,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點拖延,但是如果這種拖延形成了一種慢性模式,即不顧最後期限的後果而選擇拖延任務,那麼這就成了一個問題。

慢性拖延甚至可能對你的健康有害,給你帶來長期的壓力,鼓勵你推遲鍛鍊或吃得更健康,甚至當你出現症狀時推遲去看醫生。

那麼,心理學研究能否拯救我們,幫助我們減少拖延,激勵我們自己呢?

一、不要僅僅依靠意志力來激勵自己

在羅浮堡大學研究動機的運動心理學家 Ian Taylor 發現,人們通常認為意志力就是答案。 這種方法偶爾會奏效,但正如他在英國廣播公司廣播4臺(BBC Radio 4)的《心中的一切》(All in the Mind)節目中對我說的: 「意志力是一種動力,但不是最好的一種。」。

「如果你把動機想像成一種能讓你實現目標的燃料,那麼有些燃料非常好,而有些則質量較差。」

僅僅依靠意志力的問題是,有時候它可能會達到你的目標,但是它是如此的脆弱,以至於它不會總是起作用。 與其依靠意志力去忽略任務中不愉快的方面,不如把它們看作是實現目標的一個重要的、不可避免的部分。 想像你已經跑了30分鐘。 現在你的肌肉受傷了,但是這並不一定是一件壞事。 這是健身的一部分。

二、在你一直拖延的任務中尋找積極的一面

判斷你是否是一個慢性拖延症患者的一個方法是問問自己,你是否因為害怕失敗而推遲了任務。 經過15年對拖延症的研究,謝菲爾德大學的 Fuschia Sirois 發現,拖延症的問題不僅僅是懶惰或者時間管理不善,它還涉及到調節情緒的困難。

如果你擔心自己會失敗,那麼為了避免這些不愉快的焦慮感,你會找藉口完全推遲這項任務。 暫時來說,這確實會讓你感覺好一些。 當你陷入惡性循環時,問題就來了。 因為拖延,你現在有更少的時間來完成工作,增加了失敗的風險,讓你感到更加焦慮,甚至更不可能開始工作。

為了處理這些情緒,在任務中尋找積極的方面是有幫助的。 理想情況下,這些不是未來可能帶來的回報,而是過程本身的好處。 也許你會學到一些東西,或者也許一旦你投入其中,你會感到比你期望的更加專注。

三、提前計劃

如果你知道某種特定的誘惑會鼓勵你拖延,那麼就採取一種叫做「如果-那麼」的心理策略。 這個想法就是,如果你遇到某種特定的誘惑,你要提前計劃好你要做什麼。 你可能會決定,如果有人建議在周末聚會喝咖啡,而你知道你需要趕上你的學習,你會反駁他們的建議,選擇在晚上聚會。

當美國心理學家 Peter Gollwitzer 回顧了94個使用這種策略的人的研究時,他發現他們堅持自己目標的可能性是沒有使用這種策略的人的兩到三倍。

四、減少工作量

你需要讓它儘可能容易地開始。 選擇架構的概念現在已經眾所周知,一些工作食堂把水果放在收銀臺附近,而不是巧克力,這樣可以誘使員工吃得更健康。 我們也可以為自己這樣做。 如果你想在上午跑步,穿上你的跑步服。 或者在前一天晚上把你的工作放在你的桌子上,這樣你看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你是否需要繼續你的工作。 排除任何幹擾。

禁用你屏幕上的提醒,靜音你的手機,如果你無法抗拒社交媒體,停止它自動登錄你。 只需要輸入你的密碼,特別是如果你選擇了一個漂亮、長、複雜的密碼,可能就足以推動你走向正確的方向。

五、獎勵自己

拖延很有吸引力,因為如果你推遲了棘手的任務,任何消極的感覺都會立刻消失。 所以,你需要用其他獎勵來反擊。 康奈爾大學的 Kaitlin Woolley 的最新研究表明,正如你可能期待的那樣,即時的回報激勵人們更加努力,而不是等待回報。 你需要找到一個即時的獎勵,讓一切都變得容易一些。

在一項題為《在健身房裡把飢餓遊戲當作人質》的研究中,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 Catherine Milkman 發現,如果給人們提供扣人心弦的有聲讀物,讓他們在健身房裡聽(而且只在健身房裡) ,他們更有可能早點回來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個故事是他們立即得到的回報。

