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老人過大壽 四世同堂好家風

2020-12-22 環京津網

9月12日,對雙王城生態經濟園區南木橋村的馬教範和他們一家人來說是個大日子。這一天是馬教範老人90歲大壽,7個兒女和眾多親朋好友都趕回來為老人祝壽。客廳裡巨幅的壽字、誘人的壽桃蛋糕烘託著喜慶的氣氛。馬教範與前來為自己祝福的子孫們聊著家常,盡情享受著天倫之樂。

看著兒孫滿堂,歡聲笑語不斷,馬教範感嘆:「這麼多年來,我看著我們家從小到大,從貧窮到富裕,日子真是越過越好,光享福了。」

老少同聚,共賀老人九十大壽

「每年父親過生日,我們一大家子都會聚在一起為父親祝壽,今年九十大壽,我們兄弟姐妹商量著大辦一場,讓老爺子高興高興。」老人的兒子馬守三說,他們提前兩個月就開始籌辦了,孩子們有買蛋糕的,有送禮物的,孫女馬丹丹還請來了舞獅隊表演。一整天,一家人都沉浸在幸福之中。

看著老人開心滿足的笑容,看著這一大家子團結和睦相處,我們也能深深體會到這個大家庭的幸福。馬守三告訴記者,老爺子身體還算健朗,但也需要人照顧。七個兒女各個孝順,孫子孫女外甥也十分懂事。如今,老爺子住著翻蓋的新房子,家具家電齊全,生活非常方便。平日裡,兒媳們輪流來給老爺子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孫輩們也經常買上老爺子愛吃的東西,回老家聊聊家常。

提起現在的幸福生活,馬教範曾經不止一次地跟孩子們說:「現在生活越來越好,吃穿不愁,就希望孩子們身體健康,全家平安。」

四世同堂,代代傳承好家風

「天下之本在家」,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馬守三說:「父親非常正直、厚道,也教育我們誠實守信、有志氣、積極向前。」

在兒女們的印象中,父親是孝子,記得以前奶奶生重病,正好趕上麥收,地裡麥子熟透了,父親不去收割,在家伺候奶奶。父親說:「東西損失了,可以再掙回來,命沒了,再也回不來了。」父親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父親是手藝人,技術高,找他幫忙的人也特別多,只要有人來找,不管家裡忙閒,總是先去為別人幫忙。父親說:「平時多幫人,急時有人幫。」

「這樣的小事還有很多,雖然父親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沒多少文化,也沒見過世面,從不會跟我們講大道理,卻一直用自己的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馬守三說,父親一直是這個大家庭的中心,有他做榜樣,我們每一個小家庭也都團結互助,互尊互愛。

對於老人來說,這輩子兒孫孝順、家庭和睦,他很知足,就盼著子孫後代能把這好家風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記者 劉菁菁

