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3 07:41 |錢江晚報
前不久的「五一」小長假,讓人記憶猶新的除了增加一天的假期和各地熱門景區人山人海的景象,還有幾大旅遊城市中排隊排到幾千號的網紅餐廳。
5月3日,記者夏小姐在長沙網紅小龍蝦店「文和友」排隊就餐時,發現前面已經排了4612桌,驚掉了下巴。該店工作人員表示,店內大大小小的桌子有500張左右,4600多桌估計要等好幾個小時才能吃上。作為小長假期間最熱門的旅遊城市之一,杭州也不甘示弱,比如人氣爆棚的火鍋店哥老官排隊上千號是常態,吃貨們一般下午取號,深夜才能吃上。
吃貨們為心儀的美食不惜排隊數小時,不禁讓「吃瓜群眾」一臉疑惑:這些網紅餐廳真的好吃到無法抗拒嗎?真的有那麼多人願意為一餐飯排隊數小時嗎?排隊吃飯的背後又有哪些隱情?
記者現場體驗網紅店排隊
晚上8點左右還要排隊兩三百桌
主打重慶火鍋的哥老官品牌,許多吃貨都知道。進入杭州兩三年,接連開了幾家分店,依然有著非常高的人氣。吃的人多了,排隊等桌的情況也就隨之而來。可是等上三四個小時都是家常便飯,就讓人有些難解了。
上周工作日的下午1點,記者來到了位於西湖銀泰邊上的哥老官。照理,這個時間許多餐飲店差不多是休息了,但在這裡,門口的椅子上依然坐滿了排隊等候的吃貨們。取號時發現,前方正在排隊的有66桌,按照正常速度,記者還要等上大半個小時才能吃上。
一位90後小夥子告訴記者,他已經等了3個小時了。「據說11點之前來就不用排隊。晚上更加誇張,聽說有等七八個小時的。」這還不是最瘋狂的。同一個時間段,記者網上搜索發現在哥老官杭州大廈店有141桌在排隊,龍湖店有207桌在排隊。
晚上7點50分,在許多餐飲店即將打烊時刻,記者來到哥老官龍湖店。果不其然,前方正在等待的有265桌。如果說看到這個數字讓你無法忍受,那麼,同一時間段,杭州大廈店還有440桌正在排隊,你是不是要被嚇得不輕了?
上周六下午3點多,徐小姐也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發帖感嘆,「這個時間點,這麼瘋狂為什麼?」一看,原來哥老官杭州大廈店,還要等待394桌。
美食公號推波助瀾
還有的店花錢請託排隊
網紅店,為何要排這麼長的隊,真的有那麼多人願意等嗎?一位曾經排隊6小時的吃貨告訴記者,她之所以辛辛苦苦來吃一頓火鍋,主要還是受到了美食公號的誘惑。「店內滿滿的都是人,這樣的照片一傳十、十傳百,你的朋友、同事、親人都跟你說起這家店,你能不好奇、不想去試試嗎?」
在移動閱讀時代,餐飲類商家對於美食公號營銷的依賴也越發嚴重。以哥老官為例,自2017年在杭州開出第一家店起,到今年5月1日天街店正式開業,每逢新店開張,就會掀起一波推廣潮。
一些美食公號的「爆文」,不但以煽動性的標題和令人垂涎欲滴的圖片撩撥著大眾食慾,更以其「超高」的閱讀率影響著讀者,成為吃貨們追逐美食的風向標,讓大家心甘情願地排隊打卡。
然後,實際上,某些「爆文」的閱讀率存在著不少貓膩。比如,某公號在2018年10月23日發布頭條文章《去一次菜市場胖3斤的痛,杭州人最懂!》,當天21:30-23:00,閱讀數由1350上漲到4055,90分鐘內上漲了2705個閱讀,點讚由3到7,上漲4個。而23:00-23:40,這篇文章的閱讀量從4055上漲到14332,只用了40分鐘的時間就漲了10277個閱讀,而它的點讚只上漲了1個。
一位資深吃貨向記者抱怨,在哥老官,除了漫長的店門口排隊之外,即便落座後點了餐,光是上個鍋底就用了30多分鐘。「我都懷疑是不是故意讓大家排隊,製造緊俏的假象。」