甚至有一個為期兩周的在線課程的試驗,專門旨在減少拖延症。 德國勒內堡 Leuphana 大學的 Marcus Eckert 給學生們每天的視頻和練習,這些視頻和練習不僅能幫助他們更好地計劃時間,計算出拖延不同任務的成本和好處,還能幫助他們忍受任何可能出現的消極情緒。 例如,他們教他們提醒自己過去的適應能力。

他們還每天收到兩份簡訊,詢問他們當天可能推遲哪項任務,並考慮可能的後果。 兩個月後,參加過網絡課程的學生仍然沒有拖延。

六、提升對未來自己的現實看法

我們大多數人傾向於相信將來我們會有更多的時間。 我們樂觀地認為,我們會更有組織,更有活力地生活在一個沒有任何問題的生活中。 這當然不會發生。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低估一項任務所需的時間。 它被稱為規劃謬誤。

我最喜歡的關於規劃謬誤的例子是有史以來第一版的《牛津英語詞典。 1860年,它被宣布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完成。 甚至當它最終在1879年開始的時候,五年之後他們才發現「螞蟻」這個詞。 1928年它終於完成了,但那時它被認為過時了,並立即開始修訂。

我們需要避免創造未來自我的不切實際的版本。 否則,我們會讓自己失望,甚至拖延更多。 Fuschia Sirois 的研究證實了這一點。

Sirois說: 「我們把未來的自己塑造成一個超級英雄。 突然之間,那個人,也就是我們投射到未來的那個人,現在看起來是那麼遙不可及、那麼不真實、那麼抽象,以至於我們再也不認同他了。」

七、善待自己

這聽起來像是你最不應該做的事情,如果你已經在你應該工作的時候花了半天時間上網,但實際上已經發現那些拖延的人的自我同情水平低於平均水平。

他們已經對自己很苛刻了,而且顯然沒有起作用。

在一項針對那些沒有時間複習考試的學生的研究中,那些原諒自己拖延症的學生比那些感覺自己不能釋懷繼續前進的學生更有可能在下一次複習。 人們已經對手頭的任務感覺很糟糕,所以在上面添加更多的負面情緒是沒有用的。

正如西羅斯所說,我們不會像對待自己那樣對朋友那麼苛刻。 「你能不能跟他們談談,然後走人。 你怎麼了,為什麼要拖延,快點,繼續幹吧 沒有。 你可能會走上前說,『拜託,你這周過得很辛苦。 我知道這對你來說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放輕鬆,我會支持你的 我認為我們需要這樣做——對自己表現出同樣程度的善意。」

八、用正確的方式談論自己

即使是像你所使用的語言這樣的小事情也能產生影響。 就在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之前,在加利福尼亞進行了一項研究。 已登記投票的人被要求完成一項調查,問他們對「投票」的感受或對「作為一個選民」的感受。

語言上的差異可能很微妙,但是當他們真正出去投票時,名詞組中有95% 的人這樣做了,而動詞組中有82% 的人這樣做了。 簡單地把自己看成某種人會影響我們的行為。

所以,不要把自己描述成有時會跑步的人,而是一個「跑步者」 ,這樣你就更有可能抽出時間去跑步。 或者,你是一個「健康飲食者」 ,而不是節食。 伊恩 · 泰勒表示,這種方法之所以能夠奏效,是因為它能夠將你和相關行為聯繫起來。 「所以,你不再做這種行為,你只是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