相關焦點

  • 百歲老人五世同堂,好家風代代相傳
    俗話說,盛世壽星多日前,店下鎮東岐村下墩自然村的倪建惠老人提前迎來了壽辰老人的子孫們趁著國慶假期趕回老家祝賀五世同堂,兒孫繞膝一起來看據悉,倪建惠98歲,妻子喻梅96歲,兩人相守78年,共育有四子兩女,如今已是五世同堂,全家95口人其樂融融,是當地遠近聞名的「大戶」。
  • 靖江百歲夫妻相伴80載 五世同堂傳承好家風
    老兩口攜手過生日。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如果誰家有位百歲老人,那就是兒孫們的福氣,要是有兩位百歲老人,還真是不多見。最近,馬橋鎮幸福村三圩埭的朱玉林老人迎來了自己99歲生日,更難能可貴的是,她與丈夫朱敬赤已經攜手走過了80多個年頭,如今五世同堂,好不熱鬧。
  • 杭州富陽老人百歲大壽 全村每戶都有禮物!五世同堂後代48人!這位...
    △老人樂富根和子孫後輩的合影  老人的抗戰故事  老人名叫樂富根,出生於1922年,今年虛歲99歲,按照富陽農村的習俗,逢九過大壽,老人家今年便過了百歲大壽  五世同堂,後代現有48人  樂富根生了6個孩子,一個女兒,其他都是兒子。大兒子和三兒子已經過世,其他孩子都健在。如今,他家已是五世同堂,這樣的家庭在整個漁山乃至富陽都很少。  「我父親的後代,現在有48人了,第五代的孩子都很大了。」
  • 96歲退休教師每日讀報摘抄作後輩榜樣 四世同堂延續閱讀好家風
    方巖鎮上裡葉村一位96歲的阿婆酷愛讀報,成為該村的一大美談。令人佩服的是,60年來,她不僅看報,還喜歡摘抄。近日,記者來到上裡葉村找到了程淑美老人。她告訴記者:「我就愛讀報,因為通過報紙可以把握時代脈搏。」
  • 老人喜拍全家福 好家風代代相傳
    「照片拍好後,我們還會將照片列印出來用相框裝好,挨家挨戶贈送給老人。」營門口街道綜合文化中心主任劉曉紅說。此次活動在新春來臨之際為轄區老人們送上了一份特別的「文藝年貨」。無論時光流轉,歲月變換,我們始終對家的溫馨孜孜以求,優良家風也通過全家福代代相傳。
  • 百歲老兩口大壽 五世同堂齊祝福
    中安在線訊 據江淮晨報報導,都說聚會、生日Party、紅酒是年輕人的代名詞,可是合肥市長豐縣雙墩鎮就有這麼一對即將年滿百歲的兩位老人,一個五世同堂的大家庭。子孫們為了給今年99歲的陸忠賢提前慶祝百歲來臨,五代人聚在一起,飯桌上把酒言歡、共賞節目,讓這個並不大的小村莊一時間熱鬧起來。
  • 五世同堂130多名親屬來賀壽 拍全家福人都擠不下
    五世同堂130多名親屬來賀壽 拍全家福人都擠不下 2016年02月14日 08:52:01來源:溫州網金暉   浙江在線02月14日訊「母親過80大壽,130多名親戚來賀壽,五世同堂,拍全家福時,人都擠不下。」
  • 百歲老人歐梅香登央視《福壽中國》 六世同堂自有「幸福秘訣」
    百歲老人歐梅香登央視《福壽中國》 六世同堂自有「幸福秘訣」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10月16日 10:50 A-A+   在盛典中,就有這樣一位老人,她六世同堂,膝下孝子賢孫共有180多人。作為一個大家族親緣的紐帶,這位沒上過學、不識字的老人在一個多世紀的光陰裡,用她獨特的「治家」智慧,潛移默化教導著子孫後輩「積極向上、勇於當擔」的為人處世之道,引領著180多位族人始終秉承「和睦親孝、同心協力」的家風家訓。
  • (匾額背後的故事)三代行醫澤鄉裡 五世同堂好家風
    圖上:「五世同堂」匾長2.1米,寬1米,上款為「恭頌大鄉望子翁宋老先生五世延慶」,下款為「鄉眷仝鞠躬 民國十六年十月下旬榖旦」。 圖下:「三世仁術」匾長1.8米,寬0.9米,上款為「大國手多翁宋老先生大人仁術」,下款為「南馬屯、少林寺、官莊(共四十一地和二人)鄉眷友誼仝立 民國十六年喜月吉日」。
  • 江西彭澤:八十八歲老人和睦傳家 三十九口五世同堂
    央廣網彭澤1月7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通訊員周驕 袁昕)1月6日,記者如約來到江西省彭澤縣芙蓉墩鎮長山村,柯匡吾老人正在和自己的兒子、孫女視頻聊天,正笑著談論家裡的趣事,讓人感覺到這個大家庭的熱情和淳樸。
  • 五世同堂!94歲「老壽星」與玄外孫女差了90歲(圖)
    如果說四世同堂已經難能可貴,在市北區重慶南路上,還有一個五世同堂的家族,94歲的崔淑美老人一生養育九個子女,如今身體依然康健。帶著一份驚喜,我們走進了這個其樂融融的大家族。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有七個女兒、兩個兒子的崔淑美老人,可以說是真正的兒孫滿堂。生於1925年2月的崔淑美與2015年1月出生的玄外孫女閆爍名整整差了90歲,五代人同框的畫面著實珍貴。老人是地道的青島人,娘家在小翁村,18年間她與老伴共生育了11個孩子,其中9個孩子長大成人。小女兒王少君說,因為自己和姐姐年級相差太大,她與外甥楊森成了童年的玩伴。