一些網紅奶茶店的老闆們也是深諳吃貨心理:哪家人多吃哪家。他們的套路從裝修設計就開始了,櫃檯往往設計在靠近門口的地方,這樣顧客很容易就排到店外去了。有知情人士還透露說,還有的奶茶店花錢請託,製造虛假排隊場面,從而讓人們對它產生好奇心,提高它的人氣。
花100元找黃牛排隊
就能拿到10桌以內的號
等這麼久才能吃上,估計很多人都會受不了,於是便有人尋找「捷徑」。一位吃貨姑娘給記者指點迷津:其實可以找黃牛。記者打開淘寶,輸入「哥老官」,果然就跳出了提供各地「哥老官」代排隊取號服務的相關商品,價格在10元到100元之間不等。
一家杭州本地的黃牛在詢問了就餐門店、就餐時間、人數之後告訴記者,要收費100元。「其實不管時間段,哥老官各家門店都是這個價。」黃牛說,到了之後聯繫他們,可以拿到10桌內的號,大概再排半小時就能吃上了。
「既然有那麼多人排隊就餐,黃牛就不愁沒有生意。實際上,這幾百桌的排隊號,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被黃牛拿走了。節假日就餐的人多,黃牛拿的號就會更多。」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而美食公號的推波助瀾,則讓這些網紅店排隊就餐的現象更加突出。
如果找個偷懶的辦法,是不是可以叫外賣?對不起,哥老官沒有外賣業務。不過,吃貨們總還有其他辦法。
「某天晚上刷朋友圈,發現有位朋友曬了哥老官的火鍋,那是她排了4個多小時隊才吃上的。」杭州的鐘先生是個名副其實的吃貨,朋友曬的照片瞬間勾起了他的食慾。想吃,怎麼辦?鍾先生靈機一動,請朋友多點了幾隻牛蛙,打包,再叫了一位閃送小哥。沒過多久,他就在家裡吃上了哥老官。
【浙江新聞+】
曾經的網紅蛋糕店
一年後就難覓蹤影
文和友、哥老官、喜茶、樂樂茶,它們不是第一批紅得發紫的網紅餐飲,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批。
還記得五六年前,那家紅透杭城的起司蛋糕店徹思叔叔嗎?2013年初,號稱源自日本的徹思叔叔進入中國市場,一出手就玩飢餓營銷。門店裡,一個爐子可以放12個起司蛋糕,一般一次只開放3個爐子,一爐需要烤45分鐘。
最誇張的時候,顧客要排上四五個小時才能買到一個起司蛋糕。而每家門店排起的長龍,又幫徹思叔叔吸引更多人來排隊。一個起司蛋糕賣39元,不算貴,但地段好的門店鼎盛時月營業額能達到百萬元。一年多時間裡,徹思叔叔在上海開出了30多家直營門店,其他40多個城市開設加盟店,總數超過120家。
然而,僅僅一年後,起司蛋糕的口味不再新奇,店裡排隊的人越來越少,徹思叔叔的熱度迅速冷卻。2014年底,徹思叔叔在上海關店20家,各區僅保留一家門店。很快,杭州也難覓其身影了。
有業內人士認為,單品營銷路線是徹思叔叔迅速過氣的主要原因——當飢餓營銷起作用時,僅一個單品就能讓它賺得盆滿缽滿;而當飢餓感過去,顧客們想嘗嘗其他口味卻發現沒有可選項,於是只好放棄。
有美食評論員認為,一些網紅餐飲爆紅後迅速消亡,「賭徒心理」或許是主要原因之一。因為嘗到過爆紅的甜頭,就會一直盯著各種爆紅的機會,不願意再慢慢地、細心地去經營一個餐飲品牌,甚至會瞧不起那些慢工出細活的人。已經有不少餐飲人士意識到這個問題,要避免成為一家「現象級」網紅餐廳,細水長流、穩健經營才是最重要的。
(原標題《網紅店真有那麼火嗎》,記者 陳婕 馬焱。編輯:王佳)
15577044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