相關焦點

  • 克服拖延症的好方法,這四個步驟教你怎麼做
    其實這就是拖延症的表現之一。甚至有調查75%的大學生都認為自己有拖延症,其中百分之50%的學生認為自己的拖延症比較嚴重。當然每個人都有拖延症,著名的作家胡適先生,他曾因為自己長期打牌忘記了自己的計劃,到最後他陷入深深的自責當中,所以我們不能讓拖延症損害我們的利益,那麼當拖延症來臨時,我們怎麼去改善呢?
  • 舒輔 | 如何有效地遠離拖延症?
    關注我們獲得海量測評你有拖延症嗎?此時的你正拖延著什麼事兒呢?明明知道那麼多事情堆在眼前,還想再等等?嘗試了無數種方法克服拖延症,卻一直沒有成功?這兩個分裂的部分,使得人們常常陷於理性與非理性的思想爭戰之中。不過,拖延症真的百害而無一利嗎?有拖延症的人註定都是失敗者嗎?事實並非如此。組織心理學家亞當·格蘭特在一次演講中提到,那些優秀的&34;,比如畫家、作家、電影人等,其實大多數都是拖延症患者。
  • 克服「拖延症」的9個心理學方法
    這種被稱為「拖延症」的習慣,其實有很多心理內因。想要克服拖延的習慣,「重新掌控自己的感情與精神」才是對症下藥的做法。9個方法↓↓不妨試一試。 明明有必須要做的任務,卻總是不小心就打開微博微信,或去看書、刷電視劇。這種被稱為「拖延症」的習慣,其實有很多心理內因。想要克服拖延的習慣,「重新掌控自己的感情與精神」才是對症下藥的做法。9個方法↓↓不妨試一試。
  • 他用這個辦法克服了拖延症,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孩子起床、寫作業、睡覺都拖,拖延症嚴重,是不是沒救了?其實,戰勝拖延症沒有那麼困難,教你4個妙招,幫孩子打敗拖延,提升時間管理能力。本來作業不多,非得磨蹭到八九點才寫完。 晚上睡覺:都是快10點半了,還窩在沙發上看動畫片。多催幾次,孩子倒先急眼。 拖延症是人類的世紀難題之一,孩子通常都會有拖延的毛病,這可以說是人類的本能之一。 正如《尚書·周書·周官》所言: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 克服拖延症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為了不讓我們的人生錯過很多精彩,分享一個克服拖延症的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方法太難,我想也會拖延的)不想把作業留到最後一天的,不想總是鬧了鬧鐘不起來的,不想把心願留到2030年的,我們需要對拖延的習慣動手了。01.
  • 告訴你拖延症的6點危害,2種克服拖延症的特殊方法
    其實懶惰不等同於拖延症,但拖延症的一部分表現卻包含著懶惰,打個比方,你剛好肚子餓了,但是你不想自己走出去飯館吃飯,於是你就點了外賣,這能說明你懶,但這不能說明你有拖延症。再打個比方,你給自己制定了一個目標,我要在一周內看完一本書,但是當你拿起書的時候,你又覺得並不是很著急,反正還有時間,於是你放下手中的書,選擇看電影,一周時間到了,你發現這本書還是一動不動,這就是由於你的懶惰,導致你有了拖延症。那麼,我們該如何克服自己的拖延症,讓自己成為一個行動派呢?
  • 2020已過半,我們該如何有效的去克服拖延症?
    如果你和小編一樣,今天突然發現6月都要結束了,但年初立下的flag還有好多沒實現,無論是工作發展、身心健康、還是自我提升和生活狀態,都沒有發生太多變化,這時我們就要用全新的視角來審視下自己是因為什麼原因造成現在這個狀態。我想大部分朋友應該都是因為一個「拖」字造成的,其實最浪費時間及害人的便是拖延症。工作拖延,生活拖延,感情拖延造成了大部分計劃無法完成,最終影響了自己的狀態。
  • 這3個方法教你徹底擺脫拖延症
    導語: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拖延的習慣,最好不要隨便給自己貼標籤,說自己有拖延症。當你清楚知道一件事的重要程度並不在前面,並且你也很清楚後果是什麼,而這個後果也是在你的承受範圍之內,那這時的拖延並非真正的拖延,只是你的優先選擇。
  • 拖延症對抗拖延症的幾種有效方法
    大學生的學習目標不能定得太高,因為可能會不能實現,這會降低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因此,有必要使大學生的學習目標切合實際,積累成功經驗,提高自我效能感。另類經驗是指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和結果來實現自我可能性。當你看到一個有能力的人和差不多完成某項任務時,也會增強個人的信心,那就是通過另類的經歷來提高自我效能感。
  • 拖延症一定要看!9個克服拖延症小妙招
    這是你嗎?這是以前的我.....這是一個壞習慣,它會侵蝕我們,拖延症會阻止我們在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二)克服拖延症小妙招方法挺搞笑,但是很有效!如果你在分解任務之後仍然拖延,那麼再進一步分解。很快,你的任務就會變得如此簡單,以至於你會想:「這太簡單了,我還是現在就做吧!」