  • 106歲的長壽秘訣:心態好,家風好~
    家裡有位百歲老人,更是福氣滿滿。近日,記者慕名來到趙家圈鎮東野頭村106歲的老人耿三慎家,一探長壽秘訣。耿三慎老人精神抖擻地坐在床上,八十歲的大兒子戴國才陪在身邊,一起看電視講笑話哄老人開心,談及耿三慎老人長壽的秘訣,兒子和孫媳告訴記者,老人心態特別好,每天都是笑呵呵的,心胸開闊,總是寬以待人,現在還喜歡跟人掰手腕。而談及照顧老人,「孝順」二字在耿三慎的兒孫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 德育一線洪媽媽 四世同堂樂融融—記海口市「最美家庭」洪湧家庭
    特刊|德育一線「洪媽媽」 四世同堂樂融融——記海口市「最美家庭」洪湧家庭真情,能夠支撐一個家庭的幸福美滿,也能夠喚回無數孩子迷途知返。海口旅遊職業學校德育副校長洪湧,不但是家中孩子的媽媽,也是學生們的「洪媽媽」。她將每一個學生都視如己出,用母親般的慈愛和父親般的嚴厲,喚回那些瀕臨輟學,甚至將要走上犯罪道路的孩子。
  • 103歲紅軍戰士5世同堂 子孫站滿大坪
    今年103歲的鐘祖鉊曾是一名紅軍戰士,1931春,16歲的鐘祖鉊與十六名鍾氏兄弟一起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先後負傷,生病離開軍營後,一直在家務農為生,鍾祖鉊生有8個兒女,子孫眾多,牆壁上的一張全家福上,是他過百歲生日時的留影,五世同堂加上沒到齊的,比老人的年齡還要多,擠滿了整個大坪。
  • 四川老人六世同堂,119歲生日擺35桌壽宴,網友:玄孫如何稱呼?
    2019年8月31日,成都長壽老人朱鄭氏迎來自己119歲生日。據媒體公開報導,朱婆婆是四川的最長壽老人,被網友稱為「最牛00後」。就問你服不服?(圖片來自 IC photo)朱婆婆目前在成都雙流區生活,現在六世同堂家族近百人,最小的家族成員僅1歲。
  • 英94歲老人時隔72年第二次拍五世同堂全家福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25日報導,英國埃塞克斯郡的94歲老人弗雷德裡克•希爾(Frederick Hill)的家中五世同堂,有孫兒孫女23個、曾孫25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家族。據悉,弗雷德裡克的家族在1945年時拍攝了一張五世同堂的全家福,照片中有弗雷德裡克、他的兒子,以及他的母親、祖母和曾祖父。時隔72年,弗雷德裡克現在膝下有5個孩子、23個孫子和25個曾孫。
  • 中國人為什麼要隆重慶祝「60大壽」、「80大壽」
    記憶中從小到大,親人間似乎異常重視新生兒的滿月宴及長輩的60大壽、80大壽,這樣的日子基本都是大操大辦。長大後發現,國內都是差不多的情況,很多人其實很不理解為什麼要這麼重視這些日子。這跟中國的很多傳統風俗有密切關係,下面又到了小編的科普時間啦。渴望「長壽」。
  • 棗強縣大桃園董福順家:五世同堂的幸福之家
    五世同堂、兄友弟恭、親慈子孝、和和美美、其樂融融——這是老少五輩兒總共62人的董福順和徐秀條老人這個大家庭的真實寫照。或許您要問,是什麼讓幾代人崇德向善、相親相愛?答案就是弘揚良好家風,傳承良好家風,共建幸福之家。棗強縣大桃園村民董福順家是遠近聞名的五世同堂的幸福之家。
  • 108歲「雞奶奶」盼六世同堂 長壽秘訣心地好不記仇
    雞年尋雞  文/圖 廣州日報記者嚴建廣  「政府好啊,給錢,還經常來看我。」昨天,在江門江海區外海街道辦沙津橫居委會東坡裡的家中,躺在椅子上的林長好高興地說。  屬雞的林長好老人,今年已經108歲高齡,在2012年獲評「江門市十大長壽之星」。因去年的一次意外,她不能像過去那樣生活自理,但精神狀態仍然很好。
  • 眉縣一家人34口人相聚一處30年 四世同堂不分家
    眉縣一家人34口人相聚一處30年 四世同堂不分家時間:2016-07-17 07:56:29來源:三秦網作者:楊立編輯:王瑜     「女大出嫁,兒大分家」這是陝西關中農村自古形成的民間風俗,也是一個家族一個家庭生存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在寶雞眉縣卻有一戶人家,從上世紀80年代,立下「兄弟不分家,貧富一起過」的約定,這個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