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夏,過去老百姓一直將火鍋稱鍋子,品種味型也單一。
然而隨著火鍋文化的融合,寧夏火鍋品類越來越豐富,格調也越來越高。就拿潮汕火鍋來說吧,以前銀川也有人在做,但總是差強人意,沒有專注的精神,食材選料不嚴謹,老百姓也吃不到正宗的潮汕味道。
前不久,慢飯君夜間經過銀川市新昌東路民生城市花園南門東側,見一主打潮汕味道的火鍋店燈火璀璨,人影幢幢,一派食香蒸騰的誘人景象,尤其透過落地窗,大廚現場切肉,手起刀落,日月決斷,儼然一道風景,令不少行人駐足觀望。
原來這家火鍋店就是近期朋友圈持續熱議的「食牛道現切牛肉火鍋」。吃過的人都認為,食牛道最大的特點是鮮肉現切,注重用湯,崇尚自然,刀工精細,選料精細。更重要的是,遵從寧夏口味的基礎上,盡大可能地還原了正宗潮汕味道。
毋庸置疑,食牛道這個品牌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爆發力驚人,令業界刮目,也引起了諸多食客和媒體的關注。
以「牛」切入火鍋領域,創立食牛道品牌
提起食牛道,有個人不得不提,他藉助寧夏牛羊肉資源,傳承火鍋千年文化。致力於打造適合寧夏口味的「火鍋帝國」,他就是食牛道品牌創始人東哥。
東哥當過兵,在深圳待過4年,作為一名資深吃貨,他記憶中的味道是,每當夜幕降臨,去深圳一些大排檔美美地吃上一頓正宗潮汕味道的牛肉火鍋。對於他而言,自打吃上第一口,就一發不可收地鍾情於潮汕的牛肉、牛筋丸、沙茶醬……據說潮汕當地人吃火鍋,講究簡單,店面質樸,沒有任何花哨,鍋通常也是支在電磁爐上的簡易的大口鐵鍋。
2001年,東哥回到寧夏,多年來,他總是惦念著深圳的那一口潮汕味,為此他嘗遍了銀川所有的潮汕風味火鍋,牛肉品質差,令他失望。這個時候,他意識到銀川火鍋消費需要升級,應該組建團隊,將潮汕火鍋引入銀川,也讓本地人吃到好的牛肉,品嘗到正宗的現切味道。
2017年,一個新興的現切牛肉火鍋品名亮相——食牛道,其涵義是:食即民以食為天,牛,俯道甘為吃貨服務,如同任勞任怨的孺子牛,道,志同道合,打造品牌,共謀大業。
為了將食牛道品牌做好做強,創始團隊先後兩次不遠千裡深入潮汕各個牛肉火鍋店、屠宰場考察,每一個細節都親臨探討。通過實地考究,了解到進入潮汕地區的牛,也有寧夏吳忠的,原來好的食材就是身邊,這一信息無疑於一針「強心劑」,令他們瞬間信心百倍。
食牛道遵循本味,尋找最好最安全的肉源
為了探尋最本真的潮汕味,把真正的潮汕火鍋引入銀川,2017年4月,食牛道正式派出兩位師傅去潮汕學習。為了能讓他們更好、更快、更精準地貫徹潮汕火鍋的精髓,專門在當地進行了一個月的理論培訓,並隨後派到潮汕當地有名的火鍋店裡實踐,從識肉開始,錘鍊刀功。
原來,牛肉按照牛的不同部位精心分類,每個部分都被賜予一個尊貴的名字:分別有脖仁、吊龍、吊龍伴、匙仁、匙柄、胸口朥、三花腱、五花腱等,這些都需細細琢磨和操作,才能逐步掌握。每個部位肉的口感都不相同,涮法亦各有講究。比如吊龍,是指牛脊背上一條肉,肉質滑甜可口,脂肪分布均勻,口感柔滑細膩、鮮滑多汁,是潮汕火鍋常用的肉。
牛肉解剖圖
在潮汕學習兩個月,食牛道的師傅「滿載而歸」,他們要將最純正的潮汕手切鮮牛肉奉獻給銀川百姓。然而誰都知道,潮汕牛肉火鍋的吃法非常細緻考究,必須食用當天宰殺,越新鮮越好,這就給食牛道提出了要求,必須得找到好的肉源。
為此,東哥又專門從潮汕請來師傅,組成研發小組,從南到北,跑遍了寧夏各地,深入肉牛產區,親自去考察,其中不乏知名養殖廠,但經過多次接觸,發現與自己的理念不謀合,不能滿足食牛道的用肉要求。就這樣,經過不斷反覆對比,食牛道最終選用完全有保障的固原涇源黃牛肉。
找到食材還遠遠不夠,在食材的運用上,食牛道主打鮮牛肉與鮮牛丸招牌,這種肉因為夠新鮮且沒有經過冷藏或冷凍保存,所以肉質鮮甜度和嫩度都保持最佳狀態,吃起來鮮嫩多汁。而且食牛道向外界鄭重承諾,現打牛肉丸不添加味精、雞精、香精、色素,也不加澱粉,成本與品質遠遠要高出市場上同類產品許多。即便如此,食牛道仍舊堅持匠心,樹立標杆,為消費者提供最優質最安全的用餐體驗。
夢圓「火鍋帝國」,讓潮汕味道更接地氣
為了保證牛肉的品質,每天晨曦微露時,食牛道的師傅們會親自驅車去牧場割肉……
食牛道通常選3年左右的涇源散養黃牛,每天一頭,經切肉師傅篩選後,保證從牧場到餐廳,6個小時內新鮮送達餐桌。
但從成本控制來考慮,選材過度嚴謹,勢必造成浪費,也就是說,100斤牛肉中,63%的肉就得廢掉,怎麼辦?為此,食牛道下一步計劃開個牛肉串串火鍋,既可以消化多餘的牛肉,又讓 「火鍋帝國」體系更加完善,從戰略上來講,是個一石二鳥的好事,有助於打造區域強勢品牌。
據了解,為了構建「火鍋帝國」,東哥已經投資建設了屬於自己的炒料廠,如果條件成熟,還打算建個微型養殖場,從而保證火鍋產業供應鏈條的標準化,縮短從牧場到餐桌的時間……
也許有人會問,潮汕牛肉火鍋,由南到北,跨越了不止一個菜系,如果不融入銀川市場,不進行味型的改良,不可能贏得老百姓的追捧。這些,食牛道已經想到了,比如,同潮汕牛肉火鍋相配的沙茶醬,是典型的南方口味,偏甜,北方更愛麻醬。於是食牛道大刀闊斧地對沙茶醬進行改良,有的則同時提供多種醬料,讓銀川食客可以不必委曲求全。同時還增添了更多涮品和特色菜,改變了單一的湯底,引進了大眾更喜聞樂見的牛骨鴛鴦鍋、番茄鴛鴦鍋。
目前,從戰略上來講,食牛道已經籌備牛肉串串火鍋店,如果條件成熟,還打算建個微型養殖場,從而保證火鍋產業供應鏈條的標準化……
如今的食牛道,沿用傳承百年的牛肉分割技藝,秉著「一餐一頭牛,新鮮不隔夜」的原則,亦如銀川火鍋屆的一股清流,最終贏得無數消費者的芳心。
聲明:我平臺發布的稿件均為原創,享有獨立的署名權,以及著作權和出版權,未經我方授權,任何人不得在第三方平臺發布,也不得擅自挪用於他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