  • 拖延症是學習的「攔路虎」?這三個辦法,可以快速克服拖延症!
    「拖延症」是學習的「攔路虎」,是很多人都有的病,是指在我們自身明明清楚會造成不好的結果,但是還是會去把已經計劃好的事情往後推延,說白了,就是不夠自律,就是懶。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大家如何克服拖延症吧。一、 製作時間計劃表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要在同時期處理許多事情,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選擇做一個時間計劃表了。
  • 5個方法,幫你告別拖延症
    02.拖延症的分類美國認知療法的先鋒威廉·克瑙斯(William Knaus)在《終結拖延症》一書中將拖延症大致可分為四類:一是期限拖延;比如朋友的同事周四應該上交的報告周三還沒有完成,這種拖延是有期限的,二是個人事務拖延,這類拖延症是要做的事情沒有明確的期限
  • 如何克服拖延症
    本人是拖延症患者之一。尤其最近由於疫情等原因仿佛更加不妙,幾乎不想費腦子想事情 /(Q-Q)\也在尋求好的解決辦法,給大家分享下自己的想法:一、想明白你自己為什麼想拖延?按照拖延的理由自己和自己問答,往往會很有效二、問出自己拖延的理由後,設想拖延的後果,如果可以承受,可以拖延;若果不能承受,必定會有所行動,在拖延中按部就班,即使效率很低,也比不計效果好三、懶惰、享樂、畏難、自制力差、動作慢、基礎差、不專注、做事情沒有計劃等都是拖延症的原因
  • 《終結拖延症》:戰勝拖延症最好的方法,讓你不再為拖延而煩惱
    領導安排的工作報告明天要交,今天心情不佳,明天交明天在寫吧……明明可以提前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可是拖延的心裡讓自己一拖再拖,到最後後悔自己浪費了時間感到很痛苦。有嚴重拖延症,沒有自控能力,工作永遠幹不完,總是磨時間怎麼辦?《終結拖延症》這本書是拖延青年的福音,以行之有效的心理學方法,搞定拖延症!
  • 《終結拖延症》:戰勝拖延症最好的方法,讓你不再為拖延而煩惱。
    《終結拖延症》這本書是拖延青年的福音,以行之有效的心理學方法,搞定拖延症!這三個方面既是相互獨立,又相輔相成的。在任何一個方面取得進步時,都會對其他方面有積極的影響。這種三管齊下的療法可以應用於多領域的挑戰。如果你還在為拖延而煩惱,終結拖延症!從你的計劃開始吧!你可以學著去緩解束縛你的壓力的環境,這些壓力環境通常與拖延是共存的。比如:焦慮、將問題嚴重化或者感到不堪重負等等。然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 克服不了複習「拖延症」?你可以這樣做
    真的,當你堅持不住的時候,哲匠君建議你休息一段時間!說到這裡,你可能有點困惑。我相信有很多學生討厭他們的「拖延症」,並一直試圖解決它,但總是做不到。哲匠君本人就是一個拖拉患者,而且帶著無數的痛苦!在「治療」期間,哲匠君閱讀了各種有關克服拖延症的書籍。什麼7天教你克服拖延,什麼和拖延再見,但即使是寫拖延症的心理學家也在拖延。。。
  • 如何克服拖延症,你需要讀這本書
    我早在三年前就清楚的這個原因,但是因為一直不願去克服困難,所以拖著不去解決這個難題。01很多人,可能和我有同樣的經歷,明明知道阻礙我們做成一件事情的困難就在那裡,但就是無法克服內心的恐懼,拖延著不去完成。
  • 幾種有效方法幫你治癒拖延症
    人們之所以拖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喜歡做簡單的不動腦子的運動,如果事情太過複雜,我們就很排斥,一直拖著不去做。所以如果能把一件複雜的事簡單化,降低它的難度,我們就比較容易開始了。這個方法就是把一個大的目標拆解成一個個的小任務,小的任務做起來相對比較容易,當你接二連三地完成它們之後,最終這個大目標也就被你完成了。
  • 焦慮情緒導致拖延,這些方法可以改善拖延症
    儘管科學家已經對「拖延症」的神經基礎有了 一定了解,但現有的研究尚不能證明,刺激大腦能否 改變拖延者的神經生物學特徵和行為特徵,從而根治 「拖延症」。不過,很多心理學家還是提出了一些可能 有助於減少拖延的行為幹預或情緒幹預方法。
  • 幫娃戰勝「拖延症」,這幾個小技巧,親測好用
    拖延症是人類的世紀難題之一,孩子通常都會有拖延的毛病,這可以說是人類的本能之一。  正如《尚書·周書·周官》所言: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在孩子成功的道路上克服拖延症大有必要。  關於拖延症的治療方法,要是在網上書城搜索「拖延症」三個字,會跳出成百上千個條目,都是各種關於拖延症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